单片机IO口的上下拉电阻问题总结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片机IO口的上下拉电阻问题总结
上下拉电阻的问题,必须与IO口具体的内部结构相结合,才能分析清楚。
以下分析传统51单片机和AVR单片机的IO口。
51单片机以下只分析P0和
P1,其他类同。
1.P0位结构图如下:当P0作为通用IO口使用时,上面的场效应管会截止,可以理解成上边的电路断路,剩下电路仅为一开漏极电路。
输入时:引脚上的信号直接通过读引脚的缓冲器被读入;输出时:由于上边的电路
近似断路,剩下的电路为开漏极,所以需要加上上拉电阻才能输出高电平;
2.P1位结构图如下:输入时:由于已带上拉电阻,所以需先将场效应管截止,
即置1,才能正确读入;输出时:由于已带上拉电阻,所以无需再加上拉电阻;注:有时自带的上拉的电阻为弱上拉电阻(阻值很大,使得IO口的驱动电流
不够),所以可以再外接强上拉电阻。
AVR单片机IO口等效原理图如下:输入时:直接读入;输出时:可自行配置是否使用内部上下拉电阻;总结1.输入时,与上拉电阻关系不大;输出时,要根据需要选择使用自带或外部的上拉电阻。
下图可帮助理解:2.输出时,要考虑到输出高低电平时,IO口自身的拉出电流
和灌入电流的大小限制,是否满足驱动外电路。
3.以上分析仅为帮助理解。
tips:感谢大家的阅读,本文由我司收集整编。
仅供参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