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数学试题解析-教育文档

合集下载

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小编今天为大家带来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希望您读后有所收获!一、计算(28分)1.直接写出得数。

4分(近似值符号的是估算题)1322-199= 1.87+5.3= 2-25 = ( + )56=60339 495051 10 10= ( ): =2.求未知数X的值(4分)X- =1.75 0.36:8=X:253.怎样简便就这样算(16分)1 +2 + ( + )75[0.75-( - )] + (2.5--- )4.列式计算(4分)(1)4.6减去1.4的差去除,(2)一个数的比30的2 倍还少4,结果是多少? 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二、判断题(5分)(1) 一个长方体,它的长、宽、高都扩大2倍,它的体积扩大6倍。

------( )(2) 甲车间的出勤率比乙车间高,说明甲车间人数比乙车间人数多。

( )(3) 自然数是由质数和合数组成的。

-------------------------------------------- ( )(4) 比例尺一定,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成反比例。

---------------------------( )(5) 甲数的等于乙数的,甲数与乙数的比是6:5--------------------------( )三、把正确的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5分)(1) 三洋电视机厂为了能清楚地表示出上半年月产量的多少与增减变化的情况,应绘制( )[A 条形统计图B 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2) 两个变量X和Y,当XY=45时,X和Y是( )[A 成正比例量B成反比例量C不成比例量](3) 的分母增加15,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子应扩大( ) [ A 4倍B 3倍C 15倍D 6倍](4)将米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米。

[ A 18 B 54 C 6 ](5)把20克糖溶解在80克开水中,这时糖水中含糖( )。

[ A B 20% C D 20克]四、填空题(16分)(1)3.45小时=( )小时( )分50平方米=( )公顷(2)7千克比( )少千克;20吨增加( )%后是25吨(3)450007020读作( )省略万后面的尾数约( )。

小升初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

小升初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

小升初数学试卷-带答案解析一、选择题.【点评】此题考查了利用等式的性质求X的值,再进行计算解答.2.3x﹣7错写成3(x﹣7),结果比原来()A.多43 B.少3 C.少14 D.多14【分析】根据题意知道,用3(x﹣7)减去3x﹣7,得出的数大于0说明结果比原来大,得出的数小于0说明结果比原来小.【解答】解:3(x﹣7)﹣[3x﹣7]=3x﹣21﹣3x+7=﹣14答:3x﹣7错写成3(x﹣7),结果比原来少14故选:C.【点评】注意括号前面是减号,去掉括号时,括号里面的运算符合要改变.3.一个两位数,十位上的数字是6,个位上的数字是a,表示这个两位数的式子是()A.60+a B.6+a C.6+10a D.6a【分析】两位数=十位数字×10+个位数字.【解答】解:因为十位数字为6,个位数字为a,所以6个10与1个a的和为:60+a.故选:A.【点评】解决问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找到所求的量的等量关系.4.甲袋有a千克大米,乙袋有b千克大米,如果从甲袋拿出8千克放入乙袋,那么甲、乙两袋质量相等.列成等式是()A.a+8=b﹣8 B.a﹣b=8×2 C.(a+b)÷2=8 D.a﹣8=b【分析】根据“从甲袋拿出8千克放入乙袋,那么甲、乙两袋质量相等”,那么现在甲袋就有a﹣8千克,乙袋就有b+8千克,得出原来甲袋的大米比乙袋的多,并且两袋相差8×2千克,由此找出a、b之间的关系.【解答】解:根据题意得出两袋大米相差8×2千克即a﹣b=8×2;故选:B.【点评】做这类用字母表示数的题目时,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把未知的数用字母正确的表示出来,然后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5.甲、乙、丙、丁四人参加某次电脑技能比赛.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为a分,他们两人的平均成绩比丙的成绩低9分,比丁的成绩高3分,那么他们四人的平均成绩为()分.A.a+6 B.4a+1.5 C.4a+6 D.a+1.5【分析】由题意得:甲加乙总分为2a,丙的成绩为a+9,丁的成绩为a﹣3,因此他们四人的平均成绩为(2a+a+9+a﹣3)÷4,据此解答.【解答】解:(2a+a+9+a﹣3)÷4=(4a+6)÷4=a+1.5答:他们四人的平均成绩为(a+1.5)分.故选:D.【点评】此题解答的关键在于根据甲、乙两人的平均成绩为a分,表示出丙、丁的成绩,然后根据平均数问题,即可解决.6.电影院第一排有m个座位,后面一排都比前一排多1个座位.第n排有()个座位.A.m+n B.m+n+1 C.m+n﹣1 D.mn【分析】第1排m个,第2排(m+1)个,第3排(m+2)个,…,从而找到规律,求出第n排的座位.【解答】解:根据题意得:第n排有(m+n﹣1)个座位.故选:C.【点评】此题也可用通项公式为a n=a1+(n﹣1)×d来解答,(a n表示第几项,a1表示首项,n表示项数,d表示公差).7.2x﹣28÷2=4,这个方程的解是()A.x=5 B.x=9 C.x=10 D.x=20【分析】首先根据等式的性质,两边同时加上14,然后两边再同时除以2即可.【解答】解:2x﹣28÷2=42x﹣14+14=4+142x=182x÷2=18÷2x=9所以这个方程的解是x=9故选:B.【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根据等式的性质解方程的能力,即等式两边同时加上或同时减去、同时乘以或同时除以一个数(0除外),两边仍相等.8.下面几句话中错误的一句是()A.判断方程的解是否正确,只要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B.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所得结果仍是等式C.a2不一定大于2a【分析】根据相关知识点,逐项分析后,进而确定错误的选项.【解答】解:A、判断方程的解是否正确的方法是:把方程的解代入原方程,看方程左右两边是否相等;所以原说法正确B、根据等式的性质,可知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所得等式才能仍是等式;所以原说法错误C、当a=0或2时,a2等于2a,所以a2不一定大于2a;所以原说法正确故选:B.【点评】此题属于综合性试题,解决关键是逐项分析后再确定错误的选项;要注意等式的性质:在等式的两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数,此数必须是0除外.二、填空题.【分析】本题数量关系比较复杂,甲数是乙数的2倍,丙数比乙数多20,甲数和丙数都同乙数有关系,因此本题用方程解比较简单.【解答】解:设乙数为x,则甲数为2x,丙数为x+20.2x+x+x+20=1204x+20=1204x+20﹣20=120﹣204x=1004x÷4=100÷4x=25.25+20=45.答;丙数是45.故答案为45.【点评】此题的解答要弄清以哪个数量为标准,因甲数、丙数都与乙数有关系,因此本题以乙数为标准,把乙数设为x求解.【分析】根据等式的性质,求出方程4x+8=12的解,再把x的值代入2x+8.据此解答.【解答】解:4x+8=204x+8﹣8=20﹣84x÷4=12÷4x=3把x=3代入2x+8得2x+8=2×3+8=6+8=14.故答案为:14.【点评】本题的关键是先求出方程的解,再把它代入式子中求值.【分析】(1)根据题意知道,爸爸的年龄=小明的年龄×4+3.把字母代入,即可得出爸爸的年龄;(2)把小明的年龄代入(1)所求出的式子,即可得出爸爸今年的年龄.【解答】解:a×4+3=4a+3(岁)(2)把a=8,代入4a+3即,4a+3=4×8+3=32+3=35(岁)故答案为:4a+3岁,35.【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所给的字母当成已知数,再根据题中的数量关系,即可得到用字母表示的式子;再把字母表示的数代入式子,即可求出答案.【分析】先求出苹果树的棵数,再用苹果的棵数减去梨的棵数,就是要求的答案.【解答】解:45﹣a﹣a=45﹣2a(棵);答:苹果树比梨树多45﹣2a棵.故答案为:45﹣2a.【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把给出的字母当做已知数,再根据基本的数量关系,列式解答即可.13.在一场篮球比赛中,小红共投中a个三分球,b个两分球,发球还的5分,在这场比赛中,小红共得3a+2b+5 分.【分析】用三分球的得分加二分球的得分加发球得分,即可求出总得分.【解答】解:3×a+2×b+5=3a+2b+5(分)故答案为:3a+2b+5.【点评】做这类用字母表示数的题目时,解题关键是根据已知条件,把未知的数用字母正确的表示出来,然后根据题意列式计算即可得解.14.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2只青蛙2张嘴,4只眼睛8条腿,扑通扑通跳下水,…【分析】要求n只青蛙几张嘴,几只眼睛,几条腿,首先分析“1只青蛙1张嘴,2只眼睛4条腿”这个条件,然后用乘法进一步解答即可.【解答】解:n×1=n(张)n×2=2n(只)n×4=4n(条)故填n,2n,4n.【点评】本题在二年级时,已经接触过这种类型的题,在这里关键是考查学生用字母乘一个数的表示方法.【分析】(1)买4支钢笔,每支a元,买钢笔共花4a元;买5本练习本,每本b元,买练习本共花5b元;一共付出的钱数可用式子4a+5b来表示;(2)把a=0.5,b=1.2代入4a+5b中,即可求出一共应付的钱数.【解答】解:共付出的钱数可用式子表示为:4a+5b;当a=0.5,b=1.2时,一共应付出:4a+5b=4×0.5+5×1.2=2+6=8(元).故答案为:4a+5b,8.【点评】此题考查了学生用字母表示数以及代入计算的能力.【分析】把x=5代入ax﹣3=12,依据等式的性质求出a的值,再把a的值代入方程ay+4=25,再依据等式的性质进行求解.【解答】解:把x=5代入ax﹣3=12可得:5a﹣3=125a﹣3+3=12+35a=155a÷5=15÷5a=3把a=3代入ay+4=25可得:3y+4=253y+4﹣4=25﹣43y=213y÷3=21÷3y=7故答案为:y=7.【点评】本题解答的原理与解方程是一样的,主要依据就是等式的性质.【分析】等式是指用“=”连接的式子,方程是指含有未知数的等式;据此进行分类.【解答】解:①3x+4x=48,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所以既是等式,又是方程;②69+5n,只是含有未知数的式子,所以既不是等式,又不是方程;③5+3x>60,是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所以既不是等式,又不是方程;④12﹣3=9,只是用“=”连接的式子,没含有未知数,所以只是等式,不是方程;⑤x+x﹣3=0,既含有未知数,又是等式,所以既是等式,又是方程;所以方程有:①⑤,等式有:①④⑤.故答案为:①⑤,①④⑤.【点评】此题考查等式和方程的辨识,熟记定义,才能快速辨识.三、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0分)18.【分析】算式①、③根据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计算即可.算式②、④可据乘法分配律进行计算即可尤其注意第二题中的数据.【解答】解:①100.4﹣9+0.77÷1.1=100.4﹣9+0.7=91.4+0.7=92.1;②98.7×0.9+98.7=98.7×(0.9+1)=187.53;【点评】完成本题要注意分析式中数据,运用合适的简便方法计算.19.解方程或比例.【点评】本题考查解方程和解比例,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等式的性质与比例的基本性质:方程两边同时加上或减去相同的数,等式仍然成立;方程两边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等式仍然成立;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四、解决问题.20.甲乙两车同时从相距135千米的两地相对开出,1.5小时后相遇,甲的速度是每小时48千米,求乙车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列方程解答)【分析】首先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甲车速度+乙车速度)×相遇时间=两地间的路程,由此列方程解答即可.【解答】解:设乙车速度是每小时x千米(48+x)×1.5=13548+x=135÷1.548+x=90x=90﹣48x=42;答:乙车速度是每小时42千米.【点评】此题属于相遇问题的基本类型,解题的关键是找出题中的等量关系式:速度和×相遇时间=总路程,列方程或用算术法解答即可.21.一桶油,第一次用去油的总千克数的30%,第二次用去10千克,两次共用去这桶油的2/5.这桶油有多少千克?用去两次后还剩多少千克?【分析】要求这桶油有多少千克,要找出10千克对应的分率,即10千克是这桶油的几分之几,通过题意可知,这桶油的(2/5﹣30%)是10千克,根据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除法解答;两次共用去这桶油的,根据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即可得出结论.【解答】解:10÷(2/5﹣30%)=100(千克)100×2/5=40(千克);答:这桶油有100千克.用去两次后还40少千克.【点评】(1))此题属于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做该类型的题目用除法计算;(2))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得出.22.红星机床厂上个月计划秤机床200台,实际比计划多生产40台,实际产量是计划的百分之几?【分析】夏秋出是i的产量是多少台,然后用实际的产量除以计划的产量即可.【解答】解:(200+40)÷200=240÷200=120%;答:实际产量是计划的120%.【点评】本题是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关键是看把谁当成了单位“1”,单位“1”的量为除数.23.学校买来315本科普读物,按3:4的比借给五、六年级的同学,那么五年级比六年级少借多少本?【分析】由题意得,把315本科普读物平均分成3+4=7份,又因五年级比六年级少一份,于是用除法可以求出每一份的数量,也就是五年级比六年级少的本数,问题即可得解.【解答】解:315÷(3+4)×(4﹣3)=315÷7×1=45(本);答:五年级比六年级少借45本.【点评】此题主要考查按比例分配应用题的特点:已知两个数的比(三个数的比),两个数的和(三个数的和),求这两个数(三个数),用按比例分配解答.24.希望小学要买60个足球,现有甲、乙、丙三个商店可以选择,三个商店足球的价格都是25元,但各个商店的优惠办法不同.甲店:买10个足球免费赠送2个,不足10个不赠送.乙店:每个足球优惠5元.丙店:购物每满200元,返还现金30元.为了节省费用,希望小学应到哪个商店购买?为什么?【分析】由题意可得,甲店:买50个,送10个刚好60个,即化买50个足球的钱即可;乙店:即每个足球25﹣5=20元;丙店:先算出买60个球花60×25=1500元,1500除以200=7.5,返还30×7=210元,用花的总钱数减去返还的即可;【解答】解:甲:50×25=1250(元);乙:60×(25﹣5)=1200(元);丙:60×25=1500(元),1500÷200=7.5(个),1500﹣30×7=1290(元);1200元<1250元<1290元,所以乙最划算;答:到乙店购买便宜,最划算.【点评】此题应根据题意,进行解答,进而根据所得数据,进行比较,得出最佳方案.。

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解读

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解读

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解读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2D. -1答案:B解析:最小的正整数是1,因为正整数是大于0的整数。

2.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2厘米,宽是8厘米,它的周长是多少厘米?A. 20B. 32C. 40D. 60答案:B解析:长方形的周长计算公式为周长= 2 × (长 + 宽),所以周长= 2 × (12 + 8) = 32厘米。

3. 以下哪个分数是最接近1的?A. 1/2B. 3/4C. 4/5D. 5/6答案:B解析:将所有分数转换为小数,1/2 = 0.5,3/4 = 0.75,4/5 = 0.8,5/6 ≈ 0.833。

显然,5/6最接近1。

二、填空题1. 一个数的1/4加上它的1/2等于______。

答案:3/4解析:设这个数为x,那么1/4x + 1/2x = (1/4 + 1/2)x = 3/4x。

2. 一本书的价格是35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______元。

答案:28解析:打8折意味着现价是原价的80%,所以现价= 35 × 80% = 28元。

三、计算题1. 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计算过程。

(1) 56 + 38 × 12答案:56 + 38 × 12 = 56 + 456 = 512解析:先进行乘法运算,再进行加法。

(2) (120 - 48) ÷ 8答案:(120 - 48) ÷ 8 = 72 ÷ 8 = 9解析:先进行括号内的减法,再进行除法。

四、解答题1. 小明和小红共有120张邮票,小明的邮票数是小红的2倍,请问小明和小红各有多少张邮票?答案:小红有40张邮票,小明有80张邮票。

解析:设小红有x张邮票,那么小明有2x张邮票。

根据题意,x + 2x = 120,解得x = 40,所以小明有2 × 40 = 80张邮票。

2. 一个长方体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高是8厘米,求它的表面积和体积。

数学小升初试题讲解及答案

数学小升初试题讲解及答案

数学小升初试题讲解及答案一、选择题1. 下列哪个数是最小的正整数?A. 0B. 1C. 2D. -1答案:B讲解:正整数是指大于0的整数,最小的正整数是1。

2. 哪个分数是最接近0的?A. 1/2B. 1/3C. 1/4D. 1/5答案:C讲解:要找到最接近0的分数,我们需要比较分子为1的分数。

分子相同,分母越大,分数越小。

因此,1/4是最接近0的分数。

二、填空题1. 一个长方形的长是15厘米,宽是10厘米,它的周长是_________厘米。

答案:50讲解:长方形的周长是长和宽的两倍之和,即周长= 2 × (长 + 宽)。

所以,周长= 2 × (15 + 10) = 50厘米。

2. 一本书的价格是35元,打8折后的价格是_________元。

答案:28讲解:打8折意味着价格是原价的80%。

所以,打折后的价格 = 原价× 80% = 35 × 0.8 = 28元。

三、计算题1. 计算下列各题,并写出计算过程。

(1) 234 + 456 - 789(2) (25 + 3) × 4答案:(1) 234 + 456 = 690690 - 789 = -99(2) 25 + 3 = 2828 × 4 = 112讲解:(1) 先进行加法运算,再进行减法运算。

(2) 先计算括号内的加法,再进行乘法运算。

四、应用题1. 小明和小红合作完成一项工作,小明单独完成需要4小时,小红单独完成需要6小时。

现在他们一起工作,共同完成这项工作需要多少时间?答案:2.4小时讲解:小明每小时完成1/4的工作,小红每小时完成1/6的工作。

他们一起工作,每小时完成的工作量是1/4 + 1/6 = 5/12。

所以,他们共同完成这项工作需要的时间为1 ÷ (5/12) = 2.4小时。

五、解答题1. 一个班级有48名学生,其中2/3是男生,女生比男生少几人?答案:8人讲解:首先,计算男生人数,男生人数= 48 × 2/3 = 32人。

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升初数学试题及答案解析

小学小升初数学试卷一、填空(20分)1. (3分)一个数亿位上是4,千万位上是8,百位上是5,其余数位上都是0,这个数写作_,改写成用万做单位的数是_,省略亿后面的尾数约是_.2. (2分)五个孩子的年龄刚好是一个比一个大一岁,如果中间一个孩子的年龄为a,则其余4个孩子的年龄用式子表示是___ , ____ , ___ , ____ .3. (1分)一个圆锥比一个与它等底等高的圆柱的体积少16cm3,这个圆锥的体积是_.4. __________________ (4 分)0.24^^= _ : 75=%=(成数)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42.7% 0.43 0.42、_这几个数中最大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小的是_____ .6.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8吨420千克=吨4小时20分钟=___ 小时.7.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2014年2月有 ________ 天,这一年的第一季度共有天.8.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一个正方体的表面积是150cm2,它的棱长总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m.9. (2分)小新和小兵玩掷骰子游戏,掷出点数大于3小新赢,小于3小兵赢,等于3重来,小兵赢得可能性为_,这个游戏对_有利.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把一根长30米的钢丝按2: 3分成两段,较长的一段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米.二、判断1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等腰三角形都是锐角三角形. .(判断对错)12. (1分)一棵大树高20厘米. ____ .(判断对错)13. (1分)两个不同自然数的和,一定比这两个自然数的积小. _.(判断对错)1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把5克盐溶解在50克水中,盐与水的比是1: 10.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对错)1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分)3: 8的最简整数比是1:丄,比值是0.375.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判断对错)三、选择(5分)16. (1分)下面属于旋转现象的是()A. 用卷笔刀削铅笔B. 从滑梯顶部滑下C. 把晾晒的衣物从绳子的左边推到右边D .不小心将书掉在地上-+ (1.6+^)X 10 1.25X 2.8X 二.17. (1分)下面各式中,( )是方程.A . 5X 6=30B . 4x- 8C . 9x- 15=43D . 5x+6v 318. (1分)如果自然数a 和b 的最大公因数是1,那么a 和b 的最小公倍数是( )A . abB . aC . bD .无法确定19. (1分)在21: 00时,钟面上的时针和分针成( )A .锐角B .直角C .钝角D .平角20. (1分)要使3口 15能被3整除,□里最小能填()A . 9B . 6C . 0D . 321. (4 分)直接写出得数3.2- 0.8= 7.2- 0.9= 3.2+5.8- 0.7= 910 70=22. (4分)估算36X 25%=0.5X 0.5宁 0.5=0X 1.25X 8= 1.03- 0.44=804- 208" 697+204^23. (6分)解方程XT 2523X 598" 632- 71"i x 4=120专=5。

小升初数学试卷及其解析

小升初数学试卷及其解析
要练说,先练胆。说话胆小是幼儿语言发展的障碍。不少幼儿当众说话时显得胆怯:有的结巴重复,面红耳赤;有的声音极低,自讲自听;有的低头不语,扯衣服,扭身子。总之,说话时外部表现不自然。我抓住练胆这个关键,面向全体,偏向差生。一是和幼儿建立和谐的语言交流关系。每当和幼儿讲话时,我总是笑脸相迎,声音亲切,动作亲昵,消除幼儿畏惧心理,让他能主动的、无拘无束地和我交谈。二是注重培养幼儿敢于当众说话的习惯。或在课堂教学中,改变过去老师讲学生听的传统的教学模式,取消了先举手后发言的约束,多采取自由讨论和谈话的形式,给每个幼儿较多的当众说话的机会,培养幼儿爱说话敢说话的兴趣,对一些说话有困难的幼儿,我总是认真地耐心地听,热情地帮助和鼓励他把话说完、说好,增强其说话的勇气和把话说好的信心。三是要提明确的说话要求,在说话训练中不断提高,我要求每个幼儿在说话时要仪态大方,口齿清楚,声音响亮,学会用眼神。对说得好的幼儿,即使是某一方面,我都抓住教育,提出表扬,并要其他幼儿模仿。长期坚持,不断训练,幼儿说话胆量也在不断提高。更多有关小升初数学试卷尽在查字典数学网小升初数学试题。
根据题意,美术组=10/9*音乐组
一共有(1+10/9)音组-7人,即50人
故音组=(50+7)/(1+10/9)=27人
“师”之概念,大体是从先秦时期的“师长、师傅、教人以道者之称也”。“师”之含义,现在泛指从事教育工作或是传授知识技术也或是某方面有特长值得学习者。“老师”的原意并非由“老”而形容“师”。“老”在旧语义中也是一种尊称,隐喻年长且学识渊博者。“老”“师”连用最初见于《史记》,有“荀卿最为老师”之说法。慢慢“老师”之说也不再有年龄的限制,老少皆可适用。只是司马迁笔下的“老师”当然不是今日意义上的“教师”,其只是“老”和“师”的复合构词,所表达的含义多指对知识渊博者的一种尊称,虽能从其身上学以“道”,但其不一定是知识的传播者。今天看来,“教师”的必要条件不光是拥有知识,更重于传播知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升初数学试题解析2019
查字典数学网为大家带来小升初数学试题解析,希望可以帮到您!
1.一个数除以5余3,除以6余4,除以7余5。

这个自然数至少是_________。

2.一本书如果每天读80页,那么4天读不完,5天又有余;如果每天读90页,那么3天读不完,4天又有余;如果每天读n页,恰好用了n(n是自然数)天读完。

这本书的页数是__________。

3.甲乙二个做游戏,任意指定9个连续的整数。

甲把这些整数以任意的顺序填写在如图所示的第一行方格内,然后乙再把这9 个数以任意的顺序填在图中的第二行方格内。

最后,将所有的同一列的两个数的差(共9个)相乘,约定:如果积为偶数,甲胜;如果积为奇数,乙胜。

那么 ________必胜。

(填甲或乙)
4.用一根长16米的铁丝围成一个长方形,长、宽分别等于______,其面积最大,最大为________平方厘米。

5.有四个自然数,其中每个数都不能被其他三个数整除,但其中任意两个数的积都能被其他两个数整除。

这四个数的和最小等于__________。

6.如图,四边形ABCD中,B=90,AB=4,BC=3,CD=13,DA=12。

四边形ABCD的面积等于__________。

7.124名同学打牌比赛,4人一组,每次获胜的同学留下继续参赛,其他三人淘汰。

这样共需打________场才能决出冠军。

本文导航 1、首页2、小升初数学试题解析-2
8.有若干堆围棋子,每堆棋子数一样多,且白子占36%。

小明从第一堆中取走一半(全是黑子),小光把余下的所有围棋子混放在一起后发现白子数恰好占40%。

你知道原来有
_______堆棋子。

9.四个完全一样的骰子的六个面上分别写着1、2、3、4、5、6。

它们叠放在一起(如图)排成一个长方体。

1的对面是
_______,3的对面是_______,5的对面是________。

10.有甲、乙、丙三组工人,甲组4人的工作,乙组需5人完成;乙组4人的工作,丙组需7人完成。

一项工程,需甲组13人,乙组12人合作3天完成。

如果让丙组10人去做,需要多少天才可以完成?
11.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

出发时,甲、乙的速度之比是5:4,相遇后,甲的速度减少20%,乙的速度增加20%,这样当甲到达B地时,乙离A地还有10千米,那么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12.甲、乙两人制作同样的零件,每人每3分钟都能制作一个零件。

甲每制2个零件要休息2分钟,乙每制作3个零件要休息1分钟。

现在他们要共同完成制作202个零件的任务,
最少需要多少分钟?
参考答案:
1、208
2、324
3、甲
4、4,4;16
5、247
6、36
7、41 8、5 9、6;2;4 10、14又113/160 11、450 12、366 上文是小升初数学试题解析,希望文章对您有所帮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