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谈数学教学中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
【】教育者对学习者最好的帮助,是使之获得一种本质
的自觉,能把人类总体的博大爱心、宏伟力量、深沉智慧,把凝固在劳动对象化产品之上的人类的普通之美,展现并传达
于个体的心灵。

【】教学;方法;心理素质
【Abstract】The education to the study best help, is causes it to obtain one kind of essential determination, can the human overall great compassion, the grand strength, the deep wisdom, the coagulation above object of labor product humanity’s ordinary America, unfold and transmit to the individual mind.
【Key words】Teaching; Method; Psychological quality 心理素质即人的心理调节系统的特性,是个体心理系统的性
质与水平的集中体现。

对于中、小学生而言,良好的心理素
质意味着具有高尚的志趣、坚强的意志、正确的荣辱观,以
及刻苦、坦率、开朗、严谨等品质。

随着社会经济水平的提高和各种宣传媒体的涌入,培养小学
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已成为当前中国教育界的一个重大课题。

由于教育中存在着各种“盲点”,学生的心理素质中存在着
许多急待矫治的缺陷。

现在的孩子有唯利是图,处世为人中
处处“我”字当头,自我感觉良好,缺乏谦让精神:有的胆小
懦弱,对自己毫无信心,一遇挫折便惊慌失措,极少数还会产生偏激的行为:有的则内心孤独、冷漠,对集体、他人漠不关心、无动予衷。

即使一些老师眼中的“优等生”,也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

那么,如何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呢?我认为可以从提倡三句话开始。

第一句是“我能行”!
我们提倡在课堂中给学生多一点理解和尊重,多一点信任和扶持,多一点表扬和鼓励,多一点温暖和体贴。

这是为什么?为的是树立起学生的自信心、帮助他们确立起自身的价值。

苏霍姆林斯基就常常告诫教师们:“让孩子们感受到劳动的欢乐和学习成功的欢乐吧,在他们心中唤起自豪感和自尊感吧——这是教育首要的金科玉律。

”这种学习的成功感,这种自我肯定的自豪感是学生再度投入学习的主要动力,它们从何而来,来自“自我肯定”:“战胜自我,不断奋进”的志向和动机从何而来,来自“自我肯定”。

帮助学生树立起自信心是构建小学生健全的心理素质的第一步。

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当学生遇到了困难,教师应鼓励他们对自己说:“我能行!”并积极设置一些有坡度的练习,步步引入,帮助他们解决。

如教学分数化成有限小数时,我首先出示下列分数:
12,25,38,425,13,314,522,29让学生化成小数。

12=0.525=0.4……(结果都是有限小数)
13=0.33……314=0.21……(结果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接着让学生比较讨论;“怎么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怎
么样的分数不能成有限小数?你找到了什么规律?”经过观察,学生发现了规律:分母只含有2、5,而不含有其它质因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

此时,我进一步引导提问:“为什么含有2、5质因数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这个问题有一点难度,我鼓励他们要相信自己的分析能力,一定能用自己的
力量理解它内在的含义;另一方面我为他们安排了一个铺垫:分母是10、100、1000…这样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吗?有了这一层理解,学生就得出:只含有质因数2、5的分母都能利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化成分母是10、100、1000…,所以能化成有限小数了。

而分母中除2、5以外含有质因数3、7、11……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了。

最后让学生尝试判断: 912,1322能不能化成有限小数?学生就不难运用已有的经验进行解决。

这样,学生在不断探索中,逐步归纳出: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外,不含有其它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分母中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不能化成有限小数。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

数学概念的归纳,计算公式的推导等,都尽可能让学生自己得出,使学生感觉到“我能行”。

第二句是“你真棒”!
学校教育在一定程度造成了人的学习的异化,学生眼中只有书本、教师,而忽视了身边的学习伙伴:他们学会了钻研,学会了思考,却不知道如何欣赏周边的世界,如何欣赏他人的优点。

教育导致了这一现象的出现,那么也只有靠我们的教育去改变这种形状。

正如谢季宁所说的:“我们不是在学科上下功夫,而是在整体的人身上下功夫。

关心儿童,不能仅仅只关心他们的学习如何,他们的智力发展如何,还应当关心他们的整个精神世界的活动,关心他们的全部生活。

前苏联教育家倡导的“合作教育学”的主旨就是把教育从自我丧失、不知所向的异化中解放出来。

“任何一种解放都是把入的世界和人的关系还给人自己”,教育的解放就是把人的世界的人的关系”还给学生和教育,用革新家们的话说就是改变教育“目中无人”的局面,在教育中树立“大写的人”。

同学的鼓励能帮助学生确立其自信心,充分展示课堂中“皮格马利翁效应”的心理优势,更重要的是学生将学会欣赏他人,尤其是学会欣赏自己的同龄人。

优秀而有责任心的教师总是引导孩子们做事、做游戏要公正。

正确看待他人,评价他人,这正是良好的心理素质的体现。

在教应用题时,我曾做过实验。

例如:甲、乙两地相距200千米,汽车从甲地到乙地3小时行了全程的35,照这样计算,再行几小时才能到达乙地?学生从不同的危度进行思考。

不同
的思路产生了不同的解答:
(1)3÷35-3
(2)1÷(35÷3)-3
(3)(1-35)÷(35÷3)
(4)3×[(1-35)÷35]
(5)3÷[35÷(1-35)]
(6)3×(1÷35)-3
(7)200×(1-35)÷(20195÷3)
(8)200÷(200×35÷3)-3
让学生选择其它同学的解题思路,在这个式子的下面写一句话。

许多学生真诚地写道“我真希望自己也能象你一样的思考问题”“你的这一思考太精彩了,能将窍门教给我吗?” “这是最简单的算式了”……学生看到自己的同龄人身上的优点,看到了自己可以学习的方面,并能实事求是地评价。

这样做能使他们对这世界有一种谦和、欣赏的眼光。

我们完全可以想象,这样的孩子长大后必定更容易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具有一种平和、宽容的心态,拥有健康而良好的心理素质。

第三句是“你有困难吗?让我来帮助你吧!”
美国教育家、素质教育的倡导者詹姆斯·多姆生就曾提出:“一个热爱生活、热爱真理、诚实正直的学生同仅仅是学业突出的百分学生相比,前者更利于社会。

因而我们的教
育当下要更注意帮助学生确立自身的价值,学会互补互助、正视竞争、尊重原则以及学生体魄健康等方面,我们需要更多的快乐而健康、能从事各项工作的普通人,而不是病态的天才。

”学会关心,这是21世纪教育的要求。

在课堂中,学生不仅仅与书本、老师发生学习的关系。

作为单独的学习个体,他们还与其他学习个体发生学习关系。

课堂教学要创造最新发展区,使学生通过学习不断地把前人、他人的经验内化为自己的经验。

对于未来的教育来说,培养学生与同伴交往的能力、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吸圾他们的知识及时解决问题、处理危机的能力和要求他们学好知识一样重要。

这种能力将在课堂学习中的互帮互学互教的环节中得到形成。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指导学生个别学习,让他们真正作为独立的学习个体参与学习。

与此对应,我也常常采用小组学习、分组教学的方式。

学生交流讨论时,我鼓励他们在同学遇到疑难问题时,大胆地说一声:“你有困难吗?让我来帮助你吧!
这一句话更适合一些学有余力、心理较成熟的优等生,他们的心理负担并不是由学习上遇到的障碍和压力造成的。

从所周知,学习需要是学习动力的基本构成成分,它直接制约着主体的学习积极性。

学习需要由认知需要、交往需要、自我提高需要三种因素构成。

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而言,他的认
知需要不难得到满足。

时间一长后,他们渴望从后两种需要中获得成功感,而这两种需要是在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过程中出现的,它们不直接指向知识本身。

另外,有时也由于缺乏正确及时的引导,使这部分学生过早
显现出一种敏感和内心的孤独。

他们的精力需要释放,内心的一些生存哲学的疑问需要解答,这便直接需要教育者的引导。

教育者对学习者最好的帮助,是使之获得一种本质的自觉,能把人类总体的博大爱心、宏伟力量、深沉智慧,把凝固在劳动对象化产品之上的人类的普通之美,展现并传达于个体的心灵。

真正做到的这一点的教学活动必然是愉快,高效、和谐、完满的。

它将使学生的智慧潜能和心理素质得到最大程度的培养和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