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期末考试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合集下载

数电简单课程设计

数电简单课程设计

数电简单课程设计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通过数电简单课程设计,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分析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数字电路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具体目标如下:1.知识目标:(1)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如逻辑门、逻辑函数、逻辑代数等。

(2)掌握基本逻辑门电路的构建和功能,如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3)了解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及应用,如编码器、译码器、触发器等。

(4)熟悉数字电路的设计方法和步骤,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

2.技能目标:(1)能够运用逻辑门电路构建简单的数字电路。

(2)能够分析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功能和性能。

(3)能够运用数字电路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系统。

(4)具备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学科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2)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提高学生沟通与协作能力。

(3)培养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的精神,锻炼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部分:1.数字电路基本概念:逻辑门、逻辑函数、逻辑代数等。

2.基本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异或门等。

3.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算术逻辑单元等。

4.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

5.数字电路设计方法及应用:数字系统的设计与分析,实际案例解析等。

6.实验操作:基本逻辑门电路的搭建,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验证。

三、教学方法为了提高教学效果,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授课:1.讲授法:通过讲解基本概念、原理和实例,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

2.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3.案例分析法:分析实际案例,使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

4.实验法: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动手实践,加深对数字电路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四路抢答器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四路抢答器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四路抢答器专业:班级:姓名:学号:组员:指导教师:一、二、 1、 2、三、 1、数字电子技术课设—— 四路抢答器设计题目四路竞赛抢答器设计目标掌握四路竞赛抢答器电路的设计、组装与调试方法。

熟悉数字集成电路的设计和使用方法。

设计任务抢答器参赛者分为 4 组, 每组序号分别为 1、2、3、4,按键 SB0~SB3 分别对应 4 个组, 抢答者按动本组按键, 组号立即在 LED 显示器上 显示,同时封锁其他组的按键信号。

系统设置外部清除键,按动清除键, LED 显示器自动清零灭灯。

抢答器具有数据锁存和显示的功能。

抢答开始后, 若有选手按动抢 答按钮, 该选手编号立即锁存, 并在抢答显示器上显示该编号 (LED 显示), 同时扬声器给出音响提示, 封锁输入编码电路, 禁止其他 选手抢答。

抢答选手的编号一直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抢答器具有定时(30 秒)抢答的功能。

当主持人按下开始按钮后, 定时器开始计时,显示时间,若无人抢答,计时到 30 秒的时候, 扬声器发出声响, 声响持续 1 秒。

若参赛选手在 30 秒内有人抢答, 扬声器响,同时 LED 灯亮,并保持到主持人将系统清零为止。

可用 555 定时器和一定数值的电阻和电容产生频率为 1KHz 的脉冲, 作为触发器的 CLK 信号。

再经分频器输出秒脉冲作为定时器的 CLK 信号。

四 、 进度安排序号 内容 时间1 课题介绍 0.5 学时2 查找资料理论设计并仿真 2 学时3 安装、调试电路 2 学时4 技术指标测试 1 学时5 答辩 0.5 学时五 、 设计方案1 、 所需电路元器件:74LS74×2 555 定时器× 1 74LS160×54、5、2、 3、74LS20×174LS00×274LS04×12 、各芯片的引脚图及功能表74LS74 引脚图及其功能真值表555 定时器的引脚排列图74LS160 引脚图管脚图74LS160 的功能真值表74LS20 引脚图及其功能真值表74LS00 引脚图及其功能真值表74LS04 引脚图及其功能真值表六、各部分电路设计原理1 、判别电路:需要 74LS74 两个芯片, 74LS20,74LS00,74LS04 各一个,开关 5 个 K1,K2,K3,K4,K5, 1KHZ 的脉冲,指示灯等,按照总体设计电路图 (见七、总体电路分析设计四路及过程) 连接,首先使每个芯片都正常工作,在第一个 D 触发器中, 2 接 K1,12 接 K2, 5 和9 分别接指示灯, 6、8 接到四输入的非门上,第二个 D 触发器中,2 接 K3, 12 接 K4, 5 和 9 分别接指示灯, 6、8 也接到四输入的非门上,而两个 D 触发器中的 1 和 13 共四个口分别连在一起接开关K5,两个 D 触发器中 3 和 11 都连在一起,接出一根红线 L1,然后在将 74LS20 的输出端接在 74LS04 的输入端,其中的输出端接74LS00 输入一端,另一个输入端接 1KHZ 的脉冲,它的输出正好接在红线 L1 上,此时完成了抢答器。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密码锁)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密码锁)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设计报告课题名称:密码锁设计成员1:设计成员2:设计成员3:密码锁一、目录1、设计项目综述 (2)2、设计方案及分析 (3)2.1设计方案 (3)2.2设计分析 (4)2.3方案优缺点 (4)3、电路原理分析 (5)3.1模块1:八进制优先编码器74ls148 (5)3.2模块2:4位双稳锁存器74LS75 (6)3.3模块3:4位数字比较器74LS85 (8)3.4模块4:可预置bcd计数器74LS160 (9)3.5 总图 (14)4、总结 (16)4.1设计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17)4.2设计方案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17)4.3这次设计中的收获和教训 (17)二、设计项目综述:1、可以预置1位十进制数密码,并保存密码。

2、开锁时,输入正确密码,按开锁键,锁打开。

3、当输入密码时,数码管显示相应的输入数字。

密码输入错误时计数一次,当输入错误密码连续达到四次,拒绝再输入密码。

需用复位键将其还原才能再次输入。

4、输入密码时,数码管8显示密码的数值。

拒绝输入密码时,只显示0。

按开锁键时,数码管5显示密码输入错误的次数;当错误次数连续少于4次以下时,则当输入密码正确时数码管5清“0”。

5、开锁指示灯亮表示锁已经打开。

三、设计方案及分析1、设计方案根据以上密码锁的设计任务,我们拟定的方案可以简略的如以下框图所示:2、方案分析(1)密码输入:由于要求通过每按一个输入键时直接显示为对应的十进制数密码,所以需要将二进制数转换为对应的十进制数。

根据前面这个要求,我们有两个选择74ls147和74ls148。

74ls147与74ls148比较,74ls148比74ls147多一个功能端。

使用74ls148可以实现输入四次错误自动锁定。

虽74ls148总的输入键只有8个,使用两块74ls148,并他们通过级联可以解决0~9输入。

当多过输入端同时出现时,只对其中优先权最高的一个进行编码,这个编码就是我们要的对应的十进制数。

大二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大二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大二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掌握常用数字电路组件的功能和特性。

2. 学会分析和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系统,包括组合逻辑电路和时序逻辑电路。

3. 掌握数字电路的仿真技术,并能够运用相关软件进行电路模拟。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针对特定问题设计出合理的数字电路解决方案。

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搭建和测试基本的数字电路。

3. 提高学生的电路故障分析和问题解决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学科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主动学习的动力。

2.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使其在团队项目中发挥积极作用。

3. 引导学生认识到数字电路在现代科技中的重要作用,树立正确的科技观。

针对大二学生的特点,课程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课程设计将充分考虑学生的认知水平,逐步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数字电路的内在规律,培养其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通过课程学习,使学生能够具备继续深造或从事相关领域工作的基本素质。

二、教学内容本课程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1. 数字逻辑基础:复习数字逻辑基本概念,包括数字信号、逻辑门、逻辑函数等,对应教材第一章内容。

2. 组合逻辑电路:讲解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和设计方法,包括编码器、译码器、多路选择器等,对应教材第二章内容。

3. 时序逻辑电路:介绍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和分类,分析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时序电路,对应教材第三章内容。

4. 数字电路设计:结合实际案例,教授数字电路设计流程和方法,包括设计需求分析、电路设计、仿真验证等,对应教材第四章内容。

5. 数字电路仿真:指导学生使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Proteus等)进行数字电路仿真,掌握仿真技巧,对应教材第五章内容。

6. 实践教学:组织学生进行数字电路搭建和测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对应教材第六章内容。

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如下:1. 数字逻辑基础(2学时)2. 组合逻辑电路(4学时)3. 时序逻辑电路(4学时)4. 数字电路设计(4学时)5. 数字电路仿真(2学时)6. 实践教学(4学时)教学内容注重科学性和系统性,结合教材章节,合理安排教学进度,旨在使学生全面掌握数字电路相关知识。

较简单的数电课程设计

较简单的数电课程设计

较简单的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理解常用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及其功能。

2. 学会分析简单的数字电路,并能正确使用逻辑门电路进行组合设计。

3. 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和十六进制数的概念及其转换方法。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字电路分析和设计的能力。

2. 培养学生运用逻辑门电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动手实践和团队协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电子世界的热情。

2. 培养学生严谨、细致的学习态度,树立良好的科学素养。

3.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沟通与协作能力。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学生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明确预期成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熟练运用数字电路知识,为后续相关课程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基础知识:逻辑门电路原理、功能及其符号表示;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的特点。

2. 常用逻辑门电路: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异或门等。

3. 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方法,逻辑门电路的设计方法。

4. 数制及其转换: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概念及其相互转换方法。

5. 实践操作:动手实践,运用逻辑门电路进行组合设计,完成简单的数字电路搭建。

教学内容按照以下进度安排:第一课时:数字电路基础知识,介绍常用逻辑门电路的原理和功能。

第二课时:数字电路分析与设计,学会分析组合逻辑电路。

第三课时:数制及其转换,掌握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数的转换方法。

第四课时:实践操作,分组进行数字电路搭建,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内容与教材章节关联性如下:第一章:数字电路基础第二章:逻辑门电路第三章:组合逻辑电路分析与设计第四章:数制及其转换第五章:数字电路实践操作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以下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1. 讲授法:教师以清晰、生动的语言,结合多媒体教学手段,系统讲解数字电路基础知识、逻辑门电路原理及功能,使学生在短时间内掌握课程核心内容。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2.设计方案
• 该控制系统由输入、输出和控制器模块构成,系 统结构框图如图3-6所示。输入模块完成裁判启动 命令和两个按钮信号的输入,其逻辑关系由门电 路实现;控制器模块完成对输入脉冲信号的统计, 由可预置加/减计数器构成(如74LS193),其预 置数为0100,作为加/减计数的起点,加/减计数 的脉冲源分别取自两个按钮信号,计数器输出状 态变量进行输出模块;输出模块完成计数器统计 信号的翻译(可由4-16线译器74LS154完成)与 显示(可由发光二极管完成)并给出一个此次比 赛结束信号。
智能机器人行走控制器设计
智能机器人行走控制电路,要求实现智能 机器人能够识别并绕开障碍物,在充斥着障碍物 的环境里自由行走。机器人的前端有一个接触 传感器,当遇到障碍物时传感信号X=1,否则传 感信号X=0.机器人有两个控制信号Y1和Y0,控 制脚轮行走,当Y1=1时控制机器人左转,Y0=1时 控制机器人右转,当Y1Y0=00时控制机器人直 行.机器人遇到障碍物时的转向规则是: 若上一 次是左转,则这一次右转,直到未探测到障碍物 时直行;若上一次是右转,则这一次左转,直到未 探测到障碍物时直行 。
二、学时分配
• 时间:16周*2课时;
分为两个教学实验单元: 第一单元20学时,主要内容是数字系统计算机仿真软 件及使用操作,选题、设计、仿真; 第二单元分别选作一个数字电路系统进行设计制作。
从所列实验项目中每个同学任选一个做 出硬件电路实物。
三、参考题目
• • • • • • • • • • 1.数字电子钟设计 2.洗衣机控制器设计 3.电饭堡控制器设计 4.四路彩灯显示系统设计 5.拔河游戏机控制器设计 6.汽车尾灯控制器设计 7.十字路口交通信号灯控制器设计 8.智能机器人行走控制器设计 9.串行输入信息中“1”数检测器设计 自选题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

数字电子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如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字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

3. 使学生了解数字电子技术在日常生活和科技发展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正确使用数字电子实验仪器和设备。

2. 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数字电路设计与分析的能力,形成严谨的科学态度。

3.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学会与他人共同完成课程设计任务。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子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创新精神。

2.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科技观,认识到数字电子技术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

3. 培养学生勇于面对挑战,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增强自信心。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实践性较强的课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强调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学生特点:高年级学生,已具备一定的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实践欲望。

教学要求:结合学生特点,注重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实际操作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指导,确保课程目标的实现。

将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以便于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数字逻辑基础:逻辑门电路、逻辑函数及其化简、逻辑门电路的应用。

- 教材章节:第一章 数字逻辑基础2. 组合逻辑电路: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数据比较器等。

- 教材章节:第二章 组合逻辑电路3. 时序逻辑电路: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

- 教材章节:第三章 时序逻辑电路4. 数字电路设计方法:Verilog HDL语言基础、数字电路设计流程。

- 教材章节:第四章 数字电路设计方法5. 数字电路仿真与测试:Multisim软件的使用、仿真实验、测试与调试。

- 教材章节:第五章 数字电路仿真与测试6. 实践项目:设计并实现一个简单的数字时钟、数字温度计等。

- 教材章节:第六章 实践项目教学内容安排与进度:1. 数字逻辑基础(2课时)2. 组合逻辑电路(2课时)3. 时序逻辑电路(2课时)4. 数字电路设计方法(2课时)5. 数字电路仿真与测试(2课时)6. 实践项目(4课时)在教学过程中,将结合教材内容,按照以上安排进行教学,确保学生能够系统地掌握数字电子技术知识,为实践项目打下坚实基础。

数电课程设计

数电课程设计

数电课程设计
摘要:
1.数电课程设计的概述
2.数电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3.数电课程设计的实践方法
4.数电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正文:
【1.数电课程设计的概述】
数电课程设计,全称为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是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教育中的重要实践环节。

它旨在通过实际操作,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设计方法和应用技巧,从而提升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

【2.数电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数电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数字逻辑门电路设计、组合逻辑电路设计、时序逻辑电路设计、触发器设计、寄存器设计、计数器设计、译码器设计、编码器设计等。

这些设计内容涵盖了数字电路的各个方面,既有理论知识的应用,也有实际操作的训练。

【3.数电课程设计的实践方法】
数电课程设计的实践方法主要包括:理论学习、实验操作、电路仿真、硬件实现等。

理论学习是基础,帮助学生理解数字电路的原理;实验操作和电路仿真是手段,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设计方法;硬件实现是目标,让学生能够真正做出实际可用的电路。

【4.数电课程设计的重要性】
数电课程设计对于电子信息工程、通信工程等专业的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首先,它可以帮助学生深入理解和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原理和设计方法;其次,它可以提升学生的实际工程能力,使其能够在毕业后胜任实际工作;最后,它也是检验学生理论学习成果的重要方式。

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课程设计
简介
数字电路及系统设计课程是电子信息类专业中的重要专业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和系统的设计、分析和实现能力,为学生后续的专业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

在本次课程设计中,我们将通过实际设计数字电路及系统的案例,来巩固和加深学生的理论知识。

设计目标
本次课程设计的目标是设计一款音乐播放器。

音乐播放器具有以下功能:•支持音乐文件的格式:mp3、wav、flac
•支持音乐文件的存储介质:SD卡、U盘、内置存储
•支持音量控制和播放模式切换
•支持LCD屏幕显示音乐信息和操作提示
设计思路
本次课程设计的核心是数字电路和系统的设计,因此我们将采用FPGA作为设计工具。

FPGA可以通过可编程逻辑单元来实现数字电路的设计。

我们将对音乐播放器的各个功能模块进行分析和设计,如下:
音频解码模块
因为音频文件的格式多种多样,不同的格式会有不同的压缩算法和解码方式。

我们将采用DSP模块解码音频数据,DSP模块是FPGA内部的数字信号处理模块,能够高效地实现音频解码。

1。

大学数电课程设计

大学数电课程设计

大学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分类;2. 理解并掌握常用数字电路组件(如门电路、触发器、计数器等)的工作原理和应用;3. 学会分析简单的数字电路系统,并能正确使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等)进行电路仿真。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设计简单的数字电路系统;2.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能够搭建并测试基本的数字电路;3. 提高学生的问题分析能力,使其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其探索精神;2.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使其在讨论、交流中相互学习,共同进步;3. 引导学生认识数字电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重要地位,增强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课程性质:本课程为大学电子信息类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理论、分析方法及其应用。

学生特点:学生已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基础,具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

教学要求:结合实际应用,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其主动参与课堂讨论和实践操作。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在知识、技能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取得具体的学习成果。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基本概念:包括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区别、数字电路的特点与分类。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1-2节。

2. 常用数字逻辑门:介绍与门、或门、非门、与非门、或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的功能、电路符号及真值表。

教材章节:第一章,第3-4节。

3. 组合逻辑电路:分析并设计简单的组合逻辑电路,如编码器、译码器、数据选择器等。

教材章节:第二章,第1-3节。

4. 时序逻辑电路:学习触发器、计数器、寄存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原理和应用。

教材章节:第三章,第1-4节。

5. 数字电路设计方法:介绍数字电路的设计步骤和方法,包括原理图设计、仿真测试等。

教材章节:第四章,第1-2节。

大学期末考试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大学期末考试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04Fra bibliotek数字电路设计实践
设计题目和要求
题目:设计一个四位的二进 制计数器。
要求
01
能够从0000计数到1001。
02
03
具有异步清零功能。
04
05
具有同步置数功能。
设计过程和实现
01
设计思路
02
使用JK触发器实现计数功能。
使用一个异步清零信号将计数器清零。
03
设计过程和实现
• 使用一个同步置数信号将计数器置为特定数值。
电平。
或门
或门是一种逻辑门,只要有一个输 入为高电平,输出就为高电平。
非门
非门是一种逻辑门,输入与输出状 态总是相反。
数字电路的基本运算门
与非门
与非门是一种复合逻辑门,先进 行与运算再进行非运算。
或非门
或非门是一种复合逻辑门,先进 行或运算再进行非运算。
03
数字电路设计方法
组合逻辑电路设计
组合逻辑电路
体会
在学习数字电路课程过程中,我深刻体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只有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 践中,才能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字电路的设计和应用。同时,我也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只有 相互配合、共同努力才能完成复杂的任务。
对未来学习和发展的展望
深入学习
我希望在未来的学习中,能够进一步深 入学习数字电路的相关知识,掌握更多 的设计和应用技巧。同时,我也希望能 够学习更多的实践课程,提高自己的实 践能力。
设计过程和实现
电路实现
选择JK触发器(如74LS72)作为基本单元。
连接四个这样的触发器,形成一个四位的二进制 计数器。
设计过程和实现
01
连接异步清零信号线到所有触发 器的清零端。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抢答器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抢答器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抢答器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让学生掌握数字电路基础知识,理解抢答器的原理和设计方法;2. 使学生掌握抢答器电路的组成部分,了解其功能及相互关系;3.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技能目标:1. 培养学生动手搭建和调试数字电路的能力;2. 提高学生运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工具进行电路测试和故障排查的技能;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和创新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生主动探索的精神;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践,敢于面对和解决问题;3. 培养学生珍惜团队合作成果,尊重他人意见,学会分享和互助。

课程性质分析:本课程为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旨在巩固和拓展学生所学知识,提高学生实际操作能力。

抢答器作为一个具有实际应用的数字电路项目,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动手能力。

学生特点分析:学生具备一定的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的求知欲和动手能力。

在课程设计过程中,学生需要发挥团队协作精神,共同解决问题。

教学要求分析:本课程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掌握数字电路设计方法。

同时,教师需关注学生个体差异,给予个性化指导,确保学生能够完成课程目标。

二、教学内容1. 理论知识:(1)复习数字电路基础知识,包括逻辑门、触发器、计数器等;(2)学习抢答器原理,分析其电路结构及功能;(3)了解抢答器各组成部分的工作原理及相互关系。

2. 实践操作:(1)根据抢答器原理,设计电路图;(2)搭建抢答器电路,进行实际操作;(3)运用逻辑分析仪、示波器等工具进行电路测试和故障排查。

3. 教学大纲:(1)第一课时:复习数字电路基础知识,介绍抢答器原理;(2)第二课时:分析抢答器电路结构,设计电路图;(3)第三课时:搭建抢答器电路,进行实际操作;(4)第四课时:测试抢答器电路,排查故障,优化设计;(5)第五课时:总结课程,分享学习心得。

数电课程设计

数电课程设计
2
二、设计课题及其技术要求
1、四路智能抢答器
功能: • 在主持人宣布下,四组参与抢答。 • 当有抢答者首先按下抢答开关时,相应显示灯亮并伴有声 响、并且显示其组号。同时,抢答器不再接收其它组的抢答 干扰。 • 电路具有时间控制功能。节目主持人可以预置抢答时间为 5 秒、10 秒或 30 秒,到时报警,该题作废,用声响提示。 • 无人抢答时,可以显示顺计时(或倒计时)的时间。 •节目主持人可以清除显示和解除报警。
12பைடு நூலகம்
三、给定条件及元器件: • 实验室提供实验箱 • 电路主要选用中规模TTL集成电路74系列 • 本设计要求画出电路图。 • 电源电压为5V。
13
四、设计报告主要内容:
• 设计目的 • 技术指标 • 元器件清单 • 电路框图 • 单元电路的设计(详细分析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 理、 元件参数计算、相应逻辑表达式等). • 总电路图。
• 问题及解决(在整个电路的设计、调试过程中,
遇到的问题,其原因及解决的方法).
• 心得体会。
• 参考文献。
14
1
一、设计目的
1、巩固和加深对电子电路基本知识的理解,提高综合运用 本课程所学知识的能力。 2、培养根据设计需要选学参考书籍,查阅相关手册、图表 和文献资料的自学能力。 3、通过电路方案的分析、论证和比较,设计计算和选取元 器件、电路组装、调试和检测等环节,初步掌握简单实用 电路的分析方法和工程设计方法。 4、学会简单电路的实验调试和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提高 学生动手能力和进行数字电子电路实验的基本技能。
3
2、八路花样灯控制器的设计 功能:
• 有一个时钟电路。 • 有八个LED发光二极管输出电路。 • 至少16种变化的花样控制。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5篇)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5篇)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5篇)第一篇: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数字电路课程设计要求:1.结合所学知识设计一简单实用电路(建议选多功能数字钟),并在实验室里完成实物电路的连接调试。

2.每人独立完成一篇课程论文,论文至少2000字,可手写,也可打印(打印稿的格式另附)。

3.要求写出设计背景,理论基础,设计思路,设计过程,调试过程,仿真过程(可选),最终电路等。

4.总结所设计电路的优点,缺点,改进方向。

5.严禁抄袭,所有雷同论文均以0分计。

6.选多功能数字钟的同学在数字电路实验室完成实验。

选其它题目的同学所需软硬件资源请自行解决。

第二篇:数字电路课程设计一、设计报告书的要求: 1.封面2.课程设计任务书(题目,设计要求,技术指标等)3.前言(发展现状、课程设计的意义、设计课题的作用等方面)。

3.目录4.课题设计(⑴ 写出你考虑该问题的基本设计思路,画出一个实现电路功能的大致框图。

⑵ 画出框图中的各部分电路,对各部分电路的工作原理应作出说明。

⑶ 画出整个设计电路的原理电路图,并简要地说明电路的工作原理。

⑷ 用protel画原理电路图。

(5)用Multisim或者Proteus画仿真图。

5.总图。

6.课题小结(设计的心得和调试的结果)。

7.参考文献。

二、评分依据:①设计思路,②单元电路正确与否,③整体电路是否完整,④电路原理说明是否基本正确,⑤报告是否清晰,⑥答辩过程中回答问题是否基本正确。

三、题目选择:(三人一组,自由组合)(设计要求,技术指标自己选择)1、基于DC4011水箱水位自动控制器的设计与实现水箱水位自动控制器,电路采用CD4011四与非门作为处理芯片。

要求能够实现如下功能:水箱中的水位低于预定的水位时,自动启动水泵抽水;而当水箱中的水位达到预定的高水位时,使水泵停止抽水,始终保持水箱中有一定的水,既不会干,也不会溢,非常的实用而且方便。

2、基于CD4011声控、光控延时开关的设计与实现要求电路以CD4011作为中心元件,结合外围电路,实现以下功能:在白天或光线较亮时,节电开关呈关闭状态,灯不亮;夜间或光线较暗时,节电开关呈预备工作状态,当有人经过该开关附近时,脚步声、说话声、拍手声等都能开启节电开关。

大学模电数电课程设计

大学模电数电课程设计

大学模电数电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及电路组成;2. 掌握常用模拟集成电路和数字集成电路的功能、应用及相互转换方法;3. 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在现代电子系统中的应用。

技能目标:1. 能够分析并设计简单的模拟电路和数字电路;2. 学会使用相关软件(如Multisim、Proteus等)进行电路仿真和测试;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电子技术的兴趣和热情,激发学习积极性;2.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3. 增强学生的责任感,使其认识到电子技术在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中的重要性。

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创新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

课程目标分解为具体学习成果,以便后续教学设计和评估。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具备一定的电子技术理论基础,为后续相关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实践打下坚实基础。

二、教学内容1.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 模拟信号与模拟电路概念;- 基本放大电路原理与类型;- 模拟集成电路原理及应用;- 模拟信号处理技术。

2. 数字电子技术基础:- 数字信号与数字电路概念;- 逻辑门电路与组合逻辑电路;- 时序逻辑电路与触发器;- 数字集成电路及其应用。

3. 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 模数转换器(ADC)原理及类型;- 数模转换器(DAC)原理及类型;- 模数转换与数模转换在实际应用中的案例分析。

4. 仿真与实践:- 使用Multisim、Proteus等软件进行电路仿真;- 设计并搭建简单的模拟电路与数字电路;- 进行电路测试与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内容根据课程目标制定,涵盖模拟电子技术和数字电子技术的基本理论、电路设计及应用。

教学大纲明确教学内容安排和进度,与教材章节相对应。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报告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理解数字电路的基本概念,掌握常用逻辑门的功能及符号表示;2. 学会分析简单的数字电路,并能正确运用逻辑门设计基本的数字逻辑电路;3. 掌握数字电路中时序逻辑的分析与设计方法,理解触发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4. 了解数字电路中常见的脉冲信号及其特点,为后续学习数字系统设计打下基础。

技能目标:1.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正确绘制并搭建简单的数字电路;2. 能够运用逻辑门进行基本的数字逻辑电路设计,并验证电路的功能;3. 能够对给定的时序逻辑问题进行分析,设计出满足要求的触发器;4.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数字电路问题,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培养学生对数字电路的兴趣,激发他们学习电子技术的热情;2. 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注重实验数据的准确性,提高学生的实验素养;3. 培养学生团队协作意识,提高沟通与表达能力,为将来从事电子技术相关领域工作奠定基础;4. 培养学生具备创新意识,敢于挑战困难,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本课程针对高中年级学生,结合学科特点和教学要求,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数字电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学习电子技术打下坚实基础。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提高团队协作能力和创新意识。

课程目标具体、可衡量,便于教师进行教学设计和评估。

二、教学内容1. 数字电路基本概念:包括数字信号与模拟信号的对比,数字电路的特点与分类,常用数制及其转换方法。

2. 逻辑门电路:介绍基本逻辑门(与、或、非、异或门等)的功能、符号及真值表,组合逻辑电路的分析与设计。

教材章节:第2章“逻辑门电路”3. 时序逻辑电路:讲解触发器的工作原理、类型及应用,计数器、寄存器等时序逻辑电路的设计与分析。

教材章节:第3章“时序逻辑电路”4. 脉冲信号与数字电路:介绍脉冲信号的特点,分析555定时器电路及其应用,探讨数字电路中的时钟信号。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学生姓名:学号:学院:通信指导老师:郭磊目录课程设计一:多数表决器课程设计二:一位全加器课程设计三:四位主蕴含项探测器课程设计四:四位二进制数—格雷码转换器课程设计五:四位密码锁课程设计六:手动记分控制电路课程设计七:4位二进制全加器课程设计八:通道数据分时传送系统一、多数表决器设计思路:奇数个人进行表决,若有一半以上的人同意,则输出1,否则输出0。

把人等效成输入端,则此表决器有三个输入,一个输出端,在其中两个输入端为1时输出1,否则输出0。

真值表和器件的模型如上图所示。

用verilog进行仿真有如下结果:实验代码:modulemajorit(a,b,c,f);output f;input a,b,c;wire x,y,z;assign x=a&b;assign y=a&c;assign z=~a&b&c;assign f=x|y|z;endmodule得出的器件形式如下:进行测试,测试代码如下:module HHH;// Inputsreg a;reg b;reg c;// Outputswire f;// Instantiate the Unit Under Test (UUT)majorituut (.a(a),.b(b),.c(c),.f(f));initial begin// Initialize Inputsa = 0;b = 0;c = 0;// Wait 100 ns for global reset to finish#10;// Add stimulus here#10 a=0;b=0;c=0;#10 a=0;b=0;c=1;#10 a=0;b=1;c=0;#10 a=0;b=1;c=1;#10 a=1;b=0;c=0;#10 a=1;b=0;c=1;#10 a=1;b=1;c=0;#10 a=1;b=1;c=1;endendmodule测试波形图:二、一位全加器设计思路:按照二进制数加法的方法,将三个输入端(包括进位端,加数端)进行运算,并且列出真值表,画出卡诺图并化简,即可得到一位全加器的逻辑函数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部电路图:
SD 1J C1 1K F0 Q Q RD
&
Q0 1J
Q1 1J C1 Q RD SD 1K RD F2
Q2 SD 1J
Q3 F3 Q Q RD
F1 Q
Q Q SD
C1 1K
C1 1K
&
CP1
R01 R02
CP2
14
R91 R92
CP1 NC Q0 Q3 GND Q1 Q2
74LS90芯片的顶视图:
1.4 EDA技术的优势 手工设计方法的缺点是: 1)复杂电路的设计、调试十分困难。 2) 如果某一过程存在错误,查找和修改十分不 便。 3) 文档设计过程中产生大量,不易管理。 4) 对于集成电路设计而言,设计实现过程与具 体生产工艺直接相关,因此可移植性差。 5) 只有在设计出样机或生产出芯片后才能进行 实测。 主要特点:不能仿真。
90年代:百万门以上的可编程逻辑器件 FPGA出现,ASIC设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 EDA技术的形成,EDA公司致力于推出容 各种硬件实现方案和支持标准HDL的EDA工 具软件的研究,将EDA技术推向成熟。
基本概念
•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电子设计自动化) • ASIC: 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 (专用集成电路) • IP:Intellectual Property( 知识产权) • HDL: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硬件描述 语言)其中VHDL和Verilog_HDL两种应用最广泛。 • PLD:Programable Logic Device (可编程逻辑器 件,可编程即可改写之意,PLD就像黑板,可以自 由写,可以擦除后再写)。
题目:频率可调的多谐振荡器设计
多谐振荡器是一种自激震荡电路,接通电源后无需 外接触发信号即能产生方波和矩形波,其不存在稳定 状态,又称无稳态电路。利用多谐振荡器产生的方波 信号可作为时序逻辑电路的时钟信号。本次设计要求 利用 555 芯片和外接电路作为多谐振荡器产生方波信 号,并将此信号作为计数器的时钟信号。
计数器介绍:
它是一种中规模集成电路,种类很多,不但可 以实现计数、分频,而且可以实现测量、运算、定 时、延时等控制功能。目前各类计数器均有典型产 品,如属于二进制计数器的74LS161、 74LS163……,属于十进制计数器的74LS90、 74LS160等。 本实验采用的是74LS90二—五—十进制异步 计数器。74LS90的内部结构是一个 二分频和五分 频电路,可以独立地作为二进制和五进制计数器使 用,同时进行适当的连接又可以构成十进制计数器。
EDA技术有很大不同: 1)采用硬件描述语言作为设计输入。 2)库(Library)的引入。 3)设计文档的管理。 4)强大的系统建模、电路仿真功能。 5)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6) 开发技术的标准化、规范化以及 IP 核的可利用性。 7) 适用于高效率大规模系统设计的自顶向下设计方 案。 8) 全方位地利用计算机自动设计、仿真和测试技术。 9)对设计者的硬件知识和硬件经验要求低。 10)高速性能好。 11)纯硬件系统的高可靠性。
数字电路课程设计
本章内容提要
1.1 EDA技术及其发展 1.2 EDA技术应用对象 1.3 硬件描述语言VHDL 1.4 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1.5 课程设计的要求
1.1
EDA技术及其发展
EDA(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 电子设计自动化,主要工作是利用软件工具和 硬件描述语言HDL进行设计,自动化程度比 CAD高。 EDA的实现需要3个基本因素: ①先进的微电子技术以及相关的理论、 ②硬件描述语言HDL、 ③功能强大的开发软件。 EDA是微电子技术和现代电子设计技术二 者相结合的产物。
振荡器:555定时器组成产生时钟脉冲 分频器:由于振荡器产生的时钟脉冲信号过高,因此 需要进行分频处理,供计数器进行计数使用。 计数器:将分频后的时钟脉冲信号进行计数记录。采 用74LS90型芯片进行脉冲计数。低位计数为十进制, 给定时钟脉冲为分频器输出的5Hz脉冲信号。高位计数 为六进制(模拟秒计时),当计数状态一到01100000 立即清零。因为90有反馈清零端,所以用反馈清零法。 给定时钟脉冲为低位产生的进位信号。 红绿灯:采用发光二极管显示。
VHDL于1983年由美国国防部创建,1987年成为 国际标准:IEEE:1076。 1993年进行了修订,扩 充了VHDL的功能,成为IEEE:1076-1993版。 2002发布了最新版本。
3个版本:87版,93版,2002版。 此外,Verilog_HDL 也是一种通用的硬件描述 语言。1983年创立,1995年成为IEEE标准。
1.3 硬件描述语言VHDL
• 硬件描述语言VHDL
硬件描述语言(HDL)是EDA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VHDL,Verilog_HDL , ABEL, AHDL, SystemVerilog, SystemC, VHDL是作为电子设计主流的硬件描述语言。 SystemVerilog和SystemC在完善之中。
电子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 1.两个题目:多谐震荡电路、红绿交通灯 电路 • 每人一组,任选一个题目,题目的具体要 求见(附件1和2) • 2.根据所选题目按照设计要求,独立设计 出电路,设计原理检查正确后,进行EDA软 件仿真。
• 3. 使用 Multisim9 对所设计的电路进行仿真, 使用虚拟仪器测量并纪录关键点的波形、电 压、电流、显示以及仿真结果。并要求对结 果进行分析。电路仿真成功后,给老师演示 仿真过程,并打印电路原理图。接下来进行 实际电路的搭接和调试。 • 4.根据所给的面包板或数字电路实验箱,向 老师领取电路所需要的元器件和导线,自己 搭接电路。要求芯片位置布局合理,导线走 线整齐,板面整齐有序,操作规范,烧坏或 丢失元器件视实际情况扣5-20分。并进行电 路调试,调试成功后,给老师演示调试结果。
• 一、目的 • 利用555定时器设计一个波形输出为频率范 围为1KHz~10 KHz的多谐震荡电路。 • 二、设计原理 • 利用555定时器,外接少量电阻、电容设计 一个具有一定震荡频率、脉宽可调的多谐 振荡器,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并记 录。
频率可调的多谐振荡器主要由555芯片,外接可调 电阻、电容、计数器等电路构成。其电路原理图如下:
13
12
11
10
9
8
74LS90
1
2
3
4
5
6
7
CP2 R01 RO2 NC VCC R91 R92
CP1 NC Q0 Q3 GND Q1 Q2
使用90芯片时注意:
(1)二进制计数器的时钟输入端为CP1, 输出端为Q0;
555定时器
时钟信号
可调的电 阻、电容
多 谐 振 荡器
十 进 制 计数器
示波器
多谐振荡器:由555定时器和电阻、电容组成产 生频率可调的1k-10k的方波信号。 计数器:将多谐振荡器产生的信号作为时钟脉 冲信号进行计数记录。秒计数器记到 9 后清零。 因为时钟信号的频率较高,不能用数码管显示器 看计数结果。
VHDL语言具有很强的电路描述和建模能力,
能从多个层次对数字系统进行建模和描述,从而
大大简化了硬件设计任务,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可
靠性。
用VHDL进行电子系统设计的一个很大的优 点是设计者可以专心致力于其功能的实现,而 不需要对不影响功能的与工艺有关的因素花费 过多的时间和精力。 VHDL使得设计数字电路就像进行软件开发 一样地方便。
课程设计考核方法
1.要求按时出勤,有事向老师请假。无故不到两次
以上者,本次课程设计按零分计。
2.Multisim9仿真结果、硬件电路调试结果要求向
老师演示,计成绩。 3.根据所做内容书写课程设计报告,格式要规范, 用学校统一的封皮进行装订,答辩时上交。 4.答辩。要求叙述自己电路设计的原理、仿真和调 试过程,并根据老师提问回答问题。时间5分钟。
EDA技术的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70年代、 80年代、90年代。 70年代:可编程逻辑器件PLD出现,计算 机开始应用于电子设计,后期出现CAD,用于 集成电路版图编辑和PCB布局布线。 80年代:复杂可编程逻辑器件CPLD出现, 后期出现FPGA,硬件描述语言HDL产生,标 准化工作取得重大进步,相关CAD软件的功能 和自动化程度有很大的提高,应用更广泛,为 EDA的产生奠定了基础。
EDA技术的三个层次
1 : EWB,MUlTiSiM,PROTEL 的学习作
为 EDA的最初级内容 2 : 利 用 VHDL 或 图 形 输 入 完 成 对 CPLD/FPGA的开发等作为中级 3:ASIC设计为最高级
EDA硬件工作平台 1)计算机
2)EDA实验开发系统
3) 编程器(下载电缆)
EDA 开发系统中必须含有合适的在系统编 程下载目标芯片,此芯片目前主要有 FPGA (现场可编程门阵列)和 CPLD (复杂可编 程逻辑器件)
• • • • • • • • • •
5.写出课程设计总结报告。内容包括: (1) 设计的题目; (2) 电路设计过程; (3) EDA软件介绍和仿真过程; (4) 各种电路图及仿真模拟图表; (5) 选择器件的介绍; (6) 选择参数的计算或说明; (7) 参考文献; (8) 收获及体会; 使用A4纸打印(或书写)报告,电路图要规范。
译码器:由计数器输出的信号要显示在数码管上 需要经过译码,译码驱动电路将计数器输出的 8421BCD码转换为数码管需要的逻辑状态,并且 为保证数码管正常工作提供足够的工作电流。 显示器:电路由发光二极管(LED)数码管组成, 将译码器输出的电平信号显示成阿拉伯数字。
三、选用元件要求 555定时器芯片,74LS90芯片,74LS00芯片, 电位器,电容,译码及显示电路,导线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