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育课题申报书:中小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小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
略研究
学科分类:基础教育
课题类别:一般课题
关键词:中小学音乐核心素养课堂教学
预期研究成果:研究报告
课题设计论证
一、实验课题中小学音乐学科核心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研究二、实验性质应用研究型实验。
结合中小学音乐新课标中音乐素养的实施情况、变化及存在的问题针对我市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现状,恰如其分地作出科学的调查分析和研究,为今后中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素养的培养策略的调整、改善提供可靠、可行、可信的建议和意见,以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推动学校的教育发展。
三、课题的提出1、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
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2、《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
”“应到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
”“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标准,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
是学生音乐素养的组成部分。
”3、从目前的情况来看,社会、家长、学校更多的关注了孩子的音乐技能,对于音乐素养的培养却是我们忽略的一个重要的课题,目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普遍重视的是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
音乐素养的培养一直是儿童艺术教育中相对薄弱,甚至被冷落的一个领域,音乐素养的开发和培养将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如果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在人与人交往中也会传递出更多的优雅气质,对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四、省内外同类课题研究状况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全国很多个地区学校有对“音乐素养”类似的课题研究,有很多与音乐素养的实践性文章和相关的成果,但对于音乐学科的核心素养没有特别系统的研究和推广经验。
五、本课题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现在世界整个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就是“学生核心素养”。
未来基础教育的顶层理念就是强化学生的核心素养。
我们发现社会、家长、学校更多的只是关注了孩子的音乐技能,对于音乐素养的培养却是很忽略,目前在我们的学校教育中,普遍重视的是知识技能的培养,忽视了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关注。
音乐素养的培养一直是儿童艺术教育中相对薄弱,甚至被冷落的一个领域,音乐素养的开发和培养将直接影响孩子的道德观和人生价值观,如果具有良好的音乐素养,在人与人交往中也会传递出更多的优雅气质,对国民素质的提高也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实践意义:1、如果在课堂教学、课外(校内)实践活动上关注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需求和兴趣、现有的经验和能力,探究整理、挖掘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优秀音乐资源库,结合优秀音乐资源实施有效性的教学,营造良好的环境,则能调动学生积极参与音乐学习的
兴趣,更好的达到教育功效。
2、如果能利用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丰富学生的课外生活,使课堂教学和课余生活有机结合,不断完善音乐素养研究策略,则能提升音乐素养研究的现实意义。
3、通过对音乐教师进行培训,提高教师音乐专业技能和教学能力,通过专题教育科研,探讨出符合农村中小学生实际的音乐学科素养的课堂教学策略。
六、理论依据1、审美教育学告诉我们:为了使学生审美心理结构逐步完善,使它与智力结构和伦理结构协调发展,同步前进,必将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审美鉴赏能力、审美表现力和创造力。
2、李岚清在《音乐•艺术•人生》中指出:美育能培养人的审美趣味,提高人的审美能力,激发人们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以及对生活的热爱,使人更富有创造精神,养成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态度。
因此美育在整个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低估,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
3、《新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引导学生对音乐表现形式的整体把握,领会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增进音乐素养。
”“强调音乐知识、技能的学习和所应达到的标准,是发展学生审美体验、艺术表达和文化认知的基础,其本身就是学生素养的组成部分。
”“学习并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拓展文化视野,发展音乐听觉与欣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新成基本素养。
七、研究目标以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为目标,引导中小学生通过音乐课程的学习和参与丰富多样的艺术实践活动,探究、发现、领略音乐的艺术魅力,发展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表现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相关的文化修养,形成基本的音乐素养,逐步养成欣赏音乐的良好习惯,为终身喜爱音乐奠定基础。
八、实验原则:1、方向性原则:坚持面向全体、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2、目的性原则:实
施审美教育,实施文化普及教育、发展个性;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启迪智慧、陶冶情操。
3、教育性原则:坚持育人宗旨,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心理年龄特点,寓教于乐、寓教于学。
4、科学性原则:以科学发展理论和现代教育思想为指导;遵循音乐学科的教学特点和规律,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和课外实践活动。
5、循序渐进原则:根据不同学校的办学条件和师资水平,分阶段进行不同子课题实验,并以点带面,逐步推广。
6、校内外相结合原则:以校内主阵地,课余向校外社团延伸和交流,校内外资源共享,相互配合,共同发展。
九、实验内容:1、探究整理、挖掘有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优秀音乐资源库;2、探究课堂教学和课余生活有机结合的策略与方法3、教师培训途径与方法的研究;4、探究有效的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课堂教学方法;十、成果形式1、收集不同学段、不同年级优秀教案,优秀论文,优秀原创作品汇编。
2、录制一批优质课、优秀文艺节目实况录相。
有优质课和节目及教学设计等在省级以上竞赛中获奖。
3、分阶段进行学生素养成果展览、汇报演出等。
4、撰写一批符合农村学校实际的,有一定推广价值的阶段性小结或论文及终结性实验报告在省、地、市交流或有关刊物杂志发表。
十一、措施1、市教研室定期组织教师观摩示范课、研究课等,并进行交流和研讨。
2、组织一批骨干教师到薄弱学校进行对口长期支援“送教下乡”。
3、每学期实验教师做到八个一:精读一本教育专著、写好一篇心得体会、设计一篇优秀教案、上好一节精彩的公开课(研究课、公开课、校级优质课或示范课)、进行一次深入的教学反思、展示一项个人专业特长、编排一个优秀文艺节目、撰写一篇音乐学科素养论文或阶段小结。
4、在实验各阶段结束时,一是组织一次优秀论文、
优秀教案、优质课评选,二是组织一次学生素养成果的汇报演出,并对优秀节目,先进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三是对学生进行一次素质测评。
5、加强与市文联、市音乐家协会、市文化馆、市歌舞团的联系,取得各方支持,并聘请有关专家到实验学校进行辅导,以提高师生专业技能。
6、多种渠道增加科研经费投入。
落实实验教师政治和经济待遇,充分调动师生参于课改的积极性、主动性,在人力、物力、经费、时间上确保万无一失。
十二、实验步骤准备阶段(2016年5月¬—2017年9月)1、组建总课题实验小组,拟定课题实验方案。
2、确定第一批实验学校:英杰学校、实验中学、仙女中学、安福寺中学、丹阳小学、玛瑙河小学、百里洲小学、老周场小学、安福寺小学。
制定子课题实验方案和各类制度计划等。
进行第一次学生素质问卷测查。
3、课题组成员进行培训学习。
4、聘请专家进行开题论证。
第一阶段(2017年9月—2018年5月)1、市师训处组织培训教师。
2、进行第二次学生素质问卷测查及分析。
3、组织教师观摩音乐课,并进行研讨,确立各学校音乐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主题。
骨干教师送教下乡。
4、初步建立枝江市中小学生优秀音乐资源库。
5、组织师生观摩第二课堂音乐实践活动,并进行交流研讨,探索教育方法策略。
6、聘请专家巡回辅导。
7、第一阶段学生素养成果汇报与实验小结,并对先进单位、个人表彰。
第二阶段(2018年6月—2019年2月)1、启动第二批实验学校正式实验。
制定方案计划并组织实施。
2、骨干教师送教下乡;指导小组对第二批实验学校巡回指导。
3、深化第一批试点学校实验,并对实验子课题内容进行深入探讨。
4、音乐优质课、优秀论文、优秀教案、优秀原创作品竞赛。
5、第二阶段师生素养成果汇报展演、实验总结。
交流暨表彰会。
第三阶段
(2019年3月—2019年6月)1、全市各中小学全面推广实验。
2、深化实验内容。
对音乐课堂教学学生学科素养策略方法进行研讨和论证。
3、学生素质检测。
4、举办师生素养成果汇报。
5、课题实验总结,申报上级科研部门验收。
课题编号:37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