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科学中考一轮复习:第23课时-物质的转化规律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类型之三 关于实验的设计与评价 [2014·连云港]在一堂化学实验课上,老师为每组同学分
别提供了一瓶氢氧化钠溶液,让他们用1%的稀盐酸来测定 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以下是几组同学的设想及做法。 (1)甲组同学的实验如图234所示:在烧杯中加入5g氢氧化钠 溶液,滴入几滴酚酞试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 并不断搅拌,至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为止。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2)原白色固体中一定含有___碳__酸__钠__、__硫__酸__钠__、__硝__酸__钡____, 可能含有___氯__化__钾_____。 (3)D点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是____硝__酸__钠__、__硝__酸__钡__、 _硝__酸____。 (4)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少量原固 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____稀__硝__酸_____,过 滤;再向滤液中加___硝__酸__银__溶__液____,观察现象。
化钾、硝酸钡、氢氧化钠中的一种或几种。某化学兴趣小 组为探究其成分做了以下实验: Ⅰ.取少量固体于烧杯中,逐渐加水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 体的质量随加入水的质量的变化如图233图甲所示; Ⅱ.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试液,酚酞试 液不变色; Ⅲ.继续向烧杯中滴加稀硝酸并不断搅拌,烧杯内固体的质 量随加入稀硝酸的质量的变化如图乙所示。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图235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请回答:图中a点表示的含义是___恰__好__中__和___;b点溶液中含 有的阳离子有__N__a_+_、__H__+__(填离子符号);乙组同学要计算 出本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除了要用到已 有数据外,你认为还需要的数据是__稀__盐__酸__的__密__度____。 (3)丙组同学在滴加稀盐酸一段时间后,发现溶液中有少量气 泡产生。这一“异常现象”激起了他们的探究欲望,通过实 验证明:该组用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已经部分变质。请用化 学方程式表示其变质的原因: CO2+2NaOH===Na2CO3+ _H_2_O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若要除去溶液中 变质生成的杂质,加请适简量要澄写清出石你灰的水实(或验氢方氧案化:钡溶液),过 _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注意】 实验的设计与评价一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思考:
①反应原理是什么; ②实验操作方法是否可行; ③推理过程是否严密; ④是否经济环保等。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类型之一 理解无机物之间的转化规律 [2015·宁波]如图231所示为NaCl、Na2CO3、AgNO3、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③当溶液颜色恰好变为无色时,共用去了稀盐酸7.3g,则甲 组这瓶氢氧化钠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__1_._6_%___(结果用 百分数表示)。 (2)乙组同学的设想是:在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 液,用滴管慢慢滴入1%的稀盐酸,并不断搅拌,通过用 pH试纸多次测定溶液pH的办法,达到实验目的。 ①下列使用pH试纸的方法正确的是___A_C___ (填字母); A.将pH试纸剪成几段节约使用 B.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 C.将pH试纸放在干净的白瓷板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2.物质的除杂和推断(掌握) (1)除杂 ①原则:不增(不增加新杂质)、不减(不减少原来的物质)、 不变(不改变原物质状态)、易分(易于分离)、先物后化(先物 理方法后化学方法)。 ②常见物理分离方法:过滤法、沉淀法、蒸馏法。 (2)推断 ①常见离子在溶液中的颜色:Cu2+——蓝色,Fe2+——浅 绿色,Fe3+——黄色; ②熟悉常见物质的溶解性: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 AgCl、BaSO4。 (3)熟练分析无机物之间的转化规律。 (4)掌握 SO24-、CO23-、Cl-的鉴定方法。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图233 请回答下列问题: (1)BC段可观察到的现象是__固__体__部__分__溶__解__,__有__气__泡__冒__出___, 从C到D液体的pH___减__小____(选填“增大”“减小”或“不 变”)。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点悟】 熟悉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规律及反应的化学方程 式是中考的掌握重点,根据化学反应总结物质的化学性 质。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类型之二 掌握物质的推断 [2015•武汉]有一包白色固体可能含碳酸钠、硫酸钠、氯
BaCl2、HCl五种溶液之间的部分反应关系,线条相连的溶 液之间可以发生化学反应。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图231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1)图中还缺少一条连线,此线应连在___B_D___两溶液之间。 (填字母) (2)E是__N_a_C__l(_或__氯__化__钠__)____溶液。 (3)A和B反应有气体生成,则C是__B__a_C_l_2(_或__氯__化__钡__)__溶 液。 【解析】 根据五种物质两两反应可知,氯化钠能参加的反 应只有一个;氯化钡、盐酸能参加的反应有两个;碳酸钠 能参加的反应有三个;硝酸银能参加的反应有四个。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3)氢氧化钠变质的原因是氢氧化钠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 应生成了碳酸钠,由于碳酸钠能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钡)反 应生成氢氧化钠和碳酸钙(或碳酸钡),既除去了杂质碳酸钠 (或碳酸钡),又没有引入新的杂质。所以,要除去溶液中变 质生成的杂质,实验方案是:加适量澄清石灰水(或氢氧化 钡溶液),过滤。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解析】 (1)①酚酞遇碱性溶液变红,酚酞试液的作用是判
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②在中和反应过程中,边滴加稀盐
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使反应物充分接
触,完全反应;③盐酸中溶质的质量:7.3g×1%=
0.073g,
设氢氧化钠的质量为x,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2014·乐山]如图232所示,其中X、Y、Z、R、E分别是氧
化铜、稀硫酸、氢氧化钡溶液、碳酸钠溶液、二氧化碳中
的一种。图中短线相连的物质间均能相互发生反应,已知X
和R反应有气泡出现。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图232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第23课时 物质的转化规律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1.无机物之间的关系(掌握) 反应条件: (1)置换反应:金属和酸、金属和盐溶液能否发生置换反应 的判断依据是:___金__属__活__动__性__顺__序______。 (2)复分解反应: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必须满 足复分解反应的条件。 【注意】 金属氧化物与水反应生成的碱只能是可溶性碱,否则反 应不能发生。大多数非金属氧化物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 酸,常见的非金属氧化物中CO、SiO2不能与水反应。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3.实验的设计与评价(掌握) (1)推测现象与结论:能预测实验现象,推测实验结论。 (2)设计实验装置:根据题中提供的实验装置,能按要求进 行组合并实验。 (3)评价与优化过程:对实验方案、实验装置、实验步骤等 用批判的思想进行否定或指出不合理的地方,并能说明相 应的理由。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2014·孝感]有一种标签破损的片状胃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 欲对该胃药的主要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已知该胃药可以治疗 胃酸过多,其主要成分是MgCO3、Al(OH)3中的一种或两 种。 [查阅资料]①MgCO3受热能分解,且MgCO3的化学性质与 CaCO3相似;②Al(OH)3受热分解生成Al2O3 和H2O;③药品 中的其他成分不参与反应。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该胃药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到 有气泡产生。说明该胃药中含有___M__g_C__O_3_(或__碳__酸__镁__)___。写 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M__g_C_O__3+__2_H__C_l_=_=_=_M__g_C__l2_+__H_2_O_ _+__C_O__2↑______。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图234 请回答: ①酚酞试液的作用是___判__断__反__应__是__否__恰__好__完__成__(或__判__断__是__否__ _完__全__反__应__等__)____; ②边滴加稀盐酸,边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的目的是____使__反_ 应__物__充__分__接__触__,__完__全__反__应__(_或__使__反__应__物__充__分__接__触__,__加__快__反__应__ _等__) ___;
滴在pH试纸上 D.将pH试纸润湿后放在玻璃片上,用玻璃棒蘸取待测液
滴在pH试纸上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②由于用pH试纸需多次测定,较繁琐,且所测数值不够精 确。在老师指导下,乙组同学取了5g氢氧化钠溶液进行了 数字化实验,由计算机描绘出了整个实验过程中溶液pH的 变化图像(简单表示为图235所示)。
NaOH + HCl===NaCl + H2O
40
36.5
x
0.073g
40的质量分数:0.08g÷5g×100%=1.6%。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2)①将pH试纸直接插入待测液中会污染试剂;将pH试纸 润湿后,测得碱液的pH偏小;②由溶液pH的变化图像可 知,在a点时,溶液的pH等于7,说明了氢氧化钠和盐酸恰 好中和;在b点时,溶液呈酸性,氢氧化钠全部与盐酸反应 生成了氯化钠,溶液中还有剩余的盐酸。所以溶液中的阳 离子是:Na+、H+;要求氢氧化钠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须知盐酸的质量,由题中的条件可知,还需要的数据是稀 盐酸的密度。
全效学习 学案导学设计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解析】 由图甲可知,加入水,有不溶物,说明了上述物 质间发生反应生成了沉淀,由于碳酸钠、硫酸钠都能与硝 酸钡反应生成沉淀,由此可知,一定存在硝酸钡;由图乙 可知沉淀加入稀硝酸后,沉淀部分溶解,沉淀应为碳酸钡 和硫酸钡的混合物,说明了原混合物中一定有碳酸钠和硫 酸钠;取少量B点时的清液于试管中,滴加酚酞溶液,酚酞 溶液不变色,说明了不含有氢氧化钠。由于氯化钾的存在 不能确定,为进一步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该组同学取 少量原固体样品于试管中,加足量水溶解,加稀硝酸,过 滤;再向滤液中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若有白色沉淀 生成则证明含有氯化钾,否则没有。 【点悟】 关于物质的推断特别注意避免加入的离子对鉴定 结果的干扰。
备考基础 归类探究 当堂测评 练出高分
A.X是稀硫酸 B.X和Z反应无明显现象 C.R与E反应有蓝色沉淀生成 D.E在一定条件下可以转化为Y 【解析】 根据几种物质之间发生的反应个数确定出来,氧 化铜只与稀硫酸反应,氢氧化钡能与二氧化碳、稀硫酸和 碳酸钠三种物质反应,稀硫酸能与氧化铜、碳酸钠、氢氧 化钡三种物质反应,二氧化碳只能与氢氧化钡一种物质反 应,碳酸钠能与稀硫酸、氢氧化钡两种物质反应。因此X为 碳酸钠,已知X和R反应有气泡出现,则R为稀硫酸,Z为 氢氧化钡,Y为二氧化碳,E为氧化铜,代入图中验证,符 合推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