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上册7.2《归园田居(其一)》(共26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押韵特点 偶数句押韵,一韵到底(全押ɑn韵)。
诵读感知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jī
zhuō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yìn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ài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fán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适:适应,迎合。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韵:气质,本性。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羁鸟:笼中鸟。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守拙:不随波逐流,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固守节操。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荫:名词作动词,
遮盖。
暧暧:迷蒙隐约的
白描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 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
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 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 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 暮景中尽露无遗。 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 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诗 一个
字写出了诗人进入官场的悔恨之深;
词 “尘网”指官场。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官场
鉴 说成是尘网,写出了官场对他的束缚,表露出
赏 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三十年”实际上是“十三年”,诗人这里用 夸大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诗
词
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说成是羁鸟、池
辞职回家不久,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不肯就职,在家中闲居六七 年。 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隆安五年冬 天,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三年(404),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 参军。但是入幕不久,诸多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辞职隐居。 义熙元年(405)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同年 三月,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之去 职。 当年八月,在叔父陶逵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81天,传来了妹 妹死于武昌的噩耗。彼时又正逢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
近景
远 近
结 合
结
动
村庄 炊烟 远景
合
描绘了一幅有动有静,
狗吠 鸡鸣 白描
有声衬无声 (视听结合)
有声有色,宁静、闲适、
(以动衬静,更显宁静、 和平 )
恬淡的田园生活图画。 情景交融
手法:融情于景、以动写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 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勾勒画面。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 表现手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 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少无/适/俗韵,性本 /爱 /丘山。误落 /尘网 /中,一去 三/ 十 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 /故渊。开荒 /南野 际/ ,守拙 归/ 园/ 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 /间。榆柳 /荫 /后檐,桃李 罗/ 堂/ 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 /烟。狗吠 /深巷 中/ ,鸡鸣 桑/ 树 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 /余闲。久在 /樊笼 里/ ,复得 返/ 自/ 然。
4、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
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思考:从中可见作者的人生追求和精 神追求是怎样的?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 上的自由和独立。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暧暧远人村, 依轻柔缓慢的上升。 墟里:村落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虚室:静室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樊笼:比喻官场生
活。
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归
从何而归?
尘网、樊笼
官场
羁鸟、池鱼
自己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诗中还有哪些词语能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误落、久在
•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 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而田园诗 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 清新、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任务活动一 诵读全文,理解大意 诵读诗韵 1.边诵边读,用“/”划分朗读节奏;用“ ”标出这首诗的韵脚,并说明这首诗 押韵的特点。
3、归向何处? 田园
思考:诗人笔下的田园生 活是怎样的呢?请找出诗 歌中的意象。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诗人笔下的田园景物有何特点呢?描写角度有变化吗? 描绘成一幅怎样的图画?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呢?
动 静
静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2、为何而归?
1)性本爱丘山(本性) 2)守拙归园田 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会出仕?
“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本性使然,而 是一次失误。由于官场的黑暗,不自由,无法实 现抱负,作者只能归隐田园来独善其身,保持本 心“守拙”是和官场中权谋机诈的“取巧”相对而。 言的。指远离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保 持本心。 根本原因: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鉴 鱼;
是指田园、家乡;
赏
“思”、“恋”写出了诗人想像鸟和鱼一样自
由快乐,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破译诗歌的意象密码
破译“尘网” 、“樊笼”、 “羁鸟”、 “池鱼” “旧林”、“故渊”的具体内涵。
尘网、樊笼——使人受拘束的尘世、 庸俗污浊的官场
羁鸟、池鱼——束缚已久的诗人 旧林、故渊——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 晋末至南朝宋初的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今 江西九江)人。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 《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因出身庶族而受人轻视,不久因“不堪吏职” 辞官而归。
诵读感知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jī
zhuō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开荒南野际,守拙归园田。
yìn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ài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fán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归园田居 少无适俗韵, 性本爱丘山。 适:适应,迎合。 误落尘网中, 一去三十年。 韵:气质,本性。 羁鸟恋旧林, 池鱼思故渊。 羁鸟:笼中鸟。 开荒南野际, 守拙归园田。 守拙:不随波逐流, 方宅十余亩, 草屋八九间。 固守节操。 榆柳荫后檐, 桃李罗堂前。 荫:名词作动词,
遮盖。
暧暧:迷蒙隐约的
白描要抓住事物的特征,以质朴的文字, 寥廖几笔就勾勒出事物形象。
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诗人连用九个名词,分别描绘了“枯藤”“老
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 道”“西风”“瘦马”九个意象,成一幅苍凉寂 寥的秋景图,表现出浓烈的思乡之情。尽管作者 不著一个哀字,但是悠悠哀愁在这样萧瑟苍凉的 暮景中尽露无遗。 用白描手法写景,可让人快速抓住景物的特征, 体会作者所寄寓的感情。
误入尘网中,一去三十年。
诗 一个
字写出了诗人进入官场的悔恨之深;
词 “尘网”指官场。作者运用比喻的手法把官场
鉴 说成是尘网,写出了官场对他的束缚,表露出
赏 对官场的厌恶之情。
“三十年”实际上是“十三年”,诗人这里用 夸大的数字说明了时间之长,痛苦之深。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故渊。
诗
词
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把自己说成是羁鸟、池
辞职回家不久,州里又来召他做主簿,不肯就职,在家中闲居六七 年。 安帝隆安四年(400),他到荆州,投入桓玄门下做属吏。隆安五年冬 天,因母丧辞职回家。元兴三年(404),他离家投入刘裕幕下任镇军 参军。但是入幕不久,诸多黑暗现象使他感到失望,辞职隐居。 义熙元年(405)转入建威将军、江州刺史刘敬宣部任建威参军。同年 三月,奉命赴建康替刘敬宣上表辞职。刘敬宣离职后,他也随之去 职。 当年八月,在叔父陶逵的劝说下出任彭泽令。任职81天,传来了妹 妹死于武昌的噩耗。彼时又正逢督邮来县巡视,县吏告诉他“应束
近景
远 近
结 合
结
动
村庄 炊烟 远景
合
描绘了一幅有动有静,
狗吠 鸡鸣 白描
有声衬无声 (视听结合)
有声有色,宁静、闲适、
(以动衬静,更显宁静、 和平 )
恬淡的田园生活图画。 情景交融
手法:融情于景、以动写静、远近结合、视听结合、白描
白描原是中国绘画的传统技法, 特点是用简练的墨色线条勾勒画面。 在文学创作上,“白描”作为一种 表现手法,是指用最简练的笔墨, 不加烘托,描画出鲜明生动的形象。
少无/适/俗韵,性本 /爱 /丘山。误落 /尘网 /中,一去 三/ 十 年/ 。 羁鸟/恋/旧林,池鱼/思 /故渊。开荒 /南野 际/ ,守拙 归/ 园/ 田。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 /间。榆柳 /荫 /后檐,桃李 罗/ 堂/ 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 /烟。狗吠 /深巷 中/ ,鸡鸣 桑/ 树 颠/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 /余闲。久在 /樊笼 里/ ,复得 返/ 自/ 然。
4、归去如何?(请从诗中找出蕴涵作
者情感的诗句词语。 ) 户庭无尘杂,虚室有余闲。 久在樊笼里,复得返自然。
思考:从中可见作者的人生追求和精 神追求是怎样的? 厌恶官场,热爱田园生活,追求精神 上的自由和独立。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暧暧远人村, 依轻柔缓慢的上升。 墟里:村落
狗吠深巷中, 鸡鸣桑树颠。 户庭无尘杂, 虚室有余闲。 虚室:静室
久在樊笼里, 复得返自然。 樊笼:比喻官场生
活。
以“归”字为核心来解读诗歌
归
从何而归?
尘网、樊笼
官场
羁鸟、池鱼
自己
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诗中还有哪些词语能表达自己对官场生活的厌恶? 误落、久在
•陶诗今存125首 ,多为五言诗。 从内容上可分为饮酒诗 、咏怀 诗和田园诗三大类 。而田园诗 数量最多,成就最高。 •陶诗的风格:质朴、平实、 清新、自然
归园田居(其一)
任务活动一 诵读全文,理解大意 诵读诗韵 1.边诵边读,用“/”划分朗读节奏;用“ ”标出这首诗的韵脚,并说明这首诗 押韵的特点。
3、归向何处? 田园
思考:诗人笔下的田园生 活是怎样的呢?请找出诗 歌中的意象。
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 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堂前 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 狗吠深巷中,鸡鸣桑树颠
诗人笔下的田园景物有何特点呢?描写角度有变化吗? 描绘成一幅怎样的图画?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手法呢?
动 静
静
方宅 草屋 榆柳 桃李
2、为何而归?
1)性本爱丘山(本性) 2)守拙归园田 既然“性本爱丘山”,为何会出仕?
“误落尘网·中”,入仕做官,非本性使然,而 是一次失误。由于官场的黑暗,不自由,无法实 现抱负,作者只能归隐田园来独善其身,保持本 心“守拙”是和官场中权谋机诈的“取巧”相对而。 言的。指远离官场中的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保 持本心。 根本原因:保持自己精神上的自由和独立
鉴 鱼;
是指田园、家乡;
赏
“思”、“恋”写出了诗人想像鸟和鱼一样自
由快乐,表现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破译诗歌的意象密码
破译“尘网” 、“樊笼”、 “羁鸟”、 “池鱼” “旧林”、“故渊”的具体内涵。
尘网、樊笼——使人受拘束的尘世、 庸俗污浊的官场
羁鸟、池鱼——束缚已久的诗人 旧林、故渊——向往已久的田园生活
归园田居
(其一)
陶渊明
走近作者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号五柳先生,谥号靖节先生。东 晋末至南朝宋初的著名诗人、文学家、辞赋家、散文家,浔阳柴桑(今 江西九江)人。田园生活是陶渊明诗的主要题材,相关作品有《饮酒》 《归园田居》《桃花源记》《归去来兮辞》《五柳先生传》等。 孝武帝太元十八年(393),他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任江州祭酒。 当时门阀制度森严,他因出身庶族而受人轻视,不久因“不堪吏职” 辞官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