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现当代重要作家作品分析
(一)鲁迅《狂人日记》《阿Q正传》《药》《祝福》《野草》《故事新编》《且介亭杂文》
1.作者简介
鲁迅,原名周树人,字豫才。
现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中国文化和思想革命的主将。
“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是其一生的真实写照。
主要作品有小
说集《呐喊》(包括《狂人日记》《阿Q正传》《孔乙己》等)、《彷徨》(包括《祝福》《伤逝》等),散文集《朝花夕拾》等。
2.《阿Q正传》
(1)《阿Q正传》的主题思想
其主题思想主要是由主人公阿Q的形象意义所体现出来的,概述而言:
①鞭挞了阿Q的精神胜利法等落后、麻木的精神状态和国民的劣根性;
②批判了辛亥革命向封建势力妥协,并被封建势力篡夺革命果实的不彻底性;
③提出了在中国民主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
(2)网Q形象的分析
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一个质朴、愚昧的落后农民,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中最著名的、艺术成就最高
的一个艺术典型。
阿Q的性格是复杂的,主要的特征是精神胜利法。
所谓“精神胜利法”,就是在现
实社会中处于失败者的地位,却不正视现实,以妄自尊大等种种方法,自欺欺人,以求得“精神上的胜利”。
阿Q这个艺术形象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
首先阿Q是一个“现代我们国人的灵魂”,是中国人的一面镜子,具有针砭、改造国民劣根性的意义。
其次阿Q的形象提出了国民革命中启发农民和国民觉悟的重要性问题。
第三,揭示了辛亥革命没有充分依靠和发动农民群众的历史教训。
(3)《阿Q正传》的艺术表现手法
这篇小说采用白描手法,真实地再现了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
其主要特点是:真实描写,少粉饰,善于用简洁的笔墨勾勒人物形象。
在塑造阿Q这个典型形象时,鲁迅先生非常讲究情节的张弛、
明暗的详略:对主人公阿Q的活动是露,对其他陪衬人物则是藏;对阿Q 在未庄的活动描写得繁,在城里的活动则轻描淡写。
此外,鲁迅先生
还特别工于讽刺手法和幽默语言,让人们从可笑之处深思国民的劣根性。
3.《祝福》
(1)祥林嫂悲剧意义的分析
《祝福》真实地描绘了祥林嫂在旧社会的悲惨遭遇。
作品通过封建礼教吃人的血淋淋的事实,愤怒谴责了以鲁四老爷为代表的封建制度和社会,也批判了周围群众所施于祥林嫂的冷漠、歧视和嘲弄。
(2)小说中关于“祝福”的描写的作用
题名为“祝福”,既是民俗描写,在结构、主题表现、气氛营造上也具有重要作用。
鲁镇的年终祝福活动贯穿全篇,造成一种强烈的对比气氛,而首尾的呼应和映照衬托手法的运用,不仅增强了艺术感
染力,也饱含着深刻的讽刺意味,深化了主题。
(二)茅盾《子夜》《林家铺子》《农村三部曲》
1.作者简介
茅盾,原名沈德鸿,字雁冰。
现代著名作家,“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先驱之一。
主要作品为《蚀》三部曲(《幻灭》《动摇》《追求》)、《子夜》、“农村三部曲”(《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散文《风景谈》《白杨礼赞》。
《子夜》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现实主义长篇杰作,显示了“左翼”文学阵营的战斗实绩。
★2.《子夜》
(1)“子夜”的含义
“子夜”就是半夜l2点钟。
这是夜的顶点,是最黑暗的时候。
但也是黑暗到达了顶点,向白天转化的转折点。
因此,“子夜”暗示着当时的时代特征。
(2)《子夜》的思想成就
《子夜》是30年代初期中国社会生活,主要是大都市生活的广阔画卷,思想内容十分丰富。
它反映的是大都市生活的全貌、主流。
其思想成就主要有三方面:
①表现民族工业的艰难处境和悲惨命运,说明实业救国道路是走不通的。
②表明当时中国社会的性质,还是半封建半殖民地,而且更加殖民地化了。
驳斥了托派的中国已走上资本丰义发展道路的谬论。
③民族工业为了要自保,拼命从加强剥削工人中寻找出路,引发工人的反抗斗争。
(3)形象及其典型意义
①吴荪甫形象
吴荪甫是茅盾塑造的30年代民族工业资本家的典型形象。
他是上海滩上的工业巨头,财力雄厚,开办有近万人的裕华丝厂。
他精明能干,有雄心有魄力,富有冒险精神,是一个铁碗人物。
在和其他民族资本家的关系中,他表现出心狠手辣、无情兼并的性格特点。
吴荪甫性格的另一面是软弱空虚。
吴荪甫是一个性格复杂丰富的、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
他的形象的塑造,是《子夜》也是茅盾对现代中国文学的一个重要贡献。
②吴荪甫形象的意义
A.形象地概括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悲剧性历史遭遇和命运。
B.说明资本主义发展的道路、实业救国道路在中国这样的历史条件下是走不通的。
C.说明中国当时社会的性质,不是已走上资本主义发展道路了,而依旧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而且更加殖民地化了。
(4)《子夜》的人物描写特点
①把人物安置在广阔的社会背景上,通过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和矛盾冲突,多侧面多层次地刻匦人物性格。
②把人物放在各种境遇中描写,其中特别是逆境、困境、绝境中描写,最能暴露人物性格的本质方面。
③心理描写十分出色。
(三)郭沫若《炉中煤》《屈原》
1.作者简介
郭沫若,原名郭开贞,号尚武。
杰出的作家、诗人和戏剧家,也是历史学家和古文字学家。
是继鲁迅之后中国文化战线上的又一面旗帜。
主要作品为l921年出版的诗集《女神》(包括《凤凰涅檗》《女
神之再生》《炉中煤》等),历史剧作有《棠棣之花》《屈原》《虎符》《高渐离》《孔雀胆》《蔡文姬》《武则天》等。
《女神》是一部杰出的浪漫主义诗集,是我国新文学史上第一部不朽的诗歌作品,开创了一代新诗风,奠定了新诗运动的基础。
2.《炉中煤》
写于l920年年初,是一首饱含眷念祖国情绪的抒情诗。
用诗人自己的话说:“五四以后的中国,在我心目中就像一位聪俊的、有进取心的姑娘,她简直就和我的爱人一样。
”这首诗就采取拟人的手
法,用“炉中煤”的口吻向“心爱的人儿”——
祖国倾诉衷肠,抒发了对祖国的强烈热爱之情,表达了甘愿为祖国献身的愿望。
“炉中煤”的意象具有丰富的审美意蕴:第一,“炉中煤”的熊熊燃烧象征诗人愿为祖国献身的激情;第二,“炉中煤”黑色外表下“火一样的心肠”象征劳苦大众“卑贱”的地位和伟大的人格,“炉中煤”既指“小我”,也指“大我”——
诗人所代言的劳动人民;第三,“炉中煤”的前身“原本是有用的栋梁”,“活埋在地底多年”以后终于“重见天光”,象征诗人不愿庸碌一生而渴望有所作为的愿望,也象征劳苦大众中潜藏的改造世界的巨大能量将要释放。
“女郎”这一意象暗示诗人对祖国的爱有如情爱一般热烈,“年青”一词则暗示了祖国在五四革命时代里充满蓬勃向上的生机。
“炉中煤”这一意象,熔物;的特性、“我”的气质和时代精神于一炉;写“煤”之燃烧,即抒“我”之激情,亦抒人民之情、时代之情。
全诗艺术形式与所抒情思十分和谐。
(四)巴金《家》《春》《秋》《寒夜》
1.作者简介
巴金,原名李尧棠。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中篇小说《寒夜》《憩园》等,散文集《随想录》等。
《家》是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描写封建家庭历史的最成功的作品。
l982年获意大利“但丁国际奖”。
2.《家》
(1)《家》的思想内容
巴金通过梅、鸣凤、瑞珏三个女子的悲剧.从家族文化的角度切入五四以来的反封建主题,对中国社会、文化进行了历史性的批判。
它强烈的反抗和批判精神,包括对专制制度的否定以及那种热烈悲
郁的抒情风格,既是《家》的风格,也是作家人格的写照:
巴金在这篇小说中,既控诉封建制度、礼教对年轻生命的摧残,揭露了封建大家庭、封建制度的罪恶,又歌颂封建大家庭中青年一代民主主义的觉醒及其反封建斗争的精神,暴露了封建大家庭的腐朽及其没落。
(2)高老太爷形象的分析
高老太爷是封建家长制和封建礼教的代表.其主要性格特征是专制。
但他也有慈祥、温和、富有人情味的一面。
高老太爷这性格矛盾的两面.统一于他维持、发展“四世同堂”的封建大家庭的人生理
想。
高老太爷是封建制度行将崩溃时期封建家长制的代表人物,是典型环境中的典型形象。
(3)觉新和觉慧形象的分析
高觉新是高家的长房长孙,是一个“有两重性格的人”二一方面,他
是一个受到“五四”新文化运动影响的青年;另一方面,他又是一个深受封建伦理道德熏陶的地主少爷。
他的性格善良而又懦弱,
他认为反抗是徒然,以致在“五四”新思潮中,缝选取无抵抗主义和作揖哲学作为他行为的理论根据。
就两重性格而言,这后一面占主导地位:高觉新这个形象具有复杂性和悲剧性。
但他毕竟是属于年轻的一代,觉新也有成为新一代知识分子的意愿.更羡慕觉慧的果敢,甚至试图通过读新报来改变原来的自己,最终的结果是令人失望的:他不可篚走出旧有的自我。
觉慧是大胆而幼稚的封建大家庭的叛逆者.是<家》中具有民主主义觉悟的年轻一代代表。
在他身上集中体现着他们这一代知识分子所受时代思想的影响和新的人生道路的选择,尽管旧有的束缚使他们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这种种束缚.然而新的观念、新的思想、新的人生观以及对新的世界的憧憬,仍然使他们从主观意愿上产生获得新的生活理念和新的情感的期待。
(五)老舍《四世同堂》《茶馆》
1.作者简介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满族人=1950年获”人民艺术家”称号。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剧本《茶馆》《龙须沟》《西望长安》等=浓郁的地方色彩,生动活泼的北京El语的运用,通俗而不乏幽默,形成了老舍的风格:同时他也是“京味小说”的开创者。
2.《四世同堂》
小说在卢沟桥事变爆发、北平沦陷的时代背景下.以祁家四世同堂的生活为主线,形象、真切地描绘了以小羊圈胡同住户为代表的各个阶层、各色人等的荣辱浮沉、生死存亡。
作品记叙TJL平沦陷后
的畸形世态中,日寇铁蹄下广大平民的悲惨遭遇.狠狠地鞭挞了附敌作恶者的丑恶灵魂,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的残暴罪行,更反映出百姓们面对强敌愤而反抗的英勇无畏之精神,讴歌并弘扬了中国人民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坚贞高尚的民族气节,史诗般地展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做出的杰出贡献,气度恢弘,可歌可泣。
老舍先生以深厚精湛的艺术功力和炉火纯青的小说技艺刻画了祁老人、瑞宣、大赤包、冠晓荷等一系列栩栩如生的艺术形象,展现了风味浓郁的北平生活画卷,至今传读不衰,历久弥新。
(六)曹禺《雷雨》《日出》《原野》
1.作者简介
曹禺,原名万家宝,中国著名的戏剧家。
主要作品为剧本《雷雨》《日出》《原野》《北京人》《明朗的天》《胆剑篇》《王昭君》等。
2.《雷雨》
《雷雨》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它以1925年前后的半封建半殖民地中国社会的背景,通过反动资本家周朴园与周围亲人所发生的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揭露了有着严重封建性的资产阶级的虚伪、残忍及其精神危机,为不幸人们的命运发出了愤怒的控诉和雷雨般的呐喊。
它深刻地揭示了历史的真实和生活的真理,这也正是它的典型意义之所在。
(1)《雷雨》的矛盾冲突
《雷雨》的矛盾冲突非常复杂,但都以周朴园为中心,主要有三条:
第一条是周朴园与蘩漪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反映了周朴园作为封建家长对妻子冷酷专制的统治,及追求自由和幸福的蘩漪的不满和反抗;第二条是周朴园和侍萍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地主少爷、资本家老爷和孤苦无告的下层劳动妇女之间的阶级压迫和对立;第三条是周朴园和鲁大海之间的尖锐矛盾和冲突,这是资本家与工人、剥削者与被剥削者之间的冲突和斗争。
(2)人物形象分析
周朴园是《雷雨》的主要人物,也是周公馆的主人。
他出身封建世家,又留学德国,回国后成了资本家,现在是矿上的董事长。
他是带有浓厚封建性的资本家。
在他身上,既有近代资产阶级自私、冷
酷、残忍和虚伪的特质,又有封建家长专横暴虐的本性,是《雷雨》悲剧的罪魁祸首。
他专横自私、冷酷虚伪的性格特征和蘩漪、侍萍以及鲁大海之间的矛盾冲突,形象地反映了旧中国旧家庭的种种黑暗与罪恶,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复杂的阶级矛盾在家庭中的折射,也揭示了中国资产阶级的封建特点。
周朴园的失败预示了旧制度的崩溃和灭亡。
蘩漪是具有独特性格魅力的女性形象。
“她有炽火般的热情,一颗强悍的心,她敢冲破一切的桎梏,做一次困兽的斗。
”她“尖锐”,被作者称为“是一把犀利的刀”,具有“最雷雨的性格”(作者《雷雨》
序)。
蘩漪乖戾阴鸷,极端的性格形成,反映了封建势力的罪恶,它将一个追求自由的女性逼上可怕的绝路,揭露了专制统治的封建家庭对人性的摧残、扭曲。
蘩漪在为争取爱情自由而作的绝望反抗和斗
争中,虽然失去了一切,但却有力地撕破和捣毁了周朴园处心积虑建立的家庭的“圆满”秩序,冲击和促进着封建王国的溃败。
侍萍是《雷雨》中的另一种类型的悲剧形象。
在她身上,集中了旧社会下层妇女的苦难。
她纯朴、善良、坚强。
面对残酷的命运,她表现出惊人的耐力和顽强的生活意志,她具有劳动人民的骨气。
侍
萍的悲剧形象反映了旧中国广大受凌辱受欺压又孤苦无告的劳苦妇女的苦难命运。
作者刻意表现她悲剧命运的残酷性,为的是强化对罪恶现实的悲愤控诉力度,突显旧社会的狰狞面目。
(七)郁达夫《沉沦》
1.作者简介
郁达夫,现代作家。
主要作品为《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薄奠》等。
在中国新文学史上,郁达夫对自我写真的抒情小说的体验,呼应了20年代思潮的一个侧面——
浪漫而感伤的时代氛围,引领了一种以浪漫主义为其风尚的小说流派,开创了与以鲁迅为代表的写实主义风格不同的小说创作路向。
2.郁达夫小说的思想内容
突出表现了“五四”青年对个性解放的追求和被挤出生活轨道的“零余者”的悲哀;鲜明地表达了爱国主义和人道主义的情怀;书中充满了颓废的气息,对色与欲的描写也是极为大胆的,但却是作者自觉反叛封建道德、抨击虚伪礼教的叛逆精神的惊世骇俗之举,他的创作态度是严肃的。
3.郁达夫小说的艺术风格
“自叙传”色彩;感伤的抒情的浪漫主义情调;结构的散文化倾向;清新流丽的文笔。
4.《沉沦》的主人公形象及其意义
《沉沦》是郁达夫早期的代表作。
主人公“他”是一个留日学生,在特
定的环境里养成忧郁、多疑、自卑、多愁善感的性格,表现于男女两性关系方面更是如此。
“他”是在“五四”以后首先冲出来的,要求在两性生活方面得到自我解放的满足,而在特定的环境中却受到严重的压抑,导致性格变异的典型。
这个人物反映了在帝国主义的侵略下,一个中国青年的灵魂创伤,它对封建的传统的男女观念也是一个大胆的挑战。
★(八)冰心《繁星》《春水》
1.作者简介
冰心,原名谢婉莹,著名女作家:主要作品为诗集《繁星》《春水》,散文集《寄小读者》《樱花赞》等。
她擅长用格言式诗句咏唱母爱、童真、大海:散文也表现“爱的哲学”,被誉为“美文”的代表。
2.冰心的“爱的哲学”
自然、童真、母爱是冰心早期诗歌和散文的三个内容,其核心则是融会着东西方文明的“爱的哲学”。
诗歌多以三言两语的短小体式,自由抒写内心瞬间的感触,或托物喻理,或借景抒情,追求诗意的纯真和意境的清新隽永。
在明媚的画面中表现了作者的思想感情,具有纯正的审美趣味与强烈的
道德力量。
3.《繁星》《春水》
《繁星》和《春水》都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的影响下写成的诗集。
主要内容: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对大自然的崇拜与赞颂;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
艺术特色: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瞬问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与思考,形式短小而意味深长。
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九)艾青《大堰河——我的保姆》
1.作者简介
艾青,原名蒋海澄,著名诗人。
主要作品为《大堰河——
我的保姆》《黎明的通知》《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北方》《手推车》《光的赞歌》等。
他的作品标志着“五四”以后自由体诗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给以后的新诗创作带来了很大影响。
2.《大堰河——我的保姆》
(1)诗歌的主题和思想意义
诗人以真挚的感情抒写了对哺育他长大的保姆“大堰河”的怀念,展示了一个勤劳的农村妇女的善良的灵魂,通过对她痛苦而悲惨的一生的描写,表达了对亲人的追忆,对劳动人民品质的赞美,控诉了社会的黑暗与不义。
诗人把爱和恨、赞美和诅咒交织在一起,传达了他对当时罪恶社会的愤慨和
(2)大堰河的形象及其意义
大堰河是一个贫苦的农妇。
诗人赞美了她勤劳善良的崇高品质和灵魂,映现出她坚毅顽强的生活意志和纯朴善良的个性特征。
大堰河的形象是千千万万勤劳忠厚的中国劳动妇女的塑像,也是养育人类的母亲。
诗人通过大堰河和她一家的悲惨命运,深切感受到广大农民的痛苦和社会的不公。
他赞美劳动人民的品质,愤怒地诅咒旧世界的同时,勇敢地宣告和自己的阶级决裂,唱出了一曲叛逆之歌,完成了诗人自我形象的塑造。
(十)赵树理《小二黑结婚》
1.作者简介
赵树理,原名赵树礼,现代著名小说家。
主要作品有小说《小二黑结婚》《李有才板话》《李家庄的变迁》等。
《小二黑结婚》被誉为“解放区文艺的代表作之一”,《李有才板话》被誉为“走向民族形式的
里程碑”。
其作品体现出民族化和大众化的特征,是“山药蛋派”的代表作。
★2.《小二黑结婚》
(1)故事背景
作品的故事背景是抗战时期的解放区。
因为是八路军来后新开辟的根据地,又地处山区,封建迷信思想还很浓重。
但毕竟是解放区,青年们已有一定的思想觉悟和斗争性。
(2)小说的思想内容
作品描写的是青年男女进行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
这是现代文学的老主题,但这一“老”主题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即在解放区发生的,因而老主题也就有了新的主题意义。
作品写出了这一主题在
解放区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刻含义。
小二黑和小芹争取婚姻自由的斗争,是解放区人民反霸锄暴的民主改革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解放区建立新的婚姻观念,清算封建婚姻制度和迷信思想的一个组成部分。
斗争最后以区长根据婚姻法为小二黑、小芹的婚姻做主,肯定了他们婚姻的合法。
否定了家长强加给他们的包办婚姻。
这一完整的结局说明了人民政府是人民实现自主婚姻的最可靠的保证。
因此作品有了歌颂人民政权、歌颂解放区新社会的意义和价值。
(3)小说的艺术特色
①小说的民族化、大众化,首先是思想内容的问题。
《小二黑结婚》的故事情节、人物心理、民情风习等等,都具有民族的地方(山西太行山区)特色。
②采用单线条发展的手法,情节连贯,故事性强,结构严谨,首尾照应。
③在故事情节的开展中,运用白描手法和细节描写刻画人物。
④语言朴实生动,幽默风趣,表现力很强,真正做到了语言的大众化。
《小二黑结婚》以其新的思想内容和民族化、大众化特色得到了人民群众的赞赏,成为赵树理的成名作。
(十一)孙犁《荷花淀》
1.作者简介
孙犁,原名孙树勋,“白洋淀派”创始人。
主要作品为长篇小说《风云初记》,短篇小说《荷花淀》等。
作品充满诗情画意,有“诗体小说”之称。
2.《荷花淀》
《荷花淀》创作于l945年抗战胜利前夕。
通过对抗战时期冀中抗13根据地白洋淀人民斗争生活的描写,表现和赞颂了根据地居民在中国领导下英勇抗战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乐观主义的革命激情,其
间渗透着作者对祖国和人民真挚的爱。
(1)水生嫂等妇女形象的分析
水生嫂等妇女是《荷花淀》重点描写也是艺术上最成功最有光彩的人物形象。
作品的主题思想也主要是通过对她们形象的成功塑造而得到了充分表达。
水生嫂等人具有勤劳、勇敢、质朴的品质,但也具有一般家庭妇女的特点。
她们守着自己的家庭,憧憬着幸福的生活,希望自己的丈夫不要离开。
在大敌当前、国难当头时却能把对丈夫的爱和对祖国
的爱统一起来,积极支持丈夫参军,参加抗日战争。
在经历了荷花淀的伏击战之后,她们受到了教育、鼓舞,她们认为:凡是男人能做到的,妇女也能做到。
当水生说她们是“一群落后分子”时,她们更不甘示弱,商量着回去成立队伍,参加战斗。
这种抗击敌人的侵略,保卫祖国、保卫家园的热情所激发的向上的要求,在斗争中对自己力量的坚信和具有的雄心壮志,是她们具有革命乐观主义精神的思想基
础,展示了她们美好的精神境界,表现出她们高尚的情操,同时揭示她们迅速成长的根本原因。
结尾部分说明她们希望参加战斗的愿望得到了实现,充分显示了劳动妇女的战斗力量和作用。
这也使她们的性格更完整、更突出,也起到了深化主题的作用。
(2)作品的艺术特色
《荷花淀》是一篇融小说、散文、诗歌的特点于一体的散文诗式的小说,作者善于在动作、对话和细节描写中表现人物丰富而又复杂的性格和心理,文字极富诗情画意。
①诗情画意之美。
这一点来自于对生活中美的深入挖掘,作者用丰富的笔触和形象化的手法艺术地再现了白洋淀的美丽风情,构成情景交融、富有诗意的生动画面。
②心理描写。
其特点是通过动作、对话、细节简洁含蓄地表现,而不是细腻的心理分析。
③散文诗式的小说。
情节淡化,不重在对典型人物的刻画和塑造,而重在以散文的抒情笔触展现人物的心灵美。
(十二)丁玲《沙菲女士的日记》
1.作者简介
丁玲,现代女作家。
原名蒋伟,字冰之,又名蒋炜、蒋玮、丁冰之。
湖南临澧人。
代表作《莎菲女士的日记》。
作品还有优秀长篇小说《太阳照在桑干河上》,小说集《在黑暗中》等。
2.《莎菲女士的日记》
(1)莎菲女士的形象及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