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届西安市第一中学高三语文下学期期末试题及参考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现代文阅读I(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戏骨
张中杰
①老戏骨早被人忘了名字。

有人说姓张,有人说姓刘,甚至还有人说他应该是姓戏。

②他打小是个没见过爹娘的孤儿,吃百家饭,穿百家衣。

为了不饿肚子,逢人家有红白大事,他就去帮厨。

好多厨师见他机灵透钻,都想收他为徒。

③十二岁时他迷上了戏。

七里八乡逢会赶集唱大戏,他便去看,眼瞪得溜儿圆,支棱着俩招风耳听得入迷。

连草台班子的戏他也一场不落,有时听入境处,一忽儿哭得一把鼻子一把泪,一忽儿兀自哈哈大笑,手舞足蹈,惊得看戏人都回过头看他,连台上演员也忘词了,拿眼戳他。

大家都以为他魔怔了。

④他冲戏台班头说想学唱戏,班头叼个烟袋锅吧嗒吧嗒吸,不正眼瞧他。

“当大厨多好,一辈子好吃好喝,起码混个肚儿圆!”
⑤“人不能光为了吃,我得学戏。

唱好了,报父老乡亲对我的恩!”他说得一板一眼,像念道白,尾字音拖起了长腔。

说毕,他恭敬跪拜作揖,比台上的主角还有范儿。

⑥班头被他这一腔惊呆,又见他心诚,知道感恩,说得在理,让他跟了班子。

⑦他除了为戏班子做饭,剩下的时间就跑龙套。

奇怪的是,没见他跟谁学过,却唱念做打样样在行。

他一个人能演所有角色,缺啥补啥;唱全场,谁看谁呆,连台上人都瞒过了,原演员心中直怨他抢人饭碗。

⑧生旦净末丑,他学啥像啥,唱啥是啥。

扮老生显尽沧桑神韵,演青衣袅娜依人,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扮相各展风流;扮文丑出场,插科打诨,台上台下笑声不断;当武丑更见真功夫,连台下力气蛮的也惧他三分。

⑨唱苦戏,他念及从前孤儿之难,悲悲切切,幽幽怨怨,让台下观众喉咙跟着发堵;又忽然声声苦句句泪高亢起来,观众眼泪便唰唰直流,台下哭声大作;唱笑戏,自豪感溢满于胸,朗朗然从喉间有节奏地往高处走,台下也跟着大笑不止,兼以鼓掌声、叫好声连成一片。

⑩好多大剧团慕名重金来挖,私下允以优厚待遇,均被他拒绝。

他说:“我从一而终。

”一拨拨来人说客悻悻而归。

⑪剧团8个大戏箱,他有个大小适中的“百宝箱”,香樟木,磨得黑明光亮,看不清颜色,到哪儿都背身上,寸步不离。

有擦脸毛巾、小镜子、胭脂膏,也有针线包、纱布,还有跌打丸。

大家戏称之“神秘9号”。

⑫他干过场大事。

有个大村村医是戏迷,车祸后送殡。

村民们凑钱想让他出台戏,正巧与村主任爹八十大寿时间冲突。

他演主角,班头想给村主任爹演,他断然拒演。

⑬“一辈子救过多少人命,又是咱的铁杆票友,我得用戏送他一程。

你们不去我一个人去!”他说得斩钉截铁,掷地有声。

他是台柱子,无人可替,一拒就砸场了。

团长无奈,又联系兄弟剧团,给村主任好说歹说,才救了场。

⑭他不找女人,说戏就是自己的女人,常常私下里一个人扮演自己的女人,咿咿呀呀,呢呢哝哝。

⑮他见剩饭抢着吃,每次吃过的碗都像舔过似的光,说什么“剩饭姓张,越吃越香”。

夏天饭都有馊味儿了,他也不舍得倒掉。

好在他身体好像铜墙铁壁,从未犯过胃病。

⑯戏班市场不景气,连行头都置办不起。

皇帝的蟒袍右腰间被吸烟人烧个鸡蛋大的洞,也换不了。

他掀开随身的百宝箱,从里面拿出针线包。

一愣眼工夫,蟒袍上的破洞已被缝得严丝合缝。

但是,他常常望着破旧的戏装,怔怔发呆。

⑰那天,班子为孤儿院义演。

他正演《铡美案》里的包公怒斥陈世美,高潮处,掌声、喝彩声四起。

忽见狂风飘来,头顶搭起的头柱突然倒下。

拉二胡的二大爷和边上昏睡的小孙子来不及反应。

但见他边唱边飞身而起,扑向二人,被柱上的灯砸中脑门儿,瞬间血流如注。

他硬生生面不改色,唱完最后一句,猛然直挺挺倒地。

⑱大家把他翻过身来,“速拿我9号箱来!”血污满面的他,京腔京韵大声念白。

⑲“毛巾?”他摆手,“急救包?”他摇头,食指下探示意下翻。

箱子最下边哗哗啦啦,全是五角、一块、两块的脏兮兮的纸币和硬币。

⑳“这些一半给孤儿院,一半置办新行头……”言毕,气绝而去。

㉑一老戏迷,民间雕刻家,在他坟丘的碑上刻上“老戏骨”。

字迹风流,劲直有力。

(选自《小说选刊》2020年2期)
1.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开篇谈及老戏骨的姓氏,既为下文叙述他早年孤苦的身世作铺垫,使结构更加严谨,又为他与戏剧结缘的一生作了最好的概括。

B. “人不能光为了吃……报父老乡亲对我的恩!”这句极具个性的语言描写,表现出老戏骨儿时就具有了不同于常人的思想抱负。

C. 本文先借“神秘9号”设置悬念,埋下伏笔;结尾处欲扬先抑,当由各种脏乱钱币组成的巨款散落出来时,才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D. 小说采用了传奇手法,将一个钟爱民间曲艺的市井小人物的传奇一生描写得淋漓尽致,留白充满张力,具有很高的艺术表现力。

2. 小说中如何描写老戏骨高超的戏剧表演技艺,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3. 小说的主人公为何被称为“老戏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

(二)现代文阅读II(12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拔草
李娟
我们家自行车的全部构件只剩下两个轮子、一只坐垫、一副龙头以及连接物。

连踏板都没有。

至于刹车器,就更是奢侈物了。

需要刹车的时候,只须把脚伸直,用鞋底在飞速运转的车轮上“嗞——”地蹭一下,车自然就会减速。

如果情况特别紧急,则两只脚一起上。

有一次我妹骑车的时候,骑着骑着车链条掉了,并且掉得极不是时候——当时我们正在被两条大狗狂追。

我从来没有见过那么穷凶极恶的狗!在阿克哈拉,最凶的狗一直都是我们家的琼瑶。

可是和这两条狗相比,我们家琼瑶简直温柔极了。

我妹的车链子不巧就在那时候掉了!她“啊——”地叫起来,两条腿蹬得飞快,面无表情,大汗淋淋。

亏她车上还载了小山似的一堆干草,居然也没给狗扒掉。

要是掉了的话谁敢回去捡啊?
家里养鸡,一养就是一百多只,还有五只野鸭子。

小的时候还好打发,长大了简直跟一群强盗似的。

我妹每天都要拔瓷瓷的两大编织袋蒲公英回来才够它们吃,加上家里打算再养只小毛驴,于是草就得拔得更勤了。

每天拔回来的草都得晒干一部分,留作冬天给毛驴的草料。

到了一年一度的打草季节,牧民们纷纷从深山返回乌伦古河流域,为大畜准备冬天的草料。

一辆辆打草的马车晃晃悠悠,满载而归。

我家没有草场,只好去草场里捡别人割剩下的。

拉草的车经过的地方,沿途路两边的树枝多多少少会把垛得高高的草从车上挂下来一些。

于是我妹就天天沿着打草的车辙走啊走啊,前面掉,后面捡。

就是被狗追的那一次,我也跟去捡草了。

去的路上果然捡了很多,我们细细拢一拢,居然有好几抱,便藏在路边灌木丛里,准备回去的时候捎上。

风很大很大,在高处呼啦啦地响。

苞谷地如丛林一般,茂密地高过头顶,又如大海一般起伏。

土路孤独地在这片海洋中延伸。

走在这路上,像是走在消失之中。

我们每捡够一大抱的时候,就集中到一处放着,然后空手向前继续捡。

这样,走过的路上每隔不远就垛着一堆,一路延伸得很远很远。

阳光灿烂,却下起雨来。

真奇怪,雨从哪里来的呢?摔在地上有五分钱镍币大小,砸在脸上更是梦一样的痛觉。

风呼啸着从天边奔来,苞谷地动荡不停。

雨点有一阵没一阵地洒着,后来越下越大。

天气炎热,风势不减。

又过了大约十来分钟,这场奇怪的雨才止住。

土路上雨的痕迹瞬间就蒸发了,只留下一个又一个环形
小坑。

密密麻麻地、寂静地排列着,如月球表面一般寂静。

自从打完草后,这条路很长时间都没人走过了。

这里的碎草更多,带刺的灌木丛中,铁丝网上,道路拐弯处,遗落得到处都是。

我们不停地左右开弓,不一会就码了齐腰高的一垛。

这么多怎么拿得回去呢?我站在旁边想了又想,对我妹说:“分成四次,我们一人抱一堆走,两个来回就拿完了……”
我妹也站在旁边想了想,一弯腰,把那堆草整个儿抱起来就走……
我就只好跟在后面,一路上捡她身后掉下来的碎草。

今天的任务还早着呢,我们还得一人拎一条编织袋,走进林荫道对面的田野里去拔新鲜草。

刚才的草料是用来储存到冬天的,而家里的鸡鸭还在等着今天的晚饭。

风依然很大。

这样的天气最好了,没有蚊虫。

在这样的大风里它们那扇小翅膀飞不起来,也就不用因为它们钻进耳朵而吓得要死,平常田野里很可怕,草丛中的蚊子跟云雾似的,一片一片地荡漾,还极均匀地发出嗡嗡不绝的重低音。

所以才说刮大风的天气是幸福的啊。

大地和天空之间被大风反复涤荡,干干净净。

我们一人扛一只袋子往回走,迎风穿过这片美丽平坦的田野,远处的林荫道像是等了一百年一样。

里面停着我们的自行车。

回到家,我妈说:“啧!今天捡了这么多!两个人一起干到底不一样啊。


我老老实实地承认:“哪里哪里,我是去当啦啦队的。


再说说鸡吃草的情景:这群死鸡跟债主似的,一个个上蹿下跳,脸红脖子粗,把五只可怜的野鸭子在脚下踩来踩去,根本靠不到食槽旁边。

有的鸭子不知怎么的居然也在糟子边挤到一个位置,还没下嘴,突然看到左右前后全是鸡,立刻大惊小怪地尖叫着跑掉,四处乱跳,寻找同伴。

不知鸭子为什么这么怕鸡,它们明明长得比鸡大。

这些鸡可狠了,从小就会啄人,疼得要死。

由于嘴尖的原因,一个个特能挑食。

鸭子就笨得不可思议了。

每次都要等鸡们吃得神清气闲了,才敢蹭到槽子边上,而且还努力地装作不经意的样子,一有风吹草动,就忙不迭排成一条队逃跑。

其实鸭子有时也很令人烦恼的。

我们在鸡棚里放了一只小铁盆给大家饮水。

每次注满水后,它们总要跳进这方狭小的水域游上几圈过干瘾。

游就游呗,可它们还要扎猛子。

有时候这小小一盆子水里居然能挤进去三四只鸭子,把盆子挤得满满当当。

明明一动都不能动了,却仍扭着身子假装游泳。

害得鸡们围着盆子干着急,一口水也喝不到。

鸭子最有意思了,我妈叫:“鸭!”它们就“啊!”地回答一声。

我妈要是叫:“鸭鸭!”它们就:“啊!啊!”我妈:“鸭鸭鸭!”它们:“啊!啊!啊!”
(有删改)
4.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文章开篇写到自行车,透露了家中生活的贫苦,所以我与妹妹外出拔草也就成了理应之事,妹妹那么能干好强也与此有关。

B. 文中对“风雨”的描写,既让读者感受到新疆拔草时节自然环境的特点,又直接表现出我与妹妹积极乐观的心态。

C. 文章结尾对鸡鸭的描写活灵活现,例如写鸡“上蹿下跳,脸红脖子粗”,鸭子“扭着身子假装游泳”,细节中富含农村生活气息。

D. 本文笔调清新活泼,率真质朴,善用比喻、拟人的手法。

写的虽是平凡生活的点滴,但妙趣横生、生机盎然,充满着纯净与温暖。

5. 结合上下文,谈谈“走在这路上,像是走在消失之中”这句话的含意。

6. 作者在“拔草”时感到刮大风的天气也是幸福的,围绕“拔草”,其实还有很多幸福的体验,请从文中举出三处简要分析。

(三)现代文阅读III(15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老将军的小板凳
石朋庆
我到部队参军时,只有十八岁。

年纪小,个头儿也不高,在班里老是被战友们说成是小兵蛋子。

高炮团训练很严格,一般的身体还真吃不消,一天下来,累得像害场病似的。

有战友私下问我:“你这个头儿怎么想到要当兵啊?”
我倔强地回应了一句:“我自幼就立志当兵,个头儿小也会慢慢长高的。


一天,我们班长对我说:“你真有福!老将军听说你与他是同乡,要见见你。


我一时不知所措。

我想这可能是我改变命运的一个契机,战友们也以为我会离开连队去师部机关。

果真,第二天师部通讯员小范就打电话来了,要连部派车速送我到师部。

我在训练营累得满头大汗,没顾得擦洗一把就搭乘连部的吉普往师部赶。

到了师部,通讯员小范热情地接待了我,他说:“老将军是我们的老首长,对我们这里的一草一木、一兵一卒都怀有深厚的感情。

离休后,老将军主动要求回到这里。

今天时间紧,以后有空,我带你去师部荣誉室参观参观。

现在,我们一起去老将军家吧!”
我原以为老将军会像电影里的将军一样气派,他的家也有和电影里一样的摆设,但眼前这个腿脚已经不太方便的老人却不是我想象中的老将军。

老将军看到我后,就示意小范退出了房间。

我一时不知该坐着还是站着,他伸出了双手,我也下意识地伸出了双手。

他握我的手时很是有力。

然后,老将军问我:“你是南山头的?”
我说:“是。

”老将军一口的乡音,让我感到亲切。

“哪个村?”
“楚家坳。


“真是同乡。

你说说,当年,我们楚家坳有多少红军牺牲在南山头上?”
“我知道的不是很多,我只听说您当年是最勇敢的小战士。

但我不知道,您还是这个部队的老将军。


“你坐,你坐,我去倒茶。

论辈分,我和你爷爷是一个辈分的,那时你爷爷没有跟着大部队走,现在还健在吧?”
老将军一边说,一边倒茶。

我看到老将军家除了彩电是新的,其他的家具都很旧。

特别是那个小板凳,三块小木板拼成的,矮矮小小的,是普通人家都有的那种。

我坐了下去。

我之所以没有坐到沙发上,主要是心里对老将军很敬畏,有点儿诚惶诚恐。

虽然沙发也很旧。

老将军见了,笑了笑说:“有山里人的质朴!”
老将军把茶杯递到我手里时,我发现老将军看我的眼神很慈祥,使我想起了我的爷爷。

我们谈了一个上午,主要是老将军问,我答。

问的都是家乡的人现在日子过得怎么样了,家乡有哪些变化,家乡的党员和干部在干什么之类的。

我把知道的都向老将军说了。

我说:“不知道的,我写信回去问问,再来向您汇报。


老将军说:“不了,我老了,我要回楚家坳去,叶落归根。

”他说这话时很伤感。

中午,师部安排我和老将军一起吃了午餐。

从那以后,我回到班里总想听到老将军给我带来的好消息,班里的战友也以为我很快会被调到师部或者送到军校去学习。

等了好长时间。

一天,师部通讯员小范又打来电话,点名要我到老将军家搬家。

我以为有戏,一定是老将军在师部领导面前提到了我。

为老将军搬家,我很是兴奋。

我认为,应该给老将军这样的功臣安排一个像样的家。

结果出乎我想象,老将军是告老还乡。

我帮老将军把一些旧家具搬到车上。

老将军说:“搬家具是私事,所以,我只有让你来。


老将军说:“我没什么东西留给你,只有你第一次到我家做客时坐的那个小板凳。


我感到诧异。

一只小板凳,为什么要留给我?
老将军被师部的小车送回了楚家坳。

我望着远去的老将军,眼里一片潮湿,心中五味杂陈。

第二年春,老将军中风了,病在床上,总是念叨着我和那只小板凳。

到了初夏,老将军已经病危。

师部领导通知我一起回去看望老将军,我带着那只小板凳回家了。

老将军在弥留之际,让我把小板凳拿给他看。

看到小板凳,老将军笑了。

他说,在延安大生产运动时,这只小板凳是中央一位首长纺纱时坐过的。

他当年到抗大学习时,那位首长送给了他。

他还说,当年,他就坐在前排,听过很多中央领导讲课。

我默默听完老将军讲的小板凳的故事,低着头,任泪水直流。

(有删改)
7. 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我”初次到老将军家里,就坐到那个小板凳上,既照应了小说题目,更为下文老将军把小板凳留给我埋下了伏笔。

B. 小说用对比的手法刻画人物形象:“我”年纪轻轻,志向远大,积极要求进步;老将军普普通通,慈祥平和,对家乡充满感情,
C. 小说语言朴实自然,特别是人物的对话描写,老将军和“我”话家常,寥寥几句就凸显出了人物丰富而复杂的内心世界。

D. 发生在一个刚入伍的小兵和一个曾叱咤风云的老将军之间的故事温馨动人,在看似平淡的情节中层现了老一代革命者的情怀。

8. 在与老将军的交往中,“我”的思想情感是怎么一步步升华的?请简要分析。

9. 作者用“小板凳”把“我”和老将军连接起来,这样安排有什么用意?收到了怎样的效果?
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小题。

①孔子曰:“益者三友,损者三友。

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侫,损矣。


(《论语·季氏》)
②孟子曰:“不挟长,不挟贵,不挟兄弟而友。

友也者,友其德也,不可以有挟也。


(《孟子·万章》)
10. 两则材料的共同话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
11. 简要分析两则材料观点的异同之处。

(二)古代诗歌阅读(9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

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

征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

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

千古凭高,对此漫嗟荣辱。

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

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12.对《桂枝香》一词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全词从感叹胜景入笔,接着感怀历史,最后落脚于现实。

B.“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是描写登高远眺所见景色。

C.“画图难足”是感叹所见景色美如画,但仍有不足之处。

D.“念往昔”的“往昔”所指是“如流水”的“六朝旧事”。

13.这首词下片主要写了些什么内容?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4.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部分。

(1)《赤壁赋》中从不变的角度,描述人与万物的关系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


(2)《观沧海》一诗中写大海水波动荡,山岛高耸突兀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

(3)陶渊明的《饮酒》中表明作者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的诗句是:_________ ,_____。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9分)
15.下面文段有四处语言表达的问题,请指出有问题句子的序号并做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

①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新生代单元入围影片名单日前揭晓,②水墨动画电影短片《秋实》忝列其中。

③该电影短片讲述了一只蝈蝈为秋后的蛰伏储藏食物,④尽管遭遇天敌威胁和同伴捉弄,⑤最后它还是阴差阳错地收获了食物。

⑥全片没有对白,只是通过虫与虫之间的较量,⑦生动形象地刻画了园中小虫的“生存法则”。

⑧1961年,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了中国第一部水墨动画片《小蝌蚪找妈妈》是我国水墨动画的源头。

⑨而此次《秋实》的入围有望推动中国动画学派在国际视野中收获更多的关注与认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11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秋天,无论在什么地方的秋天,总是好的;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

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但草木凋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或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混混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秋并不是名花,也并不是美酒,那一种半开、半醉的状态,在领略秋的过程上,是不合适的。

16. 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 于是点上一枝烟,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

B. 下课的时候,老师要求我们以“令人难忘的细节”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C. 砖墙突然“轰隆”一声倒下来,吓得旁边树上的鸟儿惊叫着飞了开去。

D. 加拿大的动物学家保尔·赖特认为,游戏不仅是学习,而且是“锻炼”。

17.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在表达上既有优点又有缺点,请作简要分析。

18.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可以改写成“我不远千里从杭州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从语义上看二者基本相同,为什么说原文表达效果更好?
四、写作(60分)
1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成长路上,有彩虹,也有风雨。

成功时,留一点清醒给自己,你会发现,更多的理想需要追求;失败时,留一点梦想给自己,你会发现,前方的道路何其宽广;幸福时,留一点责任给自己,你会发现,帮助别人多么快乐;忧伤时,留一点微笑给自己,你会发现,平凡的生活充满阳光。

请以“留一点______________给自己”为题,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记叙文,写出自己的真实感受和切身体验。

参考答案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解答本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

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人物、语言、手法、主旨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本题要求选“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
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

C项,“结尾处欲扬先抑,当由各种脏乱钱币组成的巨款散落出来时,才揭开它神秘的面纱”说法有误。

结尾处并未使用欲扬先抑的手法,各种脏乱钱币的细节描写,目的是为了突出赞美老戏骨。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赏析描写的方法技巧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题目要求赏析的描写类型是人物还是景物描写;然后整体感知文章内容,勾画出描写的句段,明确描写方法,尤其注意环境或其他人物的侧面烘托;最后结合内容加以分析。

描写分正面(直接)描写、侧面(间接)描写。

人物描写常见的方法包括:语言、动作、神态、心理、肖像等的直接描写及其他人物及环境的侧面衬托。

本题要求回答的是“如何描写老戏骨高超的戏剧表演技艺”,从描写类型来看属人物描写。

阅读原文并勾画出相关的描写内容。

首先,第⑦自然段中,“没见他跟谁学过,却唱念做打样样在行。

他一个人能演所有角色,缺啥补啥;唱全场”,第⑧自然段中“生旦净末丑,他学啥像啥,唱啥是啥”,是对老戏骨高超的戏剧表演技艺的正面粗笔勾勒。

第⑧自然段中“扮老生显尽沧桑神韵,演青衣袅娜依人,花旦、刀马旦、武旦、老旦、彩旦等扮相各展风流;扮文丑出场,插科打诨……当武丑更见真功夫……”,第⑨自然段中“唱苦戏,他念及从前孤儿之难,悲悲切切,幽幽怨怨……;唱笑戏,自豪感溢满于胸,朗朗然从喉间有节奏地往高处走”,是对老戏骨高超的戏剧表演技艺的正面具体的细描。

其次,文中“谁看谁呆,连台上人都瞒过了,原演员心中直怨他抢人饭碗”“台上台下笑声不断;……连台下力气蛮的也惧他三分”“让台下观众喉咙跟着发堵……观众眼泪便唰唰直流,台下哭声大作……台下也跟着大笑不止,兼以鼓掌声、叫好声连成一片”“好多大剧团慕名重金来挖,私下允以优厚待遇”,这些内容写同行的态度、观众听戏的反应、其他剧团重金聘请等,从侧面表现老戏骨高超的戏剧表演技艺。

此外,村民们与村主任争相请他唱戏的情节,也属侧面描写。

结合也上分析,分点概括答案即可。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分析理解人物形象特点的能力。

解答此类题目,首先要认真审题,明确要求,比如本题要求回答“主人公称为‘老戏骨’”的原因;然后根据题干要求阅读文章,找出相关情节,勾划重点描写句段,结合主人公身份经历、职业特点等深入分析理解人物形象特点;最后分点整理,概括作答。

首先,题干中的“老戏骨”,一般指的是演艺精湛的影视戏剧老演员,形态风流,演戏惟妙惟肖,演什么像什么。

老戏骨演技高超,且德高望重,深受称赞,被观众广泛熟知。

然后,阅读原文,从艺、德两方面分析其被称为“老戏骨”的原因。

文章结尾写“一老戏迷,民间雕刻家,在他坟丘的碑上刻上‘老戏骨’”,文章开篇便说“老戏骨早被人忘了名字……甚至还有人说他应该是姓戏”,再结合文中“十二岁时他迷上了戏”“他不找女人,说戏就是自己的女人”等分析可知,“老戏骨”是对他一生的最好概括。

从表演技艺上来看,“生旦净末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