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净次级生产(2.7g)P
未吃下(2.37g)
未同化(0.63g)
呼吸(4.6g)R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过程

P=C-FU-R


P:净次级生产量 C:动物从外界摄食的能 量 FU:排泄物 R:呼吸能量
• P=Pg+Pr • Pr:生殖后代的生产 量 • Pg:个体增重
二、次级生产量的测定

物理、化学性质影响分解速率
物理性质:表面特性和机械结构; 化学性质:随其化学组成而不同 单糖分解快(一年失重99%)>半纤 维>纤维素>木质素

C:N
如,分解者微生物身体组织中含N量 高,其C∶N约为10∶1,但大多数待 分解的植物组织其C∶N为40-80∶1。 因此,N的供应量就经常成为限制因 素,分解速率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N 的供应。而待分解资源的C∶N比, 常可作为生物降解性能的测度指标。 最适C∶N比大约是25-30∶1。
氧气测定法
通过氧气变化量测定总初级生产量
1927年T.Garder, H.H.Gran用于测定海洋生态系统生 产量


从一定深度取自养生物的水样,分装在体积为125-300ml的白
瓶(透光)、黑瓶(不透光)和对照瓶中 对照瓶测定初始的溶氧量IB


黑白瓶放置在取水样的深度,间隔一定时间取出,用化学滴
0.1-4
0.02 0.4-12 3-50 0-0.1
0.7
0.02 1 15 0.5
第二节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一、次级生产过程
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 形成自身的物质,称为~。
蜘蛛种群的次级生产
猎物生产量(886.4g)
未捕获(876.1g)
被捕获(10.3g)
被吃下(7.93g)I 同化(7.3g)A
1. 陆地比水域 的初级生产量大。
2. 陆地上初级
生产量有随纬度 增加逐渐降低的 趋势 3. 海洋中初级 生产量由河口湾 向大陆架和大洋 区逐渐降低。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Average net primary productivity in grams of organic material per square meter per year of some terrestrial and aquatic ecosystems


二、地球上初级生产力的分布

不同生态系统类型的初级生产力不同
陆地比水域的初级生产力总量大 陆地上初级生产力有随纬度增加逐渐降低的趋势


海洋中初级生产力由河口湾向大陆架和大洋区逐渐降低
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力随群落的演替而变化 水体和陆地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有垂直变化 初级生产力随季节变化
热带雨林最高 ;温带草地高于温带阔叶林 ;冻原最低
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水域)


营养物质:N/P 由于缺乏营养物质,海洋生产力偏低 肥沃土壤可含0.5%的氮,富饶的海水含氮量仅为其0.1‰ 食草动物
五、初级生产量的测定方法
• 收获量测定法 • 氧气测定法
• 二氧化碳测定法
• 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 叶绿素测定法
收获量测定法


陆生定期收获植被,烘干至恒重 以每年每平方米的干物质重量表示 以其生物量的产出测定,但位于地下的生物量,难以 测定 地下的部分可以占有40%至85%的总生产量,因此不能 省略
200-2000 200-1500 10-400
700
900 600 140
2-20
0.2-15 0.2-5 0.1-3
6
4 1.6 0.6
荒漠和半荒漠
石块地和冰雪地 耕地 沼泽与湿地 湖泊与河流
10-250
0-10 100-3500 800-3500 100-1500
90
3 650 2000 250
1000-3500
1000-2500 600-2500 600-2500 400-2000
单位面积生物量 范围 平均值
6-80
6-60 6-200 6-60 6-40
2200
1600 1300 1200 800
45
35 35 30 20
疏林和灌丛
热带稀树草原 温带禾草草原 苔原及高山植被
250-1200
叶绿素测定法

植物定期取样 丙酮提取叶绿素 分光光度计测定叶绿素浓度 每单位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是一定的,通过测定叶绿素 的含量计算取样面积的初级生产量
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和生物量
生态系统类型
热带雨林
热带季雨林 亚热带长绿林 温带落叶阔叶林 北方针叶林
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 范围 平均值
全球初级生产力的等级

生产力极低的区域:1000kcal/m2.yr或者更少
大部分海洋和荒漠;辽阔的海洋缺少营养物质,荒漠主要是 缺水

中等生产力区域:1000-10000kcal/m2.yr
许多草地、沿海区域、深湖和一些农田

高生产力的区域:10000-20000kcal/m2.yr或者更多


Chikugo模型: NPP 0.29exp[0.216( RDI)2 ] Rn RDI辐射干燥度 Rn陆地表面获得的净辐射
三、初级生产的生产效率
四、初级生产量的限制因素(陆地)
光、CO2、水和营养物质是初级生产量的基本资源,温度是影响 光合效率的主要因素,而食草动物的捕食减少光合作用生物量。

细菌和真菌
主要利用可溶性物质,氨基酸和糖类的分解产物作为的食物而被吸收 依赖于生长型和营养方式两种适应以成为有效的分解者 群体生长和丝状生长两类;前者如酵母和细菌,后者如真菌和放线菌 营养方式 分泌细胞外酶,把底物分解为简单的分子状态,然后再吸收

动物

陆地分解者



动物主要是食碎屑的无脊椎动物 小型土壤动物:体宽100μm以下,不能碎裂枯枝落叶,属粘附类型 ,如原 生动物、线虫、轮虫等 中型土壤动物:100μm-2mm,调节微生物种群的大小和处理和加工大型动物 粪便,如螨、双翅目幼虫、小型甲虫等 大型和巨型土壤动物:2mm-20mm或>20mm, 碎裂植物残叶和翻动土壤,对分解 和土壤结构有明显影响,如千足虫、蜗牛等

水生系统

碎裂者:以落入河流中的树叶为食 如石蝇幼虫等 颗粒状有机物质搜集者:一类从沉积物中搜集,如摇蚊幼虫等; 另一类从水体中滤食有机颗粒,如纹石蛾幼虫等 刮食者:其口器适应在石砾表面刮取藻类和死有机物 以藻类为食的食草性动物




捕食动物:以其他物脊椎动物为食,如蚂蟥、蜻蜓幼虫等
(2) 资源质量


大部分湿地生态系统、河口湾、泉水、珊瑚礁、热带雨林和 精耕细作的农田、冲积平原上的植物群落等 得到了额外的自然能量和营养物质 热带森林面积占5%,生产力占28% 水域、河口湾、海藻床和珊瑚礁等面积占0.4%,生产力占 2.3% 赤道附近区域、北、南半球中温带
全球陆地的植被指数
全球陆地和海洋生物生产力
(3)理化环境对分解的影响

水热条件

温度高、湿度大的地带,有机质分解速率高 低温干燥地带,分解速率低 分解速度随纬度增高而降低(热带雨林—温带森林—冻 原);

分解生物的相对作用



无脊动物在地球上的分布随纬度的变化呈现地带性的 变化规律 低纬度热带地区起作用的主要是大型土壤动物,其分 解作用明显高于温带和寒带 高纬度寒温带和冻原地区多为中、小型动物,它们对 物质分解起的作用很小
第十章 生态系统 能量流动
主要内容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生态系统中的次级生产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生态系统中的能流分析 生态系统中的信息传递
第一节 生态系统中的初级生产
初级生产:自养生物的生产过程,其提供的 生产力为初级生产力。
一、初级生产的基本概念
• 初级生产量或第一性生产量(primary production) 生态系统中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质的数量。 • 淨初級生产量(net primary production)(NP) 初级生产过程,植物固定的能量一部分被植物自己的呼吸消耗 掉,剩下的可用于植物的生长和生殖,这部分生产量称为~。 • 总初级生产量(gross primary production):初级生产 过程植物固定的能量的总量 GP = NP + R 或 NP = GP – R


用同化量和呼吸量Baidu Nhomakorabea计生产量(用摄食量扣除粪尿量估 计同化量): P=A-R=(C-FU)-R C:动物从外界摄食的能量,A:被同化能量, FU:排泄物,R:呼吸量 用个体的生长和繁殖后代的生物量表示净生产量: P=Pg+Pr Pr:生殖后代的生产量, Pg:个体增重
三、次级生产的生态效率
1、消费效率
3、分解作用的三个过程

碎化:由于物理和生物的作用,把尸体分解为颗粒状 的碎屑 异化:有机物在酶的作用下,进行生物化学的分解


从聚合体变成单体(如纤维素降解为葡萄糖)

进而成为矿物成分(如葡萄糖降为CO2和H2O)

淋溶:可溶性物质被水淋洗出,完全是物理过程
二、影响分解过程的因素
(1)分解者生物
植物种群增长率高,世代短,更新快,被利用的百分比高 草本植物维管束少,能提供较多的净初级生产量 浮游动物利用的净初级生产量比例最高
食肉动物对猎物的消费效率研究较少
脊椎动物捕食者50~100%,无脊椎动物捕食者25%
2、同化效率
草食、碎食动物同化效率低,肉食动物高
3、生长效率
肉食动物的净生长率低于草食动物 不同动物类群有不同的生长效率 无脊椎动物有高的生长效率,约30-40%,外温性脊椎动物居中,约10%,内温 性脊椎动物很低,仅1-2% 林德曼效率:十分之一法则。。。
定测定黑白瓶的的含氧量DB、LB 计算呼吸量(IB-DB),净生产量(LB-IB),总生产量(LB-DB)

二氧化碳测定法

用塑料罩将生物的一部分套住 测定进入和抽出空气中的CO2 透明罩:测定净初级生产量 暗罩:测定呼吸量
放射性标记物测定法


用放射性14C測定其吸收量,即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量 放射性14C以碳酸盐的形式提供,放入含有自然水体浮 游植物的样瓶中,沉入水中经过一定时间,滤出浮游 植物,干燥后在计数器测定放射活性,然后计算: 14CO /CO =14C H O /C H O 2 2 6 12 6 6 12 6 确定光合作用固定的碳量 需用“暗呼吸”作校正
第三节 生态系统中的分解
一、分解过程的性质
1、概念:死有机物质的逐步降解过程。释放能量 分解时,无机元素从有机物质中释放出来,称为矿化。 2、意义: 建立和维持全球生态系统的动态平衡 通过死亡物质的分解,使营养物质再循环,给生产者提 供营养物质 维持大气中CO2浓度 稳定和提高土壤有机质的含量,为碎屑食物链以后各级 生物生产食物 改善土壤物理性状
全球初级生产量的计算模型

Miami模型: T年均温 R年降水 Thornthwaite 纪念模型: E实际蒸散量
NPP [1 exp( 1.315 0.1196 t )] t 3000
NPP [1 exp(0.000664 r )] r 3000

NPP 3000 [1 exp[0.0009695 ( E 20)]]
14co需用暗呼吸作校正叶绿素测定法每单位叶绿素的光合作用是一定的通过测定叶绿素的含量计算取样面积的初级生产量生态系统类型单位面积净初级生产力范围平均值单位面积生物量范围平均值热带雨林10003500220068045热带季雨林10002500160066035亚热带长绿林60025001300620035温带落叶阔叶林6002500120066030北方针叶林400200080064020疏林和灌丛2501200700220热带稀树草原20020009000215温带禾草草原200150060002516苔原及高山植被1040014001306荒漠和半荒漠102509001407石块地和冰雪地010002002耕地10035006500412沼泽与湿地8003500200035015湖泊与河流100150025000105陆地生态系统类型的净第一性生产力和生物量消费者利用初级生产的产品进行新陈代谢经过同化作用形成自身的物质称为
在同一气候带内局部地方也有区别,它可能决定于该地的 土壤类型和待分解资源的特点。例如受水浸泡的沼泽土壤,由 于水泡和缺氧,抑制微生物活动,分解速率极低,有机物质积 累量很大,这是沼泽土可供开发有机肥料和生物能源的原因。
一个表示生态系统分解特征的重要指标: K=I / X K-分解指数 I-死有机物输入年总量 X-系统中死有机物质总量(现存量) 因为要分开土壤中活根和死根很不容易,所以可以用地面 残落物输入量(IL)与地面枯枝落叶现存量(XL)之比来计算 k值。例如,湿热的热带雨林,k值往往大于1,这是因为年分 解量高于输入量。温带草地的k值高于温带落叶林,甚至与热 带雨林接近,这是因为禾本草类的枯枝落叶量也高,其木质素 含量和酚的含量都较落叶林的低,所以分解率高。
初级生产力

初級生产力(primary productivity): 植物群落在一定空间一定时间内所生产的有机物 质积累的速率称为生产率,或生产力。
生物量(biomass): 是指某一时刻调查时单位面积上积存的有机物质, 以鲜重或干重表示。 现存量(standing crop): 是指绿色植物初级生产量被植食动物取食及枯枝 落叶掉落后所剩下的存活部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