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三彩-鉴别要点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唐三彩-鉴别要点
唐三彩真伪的鉴定主要从胎、釉、造型、制作⼯艺及时代风格等⽅⾯着⼿,即⽤眼看、⼿摸、⽿听、⿐嗅等⽅法,仔细观察,认真辨别,去伪存真。

1、胎釉
胎为⾻,釉是⾐,细致观察胎体和釉⾯是鉴别中必不可少的⼀环。

在判别赝品时,运⽤胎釉特征就能及时剥去伪装,鞭辟⼊⾥。

a、胎:鉴别胎质时,⾸先要注意胎⼟陶炼的纯净与烧结的缜密程度,其次要注意胎⼟的⾊泽。

唐三彩为陶胎,胎质较粗松,胎⾊⽩中闪黄、或呈黄褐⾊、淡粉红⾊。

⼿感适中。

仿品胎质分三类:
第⼀类是瓷胎。

这类仿品的胎料选⽤瓷⼟作胎,⽽⾮唐三彩所选⽤的陶⼟为胎,所以胎体结构较真品细密,胎⾻坚硬,扣之声⾳响亮,⼿感较重。

第⼆类是⽤⽯膏或⽯膏加⽔泥作胎,胎⾊洁⽩或稍灰,胎质细密,胎体较轻,⼿感也轻。

三彩龙纹兽⾜炉
第三类是陶胎,这类仿品使⽤的胎料虽为陶⼟,但因陶洗不精、陶体颗粒较⼤,胎质较唐三彩粗糙松软,⼿感较轻。

总之,唐三彩的仿制品或因选料的不同,或因⼯艺程序上的⽋缺,胎体颜⾊、重量与真品就不尽相同,⼿感⾮轻即重。

b、釉:唐三彩釉⾊浓艳瑰丽,釉汁流淌⾃然,浸润交融。

釉⾯光泽柔和莹润,精光内蕴,玻璃质感不强,没有耀眼夺⽬的光泽。

釉⾯开⽚细⼩均匀,仔细观察会发现开⽚的两头往上翘,给⼈⼀种欲剥离的感觉。

仿品釉⾊艳丽飘浮,釉质过细,很少流淌,釉⾯光泽耀眼刺⽬,釉光外爆,玻璃质感强。

釉⾯有开⽚和不开⽚两种,有开⽚的仿品,开⽚⼤⼩不匀,纹路杂乱⽆章,开⽚的两头不上翘,没有欲剥离的感觉。

此外,釉⾯晦涩,⼀点光泽也没有的也⾮真品。

2、制作⼯艺
唐三彩陶俑多⽤捏塑、雕刻或印模制成,陶器则采⽤陶车轮制或轮制、捏塑两种⼿法兼⽤,在器物胎体上都留有上述的⼯艺特征。

器表釉汁流淌⾃然舒畅、⽆拘⽆束,釉⾯厚薄不匀,往往有微⼩的露胎点。

唐三彩俑⼈的头部、⾜部和底盘,兽的⾜部和底盘⼤多不施釉,是素胎。

仿品⼤多数采⽤模型注浆⽽成,器物胎体上没有捏塑和轮制的⼯艺特征。

釉⾯均匀细腻、流淌现象少,流痕呆滞,不⾃然,风格与真品迥然不同。

也有采⽤捏塑、雕刻和轮制等⽅法制作的仿品,但这⼀类仿品在造型上往往显得笨拙,器物线条⽣硬,制作较粗率,失去了唐三彩神韵。

3、彩绘
唐三彩俑⼈的头发、眉⽑、眼睛、髭须和⼱帽、⼝唇和⾯颊都是后挂彩,即俑⼈烧好后,再在俑⼈的头部⽤⿊彩描绘头发,眉⽑、眼睛、胡须和⼱帽,⽤朱红彩描画⼝唇和⾯颊,这些彩绘历经千年,颜⾊已经明显的变淡变薄,且渗⼊胎⾻。

⾯仿品的彩绘因为是新描画上去的,往往颜⾊鲜艳清晰,彩绘浮于陶胎表⾯,没有渗⼊胎⾻。

4、造型
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们在美学观、科技、⽂化等社会⽂化等⽅⾯存在着差异。

因此,不同时代的产品必然留下本时代的⼯艺特征和时代烙印,正如古希腊哲⼈所说的⾄理名⾔:⼈们不能进⼊同⼀条河流。

唐三彩造型舒张,线条⾃然流畅,风格古朴典雅,庄重丰满,具有⼀种内在的矞皇华丽的美学内涵。

⽽仿造者在制作仿品时,只能⼀⼼⼀意地"依葫芦画瓢",不能随⼼所欲,所制仿品上的各部们的轮廓线都是⼩⼼翼翼地依真品的模样做出来的,因此显得⽣硬呆板,只见其形⽽不见其神,缺乏旺盛的⽣命⼒,唐三彩的艺术魅⼒荡然尽失。

其造型风格也只能是"依葫芦画瓢",终不能与唐三彩雍容的神韵相⽐肩。

这也是⼀切仿品之共性,是不可逾越的时代鸿沟。

5、⼿摸
唐三彩经过千年的地下埋藏,器物表⾯受地下酸、碱、盐等物质的浸蚀,釉⾯均留有⾃然的,既不太强也不太弱的,适度的光滑感,上⼿摸有⼀种"涩滞"的感觉。

仿品则因为⽣产时间不长,器物表⾯没有经过酸、碱、盐等地下化学物质的千年腐蚀,釉⾯新⽽明亮,上⼿摸釉⾯光滑⽽顺⼿,没有真品的"涩滞"感。

经过打磨作旧的仿品,虽然看表⾯没有那种光滑明亮的感觉,但这种仿制品,往往在器物表⾯留下了磨擦的痕迹。

如果侧光仔细观察,在釉⾯就能看到经过打磨⽽产⽣的⼀道⼀道的摩擦痕,⽤⼿抚摸器物,有刺⼿的感觉。

6、⿐嗅
唐三彩⽤⿐嗅,能闻到⼀种⽼坑的⼟腥味。

仿品:⽤陶⼟新制作的仿品,⽤⿐嗅能闻到泥⼟的清⾹味;⽤⽯膏作的仿品则能嗅到⼀股⽯膏味;经过作旧的仿品,有的能嗅到刺⿐的化学味道,有的则能嗅到腥臭味(粪池中泡过)这些都是在作旧过程中留下的不可消除的痕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