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标准的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分解与实施3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于标准小学数学教学目标分解与实施1目标分解背景与基础
1.1目标分解背景
本节课是来自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教学科(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90-91页――几分之一。
1.2目标分解基础
几分之一是分数初步认识第一节内容,学生之前学过所有内容都是整数。
分数无论在意义、读写方法及计算方法上都与整数有很大差异,这是数概念一次扩展。
相对于整数而言,分数概念较为抽象而且有多种理解方式。
分数并非是可以通过计数活动得到一个数,而是达标两个量关系相对量,并且可以从部分――整体、测量、比、算子与商等多个角度加以理解。
从整数到分数,学生数学学习将要经历一个新数概念,是对数认识一次质飞跃。
学生学习分数知识具有一定难度。
因此人教版教材将分数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在三年级上学期与五年级下学期分别学习。
三年级上册主要是借助操作、直观,在“部分――整体”意义基础上,以及简单分数大小比较与计算;五年级则在此基础上使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进一步从测量、比与商等角度认识分数含义,注重剖析分数性质及四则运算方法。
可以看出两个阶段分数学习不仅学习目标不同,要求也不同。
三年级分数初步认识在教学时需要教师根据课堂标准来引导学生感受与直观地认识分数,建立分数概念,为以后学习分数与小树奠定基础。
1.3学情剖析
三年级学生抽象思维虽然有一定发展,但依然以形象思维为主,剖析、综合、归纳、概括能力有待进一步培养,而分数概念学生初次接触,学生建立这个概念需要有一个过程。
因此,本节知识需要让学生充分利用已有平均分经验,利用图形表征,感受动态过程后可视化结果,从而对分数有清晰认识。
2教学目标及分解
课标中是这样规定教学目标:能结合具体情境初步认识小数与分数,能读、写小数与分数。
能结合具体情境比较两个一位小数大小,能比较两个同分母分数大小。
在确定这节课教学目标时,既要注意知识技能掌握与理解,又要强调学习与应用过程中数抽象过程,还要关注认识分数过程中体验学习情感。
同时课程标准分解是一个科学行为,我们借鉴华东师范大学朱伟强教授课程标准分解基本方法进行分解。
上述两个目标均属于成果性目标陈述方式,即都对学生学习结果进行了明确,且是可观测可量化,例如“读写分数”,“比较大小”等。
第二步:扩展或剖析核心概念
第三步:确定行为条件
在课程标准中,均提到了一个行为条件,即“能结合具体情境”,将其进一步分解,我们认为“认识”、“读”、“写”动词所需行为条件为“结合实际情景”,同时对于核心概念平均分“认识”则还需要自主思考与小组活动等方式,最后“比较”动词所需要就是学生实际操作与小组剖析等活动。
第四步:确定行为表现程度
结合本校学生实际水平与课标要求,我们对不同行为条件确定了表现程度,例如理解含义需要“准确”,而认识几分之一则只要“初步”,至于最后比较由于难度较大,因此我们仅要求“在教师提示下”完成。
第五步:综合上述思考,写出学习目标
基于上述四步思考,同时结合本内容对于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发展,本节课教学目标确定为:
(1)在实际情景中初步认识分数,进一步理解平均分,知道把一个物体或一个图形平均分成若干份,其中一份可以用分数来表示。
(2)通过自主思考与小组合作剖析等活动,在教师提示下能用分数表示图中一份占整体几分之一,能比较分子是1分数大小。
(3)经历从实物过渡到图形再到抽象数过程,初步培养学生观察、交流、合作剖析能力,并有效地促进个性思维发展。
3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学实施尝试
3.1教学目标实施困境
上述目标从知识体系看,将分数纳入整个数系中进行教学已经打破为教分数而教分数被动模式;从目标角度看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多元化目标;但结合学生实际学情,极有可能整堂课陷入“师生问答”传统教学模式,在教学中学生活动看看图片“月饼”等教师问怎么分、答“分成两半”,“分给3个小朋友怎么分”,“分成3份”等小步子问题,极有可能一直处于惰性思考状态。
研究表明几分之一学习中,分数概念抽象性及其理解方式多样性是儿童理解分数概念困难所在。
在分数概念多个含义中,“部分――整体”概念处于基础地位,也是初步认识分数重点所在。
当把分数理解为表示部分与整体之间分割关系数时,分数表示把一个整体量分成b份,选出其中a份。
确定整体量、判断等分、认识部分与整体之间包含与补偿关系是理解分数“部分――整体”含义关键。
所以在将教学目标转化为教学实施时,必须解决这些问题。
3.2目标转化为实施尝试 3.2.1如何从学生经验中找准分数“最近发展区”
数学学习是学生在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一种自主建构过程分数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如何将这一全新知识内化为学生自身知识,找准学生学习“最近发展区”是重要,它是促使学生从“实际发展水平”向“潜在发展水平”桥梁,学生思维从已知世界自然而然滑向未知领域。
分月饼固然常见,但新课程里教材不再是教学唯一依据,结合教学目标与学生已有生活经验,可以出示下列学习材料。
这个材料中,都是学生学习过平面图形,在图形里进行着同样活动“分”。
那么怎么才算“分数”呢?
可以对所有学生要求:找与众不同图形。
这样从学生熟悉平面图形出发,激发学生已有经验,不知不觉中认识分数部分整体关系。
相信学生很快能找出全黑三角形与最后一个长方形是不同。
学生可以发现“噢,分数是跟平均分有关系呢!”“整体”平均分成“部分”目标得以完成。
3.2.2如何开展自主学习,提供充分剖析空间
找出这特别两个图形后,学生知道分数是部分与整体关系基础上,还需要理解几分之一。
这里再去教师一个个教,就会再次陷入传统教学。
新课程注重学生开展自主学习,学习材料要为学生提供充分剖析空间。
可以设计第二个环节:按一定标准分类。
这些活动主主体是学生,问题又具有开放性,答案不唯一,不同层次学生可以从多角度去思考。
基本有以下分法:按正方形、圆、三角形、长方形来分;按分成不同份数来分。
让学生小组里讨论不同分类依据,使学生明确“几”分之“一”,这里认识分数就合情合理,适时补充了他们内化经验外显知识。
在经过低起点问题全员参与后,形成具有剖析高水平思维。
以此激发学生主体意识与抽象意识,促进他们有效地开展建构活动。
4总结与反思
通过理解教学内容,很好地把握教学要求确定准确教学目标,只有教学设计紧紧抓住这一点,以新理念为指导,教学过程才能充实,教学方式才能灵活。
为使抽象数学概念被学生理解,抓住儿童认知特点与知识结构,把所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在图与数互相对应分数意义建立在认识感性材料基础上,所以本节课所给出例子较为丰富教学中教师几次以图为例,通过不同手段,不同水平学生能多次感悟,突出了分数本质内涵。
这样循序渐进、逐步抽象与提高,既激发了学
生学习兴趣与已有生活经验,又发展了学生思维,形成了不同水平剖析空间,会感到成功喜悦,促进学习。
希望以上资料对你有所帮助,附励志名言3条:
1、要接受自己行动所带来的责任而非自己成就所带来的荣耀。
2、每个人都必须发展两种重要的能力适应改变与动荡的能力以及为长期目标延缓享乐的能力。
3、将一付好牌打好没有什么了不起能将一付坏牌打好的人才值得钦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