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s—CRP水平变化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的研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Hs—CRP水平变化在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治疗中的研究
目的探讨甲钴胺联合a-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Hs-CRP的水平变化的研究。
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共400例,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采用单纯给与甲钻胺治疗周围神经病变,观察组使用a-硫辛酸联合甲钴胺治疗周围神经病变。
比较治疗前后两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周围神经传导速度,及血清中Hs-CRP的变化情况。
结果TSS评分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运动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后Hs-CRP水平较治疗前均有所降低,但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s-CR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甲钴胺联合a-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临床效果,能有效降低Hs-CRP水平。
标签:Hs-CRP;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
糖尿病作为全身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有诸多并发症,周围神经病变作为糖尿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率约为60%~90%,周围神经病变严重的影响到了患者的生活质量与治疗效果,糖尿病患者如果并发周围神经病变,5~10年死亡率约为30%~50%。
周围神经病变通常有对称性、下肢较易发生、多部位发生等特点,分类主要分为对称性远端多发性神经病变、局灶性单神经病变、多发神经根病变与非对称性多发局灶性神经病变四种类型。
糖尿病患者如果并发周围神经病变,临床症状会变现为肢体感觉出现异常例如麻木、针刺感、感觉发生迟钝等,肢端会出现手袜套样感觉,部分患者会出现痛觉过敏、烧灼感。
患者早期会出现腱反射减弱、温触觉减弱等异常变现。
由于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组织缺血或缺氧,所以患者皮肤或肢体易出现溃疡,溃疡易合并感染,严重者可并发败血症。
本研究主要观察甲钴胺联合a-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中Hs-CRP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3年3月~2015年3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共400例,所有患者均满足2型糖尿病的临床诊断标准:(1)空腹血糖≥7.0mmol/L (2)餐后2h血糖≥11.1mmol/L。
所有患者均有周围神经病变相关的临床症状或体征。
所有患者按照入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共202例,男121例,女81例,年龄43~67岁,平均(53.1±12.9)岁,病程4~12年,平均为(7.32±3.41)年,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8 32±1.89)%。
观察组共198例,男118例,女80例,年龄42~68岁,平均(52.8±11.9)岁,糖尿病病程3~13年,平均病程为(7 53±3.54)年,平均糖化血红蛋白(HbAlC)为(8.44±2.04)%。
观察组与对照组患者性别比、年龄、糖尿病病程、糖化血红蛋
白(HbAlC)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进行糖尿病相关治疗,包括降血糖、抗感染、营养支持等治疗。
对照组使用单纯使用甲钴胺(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H20051440)治疗,具体用法为:静脉推注500ug,1次/d。
观察组使用甲钴胺联合a-硫辛酸(哈药集团制药总厂,H23022463)治疗,具体用法为:a-硫辛酸0.6mg与250mL生理盐水静脉滴注,1次/d。
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治疗周期均为2周。
1.3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神经传导速度与血清内Hs-CRP水平。
临床症状评估使用神经病变症状问卷表(TSS),主要临床症状包括烧灼感、疼痛、麻木与感觉异常。
1.4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通过SPSS13.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估比较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估TSS得分见表1,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患者烧灼感、麻木、疼痛、感觉异常TSS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532,15.4657,18.7824,5.6896,P<0.05)。
2.2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两组患者均进行运动神经、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测定。
由表2可知,治疗后,观察组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4410,21.9627,20.5571,19.5190,P<0.051。
见表2。
2.3治疗前后血清中Hs-CRP变化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清中Hs-CRP水平见表3,由表3可知,两组患者治疗后血清中Hs-CR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21.5427,JP<0.05;对照组t=11.8104,P<0.05)。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429,P<0.05)。
3.讨论
糖尿病患者并发周围神经病变时多起病隐匿,不易被发现,多数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与体征多表现较为严重,治疗预后不佳,患者多由于感染、溃疡、感觉异常等严重影响生活质量,严重者可造成肢体残疾。
其发生机制主要与终末糖基化产物过多导致组织缺血或缺氧、多元醇通路的激活、氧化应激增强及自由基生成过多有关。
本研究主要利用降低细胞或组织氧化应激水平,达到治疗或缓解周围神经病变的效果,a-硫酸锌是一种较强的抗氧化剂,可以有效降低脂质氧化水平达到增加组织与神经血流的效果,也可以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免受高血糖的氧化应激损伤作用。
甲钴胺是一种常见的营养神经药物,可以改善神经组织的代谢,有效加速神经损伤修复。
本研究通过甲钴胺与a-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无论是单纯使用甲钴胺还是联合a-硫辛酸,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均有所降低,并且运动神经传导速度与感觉神经传导速度都得到了提高。
但是甲钴胺联合a-硫辛酸治疗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更优于单纯使用甲钴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并且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血清中Hs-CRP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21.5427,P<0.05。
对照组t=11.8104,P<0.05)。
且在治疗后,观察组患者血清中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429,P<0.05)。
说明血清Hs-CRP的水平与临床疗效呈负相关。
血清Hs-CRP的水平越低,2型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症状越轻,且神经传导功能越好。
血清中Hs-CRP水平变化作为预测与指导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主要因子,是因为Hs-CRP作为炎症全身反应的非特异性因子,是糖尿病血管病变的主要预测指标,可以有效预测周围神经病变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