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高中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 今别离(其一) 黄遵》陈凤教案PPT课件 一等奖新名师优质课获奖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第一单元推荐作品《今别离(其一)/黄遵宪》教案 |1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黄遵宪,熟读成诵。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对比鉴赏诗歌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习黄遵宪诗歌革新的精神,增强学生写作诗歌的兴趣。

2学情分析
学生对诗歌意象有一定的了解,对离情别绪能有一定的体会。

3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新意象、新意境的表现。

教学难点:诗人在表现离情别绪上的新意。

4教学过程
4.1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知识链接
闺怨诗的内容
闺怨诗是我国古代诗坛上的一朵奇葩。

它多以弃妇、思妇为主要描写对象,以伤春怀人为主题,表现女子们在特定社会情态、生活境遇下复杂的心理状态。

从其内容上讲,主要包括下面几类。

表现闺中女子的后悔、怨恨
青年士子为了博取功名利禄、荣华富贵而远离妻室,使得妻
子在无尽的等待与无边的愁闷中生出怨恨之情。

如王昌龄的《闺怨》:“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表现对游子的思念、想望
丈夫在外出征或在外谋取功名,闺中的妻子自然是日思夜想。

如唐代金昌绪的《春怨》:“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表现对丈夫的关切、牵挂
“儿行千里母担忧”。

丈夫在外,在家的妻子何尝不担忧、牵挂呢?如唐代王驾之妻陈玉兰的《寄夫》:“夫戍边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

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表现闺中人的寂寞、冷清 | |
这类诗犹以表现宫女的寂寞之情的为最突出。

如杜荀鹤的《春宫怨》:“早被婵娟误,欲妆临镜慵。

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年年越溪女,相忆采芙蓉。

”活动2【导入】情景导入
2003年6月29日温家宝在向香港社会人士发表演讲时,引用了一首诗。

“寸寸河山寸寸金,侉离分裂力谁任。

杜鹃再拜忧天泪,精卫无穷填海心。

”(《赠梁任父同年》)这就是中国近代诗人黄遵宪写给梁启超的一首爱国诗歌。

今天我们来学习黄遵宪的《今别离》。

活动3【讲授】合作探究
一、自学感知(
5 分钟) 1.关于黄遵宪:
黄遵宪,(1848--1905) 清末诗人。

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县)人。

光绪举人,历任驻日、英参赞及旧金山、新加坡总领事。

后官湖南长宝盐法道、署按察使。

参加戊戌变法,奉命出使日本,未行而政变起,罢归。

论诗主张“我手写吾口”,以表现“古人未有之物,未辟之境”,倡导“诗界革命”。

其诗长于古体,形式变化较多,语言也较通俗。

对帝国主义侵略和清统治集团的腐朽颇多暴露,体现出改良政治的要求。

所著有《人境庐诗草》、《日本国志》、《日本杂事诗》等。

2.指导学生配乐朗读背诵 3、分组讨论:
(1)从题材上来说,这是一首什么诗?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2)这是一首近代诗歌,在表现离情别绪方面与古代诗歌有什么不同? (3)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二、合作探究(
10
分钟) 三、小组展示(
5
分钟) 四、精讲提升(
15
分钟)
1、从题材上来说,这是一首什么诗?抒发的是一种什么样的感情? 这是一首游子思妇诗,抒发的是一种离情别绪。

2、这是一首近代诗歌,在表现离情别绪方面与古代诗歌有什么不同?
古人写离别常用“断肠”一语。

像柳永的“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宵风残月”常用极哀的景,渲染极凄清的意境。

而这首诗却选用轮船和火车为意象,给人新奇的感觉。

而且,里面有大段的篇幅赞赏新式交通工具:“虽有万钧柁,动如绕指柔。

岂无打头风?亦不畏石尤。

”“去矣一何速?归定留滞不。

所愿君归时,快乘轻气球。

”这也使离别的情愁显得不那么浓、悲。

在对离别时的描写上也不一样。

古人喜欢对离别时的场面进行精雕细刻。

对于那一短暂时刻的景、情充分的表现。

而《今别离》“明知须臾景,不许稍绸缪。

钟声一及时,顷刻不少留。

”写出的是一种离别的匆匆。

| |3、这首诗在写法上有什么特色?
对比手法。

诗中围绕乘坐新式交通工具轮船与乘车舟离别的不同进行了对比描写。

在今昔对比描写中,表现近代人的别离之苦和在别离观上的认识。

活动4【练习】五、达成目标
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7分) 望江怨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

愁云音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①杪:树梢。

(1)这首词的前四句描写了怎样的送别场景?(3分) (2)怎样理解“怪人催去早”?请结合全词分析。

(4分)
【参考答案】
(1)前四句描写了一幅缠绵婉恻又悲凉寂寥的送别场景:友人乘舟远行,词人伫立江边,春水渺茫,行舟远去,愁云惨淡,小舟渐行渐远,最后惟见比沙鸥还小的点点白帆。

(春天的傍晚,词人在江别送别友人,看着前方江水渺茫,友人的扁舟渐行渐远;天边浓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词人心中不觉愁云惨淡。

)作者以景衬情、含蓄蕴藉地将离别时难舍难分的情绪表现韵味十足。

(2)词人目送友人扁舟渐行渐远,不忍离开;天边愁云片片,帆船越行越远,比沙鸥还要小。

而此时夕阳还有“一竿红”,词人不禁心中生恨,怪催促者催着要早早离开,使自己不能
和友人多聚片刻。

全词没一句言离别,一“怪”已使诗人的离别之情渲染到了极致,反常心理正好表达了(反衬)诗人对友人浓烈的不舍和留恋,足见两人友情之深。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