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国粹,百年旗袍:惊艳了世界的东方神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典国粹,百年旗袍:惊艳了世界的东方神韵
旗袍是极具中国文化的服饰,说到旗袍我们想到的是雨巷里的丁香姑娘、是张爱玲那般华丽而孤傲的民国才女、是《花样年华》里风情万种的张曼玉……风流婉转、温润细腻,每一个身着旗袍的女子,似乎都从诗意中走来,带着独有的风韵。
百年霓裳:旗袍的演变与回归
旗袍的美并不是简单的服饰之美。
旗袍出现于上世纪20年代,流行于20-40年代的中国,辛亥革命、封建王朝结束、上海的殖民文化、五四运动、女性民主意识的觉醒……社会动荡、思潮涌现,反映在女性的服饰变化上便成了这华丽的旗袍。
旗袍最早是由清末满族八旗女子所穿的袍服演化而来。
满洲八旗女子常见的服饰穿着是在长衬外加长袍,长袍外穿短马甲。
不管是长袍还是马甲,绣工和做工都极其精致和奢华。
此时,晚清汉族女子所穿的服饰一般为上袄下裙或裤,做工相对简洁。
清末随着封建统治的松动,旧时满汉不同服制的规定,在民间逐渐被打破,汉族民间服饰中融入了盘扣、滚边等“旗服”元素,“旗服”也融合了更多简洁、舒适元素。
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了满族封建统治,“旗服”由此退出历史舞台。
随着社会的变革,清末封建残余思想、汉民族市井文化、外来殖民文化,在上海融汇碰撞。
思想的变革,也反映在女子的穿衣风格上,西式中式穿衣打扮熙熙攘攘、纷繁并处。
最先接触各种文化的上海一时成为全国时尚的风向标。
“五四运动”时期,新式女学生众多,在留洋女学生和教会学校中,兴起了一种上衣下裙的穿法。
上衣为腰身窄小的大襟紧身衫袄,短袄衣摆为圆弧形或平直形,长短至臀部以上,下裙统一为没有绣纹的黑色长裙。
这种穿法在当时被竞相效仿,成为一种流行,被称为“文明新装”,也是现代旗袍的前身。
林徽因着”民国新装“
20年代初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越来越多的女子走向社会,他们效仿男子穿长袍,以示平等、自由。
这时候出现了一种长至脚踝的马甲取代长裙,马甲样式类似“旗服”的短马甲。
包铭新的《中国旗袍》里就有这样的描述:
20年代中叶起,一种新旗袍诞生。
上海
旗袍时尚的最初,是以无袖的长马甲形式出现
的,短袄外面的长马甲代替了长裙。
1026年,
长马甲同短袄合并,就有了民国新旗袍最初的
款式。
民国新旗袍的样式,在上海成为一种潮流和时尚,受到女子的追捧。
1929年民国颁布的服装条例规定,女子的正式服装一款为长身旗袍,一款为蓝上衣黑裙,旗袍便成了民国女子的国服之一。
30年代是上海旗袍的鼎盛时期,受欧美文化的影响,旗袍的各种改良与变化纷至沓来,一年一变。
衣袖从长到短、从短到无,衣领有元宝领、高领、立领、方领各式各样,旗袍的长短与开叉的高度也分别出现了长短、高低的样式。
改良旗袍还出现了拉链、垫肩、装袖等西式剪裁和样式,这个时期的旗袍总体上“变化多端”“中西合璧”。
四五十年代,旗袍在乱世中倾向于简洁、无望,直至新中国成立国家提倡“艰苦奋斗”“勤俭节约”,旗袍至此消沉、凋零。
八十年代后随着张爱玲的小说回归到人们的视野,以及《花样年华》《2046》等影视作品的出现,一个个经典动人的旗袍女子形象再度冲击人们的审美,惊艳了国人,也惊艳了世界。
《花样年华》里张曼玉着旗袍
纵观旗袍的演变与回归,这不仅是中国女性服饰的演变史,也是
中国百年历史的沉浮与流变,更是一部满汉文化、中外文化的融合历史。
旗袍的美也不仅是简单的服饰之美,更是因为它蕴含了深厚的融合文化。
似水流连:女性意识与审美
旗袍的每一次改良与变化,都是女性思想与审美变化的体现。
很难想象有这样一种服饰,只有中国女子穿上才能尽善尽美地展现其风韵,可端庄、可妩媚、可内敛、可性感、既传统又时尚,然而旗袍确确实实便是如此。
在民国,旗袍并不是哪一个阶层女子的专属。
最早接受新思想的女学生,融合日本、欧美服饰文化,推动了旗袍的产生;学生日常打球、骑车等活动的需要,女学生们又率先在旗袍的长短、宽窄上等进行改良。
青楼女子也是二三十年代上海服饰潮流的引导者,因其较少受到社会、家庭的束缚,穿衣打扮不囿于规矩。
服饰穿着便成了她们争奇斗艳,招揽恩客与名声的武器,她们大胆革新追求时髦,竟成了当时上海的“时尚代言人”。
《金陵十三钗》剧照
走出家庭的妇女、影视明星的盛行,都将旗袍文化推向顶峰。
上海影艺文化的发展,甚至催生了服装的营销与推广产业。
影视公司策划将女明星拍电影所穿的旗袍批量制作,再随即投放在杂志和画报上,进而引起一众购买和效仿。
旗袍是讨巧的,既符合上流社会、知识分子的审美,又属于底层
市井民众、妓女们所追求的时髦;融合了新的时尚元素,又带有传统的文化因子,旧式思想不排斥,又被新式思潮所热捧。
旗袍体现的是民国各个阶层、各种社会关系中女子们的共同审美。
初期的旗袍并不展现女子玲珑有致的身材,而是依旧坚持“平胸之美”。
随着女性意识的觉醒,考虑到卫生与健康,1927年在广东省政府委员会会议上讨论并通过了《禁革妇女束胸》的决议,妇女解放胸部运动,又称作“天乳运动”兴起。
此后一两年,在开明人士的呼吁和推动下,妇女才开始解除束胸,穿上保护、衬托胸部的西式内衣。
旗袍的线条也随着妇女胸部、腰部线条的凸显,而改良得更加贴近女子的身材,将女性曲线更细致的勾勒。
旗袍曲线和剪裁的变化,反映的是民国女性对自身身体的解放,也是女性思想意识的解放。
与民国初期追求同男子一样穿长袍相比,她们开始更加自信、大胆地展示自己的女性特质。
随着女性审美意识的变化,思想价值因素对旗袍的审美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旗袍由此也在各个阶层的女性中大放异彩。
民国第一夫人宋美龄便是旗袍的忠实热爱者,她出席各种集会、酒会、舞会时,都会穿上精致又高级的旗袍。
在一些国际会议和场合上,无一例外宋美龄都是以一袭旗袍现身,她让旗袍成为了中国的象征。
从年少到年老,宋美龄一直都爱穿旗袍。
蒋介石与身着旗袍的宋美龄
民国一代名媛唐瑛可以说用旗袍迷惑了整个上海滩。
据说她有十个描金箱子,用来装各式大衣与旗袍。
她还与陆小曼合开了“云赏服饰公司”,将最时髦摩登的旗袍推向上海、苏州、南京等城市。
70年代,唐瑛回香港探亲,身着一件华丽的绿旗袍,年华已逝却依旧光彩动人。
旗袍不是一个女人的美,不是一个女人的故事,而是所有中国女人的传奇,每一件华丽的旗袍里都是一个将精致讲究到底的灵魂。
民国女子对旗袍的热爱,更是对美的热爱,对平等、自由的热爱。
东方神韵:旗袍的经典之美
如果仅仅将旗袍理解成一个时代的经典,一段时间的流行,这是对旗袍最大的误解。
旗袍具有极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时尚感,它不仅美在民国、美在中国,也惊艳着世界,是当之无愧的国粹,是永恒的经典。
•旗袍顽强的生命力,从未真正消沉
50年代以后,虽然旗袍在中国大陆不见踪影,但是在国际上却影响深远。
1947年英国未来女王伊丽莎白收到了一件上海鸿翔公司赠送的漂亮旗袍,当时还是公主的伊丽莎白非常喜欢,特意写了感谢信,在当时的上海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1957年高级女装设计师迪奥推出了一系列具有中国韵味的服装,其中就有款式深受旗袍元素的影响。
80年代后,设计师马克·伯汉、伊夫·圣罗朗、约翰·卡里列奥等知名设计师,在其设计中不同程度的融入了元宝领、斜襟、七分袖、滚边等旗袍元素。
旗袍的生命力还表现在民间旗袍爱好者、旗袍技艺传承者,以及文人、艺术家对旗袍不灭的喜爱。
一些民国时期的经典旗袍得以保存和收藏,得亏于民间旗袍爱好者。
他们热心传播和推广旗袍文化、旗袍之美,直至90年代后旗袍再次大放光彩。
旗袍在文学、影视作品中也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王家卫《花样年华》里,女主一共换了26件旗袍,而这些旗袍是由一些年过70早已退休的老师傅破例出山制作。
旗袍的经典之美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局限,不仅辉煌在过去,流行在现代,也将会保持强大的生命力继续传承下去。
•旗袍强大的时尚感,美不受限制
旗袍不局限于某一种风格,不同的材质、剪裁和设计,可以制作出端庄典雅的旗袍、也可以做成妖娆妩媚的旗袍、清新简约的旗袍。
这也是为什么第一夫人喜欢它、名媛贵妇喜欢它、女学生喜欢它、灯
红酒绿的女子也爱它。
旗袍的色彩美可以说是举世瞩目的。
阴蓝、深紫、玫瑰红,这些大胆的色彩适合旗袍,而且颜色越鲜艳、旗袍越艳丽。
素色、灰色、单色、淡色,也适合旗袍,颜色越单一,旗袍韵味越浓。
仔细想想你会发现,没有色彩是旗袍不能驾驭的。
旗袍的花式和色彩一样,几乎没有不适合制作旗袍的图案。
龙凤经典、花鸟虫鱼、格纹、条纹、素面,都可以制作成精美的旗袍。
旗袍在风格、色彩、图案上的可操作性,给了设计师们更多的灵感和创作空间,使其成为一种永不过时的经典。
•旗袍极具中华底蕴,既含蓄又开放
旗袍是含蓄的也是性感的,是介于“色”与“戒”之间的美;旗袍是传承也是融合,有中国人的保守,也有对外来文化的吸收和包容。
旗袍由传统的“旗服”演化而来,继承了传统服饰中包裹的艺术,整体上看端庄、温婉。
但在女子行动和活动过程中,女性柔美线条和旗袍两边开叉的若隐若现,体现的又是另一种大胆、性感的女子风情。
旗袍保留了东方女人的含蓄、神秘、内敛;又通过西方剪裁、设计技艺的吸纳,存在妖娆、性感的一面;呈现的是一种“东方女人的性感”。
“时间来去匆匆,唯有风格永存。
”旗袍作为一种中华文化,承
载了时代的变革,几沉几浮却依旧惊艳世界;蕴含了中华民族性格既含蓄内敛又开放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