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石油、煤炭、食盐的开发-近代史纲要论文-历史论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石油、煤炭、食盐的开发-近代史纲要论文-历史论文
——文章均为WORD文档,下载后可直接编辑使用亦可打印——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自给工业经济建设中进行了矿业开发,成功地对石油、煤炭、食盐等矿产品进行开采和生产加工,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打破了顽固派对边区的经济封锁,促进了边区工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为边区的巩固发展以及争取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一、开发石油
陕甘宁边区北部的延川、延长、永坪等地,有着丰富的石油储量。
1911年,中国有关部门与美商美孚公司签订开采陕北油田的合同,随后在陕北延长等地进行开采,至1916年先后打了7口油井,后因出油量不多和运输困难等原因而终止。
1932年,国民政府有关部门成立陕北油矿采勘处,又在陕北的延长、永坪两地各打井4口。
截至1933年底,在陕北钻探成的20口油井中,除永坪一口油井正常出油外,其余均未有大的出油量。
1934年底至1935年春,陕甘先后解放了延长、永坪后,这里便成为陕甘根据地的区域。
由于战争环境的影响和缺乏石油生产技术及管理经验,这里石油的开采和生产曾一度陷入停顿的状态。
1935年10月, 中央和中央长征到达陕北,克服困难整理油矿,重新开矿生产,到1936年4月,共开采原油7万斤,生产挥发油400斤,汽油2000斤,头等油2.5万斤,除供陕甘苏区自用有余外,并有部分运输出口到国统区。
后由于战争形势的变化,中央领导机关和暂时撤离瓦窑堡,放弃了延长石油油矿。
西安事变后, 再次进驻这里。
按照的指示,中央经济部接管了延长油矿,开始组织原有的技术人员和工人进行恢复石油的开采和生产。
由于经过围剿与反围剿战争的破坏,油矿的生产设备和设施受到了较大的损失,还有许多设备及机器的零部件散落,多数油井无法正常生产,虽有个别油井勉强恢复生产但出油量极少。
尽管如此,仍为边区油矿的开采创造了条件。
1937年9月,陕甘宁边区政府成立后,即由边区政府建设厅接
管了延长油矿,成立了延长石油厂,先后投入生产资金10574元,组织力量对个别油井进行清理修复。
为了找回散失于民间的一些油矿的机器零件,当地政府和石油厂召集群众大会,动员群众,把在撤离时失散的机器零件,向乡、区、县政府报告或送归油厂,政府分别给以奖励。
延川曾是陕甘根据地,群众大多都有较高的觉悟,因此在会后群众自动将散失的机器零件送归油厂。
为了支持边区石油的开发,边区贸易局也想方设法派出人员,从西安、武汉等地购进一批机器零件。
经过1年多时间的努力,很快恢复了石油生产,一些旧有的油井开始出油,新打的一口油井也开始出油。
1938年,生产石油3527桶(每桶12.5公斤)。
延长油矿设延长石油总厂,永坪、七里村(两地均在延长县境内)设分厂。
1938年,为了保障石油产品的军需民用,延长石油厂由边区政府建设厅移交给后勤部。
石油厂最初实行的是供给制,1943年初进行了体制改革,开始实行企业化管理,全体职工实行集体合同制和工资制。
为促进石油的开采和生产,延长石油厂培养了一批技术工人,职工队伍也逐渐扩大,1943年技术工人达到126人16。
根据石油开采和冶炼生产的实际需要,石油厂还经常临时性地雇佣一些工人。
边区的石油开采和生产是边区自给工业建设中的重要产业之一,也是边区开展的重要物资产品,因此,边区政府对石油的开发和生产极为重视。
早在1937年5月筹备成立边区政府的文件中就提出在工业上注意发展石油、盐、煤、铁等主要生产作为边区政府成立后在工业建设中的任务。
1939年1月,边区政府在工作报告中,提出边区工业建设的主要任务是加强对石油、煤矿的管理,增加产量,提高质量。
1941年1月,边区政府在制定经济建设计划中提出:扩大石油的产量,最低限度应比去年提高3倍的具体生产任务。
1942年12月, 在边区高干会议上明确提出,边区要增加煤油出产,保障煤油自给,并争取一部分出口。
由于石油开发在边区自给工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边区政府在每年的经济建设计划中,都提出了对石油的开采及石油产品生产的
具体计划和任务。
从1939年开始,由于国共两党在抗战路线上的分歧和矛盾日益尖锐, 对陕甘宁边区开始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妄图困死饿死边区军民。
为克服由此而造成的边区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发展边区的自给经济建设,边区军民在和边区政府领导下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以粉碎顽固派对边区的经济封锁。
在这种情况下,边区的石油及其产品成为开展的重要物资,石油开采和生产显得更为重要。
从1940年开始,边区石油工人发扬自力更生的创业精神,不断克服物资匮乏、技术落后、生活艰苦等种种困难,不断改进和提高生产技术,不断提高石油产量。
1941年产原油1.2万多桶,1942年产量达到1.6万多桶,1943年产量激增到6.3万多桶,成为抗战时期边区石油生产的最高值。
延长石油厂不断对炼油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不断提高提炼水平和产品质量。
仅在1941年,石油产品较去年平均每月增加:汽油336%,特甲油220%,普加油384%,白腊油384%,柴油29%,机油50%,洋腊233%。
上述产量较去年增加3倍。
【表】
边区的石油产量从1943年后开始下降,1943年产量为6.34万桶,1944年降为2.58万桶,1945年下滑到1.1万桶。
导致边区石油产量下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技术及设备落后和生产资金缺乏的原因,有顽固派对边区实行军事包围和经济封锁,限制石油产品对外运销的原因,也有边区汽车数量有限、机器工业不发达对石油产品需求量较少等原因。
尽管如此,边区石油的开采和生产仍为促进边区工业经济建设和开展提供了重要保障。
二、开发煤炭
陕甘宁边区区域内煤炭的储存量较为丰富,据当时中国地质调查所估计,仅在陕北的煤炭储存量就占全国煤炭储存量的20%以上。
边区区域煤炭有较早的开采历史,在抗战之前,边区的延安、安定、延长、延川等地就是煤炭开采的主要地区,煤矿大约有20余处,均系群众合股小规模的人力开采。
日共产炭30余万斤,可供上述地区三分之二的群众烧煤。
这些私人合股经营的小煤窑,不仅开采的规模小,开采技术落后,生产工具简陋、笨重,产量较低且不稳定,而且采煤工人的劳动强度大,生产环境差。
这里出产的煤炭除了供给当地使用,还向周边地区输出。
抗战爆发后,随着边区自给工业经济建设的开展,煤炭成为边区工业建设的重要能源。
随着边区的机关单位、学校、和群众对煤炭需求的增加,以及边区政府对发展自给工业的种种优惠政策的制定和实施,刺激和促进了边区煤炭的开发。
边区政府为推动边区煤炭矿产的开发和生产,陆续在各产煤区建立了一些公营煤矿。
一些地方政府、机关单位和在大生产运动中也建立了一些煤矿,进行煤炭的开采。
同时,在边区政府对煤炭开发实施鼓励和帮助的政策下,一些私人纷纷投资或合资开办煤窑,煤炭开采的规模逐步扩大,产量随之增多,成为边区工业建设中的一个重要产业。
如延安1938年只有5个煤矿,1943年发展到了25个。
边区的煤炭开采分布较广,形成了4个相对集中的煤炭主产区,这些煤区又根据矿井和煤窑的集中区域划分为若干个小煤区。
从1941年开始,由于边区自给工业建设以及群众对煤炭需求的增加,进一步促进了煤业的较快发展。
另外边区政府对私人投资和经营煤业还采取了保护和扶持的政策,并发动和组织私人的资金,用到煤的开采上去,因此在边区各煤区的
私营煤矿占了大多数。
据边区建设厅统计,1942年边区共有煤矿矿井85个,其中私营的矿井68个,占80%,公营的只有17个,占20%。
到1943年,煤矿矿井发展到100个,职工达1891人,每月生产煤炭6700吨。
【表2】
边区政府为了促进边区煤炭工业的发展,先后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鼓励和扶持煤炭生产的优惠政策,特别是对于在煤炭开发中所占比例较大的私营煤矿的生产,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保护和扶持其发展的具体政策,如鼓励私人投资煤炭的开采、给予资金贷款、减免税收、组织生产、技术指导、收购其煤炭等。
同时还合理调整劳资关系,改善煤业工人的生活待遇,使劳资双方共同获利,推动煤炭生产的发展。
如在1944年初,关中煤区衣食村私营煤矿由于种种原因,煤炭生产出现严重困难,边区政府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在衣食村成立煤炭公司,发放无息贷款边币100多万元,帮助私人业主恢复生产和解决煤炭工人的生活困难;贷款边币200多万元帮助改进采煤技术,提高运煤工艺,使煤炭的产量成倍提高,衣食村私营煤炭生产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虽然边区煤炭的开采和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煤炭产量有了较大的提高,但由于煤炭开采技术落后,生产设施简单落后,以及煤炭运输上的困难等,各煤区生产的煤炭总量还不能完全满足边区的需求,特别是工厂、机关单位和学校较为集中的延安等地。
如延安市每月需用煤375万斤,而延安煤区每月煤炭产量仅261万斤,尚差消耗量的三分之一。
边区生产的煤炭大部分为边区自用,主要用于群众生活需要,部分用于工业生产,部分输出外界。
关中煤区、绥德煤区生产的煤炭向外界输出的数量较多,但存在的主要问题是运输困难。
子长煤区生产的煤炭质量较高,可以炼焦炭,是边区发展工业生产的重要原料,也是向外界输出的重要物资。
边区煤炭的开发生产,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边区工农业生产及群众生活对煤炭的需求,不仅成为开展重要的物资之一,也推动了边区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三、开发食盐
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经济建设中,还进行了对食盐矿产的开发。
陕甘宁边区三边分区的盐池、定边县的北部地区和绥德分区的米脂、子洲县的西北部,是边区盛产食盐的地区,这里盐的产量颇广,除供应边区外,可供陕西、甘肃、宁夏数省需要。
边区产盐的历史虽然较早,但生产方式还是落后的手工生产。
盐的生产方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从盐池吸水灌入平整好的盐田,经过日晒盐即自然结晶而成,称为池盐,也称为大盐,质量较好,三边分区生产的都为池盐。
另一种是从盐井中取水浇于盐田,经过日晒蒸发后,取其表层土在锅中煮熬出盐,称为井盐,也称为小盐,质量不及大盐,绥德分区生产的大多为小盐。
自然气候影响和变化对盐的生产制约因素也较大,不仅影响着产盐的数量,也影响着盐的质量。
三边产盐区主要由苟池、老池、滥泥池、莲花池四个盐池组成,号称为四大盐池,盐田总面积为3097亩。
1940年前年产量最多为30万驮(每驮150斤)。
这里在1936年时就成为陕甘边根据地的区域,大部分地区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经过了,因此这里的产盐户主要是贫农和中农,他们占到了盐户的81.7%。
1940年,边区政府在三边成立了盐务局,将一部分盐池和盐田收为公有,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边区的盐业生产,提高食盐产量和质量,减少地主和盐商对盐工的剥削,提高盐工生产的积极性,同时也保护地主和盐商的利益,以促进食盐生产的发展。
如在1940年,为了打破顽固派对边区的经济封锁,边区政府组织力量向外界大量运销食盐,边区食盐一度紧俏,盐务局及时协调和组织当地的留守和地方机关干部4000余人进行食盐生产,1941年食盐的产量便达到62万驮,创造了边区食盐生产的最高水平。
1943年再次组织4000人在三边临时打盐。
1942年,三边产盐区有盐工711人,1943年增至1122人。
绥德产盐区面积约为1200亩,号称十里盐滩,年生产盐约3万余驮,主要生产井盐,产量不及三边盐池产盐量的十分之一。
绥德产盐区生产的发展相对较为迅速,因为绥德为产煤区,为熬制食盐提供了燃料便利,同时绥德产盐区距离边区对外出境口岸相对较近,盐的运输成本也相对较低。
尽管井盐质量较差,此种产量虽极少,但在交通不便运输困难之条件下,仍有着极大的经济意义。
1943年,这里共有盐井115个,盐业工人837人,生产食盐11206石,约为3万余驮。
绥德产盐区的盐滩和盐井大都为私营,公营的很少,在115个盐井中由和机关经营的只有10个,占总数的不足10%,其余均为私营。
抗战以来,海盐断绝,西北各省和中原地带对于边区食盐的需求大增。
在1939年之前,边区的产盐量主要是根据盐的销量和运输能力而定,生产规模和产量都较小,还是私人小规模的生产经营。
1939年后,由于食盐成为边区对外交换的重要物资,对盐的需求量不断增加,边区政府因此制定和实施了一系列鼓励食盐开发的政策和措施,以克服严重的财政经济困难,促进边区自给经济建设。
如在盐业的开发和生产经营中实行公有制和私有制并存,鼓励私营盐业生产,以有利于盐业的开发和生产;合理解决盐工与盐主的租佃关系,调整劳资关系,组织与调剂劳动力;组织和机关人员进行食盐生产,以增
加盐业的劳动力;组织盐业生产合作社,改进生产技术和方法;提供资金贷款,例如仅在1943年给予三边盐区的盐工发放工具贷款边币24.5万元,生产贷款30万元,生活无息贷款1 .4万元。
在边区政府政策的扶持下,边区盐业生产和运输迅速发展。
【表3】
食盐的生产成为边区重要的财源之一,不仅供给和满足边区所需,也是输出外界进行贸易的主要物资之一,是对外贸易的台柱,约占整项出口的半数到三分之二。
仅在1943年,出境的盐占出口总值的62.32%;1944年占出口总值的.5%。
在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对于边区食盐生产的重要性, 明确指出:盐是边区很大的富源,是平衡出口、稳定金融、调节物价的骨干,很大一部分人民赖盐以交换外货,相当大的一部分赖盐以维持生活或补助生活,盐又是政府财政收入的一个重要来源,故盐对边区有着
非常大的作用。
因此, 中央和边区政府基于食盐在边区财政经济中的重要性,采取措施加大对食盐的开发生产和运销的力度。
边区政府贸易局成立盐业公司,在绥德、定边、盐池等产盐区设立了盐业分公司,统一组织食盐的开发生产和收购,实行对外统销,统一收购,稳定盐价和扶持食盐的生产和运输;边区各级政府组织人力畜力大量地向边境口岸驮运食盐。
但从1940年至1945年边区食盐产量却起伏不定,发展曲折,其原因主要是产盐技术落后,基本上是靠天吃盐,同时也受到劳动力数量、市场、交通运输等因素的制约。
另外,还有对边区经济封锁的影响。
总的来看,边区食盐产量是趋于增长的,对边区的经济建设起发挥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四、边区矿业开发的重要作用及意义
抗战时期, 中央和边区政府在发展边区自给工业经济建设中,对矿业的开发和生产极为重视,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促进矿业开发和生产的优惠政策和具体措施,使边区的矿产开发取得了显著成效,为边区进行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促进和推动了边区工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为争取抗战胜利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1.边区的矿业开发为促进自给工业建设发展创造了条件
抗战时期,为开展和发展边区的自给经济建设,边区政府从边区自给工业建设的实际出发,成功地进行了对边区石油、煤炭、食盐等矿产品的开发,推动了边区自给工业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为争取早日实现边区工业和手工业产品的自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边区矿业开发中最早进行的是石油开发。
石油的开采和众多石油产品生产,保证了无线电台及各机器工厂所需之各种产品,并供给了一部分汽车及点灯用油。
石油厂所生产各种油类除煤油可全部自给外,其他油类亦可解决公家之大部需要。
因此,边区石油矿产的开发和生产,为边区其它工业部门生产的建立和发展提供了能源和原料保障,为促进边区自给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煤炭不仅是重要的工业生产能源和原料,也是边区军民日常生活中做饭取暖的燃料。
边区对煤炭的开发和生产,根据边区工业生产建设的需要和边区军民生活对煤炭的需求,制定和实施了促进煤炭
开发和生产的政策,加大了对煤炭的开发和生产,煤炭的产量因此有较大的增长,为边区其它工业部门提供了生产燃料。
尽管由于开采技术落后、运输困难、资金缺乏以及经济封锁等方面的制约,其产量还不能完全满足边区对煤炭的需求,但煤炭的开发和生产为边区的冶炼工业、机器工业、军事工业、纺织工业等生产部门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能源保障,推动了边区工业经济建设的发展。
2.边区的矿业开发为克服边区财政经济困难创造了条件
边区矿业的开发和生产,直接带动和促进了边区各工业生产部门的建设,不仅为促进边区工业经济建设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也为较好地实现边区工业手工业产品的自给和半自给创造了良好的条件,从而粉碎了对边区的经济封锁,促进了边区经济建设的发展,壮大了边区的经济实力。
边区工业经济建设的发展,成为边区经济建设事业中的一个重要组成力量,它直接解决了财政供给的困难和边区金融的稳定,同时推动和刺激了边区国民经济的发展。
边区工业经济建设的发展,也使边区的一些工业产品基本实现了自给和半自给。
经过边区军民的努力,到1944年底,在工业方面,
生活日用品之毛巾、肥皂、火柴、袜子、纸张、陶瓷、纸烟、蓝靛等,已能全部自给或部分自给。
边区的石油、肥皂已全部自给,且有能力供给临近和前方需要。
边区食盐矿产的开发和生产,以及食盐大量的向外界运销,对于克服边区财政经济的严重困难,增加边区的财政收入,打破对边区的经济封锁,发挥了重要作用。
边区的盐之年产量曾达40万到60万驮(每驮约150斤),除供全边区需要外,抗战期间每年输出10万到25万驮,
边区的食盐成为开展的重要物资,不仅通过贸易换回了大量边区所需的物资,增加了边区财政经济收入,而且壮大了边区的经济实力。
从1940年至1945年抗战胜利,边区的食盐在对外出口贸易收入中,所占比例均在60%以上,不仅是边区增加财政税收的重要来源之一,而且也成为边区稳定金融、调节物价、平衡贸易的重要物资,对促进边区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
3.边区的矿业开发为增强坚持抗战的物质能力创造了条件
1940年,边区政府提出工业生产上要达到半自给的口号,其目
标是工业品除广泛供给边区人民的需要外,并能运销边区以外的地区,供全国支持长期抗战的需要。
以促进边区的经济建设,壮大边区的经济实力和坚持抗战的物质能力。
边区矿业的开发和生产最终目的是改善边区军民的生活,为争取抗战胜利提供物资保障。
边区对石油的开发和生产,其产品主要是保障军需供给和工业建设的需要,一些产品如煤油、烟子、白蜡油、洋蜡等也供应民用。
如烟子是炼油剩下的油渣,是制造油墨的原料,还是极好的肥料,农民一般用来伴种冬小麦。
为满足边区群众日常生活的需求,石油厂且月产百余箱洋腊向外推销。
边区煤炭矿产的开发,不仅为边区工业建设提供了能源,也为周边群众提供了生活燃料,提高了群众生活水平。
同时边区政府在煤炭的开发和生产中,也注重通过合理调整私营煤业中的劳资关系,提高劳动生产率等来改善煤炭工人的生活,因此,煤炭工人的生活水平一般都比农民高。
据1940年边区建设厅的统计,煤炭工人的工资1940年比1939年增加了一倍。
边区盐业的开发和生产的发展,为改善边区军民生活发挥了重要作用。
抗战时期边区共计生产食盐200万驮以上,其中对外运销约180万驮,所获取的丰厚利润除部分上交边区财政外,大部分都成为从事盐业生产和运输群众的劳动收入。
如1943年上半年盐业公司获利边币3亿元,除了极少部分是财政收入外,可以说80%到90%以上落入边区群众手里。
边区从事盐业生产经营和运输的群众众多,他们的收益都比较高,家庭生活条件都有较大的改善。
因此,边区食盐矿产的生产和运输在军民生活中占有较大的比重,改善和提高了军民生活水平,增强了边区人民支援抗战的经济能力。
同时,抗战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对矿业的开发和生产中,还形成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奋斗精神,培养和造就了一批经济管理干部和技术干部,积累了丰富的矿产开发和矿业建设经验,为争取抗战胜利创造了一定的物质基础,为新中国的矿业生产的建设和发展作出了贡献。
参考文献:
[1] 关于石油工业的材料[G]//陕西省馆. 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财政经济史料摘编(第六编工业交通).陕西人民出版社,1981.
[2] 毛泽民.陕甘苏维埃区域的经济建设[Z].斗争,1936-04-13,96.
[3] 林伯渠.由苏维埃到共和国[G]// .陕甘宁边区参议会(资料选辑).1984:54.
[4] 林伯渠.陕甘宁边区政府对边区第一届参议会的工作报告
[G]//陕西省馆.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1辑. 出版社,1986:150.
[5] 边区政府.陕甘宁边区三十年经济建设计划[G]//陕甘宁边区政府文件选编:第3辑.档案出版社,1986: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