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第十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精选人教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习题精选第十篇
>第1题【单选题】
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着“湖广熟,天下足”的谚语,这里的“湖广”主要指的是今天的()
A、湖南和广东
B、湖南和广西
C、湖南和湖北
D、湖南、湖北、广东、广西
【答案】:
C
【解析】:
【分析】明清时期,民间流传着"湖广孰,天下足"的谚语,这里的"湖广”主要指的是今天的湖南和湖北,故选C.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明清时期,湖广地区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粮食产量增长很快,除了满足本蜘食需求外,还销往江浙、徵州等地。

所以,到了明清时期流传若“湖广孰,天下足“的谚语.
>第2题【单选题】
观察《放榜图》,规定科举考试命题的范围在《四书》《五经》之内的是()
A、唐朝政府
B、北宋政府
C、元朝政府
D、明朝政府
【答案】:
D
【解析】:
[分析]明朝时期f科举考试实行)盛取士,规定科举考试命题的范围在《四书》、《五经》之内,答题必感照A个连续的部分进行,不得违背,故选D。

[点评】本题难度较低f考萱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

科举考试实行炒取士,完全脱离了现实生活,无法培养实际能力,蜒的都是皇帝的忠实奴仆。

/成取士后演变成为朝廷钳制人们思想的工具。

>第3题【单选题】
西藏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代中央政府都注重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下表反映了相关史实,其中
错误的一项是(
手号朝代相关史实
A元朝成为正式行政区
3清朝册封达赖、班禅
-1
-•
清朝设置伊犁将军)音朝设置驻藏大臣
)
A、A
B、B
C、C
D、D
【答案】:
C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西藏的管辖。

元朝时在中央设立宣政院,加强对西藏的管辖,西藏开始成为受中央管镭的正式行政区。

清朝前期,顺治帝册封五世达赖,康熙帝册封五世班禅。

1727年,雍正帝设9通大臣与达赖和班禅共同管理西藏。

伊犁将军是清朝嶷的管辖新疆的明。

龄项。

>第4题【单选题】
在尚未普及电影和电视的20世纪七八十年代,拥有一本精美的连环画是很多孩子的梦想,很多人就
是在童年时通过连环画来阅读名著的。

试试你的眼力,看看哪一组搭配是正确的:()
黛玉葬花—
【解析】: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倾搭配正确,孙悟空大闹天言,出目《西游记》,B项搭配错误,刘备三聘庐出目《三国演义》,OS®配麻,室玉球出自《红整》,D,孩打虎出自《水祚》,故答
[评论]本题考育学生对中国著名文学作品的了解,学生应准确识记这些作品。

>第5题【单选题】
以下有关清朝驻藏大臣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1727年设立
B、是中央政府长驻西藏代表
C、独立管理西藏事务
D、监督“金瓶掣签”活动
【答案】:
C
【解析】:
【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驻次臣指中国清代中央政府定制式派驻西藏地方并参与西®日常管理的驻扎大臣,ABD是正确的,所以答案选择C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清朝的大臣.
>第6题【单选题】
明成祖在元大都的基础上营建的典型的大一统王朝都城是()
A、雍和宫
B、北京城
C、南京城
D、避暑山庄
【答案】:
B
【解析】:
【分析】根据所学可知,元大都是元朝的都城,在今天1凉;雍和言知识城的分;南京城在南京,与:!凉无关;避昌山庄在河北,不符合题题意;明成祖迁都,在元大都的基础上修建了新的」源城.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驾惊城.
>第7题【单选题】
《西游记》的故事用神话的方式描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前往"西天"取经的历程。

唐僧师徒历尽艰辛去的“西天”是指()
A、天竺
B、大食
C、日本
D、波斯
【答案】:
A
【解析】:
[分析】玄奘是唐代高借、旅行家,翻[旱家。

俗名陈祎.贞观元年,他自长安出发去天竺游学,前后停留19年.天竺指的是印度。

故选A。

>第8题【单选题】
《全球通史》:"在15世纪早期这段异乎寻常的历史中,......航海业以其杰出的技术和惊人的范围,
明确证明了中国在世界航海业中的领先地位”。

能证明以上观点的是()
A、郑和下西洋
B、吴国船队到夷洲
C、郑成功收复台湾
D、清军进入台湾
【答案】:
A
【解析】: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405—1433年,明成祖派郑和七次下西洋,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洲东海岸,促进了中国与亚mE各国的经济交敬1友好关系.B发生在3世纪,CD和航海事业的领先无关,不符合题意.BCD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A.
【点评】本题难度f,考查学生对郑和下西洋有关知识的准确识记.
>第9题【单选题】
清朝政府采取措施加强对西藏地区的管辖。

下列选项与此无关的是()
A、设置西域都护
B、设立驻藏大臣
C、确立册封达赖、班禅制度
D、制定“金瓶掣签”制度
【答案】:
A
【解析】:
[新】加顷西藏的管辖,主要采取了物达赖、班禅,设臣,“^3®^签“等措施.西域W>的在西汉,故与题干无关.故选A.
[点评】本题蚤学生的识记能力。

>第10题【单选题】
20世纪初年,素有“无平地沃土之饶,无水泉灌溉之益"的山西祁县,这里的乡民只有靠垦种上岭下坡
活命。

可是,三年一次大灾害后又赶上连续三年大旱,天天有人成为饿殍,民不聊生。

于是,男人们背起
简单的行囊,踏上了走西口的道路。

那么,《走西口》主要描写的是哪一商帮的历史()
A、徽商
B、晋商
C、鲁商
D、豫商
【答案】:
B
【解析】:
【分析】"走西口"所描绘的商帮在清朝与徽商齐名,它是晋商。

当时许多富人携带重金,积极从事商贸活动,出现了有名的商帮,如山西的晋商,安傲的做商.
故答案为B.
【点评】本题考查明清时期商业的发展.考查对明清时期商帮的代表的把握,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识记、运用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第11题【单选题】
清朝前期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外八庙的根本目的是()
A、让蒙古王公觐见皇上
B、让蒙古王公陪皇帝打猎
C、联络与蒙古王公的感情
D、加强地方与中央联系,以巩固统治
【答案】:
D
【解析】:
【分析】因为清朝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夕卜/扁,不仅仅是为了避暑,更主要的是为了抚绥蒙、晡少数民族的上层分子,以巩固边防,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只有选项D符合题怠,故选D.
[点评】此题考壹清朝前期修建承德避暑山庄和夕的根本目的。

>第12题【单选题】
不是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的是()
A、交泰殿
B、太和殿
C、中和殿
D、保和殿
【答案】:
A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皇言史实的识记,依据北师大版初中历史七年级下册第21课大f气派与中华民族的象征,第一子目明清皇宫中的内容:"按照’前朝后寝’的古制,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殿—
—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以及帝后居住的—乾清言、交泰殿、坤宁言各成f,遥相呼应.-可知,象征政权中心的三大段的是太和殿、中和股、保和殿.A 后三言—
选蛔于帝后Stt的后三宫,典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明清皇宫史实的识记.对于这一内容,还可以考查明清皇言的概况和价值.
>第13题【单选题】
聚焦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的主流表达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
曲、小说。

这反映了()
A、自然经济缓慢解体
B、城市经济逐渐繁荣
C、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D、儒家地位逐步提高
【答案】:
B
【解析】:
【分析】本题考察学生对我国古代文学作品形式变化原因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中国古代文学作品形式从诗、词转变到散曲、小说的原因有:城市商品经济发达,商业兴盛为古代文学作品的形式变化奠定了物质基础;市民阶层不断的扩大,要求有丰富的文化娱乐生活.A,C,D三项不符合题意,本题选B.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我国古代政治清明,经济发展,文化发达,对外交往和民族关系都出现昌盛的局面,尤其是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要求与之相适应的文化,从而让学生明白政治,经济和文化三者的关系,解答这种题型时,f要从另外两方面去寻找答案.
>第14题【单选题】
17世纪20年代,侵占祖国宝岛台湾的殖民者是()
A、葡萄牙
B、荷兰
C 、 英国
D 、 日本
【答案】:
B
【解析】:
【分析】明朝后期,荷兰殖民者侵占台湾 【点评】考查17世纪2蜂代,侵占祖国宝岛台湾的殖民者
>第15题【单选题】
据《明太祖实录》记载:明洪武十三年(1381年)全国总人口为59873305人,而山西人口已达到 4103450人。

明朝为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往外地迁民。

明政府在移民同时,给予外迁 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这无疑让外迁的山西人更快地投人到当地的农业生产中,与当地人共同创 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从这段话中不能提取到的信息是()
A 、 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
B 、 明朝政府从山西移民的原因
C 、 政府的优惠政策调动移民积极性
D 、 山西移民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
【答案】:
A
【解析】:
【分析】本题考察山西的地方史,明朝的人口迁徙.由题干信息可知,BCD 三项的信息从题干中都能得到.B 移民原因是明朝为 了巩固新政权和发展经济,便大量从山西涝卜地迁民.C 政府的优惠政策新予夕卜迁之人相关政策上的优惠和照顾.D 山西移民 对迁入地经济作出贡献是与当地人共同创业,使明朝的社会经济迅速发展.A 项山西人口在明朝增加的原因题干中没有提到.故 选A.
[点评】本题考章学生阅读材料和分析材料的能力.本题难度适中.
>第16题【单选题】
据史书记载,明初朱元璋为解决君相之争,对丞相胡惟庸抄家灭族,并对行政制度作了重大改组。

“重大改组”体现在()
①设立锦衣卫②设立枢密院③设置通判④废除丞相制度
③④
②④③④①③②① 、 、 、 、 A B c D 【答案】:
D
【解析】:
【分析】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建立后,在中央,撤中书省,废丞相;明太祖为监视官吏、镇压人民,设立锦衣卫;枢密院是元朝设立的中央机构;设置通判是宋太祖分割知州的举措.故"重大改组"体现在①④.D符合题意。

好案为:D.
【点评】本题考查明朝的加强中央羹权和君主专制的内容,明太祖朱元璋当时为了加强中央案权巩固统治建立了锦衣卫,废除丞相制此,本割度不大.
>第17题【单选题】
明清时期,宰相制度的废除、军机处的设立、八股取士、大兴文字狱,从本质上反映了()
A、皇权统治的加强
B、文化专制的加强
C、思想控制的强化
D、近代化因素萌发
【答案】:
A
【解析】:
【分析】本题考察字生对明清时期君主专制强化的认识,根据所学知识,明太祖为了彻底解决君权和相权矛店采取了废除丞相的措施,清朝为了强化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采取的措施,表明封建统治者用正常的手段由统治不下去了,只能采用非正常的手段,政治上加强专制措施,文化上实行文化专制,明清时期丞相制的废除和军机处的设置标志若皇枳统治成达到了顶峰,BCD三项不符合题怠,本题选A。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考察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识记能力,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末期,也是专制主义达到顶峰的时期,明朝内阁制和清朝军机处的设置标志若专制主义达到顶峰,而同时期的西方资本主义则蒸蒸日上,中国和西方的差距越来越大,终于在19世纪中期被西方殖民者打败,中国被迫打开了闭关锁国的大门,从此开始了受屈辱的历史。

>第18题【单选题】
“天皇皇,地皇皇,莫惊我家小儿郎。

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会抵挡。

"这首歌谣描述的是哪一历
史事件()
A、郑成功收复台湾
B、郑和下西洋
C、戚继光抗倭
D、康熙帝抗俄
【答案】:
C
【解析】:
[分析】本题考重戚继光抗倭相关知识.依据材料中的“倭倭”.戚爷",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朝时期,倭寇出现在我国东南沿海一带,他们由日本的武士、商人和海盗勾结一些中国的奸商组成,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明朝政府派戚继光抗击倭冠,他率领戚冢军,在台州九战九捷,取得了抗倭的重大胜利,后来他又率军开赴福建、广州抗倭,到1565年,东南沿海的倭寇基本肃清,因此歌谣描述的是明朝时期胞光^倭的历史史实.故选C.
【点评】本不大,解知识.
第19题【单选题】
明长城东西起讫地点是()
A、西起临沸,东到辽东
B、西起临沸,东到山海关
C、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
D、东起辽东,西到嘉峪关
【答案】:
C
【解析】:
[分析】依据所学可知,为了抵御北方的蒙古民族,明政府在古代长城的基础上修建长城,明长城东起鸭绿江,西到嘉峪关,C 项符合,Bottle.
【点评】本题考章了明朝长城的知识.本题难度适中.
第20题【单选题】
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的著作是()
A、《本草纲目》
B、《农政全书》
C、《农桑辑要》
D、《天工开物》
【答案】:
D
【解析】:
【分析】明朝杰出的科学家宋应星所若的《天工开物》,总结明代农业和手:Dlk生产技术,还反映了明代我国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涉及到农业和手工ik等三十多个生产部门,作者在书中强调人类要和自然相协调、人力要和自然力相配合.这部书被外国学者称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有.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天工开物》历史地位.
第21题【单选题】
下列关于《本草纲目》的叙述,正确的是()
A、奠定了我国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B、是我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
C、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
D、是我国现存的最早一部医书
【答案】:
C
【解析】:
[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的识记。

在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21课时代特点鲜明的明清文化一,第二子目古典科技巨著的涌现的内容中,有这样一段话:“明朝卓越的医学家李时珍,在医的同时,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广泛采集药物标本,搜集民间药方,并亲自进行药物性能试验。

经过长期的不懈努力,他写出一25»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

“由此可知,龄C。

A选醐《伤寒钢论》,挪滁。

B选醐《神农本草经》,踽滁。

D选醐《黄帝内经》,挪滁。

【点评】本题难度较小,主要考查学生对《本草纲目》的识记。

对于这个知识点,还可考查这部巨若的影响以及学习李时珍的优秀品质。

第22题【单选题】
以下是科举制度产生、发展、废除的脉络,其中归纳正确的一项是(
A、B、C、D、创立于秦朝,
创立于汉代,
创立于隋朝,
创立于隋朝,
完善于隋唐,
完善于隋唐,
完善于唐朝,
完善于唐朝,
僵化于明清,
僵化于明清,
僵化于宋元,
僵化于明清,
废除于戊戌变法期间
废除于1905年
废除于辛亥革命期间
废除于1905年
【答案】:
D
【解析】:
[分析】根据科举制的诞生和发展的过程可知,科举制正式诞生于隋朝、完善于唐朝.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繁荣办法欧人才,隋场帝时正式设立进士科;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明清时期由于/盛取士,科举制度被僵化了,到了清朝末年(1905年)被废除.D符合题意,故选D项.
[点评]席朝科朝在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影响,它典了教W*业的成,士功读书的风必行.科举制也促进了文化艺术的发展,尤其因为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大大有利于唐诗的繁荣.
第23题【判断题】
《水浒传》的思想性和艺术性结合的相当完美,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分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红楼梦》的思想性和艺术幢合的相当完美,代表了明清小说的最商成就.
[点评】本题主要考萱学生对明清小说的最高成就的准确识记。

时代特点鲜明地明清文化(二)•古典小说的高峰
第24题【判断题】
明太祖废丞相,撤销中书省。

后设立锦衣卫和东厂,进一步加强君主专制。

()
A、正确
B、错误
【答案】:
【解析】:
【分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为了加强君主案权,明太祖废丞相,撤销中书省,后设立锦衣卫,进F加强君主专制.东厂是明成祖设立的特务机构.故答案为:错误.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明朝君主美权强化的有关内容.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忻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明太祖与明成祖in强君权的措施.
第25题【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材料二:
戚继光荷兰军队投降图
材料三:清初规定:“今后凡有商民船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
闻处斩。

.....・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


材料一中郑和下西洋有何重大历史意义?
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与经济交流
材料二中戚继光的主要贡献是什么?荷兰军队向谁投降?
抗郑咐
材料三中体现了清朝统治者怎样的对外政策?试结合材料二分析这一政策出现的原因?
闭关锁国;抵御外国殖民者的入侵
综合上述回答,明清时期的外交政策呈现出怎样的走向?
由开放走向闭关
【答案】:
【解析】:
【分析】(1)瞄已学知识可知明朝前期,国力强盛,积极追使到亚非各地,促进中外交流,为了宣扬国威,即宣传明王朝的强盛,力口强与海外诸国的联系,即发展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1405-1433年郑和奉命七次下西洋,先后拜访30多个在西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了红海沿岸和非洲东岸。

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与经济交流。

(2)明朝中期,日本倭站常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

戚继光是明朝的抗倭英雄,平息了东南沿海的倭寇。

1662年,郑成功率军打败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

郑咐是我国历£±的民8^®。

(3)厩四三:清初嘱:“今后凡有商融只私自入海,将粮食货物等项与逆贼交易者,不论官民,俱奏闻处斩....凡沿海地方口子,处处严防,不许片帆入海。

■可知是清初实行的闭关锁国政策。

材料二的戚继光抗倭和郑成功收冥台湾都和夕屏侵略有关,所以从材料二分析,清朝实行闭关锁国政策的原因是抵御外国殖民者的入侵。

(4)明朝前期的郑和下西洋促进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往来与经济交流,实行的是对外开放政策。

清初实行的夕卜交政策是闭关锁国政策。

绘合上述回答,明清时期的外交政策呈现出由开放走向闭关的趋势。

【点评】(1)本题和洋的意义(2)本题尝我国古代的民®(3)本题碧清朝闭关锁国。

(4)本题考查学生对明清时期夕卜交政策的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