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

合集下载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颜色灰白,硬度不大,与稀盐酸有剧烈的化学反应,这种岩石有可能是()。

A.页岩B.花岗岩C.石灰岩2.江山阶“金钉子”位于江山市城北莲塘村,是含生物屑灰岩,由沉积在安静海底的钙质泥和同时沉到海底的球接子等三叶虫遗体演变来的。

每层灰岩大约持续了数千年的时间,老的在下面,新的在上面,一层叠一层,连续记录了球接子三叶虫约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这也说明这里曾经是()。

A.沙漠B.海洋C.山地3.下列物体中,硬度最大的是()。

A.杉木块B.大理石块C.塑料直尺4.下列不属于岩石的是()。

A.石墨B.食盐C.石膏5.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痕迹明显的是()。

A.黏土B.沙C.两者没什么区别6.岩石经过风化、沉积作用形成土壤。

土壤形成的过程非常漫长。

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需要()时间。

A.几年到十几年B.几十到几百年C.几百到数万年7.把水倒进盛有土壤的玻璃杯里,产生了气泡,说明()。

A.土壤中有腐殖质B.土壤中有空气C.水中有空气8.有一块岩石的软硬程度情况如下表,说明这块岩石的硬度是()。

A.较软B.较硬C.硬9.下列环境中,最容易找到岩石的是()。

A.沙漠中B.海岸边C.草坪上10.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

A.透明度B.光泽C.条痕二.填空题(共10题,共40分)1.我们可以用()粗略地把矿物的硬度分成几个等级:软: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

较软: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

较硬:不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但能用小刀刻画出痕迹。

硬:用铜钥匙、小刀都不能刻画出痕迹。

2.矿物的硬度分为硬、()、软()。

3.较硬的矿物能够用()划出痕迹。

(选填“指甲”、“铜钥匙”或“小刀”)4.地球的年龄约是()年,菊石是早已灭绝的远古时代海生无脊椎动物,在喜马拉雅山发现了菊石化石,说明几亿年前这里曾经是()。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附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附完整答案(网校专用)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矿物的外表颜色和条痕颜色()。

A.一定一样B.可能一样C.一定不一样2.岩石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下列设施不是用岩石制成的是()。

A.公园的石山B.石磨转盘C.路边人行道3.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

A.石盐B.石墨C.赤铁矿D.金刚石4.观察以下三种岩石发现,()岩石是没有纹理和分层的。

A.B.C.5.小明准备把爸爸送给自己的三块岩石做成标本:他找来了一只纸盒,然后给岩石编了号,再对照岩石标本图鉴进行了识别,下一步他应该做的是()。

A.放进纸盒里保存B.给岩石添加标签C.拿到学校里与同学进行交流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土壤组成部分的是()。

A.岩石B.空气C.水7.动植物残体在土壤中腐烂后,形成了()。

A.盐分B.黏土C.腐殖质8.地球上有着丰富的岩石资源,科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

A.大理石岩B.砂岩C.石英岩D.沉积岩9.江山阶“金钉子”位于江山市城北莲塘村,是含生物屑灰岩,由沉积在安静海底的钙质泥和同时沉到海底的球接子等三叶虫遗体演变来的。

每层灰岩大约持续了数千年的时间,老的在下面,新的在上面,一层叠一层,连续记录了球接子三叶虫约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这也说明这里曾经是()。

A.沙漠B.海洋C.山地10.岩石的()可以告诉我们其形成的年代。

A.颜色B.硬度C.化学成分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组成的,有些由()组成,而有些仅由()组成。

2.我们要想知道岩石的硬度,可以用()、()和()去刻画岩石。

3.由于太阳、风、水、地震和()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颗粒、沙和()。

4.许多古代建筑的柱子是用岩石加工而成。

请从科学的角度,写出石柱子优于木柱子的两个特点:()、()。

5.在花岗岩和石灰岩表面分别滴稀盐酸,其中会冒泡的是()。

6.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组成的,有些岩石由()组成,有些仅由()组成。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及参考答案【综合卷】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想要判断地球的大概年龄,我们可以通过()。

A.测定水的化学成分B.测定岩石的化学成分C.观察树的年轮2.观察以下三种岩石发现,()岩石是没有纹理和分层的。

A.B.C.3.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岩石和矿物取之不尽,用之不竭B.所有矿物都不能食用C.我们应保护土壤不被污染和浪费4.将土壤倒入盛有水的杯子中并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最上层的是()。

A.黏土B.粉砂C.沙砾5.制作岩石标本的步骤是()。

①做标签②收集岩石③分类编号④刷新断面,洗净晾干A.②④③①B.②④①③C.③②④①6.小明准备把爸爸送给自己的三块岩石做成标本:他找来了一只纸盒,然后给岩石编了号,再对照岩石标本图鉴进行了识别,下一步他应该做的是()。

A.放进纸盒里保存B.给岩石添加标签C.拿到学校里与同学进行交流7.下列关于岩石、矿物和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岩石和矿物是可再生能源B.矿物是岩石的组成成分C.土壤可以由岩石变成8.岩石碎裂后不会形成()。

A.沙B.黏土C.壤土9.小科隔着一块矿物碎片边缘看字,书上的字模糊不清,由此推测这块矿物的透明度为()。

A.透明B.半透明C.不透明10.小强捡到的一种不知名矿物表面是红色,把它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痕迹是樱红色,小强判断这是什么矿物,以()为参考依据更可靠。

A.红色B.樱红色C.无法判断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由于()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形成()。

2.在识别一块岩石的时候,我们用眼观察发现它是纯白色的,有美丽的条纹;用手摸比较粗糙;用指甲刻不出痕迹,但铜钥匙可以刻出痕迹;用盐酸滴有气泡产生。

根据观察记录,这块岩石的软硬程度属于(),这块岩石应该是我们比较常见的()。

3.我们可以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能否看到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透明度,把矿物分为不透明、()和()三种。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土壤分层实验中,静止后位于水底的是()。

A.沙砾B.粉砂C.黏土2.地球上有着丰富的岩石资源,科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

A.大理石岩B.砂岩C.石英岩D.沉积岩3.将土壤倒入盛有水的杯子中并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最上层的是()。

A.黏土B.粉砂C.沙砾4.我们可以借助()观察岩石、沙和黏土的颗粒大小。

A.量筒B.放大镜C.天平5.将水倒入土壤,搅拌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搅拌后变浑浊,放置一段时间后也无法变澄清B.越到下面,颗粒越粗C.搅拌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6.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不包括以下()物质。

A.岩石B.土壤C.水D.塑料7.程程同学拿着自己的矿物从它的边缘看字,发现书上的字模糊不清,说明这块矿物的透明度为()。

A.透明B.半透明C.不透明8.爸爸买来一个用岩石制成的花台,这个花台表面呈花斑状,小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种岩石主要由黑色、透明、肉红三种颜色的颗粒组成。

可以推测这个花台是由()制成的。

A.花岗岩B.砂岩C.大理岩9.我们用的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石墨,它的条痕是()。

A.黑色B.自然金C.白色D.樱红色10.花岗岩是由()三种矿物组成的。

A.石英、方铅矿、石膏B.石英、长石、云母C.石墨、方解石、云母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岩石和矿物被开采后,就不能(),要好好地保护、合理利用。

2.()和()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是地球的重要资源。

3.土壤是沙砾、沙、()、()、()和()等物质组成的混合物。

4.小强观察采集的土壤,发现其中有由动植物腐烂后产生的黑色物质,这是()。

5.我们要想知道岩石的硬度,可以用()、()和()去刻画岩石。

6.用()加热土壤,会闻到焦糊气味并看到有烟冒出,证明土壤中有()。

7.在花岗岩和石灰岩表面分别滴稀盐酸,其中会冒泡的是()。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昆虫》测试卷(后附答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昆虫》测试卷(后附答案)

苏教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昆虫》测试卷 一、选择题 1.蚕的一生有这些阶段:( )。

A .蚁蚕,卵,幼虫,结茧,蛾,雌雄交配B .卵,蚁蚕,幼虫,结茧,蛾,雌雄交配C .卵,蚁蚕,结茧,幼虫,蛾,雌雄交配 2.昆虫中种类最多的是( )。

A .蛾类 B .蝶类 C .甲虫 3.我来描述,你来猜是哪种昆虫。

他的眼睛很大,翅膀是透明的,它不仅可以向前向后,向两侧飞,还可以像直升机那样悬停在空中。

( ) A .蜻蜓 B .螳螂 C .知了 4.从蚁蚕到吐丝结茧共蜕皮( )次。

A .三 B .四 C .五 5.蚕蜕皮前静止不动,称( )。

A .睡 B .睡眠 C .眠 6.至今,科学家已经发现了约150万种动物,其中种类最多的是昆虫,占整个动物界总数的( )以上 。

A .50% B .60% C .80% 二、填空题 7.你知道的昆虫有( )。

8.昆虫的一生在( )、( )方面会有很大的不同,我们可以通过饲养昆虫来了解他一生的变化 。

9.( )的主要特征:身体外部有硬壳,前翅变成硬的鞘翅,覆盖在能飞的后翅上。

…外…………○………装…………○………………○…………线…学校: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_ …○…………装…………○……………………○…………线…………○…………○…………内…………○……10.除了通过观察昆虫整理分析观察日记,还可以通过( )探究昆虫的奥秘。

三、综合题 11.昆虫的身体分为哪几部分,请填在图上。

12.请你介绍一种你最喜欢或者了解的昆虫,着重说说它有什么特点,试着画一画它的样子。

13.请写出蚂蚁各个部分的名称。

14.写出蚕宝宝一生的变化。

四、判断题 15.制做模型是研究昆虫的一种方法。

( )…………○○…………装………16.小明去参观昆虫博物馆,他可能会看到蟑螂。

( ) 17.甲虫的种类不只是一种而是有很多种。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附参考答案(黄金题型)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共5题, 共10分)1.在“比较三种土壤的渗水性”实验中, 需要改变的实验条件是()。

A.水的多少B.土壤的多少C.不同的土壤2.下列全部是岩石或矿物的一组是()。

A.浮石、翡翠B.石灰、混凝土C.花岗岩、地砖3.用手摸一摸土壤, 感觉湿湿的, 这可以说明土壤中含有()。

A.水分B.空气C.腐殖质4.下列植物不适合在黏质土壤中生存的是()。

A.荷花B.水稻C.红薯5.小明准备把爸爸送给自己的三块岩石做成标本: 他找来了一只纸盒, 然后给岩石编了号, 再对照岩石标本图鉴进行了识别, 下一步他应该做的是()。

A.放进纸盒里保存B.给岩石添加标签C.拿到学校里与同学进行交流二.填空题(共5题, 共24分)1.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 我们一般把矿物的透明度分为()、()、()三种。

2.小强捡到的一块岩石上面有植物叶片图案, 猜想这块岩石可能是(), 所以保留有古代生物的遗体或遗迹。

3.()和()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 是地球的重要资源。

4.把土壤放入水中, 发现有气泡冒出, 说明土壤中有()。

5.地球的表面被坚硬的()包裹着, 不仅包括我们看到的(), 还包括()的底部。

陆地上的岩石有的被()着, 有的直接()出来。

三.判断题(共5题, 共10分)1.面对不知名的矿物时可以先观察它的特征, 再对照资料来识别。

()2.只要是土壤, 那都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3.搜集岩石和矿物, 将他们做成标本保存起来, 既能丰富知识、开阔眼界, 还能增加生活情趣, 是一件非常有意义和有趣味的事情。

()4.岩石碎裂后马上就变成了土壤。

()5.可以通过测定岩石的化学成分形成的年代知道地球的年龄。

()四.连线题(共2题, 共10分)1.几种常见岩石或矿物的用途:石膏做铅笔芯石墨点豆腐金刚石造房子白金划玻璃石灰岩做首饰2.岩石与土壤:石膏做铅笔芯石墨点豆腐金刚石做首饰金、银划玻璃铝矿制作易拉罐五.简答题(共5题, 共25分)1.土壤对我们人类非常重要, 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土壤中生长的植物, 那么土壤里面有什么呢?2.根据观察和实验, 你认为土壤是由什么组成的?3.小岛上由许多形态各异、颜色多样的岩石, 战士们想收集一些, 做成标本, 你知道他们该怎么做吗?请写出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过程。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测试卷 (含答案)

大象版四年级科学下册第三单元 太阳、地球和月球 测试卷 (含答案)

第三单元太阳、地球和月球测试卷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30分)1.光不能透过阻挡物时,就形成了________。

2.太阳方向变化,影子也会跟着变化。

影子总是和________的方向相反。

3.随着太阳位置的变化,影子的方向也随之发生改变,影子的长度________长、________短。

4.地球是太阳系的一颗行星,它在不停地围绕着________运转。

5.月球上有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等,没有植物,也没有动物。

6.月球距离地球________千米,引力是地球的________。

7.唐诗“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中描写的月相是________。

8.古希腊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在观察月食时,发现月球表面上的地影是圆的,这能证明地球是_________。

9. 1969年,美国宇航员乘“__________”宇宙飞船,成功登上了月球。

10. 2004年,中国正式开展探测月球的“嫦娥工程”,“嫦娥工程”分为“无人月球探测”__________和___________三个阶段。

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X”)(10分)1.地球、太阳和月球都是球体。

( )2.我们的影子会动,所以影子有生命。

( )3.月亮光足够强时也会产生影子。

( )4.赏上弦月的最佳时间是大年初一。

( )5.如果天空晴朗却没看见月亮,一定是新月。

( )6.月相在农历每个月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形状。

( )7.月球上没有空气,昼夜温差较大,人要穿上宇航服在月球表面活动。

( )8.月相上半月右边亮,下半月左边亮。

( )9.早上影子在我的西边,下午在我的东边。

( )10.麦哲伦环球航线图证明了地球是球体。

( )三、选择题。

(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中)(20分)1.首次用望远镜观察了月球,发现月球表面是凹凸不平的科学家是( )A.亚里士多德B.伽利略C.牛顿2.在中国古代,有很多关于月亮的传说,比如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砍树立……下列在月球上真实存在的是( )A.嫦娥B.玉兔C.吴刚D.环形山3.小明家在学校的正西边,一天早上天气晴朗,他去上学,影子朝( )A.东B.西C.南D.北4.唐诗“思君如满月,夜夜减清辉”中所反映的日期大概是( )A.农历十五日B.农历二十八日C.农历初三5.一天之中,同一个物体的影子之所以会发生长短方位的变化,是因为( )A.太阳的方位发生了变化B.物体的大小发生了变化C.光照的强度发生了变化D.我们的眼睛发生了变化6.生活中,下列场景利用了影子的是( )A.手术室无影灯B.舞台上多角度的聚光灯C.遮阳棚做得不透明D.激光笔上的小灯7.为了使手电简照射下的物体影子发生变化,我们可以选择的做法不包括( )A.改变手电简的照射角度B.改变物体的摆放C.关闭手电简8.有一首儿歌“天空中有一轮弯弯的月亮”,请问:月亮在什么时候才是“弯弯的”?( )①新月②蛾眉③满月④凸月⑤残月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⑤9.下列关于“月海”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海是月球上凹下去的部分B.月海里面有水C.月海里面有外星人D.月海里面有海藻10.下列证据不能证明地球是球体的是( )A.我们站的地方很平坦B.远看在大海航行的船只,先看到帆顶再看到船只C.月食的时候,地球的影子是圆形D.卫星航拍的地球照片四、填一填。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典优)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及完整答案(典优)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比较不同矿物的硬度,我们常采用的方法是()。

A.用眼看B.用手触摸C.相互刻划2.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经过一段时间,可以看到()。

A.沙先平摊开来B.黏土先平摊开来C.沙和黏土一直呈球状3.在观察岩石和矿物的方法中,错误的是()。

A.刻画矿物区别矿物的硬度B.用眼睛观察边缘推测透明度C.用嘴尝岩石的味道4.遇稀盐酸会冒泡的岩石是()。

A.大理岩B.砂岩C.砾岩5.下列关于岩石、矿物和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岩石和矿物是可再生能源B.矿物是岩石的组成成分C.土壤可以由岩石变成6.植物在下列土壤中生长最茂盛的是()。

A.土壤板结干燥,有少量腐殖质B.土壤干燥板结,有大量腐殖质C.土壤疏松湿润,有大量腐殖质7.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广泛用到岩石和矿物,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铁是从矿物中提炼出来的B.在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说明这些动物原来是生活在山上的C.有些矿物可以用来制药8.小强根据矿物颜色红色,条痕樱红色,金属光泽等特征,推测这块不知名矿物可能是()。

A.金刚石B.赤铁矿C.石膏9.在下列岩石中,多气孔的是()。

A.浮石B.砂岩C.大理岩10.下列物体中,硬度最大的是()。

A.杉木块B.大理石块C.塑料直尺二.填空题(共10题,共54分)1.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微粒进行分类,土壤颗粒从大到小分别是()、()、()、()。

2.我国有许多风景名山,他们的主体都是由()构成的。

3.识别矿物时,观察矿物的()比矿物的外表颜色更可靠。

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可用来切割玻璃。

4.()和()都是地球上的重要资源,在生产和生活中用途很广,我们要好好地保护和利用。

5.()和()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是地球的重要资源。

6.为了研究土壤的成分,暖暖把土壤放在手上捻一捻,感受土壤的湿润,这说明土壤中含有();接着把土壤放入水中,发现有()冒出来,说明土壤中有();最后搅拌水中的土壤,静置一段时间后,我们发现颗粒()(填“较大”或者“较小”)的先沉积。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带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带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我们在观察岩石时,常用的方法是()。

A.用刀子刻划B.用脚踩C.用鼻子闻2.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团成小球,经过一段时间,可以看到()。

A.沙先平摊开来B.黏土先平摊开来C.沙和黏土一直呈球状3.关于岩石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

A.岩石是由一种矿物或多种矿物组成的B.岩石都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C.岩石都是由一种矿物组成的4.古时候瓷器破了,人们就用金刚石做的钻头给瓷器钻洞,然后用金属丝扎紧。

用金刚钻给瓷器钻洞,利用的是它()的特性。

A.透明度高B.硬度大C.有强金属光泽5.植物在下列土壤中生长最茂盛的是()。

A.土壤板结干燥,有少量腐殖质B.土壤干燥板结,有大量腐殖质C.土壤疏松湿润,有大量腐殖质6.颗粒加水后很容易团成小球的是()。

A.岩石B.沙C.黏土7.小强捡到的一种不知名矿物表面是红色,把它放在白色无釉瓷板上摩擦,留下的痕迹是樱红色,小强判断这是什么矿物,以()为参考依据更可靠。

A.红色B.樱红色C.无法判断8.地球上有着丰富的岩石资源,科学家按岩石的生成方式把岩石分为:岩浆岩、变质岩和()。

A.大理石岩B.砂岩C.石英岩D.沉积岩9.下列各项关于防止土壤污染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加强对工业废水、废气、废渣的治理和综合利用B.大量使用化肥和农药C.对粪便垃圾和生活用水进行无害化处理10.花岗岩是由()三种矿物组成的。

A.石英、方铅矿、石膏B.石英、长石、云母C.石墨、方解石、云母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自然界里的花岗岩是多种多样的,它主要是由()、()、()三种矿物构成的。

2.如果得到()的矿物和岩石,可以先记录下它们的()等相关信息,并给它们()。

3.岩石和矿物被开采后,就不能(),要好好地保护、合理利用。

4.识别矿物颜色时,我们依据()来识别更可靠。

5.小科在野外采集到一小块土壤,发现该土壤的渗水性较好,透气性较好,适宜大多数植物的生长。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及完整答案【考点梳理】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小强想利用采集到的矿物制作矿物标本。

以下流程较合理的排序是()。

①用放大镜观察②记录矿物的特征③编号④记录采集地和时间A.③④①②B.③①④②C.④③②①2.颗粒加水后很容易团成小球的是()。

A.岩石B.沙C.黏土3.小科在西藏某地旅游时,在当地的山体中发现很多不同种类的贝壳化石,小科以下的推理合适的是()。

A.远古人类曾有贝壳带上高原B.这里远古时候可能是海洋C.贝壳原来在生活在高山上,后来环境巨变,才到水中的生活4.将土壤倒入盛有水的杯子中并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后,最上层的是()。

A.黏土B.粉砂C.沙砾5.宁德市古田县鹤塘镇前几年大量开采的矿产是()。

近几年已被国家禁止开采,因为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它们被开采后,就不能再生了,因此我们要保护岩石和矿物资源。

A.金矿B.花岗岩矿C.银矿D.铜矿6.下列关于岩石、矿物和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岩石和矿物是可再生能源B.矿物是岩石的组成成分C.土壤可以由岩石变成7.把潮湿的沙和黏土分别团成小球,过一段时间,先散开的是()。

A.沙B.黏土C.沙和黏土8.以下()不是花岗岩的组成物质。

A.石英B.滑石C.云母9.下列观察岩石的方法不合适的是()。

A.相互敲击岩石B.将岩石浸没在稀盐酸中C.用显微镜观察岩石薄片的成分10.下列物体反光最强的是()。

A.金属B.玻璃C.泥土二.填空题(共10题,共44分)1.土壤的剖面自上而下依次是()、下层土、()和基岩。

2.()是最容易观察到的矿物的特征,也是辨认矿物的重要根据之一。

3.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土壤是由()、下层土、()和基岩构成的。

4.地质学家根据岩石的成因,把岩石分为岩浆岩、()和()三类。

5.石英、长石、云母三种矿物质按照从硬到软的顺序是()、()、()。

6.岩石是由一种或几种()组成,花岗岩的主要成分是()、()、()。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精品【典型题】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精品【典型题】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岩石中,硬度最高的是()。

A.砂岩B.大理岩C.花岗岩2.面对一种不知名的矿物,下列操作错误的是()。

A.观察矿物有什么特征,对照资料识别B.观察矿物有什么特征的过程中,可以用到显微镜C.把整块矿物放到火中烤,看看会有什么变化3.用手电筒照射岩石,可以观察岩石的()。

A.条痕的颜色B.轻重C.光泽4.关于岩石的组成,下列说法正确的()。

A.岩石是由一种矿物或多种矿物组成的B.岩石都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C.岩石都是由一种矿物组成的5.下列关于黏质土的特征,正确的是()。

A.颗粒很小,摸起来细腻、易团成小球,渗水性差B.颗粒较大,摸起来粗糙、不易团成小球,渗水性好C.颗粒大小不均,摸起来细腻、易团成小球,渗水性一般6.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这种岩石的硬度是()。

A.软B.较软C.较硬7.按渗水性从强到弱排列,下面正确的是()。

A.沙质土—黏质土—壤土B.沙质土—壤土—黏质土C.黏质土—壤土—沙质土8.判断矿物特征的重要依据之一是()。

A.矿物外表颜色B.条痕的颜色C.气味9.下列植物不适合在黏质土壤中生存的是()。

A.荷花B.水稻C.红薯10.在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对比实验中,流出来的水最少的是()。

A.砂质土B.壤土C.黏质土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花岗岩中含有三种不同的矿物,白色的是石英,肉红色的是(),黑色的是()。

2.岩石的()可以告诉我们它们形成的年代。

地球的年龄约是45.6亿年,就是用这种方法测定的。

3.()与()是地球上的主要资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4.制作岩石标本时,要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标签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编号、名称、采集地、采集人、()。

5.岩石和矿物是宝贵的(),它们不能(),因此我们要很好的保护。

合理利用岩石和矿物。

6.岩石和矿物是组成地球的重要资源,它们是()(可再生;不可再生)资源,因此,我们()(需要;不需要)珍惜和保护它们。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附答案(实用)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附答案(实用)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每一方岩石都留有大自然的痕迹,下列那一项不是岩石留下的信息()。

A.岩石中有动植物的痕迹表明过去有哪些生物存在过B.岩石的光滑程度表明它被水流冲刷的时间长短C.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2.用手指分别取少量潮湿的沙、粉砂和黏上,在白纸上涂痕,涂痕颜色最深的是()。

A.黏土B.粉砂C.沙3.矿物中硬度最大的是()。

A.石盐B.石墨C.赤铁矿D.金刚石4.下列关于黏质土的特征,正确的是()。

A.颗粒很小,摸起来细腻、易团成小球,渗水性差B.颗粒较大,摸起来粗糙、不易团成小球,渗水性好C.颗粒大小不均,摸起来细腻、易团成小球,渗水性一般5.科学课上进行了比较岩石、沙和黏土的实验,回忆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在观察过程中,我们可以用()来辅助观察。

A.显微镜B.放大镜C.近视镜6.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这种岩石的硬度是()。

A.软B.较软C.较硬7.下列物体中,硬度最大的是()。

A.杉木块B.大理石块C.塑料直尺8.花岗岩是由()三种矿物组成的。

A.石英、方铅矿、石膏B.石英、长石、云母C.石墨、方解石、云母9.岩石表面的反光能力是指岩石的()。

A.透明度B.光泽C.反射10.小强和同学图图、小明一起收集了一些岩石和土壤,小强捡了一块鹅卵石,图图捡了块水泥块,小明捡了一块瓦片,从他们中()捡到的是岩石。

A.小强B.图图C.小明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土壤是分层的,一般分为()、()、基岩碎屑和基岩。

其中()中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分十分丰富。

2.将矿物在白色的无釉瓷板上摩擦,瓷板上留下的痕迹就是()。

3.根据颗粒大小,可以对土壤微粒进行分类,土壤颗粒从大到小分别是()、()、()、()。

4.土壤的形成是一个()的过程。

例如,要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可能需要()的时间。

5.小科在野外采集到一小块土壤,发现该土壤的渗水性较好,透气性较好,适宜大多数植物的生长。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走遍中国》曾播出了这样一段视频∶在喜马拉雅山上存在海洋生物的化石。

这说明()A.喜马拉雅山很高B.喜马拉雅山以后会变成沙漠C.喜马拉雅山曾经可能是海洋2.下列关于岩石、矿物和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A.岩石和矿物是可再生能源B.矿物是岩石的组成成分C.土壤可以由岩石变成3.用手指分别蘸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白纸上涂痕,痕迹明显的是()。

A.黏土B.沙C.两者没什么区别4.取一块土壤放入水中、搅拌、静置的实验时,下列描述的现象错误的是()。

A.把土壤放入水中有气泡产生B.搅拌后轻的、小的颗粒先沉积C.搅拌后有一些植物残体浮在水面5.小雅想用土壤做一个泥人,她应该选择()。

A.沙质土B.壤土6.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正确的是()。

A.黏质土是最适合植物生长的B.土壤是覆盖在地球表面的一层疏松物质C.土壤中没有空气7.有的岩石上保留有()的遗体或遗迹,如有的岩石上有贝壳、动物骨骼或树叶形状,这样的岩石叫做化石。

8.判断矿物特征的重要依据之一是()。

A.矿物外表颜色B.条痕的颜色C.气味9.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鹦鹉螺的化石,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鹦鹉螺本身生活在山上B.鹦鹉螺从水中爬到了山上C.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10.在比较不同土壤的渗水性对比实验中,流出来的水最少的是()。

A.砂质土B.壤土二.填空题(共10题,共38分)1.所有的岩石都是由()组成的,研究岩石的一种方法就是寻找岩石中的()。

2.矿物的硬度分为硬、()、软()。

3.人们按照土壤中含沙量的多少,分为()、()、()。

4.划玻璃的刀头上装了一粒很小的金刚石,刀头用力在玻璃上划一下,就会在上面留下一道划痕。

如果用普通的不锈钢刀尖用力划玻璃,上面不容易留下痕迹。

由此可以判断,在“玻璃”、“金刚石”和“不锈钢”三种物质中,硬度最大的是(),最小的是()。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及参考答案(典型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下列关于黏质土的特征,正确的是()。

A.颗粒很小,摸起来细腻、易团成小球,渗水性差B.颗粒较大,摸起来粗糙、不易团成小球,渗水性好C.颗粒大小不均,摸起来细腻、易团成小球,渗水性一般2.在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洋生物鹦鹉螺的化石,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鹦鹉螺本身生活在山上B.鹦鹉螺从水中爬到了山上C.喜马拉雅山曾经是海洋3.在课堂上我们观察岩石的光泽时,使用到的工具是()。

A.手电筒B.铜钥匙C.放大镜4.人们的生产和生活中广泛用到岩石和矿物,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铁是从矿物中提炼出来的B.在山上发现有海洋动物化石,说明这些动物原来是生活在山上的C.有些矿物可以用来制药5.花岗岩中,呈片状或鳞片状的矿物是()。

A.长石B.云母C.石英6.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土壤组成部分的是()。

A.岩石B.空气C.水7.植物在下列土壤中生长最茂盛的是()。

A.土壤板结干燥,有少量腐殖质B.土壤干燥板结,有大量腐殖质C.土壤疏松湿润,有大量腐殖质8.小强观察到这块矿物具有金属光泽,他想到①金属②玻璃③泥土④蜡烛⑤丝绸都有各自的光泽,它们按照反光强弱进行排序正确的是()。

A.①②③④⑤B.①②④⑤③C.②①④⑤③9.下列全部是岩石或矿物的一组是()。

A.浮石、翡翠B.石灰、混凝土C.花岗岩、地砖10.下面自然界的矿物中,花岗岩不是由()组成的。

A.石英B.长石C.石墨D.云母二.填空题(共10题,共36分)1.很多矿物是以()命名的,如白钨矿是灰白色的。

2.()可以建造雕塑等艺术品,可以铺设道路,可以建造房屋和桥梁。

3.通过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是否能看见其他物体来衡量矿物的()。

4.坚硬的()包裹着地球的表面,它是由()组成的,它在太阳、风、水、地震和火山等的作用下可能碎裂,形成较小的()和()等颗粒。

5.据悉,西瓜喜欢生长在土质疏松,渗水性好的土壤中,由此可以推断()(选“沙质土”“黏质土”“壤土”)适合种植西瓜。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典优)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附完整答案(典优)

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用手指分别取少量潮湿的沙、粉砂和黏上,在白纸上涂痕,涂痕颜色最深的是()。

A.黏土B.粉砂C.沙2.岩石经过风化、沉积作用形成土壤。

土壤形成的过程非常漫长。

形成12厘米厚的土壤需要()时间。

A.几年到十几年B.几十到几百年C.几百到数万年3.下列矿物中,是青灰色的且在小溪边很容易采集到的是()。

A.花岗岩B.石灰岩C.金刚石4.将水倒入土壤,搅拌观察,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搅拌后变浑浊,放置一段时间后也无法变澄清B.越到下面,颗粒越粗C.搅拌产生气泡,说明土壤中含有空气5.可以用在中药中的矿物是()。

A.雄黄B.石英C.黄铜矿6.动植物残体在土壤中腐烂后,形成了()。

A.盐分B.黏土C.腐殖质7.下列岩石中最有可能发现化石的是()。

A.花岗岩(岩浆岩)B.砂岩(沉积岩)C.板岩(变质岩)8.遇稀盐酸会冒泡的岩石是()。

A.大理岩B.砂岩C.砾岩9.小雅想用土壤做一个泥人,她应该选择()。

A.沙质土B.壤土C.黏质土10.小科爷爷隔壁的人家正在装修,小科看到一种岩石,其表面呈花斑状,是由黑、白、肉红和无色透明的颗粒组成的,很坚硬。

根据上面的信息你判断这种岩石是()。

A.石灰岩B.大理岩C.花岗岩二.填空题(共10题,共50分)1.观察矿物碎片的边缘,我们一般把矿物的透明度分为()、()、()三种。

2.土壤的形成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土壤是由()、下层土、()和基岩构成的。

3.由于()等的作用,自然界中许多大块的岩石可能(),形成()。

4.花岗岩中黑色发光的颗粒是(),无色透明的矿物是()。

5.小科想收集几块岩石进行观察,爸爸带着爷爷和他来到了琅峰山脚下的白沙溪畔。

小科在山上和溪边捡了几块大小、颜色、花色都不同的岩石,他想知道这几块岩石硬度如何,选择了()、()、()等材料进行辨别。

6.我们吃的许多食物都来自在()中生长的植物。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练习试题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 岩石与土壤 练习试题

新教科版四年级下册科学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练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如图所示不能用指甲刻画出痕迹,但能用铜钥匙刻画出痕迹,这种岩石的硬度属于()A.软B.较软C.较硬2.想要观察岩石的硬度,我们可以借助的工具有()。

①小刀②指甲③放大镜④铜钥匙⑤纸片⑥手电筒A.①②③B.①②④C.④⑤⑥3.下列观察岩石标本的方法错误的是()。

A.可以用放大镜观察岩石的颗粒组成B.用手电筒照射岩石看有没有光泽C.只用指甲就能够判断岩石的软硬程度4.花岗岩是由以下哪几种矿物组成的()。

A.石英、长石、水晶B.石膏、长石、云母C.石英、长石、云母5.以下关于岩石和矿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石都是由一种矿物组成B.矿物外表的颜色和条痕颜色总是一样的C.按照透明度,可以把矿物分为透明、半透明和不透明三种6.有些岩石中保存了属于古地质年代的动物或植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这种岩石被称为() A.化石B.玉石C.萤石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岩石和矿物是自然界中天然存在的物质,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B.土壤的形成是极其漫长的过程,需要几百到数万年的时间C.岩石的化学成分可以告诉我们它们的形成年代8.下面三种矿物,硬度最小的是()。

A.石英B.云母C.长石9.下列岩石和矿物具有玻璃光泽的是()。

A.石英B.云母C.石墨10.在观察岩石的组成时不会用到的工具是()。

A.温度计B.放大镜C.无釉瓷板11.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的步骤正确的是()。

①观察每一块已编号的岩石和矿物,对照岩石和矿物的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

②准备好岩石、纸盒、放大镜和标签等材料。

③给采集到的岩石和矿物编号。

④将岩石和矿物按照编号顺序放置在小盒的格内,标签对应放好。

⑤为岩石和矿物添加标签。

⑥展示制作并交流。

A.①②③④⑤⑥B.②③①⑤④⑥C.②⑤①③④⑥12.下列关于土壤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土壤剖面图中,土壤可以被分为上层土、下层土、基岩碎屑和基岩四个部分。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培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培优)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岩石与土壤》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爸爸买来一个用岩石制成的花台,这个花台表面呈花斑状,小明用放大镜仔细观察,发现这种岩石主要由黑色、透明、肉红三种颜色的颗粒组成。

可以推测这个花台是由()制成的。

A.花岗岩B.砂岩C.大理岩2.了解一块岩石的光泽,比较有效的做法是()。

A.借助手电照射,看岩石表面反光情况B.根据岩石外表的光滑程度去判断C.借助手电照射,依据岩石的透光情况去判断3.科学课上,我们用手指分别蘸取少量潮湿的沙和黏土,在平放的白纸上涂痕;过一会儿,等沙和黏土变干后把纸竖立起来,比较还留在纸上的沙和黏土的多少。

这个实验是比较黏土和沙的()。

A.颗粒大小B.硬度大小C.黏性大小4.用手电筒照射岩石,可以观察岩石的()。

A.条痕的颜色B.轻重C.光泽5.我们可以借助()观察岩石、沙和黏土的颗粒大小。

A.量筒B.放大镜C.天平6.组成地球的重要物质不包括以下()物质。

A.岩石B.土壤C.水D.塑料7.江山阶“金钉子”位于江山市城北莲塘村,是含生物屑灰岩,由沉积在安静海底的钙质泥和同时沉到海底的球接子等三叶虫遗体演变来的。

每层灰岩大约持续了数千年的时间,老的在下面,新的在上面,一层叠一层,连续记录了球接子三叶虫约数百万年的进化过程,这也说明这里曾经是()。

A.沙漠B.海洋C.山地8.我们使用的铅笔芯主要是()加工而成的。

A.石膏B.石墨C.雄黄9.喜马拉雅山上发现菊石化石,告诉我们那里在亿万年前曾经是()。

A.高山B.海洋C.陆地10.关于岩石和矿物标本的制作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制作岩石和矿物标本毫无意义B.对照岩石和矿物标本图鉴识别采集到的标本C.将岩石和矿物放入盒中不需要贴编号和标签二.填空题(共10题,共48分)1.黏质土的()、保肥能力最好,透气性最差。

2.我们要想知道岩石的硬度,可以用()、()和()去刻画岩石。

3.我们按岩石成因把岩石分为:()岩、()岩和()岩三大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测试题Revised by BLUE on the afternoon of December 12,2020.四年级科学下册《食物》第三单元试题一、填空1、在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要按照、、的顺序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

2、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重复吃的食物要记录。

3、按主次分,我们把食物分为和;按食物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类食物和类食物;按生熟程度可把食物分为和。

4、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以及。

5、蛋白质是构成人体、、、和的主要成分,是我们长身体的材料。

6、和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和。

7、和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不可缺少的营养。

8、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中得到的,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种营养的支持。

9、含有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

10、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

11、为让我们的身体保持长期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等食物,同时还要吃等食物。

12、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

的马铃薯对于我们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更有益处。

13、食物中的和在加热后会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n吸收;生的食物会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不会被破坏。

14、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和的生长环境。

15、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的。

16、有些食物在存放过程中会发生变质,如、等,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引起的,如、等。

17、食物在和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日常生活中人们储存食物常用的方法有、、等。

18、观察变质的食物要注意:不要接触食物,观察完毕后要用洗手,使用的方式闻气味,并尽量。

19、一般食品的包装种类有、、和等。

20、一般食品包装上的信息有、、、、、等多方面的内容。

二、判断1、()小欣早晚各喝了一盒牛奶,他应当分别把它们记录下来。

2、()小丽中午吃了“木耳炒肉片”,她应当把这道菜里面的所有食物都记录下来。

3、()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吃过的零食和喝过的水可以不记录。

4、()没有一种食物含有所有的营养成分,所以我们不能偏食。

5、()维生素和矿物质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

6、()肥肉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脂肪。

7、()熟的马铃薯变软了,味道更好了,这样也很容易被消化。

8、()滴腆酒的方法可以知道某些食物中是否含有较多的糖类。

9、()为了使自己获取膳食营养,我只吃喜欢的食物。

10、()有人说多吃脂肪会发胖得病,所以我不吃含脂肪的食物。

11、()生的马铃薯与熟的马铃薯的营养是一样的。

12、()有些食物经过烹饪后对我们的健康有利,而有的食物生吃更有营养。

13、()食品在烹饪、加工过程中营养会有一些损失。

14、()采用生食的方法能够减少营养的损失,但生吃食物一定要注意饮食卫生。

15、()已经发霉的食物,扔掉可惜,洗一洗,热一热就可以了。

16、()有的霉菌对人体有害,但也有小部分霉菌可以被人类利用。

17、()观察变质的食物时,可以直接用鼻子闻它的气味。

18、()破坏微生物生长繁殖的条件,可以减慢食物变质的速度。

19、()加膨松剂能使饼干又松又脆,所以应该多加。

20、()无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名、厂址的产品就是“三无”产品。

21、()食物也会发生多种变化,有些变化对人体有利,而有些变化对人体有害。

22、()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保证我们获得均衡的营养,不同的食用方式却不会对我们吸收食物中的营养产生任何影响。

23、()用鼻子闻不认识的物体发出的气味时,正确方法是:用手轻轻地在瓶口扇动,仅仅使少量气味飘进鼻孔。

三、选一选1、按食物的来源,可以将食物分为。

A、主食和副食B、植物类和动物类C、生食和熟食2、将某食物在白纸上擦一擦、压一压,会留有油迹,这说明该食物中含有较多的。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3、把一种食物放在火上烧,如果闻到一种烧焦头发或烧焦鸡毛的味道,这说明该食物中含有。

A、蛋白质B、糖类C、脂肪4、在某种食物上滴一滴碘酒,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这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

A、蛋白质B、脂肪C、淀粉5、下面含维生素和矿物质丰富的食物是。

A、牛肉、羊肉B、胡萝卜、菠菜C、大米、面条6、下列食物中含丰富糖类的是。

A、土豆B、鸡蛋C、苹果7、下列食物中含有丰富的有益于我们长身体的材料的食物是。

A、牛奶B、土豆C、肥肉8、大多数蔬菜、水果中含有丰富的。

A、蛋白质B、糖类、脂肪C、维生素、矿物质9、下列食物必须烧热了吃的是。

A、猪肉、鸡肉B、苹果、梨C、黄瓜、西红柿10、谷类、薯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油脂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蔬菜、水果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鱼、肉、蛋、奶、豆类食物所含有的主要营养成分是。

A、维生素B、脂肪C、蛋白质D、糖(淀粉)11、人体肌肉、皮肤、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是,具有调节身体机能作用的是。

A、蛋白质B、糖类和脂肪C、维生素和矿物质12、下列食物中必须烧熟了吃的是。

A、青笋B、四季豆C、黄瓜13、水果宜生吃的原因是,鸡肉要煮熟后吃的原因是。

A、有利于蛋白质的吸收,容易消化B、避免维生素被破坏,减少营养的损失14、我们在生吃食物时要注意。

A、保持食物的美观B、保证食物的新鲜、卫生C、保证不用手直接拿食物15、观察变质的食物时不正确的做法是。

A、用手直接接触食物B、观察完毕后用肥皂洗手C、使用扇闻的方式闻气味16、下列信息中,一般不能在食品包装上获得的是。

A、食品名称B、价格C、生产日D、生产厂家、地址17、很多食品利用了真空包装,这样做的目的是。

A、隔绝空气,避免发霉B、压缩空间,便于运输C、外表美观,便于促销18、为让我们的身体保持长期的营养均衡,应做到。

A、只吃爱吃的食物B、不偏食、不挑食C、只吃营养丰富的食物19、熟鸡肉与生鸡肉相比,不正确的说法是。

A、很容易被撕开B、有鸡肉香味C、细菌被杀死了D、营养没有损失20、我们正在长身体,需要让骨骼、肌肉生长的营养,应多吃含丰富的食物。

A、蛋白质B、糖类、脂肪C、维生素、矿物质21、如果身边的人想减肥,请你帮他选出最佳的减肥方法()A、节食B、买减肥药C、进行强行的体育锻炼D、适当的体育锻炼加合理膳食22.烧熟后的马铃薯对我们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A、更有益处B、没益处C、没关系23、将鸡肉放在水中煮一会,发现()A、水分变多了B、气味变香了C、体积变大了24、下列不正确的说法是()A、面包发霉是因为它上面长了霉菌B、食物储存在冰箱里就不会腐败变质C、霉菌也是一种微生物。

2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在适宜的条件下面包就会发霉B、面包只要放进冰箱里就永远不会发霉C、冬天面包不会发霉26、食品之所以有不同的包装其原因主要是()A、食品保质的需要B、人们对包装外形的需求C、食品不同形状所需D、厂商自由选择27、密封的食物开封后,应该()A、只要在保质期内食用完就可以B、要快使用完,开封后已失去保质意义C、放在冰箱里没事,想什么时候食用完都可以28、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引起的。

使面包发霉的霉菌就是(),还有许多肉眼看不见、用放大镜也看不见的细菌,也是()。

A、细菌B、病菌C、微生物D、腐殖质四、连线米饭→丰富的→提供我们猪肉→丰富的(肥肉)→提供我们猪肉→丰富的(瘦肉)→食盐→丰富的→调节黄瓜→丰富的→调节花生→丰富的→提供我们五、探究1、霉菌的生长可能与水、温度、阳光等因素有关,请选择其中的一个因素来设计一个探究实验。

探究的问题霉菌的生长与因素有关吗我的猜测霉菌的生长与因素有关。

所需的材料两块烘干的面包、两个、、水、线、冰箱、实验记录单、。

实验的方法控制不变的因素有我要改变的困素有实验过程及现象记录1、两块面包上,分别装在里,并扎紧袋口。

2、将其中一块面包放进里;将另一块面包放在的地方(用测量温度)。

3、观察记录两块面包上情况,检验猜测。

实验结果放在的地方的那块面包上面的得快。

实验说明:霉菌的生长与有关。

2、暑假到了,爸爸让小熊去山区的外婆家住上一个月。

小熊喜欢喝牛奶,他决定带上一些牛奶,于是来到超市,发现有自己喜欢喝的两种牛奶:(1)光明纯鲜牛奶:保质期:冷藏4℃7天。

(2)伊利优酸乳饮料:保质期:常温下8个月。

请根据小熊的需要为他选择合适的牛奶,并说出你的理由。

3、兰兰喜欢喝牛奶,每天都要喝一瓶牛奶。

星期天,他来到超市,发现了自己喜欢喝的两种牛奶:(1)光明纯鲜牛奶:保质期:冷藏4℃7天。

(2)伊利优酸乳饮料:保质期:常温下8个月。

请根据兰兰的需要为他选择合适的牛奶,并说出你的理由。

答案:1、在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要按照早餐、午餐、晚餐的顺序回忆一天中吃过的食物。

2、记录一天中吃的食物时,重复吃的食物要分多次记录。

3、按主次分,我们把食物分为主食和副食;按食物来源,可以把食物分为植物类食物和动物类食物;按生熟程度可把食物分为生食和熟食。

4、食物所含的营养成分非常丰富,通常分为蛋白质、糖类、脂肪、维生素、矿物质以及水。

5、蛋白质是构成人体肌肉、内脏、头发、指甲和血液的主要成分,是我们长身体的材料。

6、脂肪和糖类是人体能量的主要来源,我们的身体可以储存大量的脂肪和糖类。

7、维生素和矿物质有调节身体机能的作用,它们的种类非常多,是我们保持健康不可缺少的营养。

8、人体所需要的营养是从食物中得到的,人体的生命活动,需要多种营养的支持。

9、含有脂肪的食物在白纸上会留下油渍。

在食物上滴一滴碘酒,如果发现有变蓝色的现象出现,说明这种食物中含有淀粉。

10、我们从食物中获取各种营养,这些营养必须合理搭配,才能保证我们正常生活和成长,这就是营养的均衡。

11、为让我们的身体保持长期营养均衡,我们必须吃谷类、蔬菜水果类、肉鱼虾类、奶类豆类及其制品等食物,同时还要吃油脂类等食物。

12、食物的不同食用方法会影响我们对营养的吸收。

烧熟后的马铃薯对于我们消化吸收其中的营养更有益处。

13、食物中的蛋白质和脂肪在加热后会变得容易被人体消化和吸收;生的食物会保留自身的营养成分,特别是维生素不会被破坏。

14、面包发霉是因为在它的上面生长了一种生物——霉菌,与其他生物一样,它的生长需要获取营养和适宜的生长环境。

15、因为霉变过程中产生的霉菌含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所以发霉变质的食物是绝对不能使用的。

16、有些食物在存放过程中会发生变质,如面包、馒头等,食物的腐败变质是微生物大量繁殖引起的,如霉菌、细菌等。

17、食物在温暖和潮湿的条件下容易发霉。

日常生活中人们储存食物常用的方法有冷冻、晒干、做成罐头等。

18、观察变质的食物要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食物,观察完毕后要用肥皂洗手,使用扇闻的方式闻气味,并尽量少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