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论选讲笔记 1到18周 12汉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文论选讲 主讲:赖力行
导语: 本课程在中文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
在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中,文、史、哲不分,古代的文学和文学思想往往成为体现民族文化精神的一个重要门类,因此,《古代文论》一直是国学的一门基础课。
同时,回顾当代中国文艺学的发展,古代文论的遗产和西方文论一起,共同构成中国现代文艺理论的两大资源,这又使《古代文论》成为文艺学的主要后续课程之一。
【补充:1、文:一切事物的外在表现形式。
天文、地文、人文(文饰)】
第一讲 中国古代文论的特点
第一,古文论资料的杂揉性、分散性特点;(古人说话点到即止;举一反三) 第二,直观领悟和内省体验的思维特点 ;多点兴、逗引的隐喻,少分析性解说的表述特点。
第三,由上述两个特点,决定了古代文论范畴、术语、命题的模糊性、具象性和多义性特点。
第四,从分体文论的角度,古代诗论发达,小说戏曲理论发展较迟;
第五,注重语言技巧,汉语修辞诗学占有重要地位。
第六,中国文化儒家为主导,带来古代文论重教化的传统。
(儒家文化特点:修身养性、养浩然之气。
重教化:道德、伦理。
)
【补充:1、《四库全书》“诗文评”。
2、诗话、词话(专门讲诗词的作品《沧浪诗话》、《人间词话》 )
3、总集:“序”、“跋”。
4、单篇论文《典论·论文》 《与元九书》 ;专著《文心雕龙》。
5、四声八病 (沈约 “四声八韵”)
诗论中最早的是《诗经》,《诗经》之论是最早的诗论,关于诗的论述比较具体。
小说:消小,微不足道。
正儿八经之外的,可以自娱的,娱人的。
】
小说:可以自娱自乐的、非正经的文章。
(最早的概念)
不登大雅之堂,至明清才发展起来。
第二讲 中国古代文论的历史分期
第一编:中国古代文论的奠基(先秦两汉)。
第二编:文学自觉意识的崛起与文论体系的创建(魏晋南北朝)。
第三编:古代诗歌、散文理论的演进(唐宋金元)。
第四编:小说戏曲理论批评的兴盛与古典诗学的总结(明至清中叶)。
第五编:传统与西学的融合(晚清)。
初稿:叶海坤 初审:张万康 复审:吴希楹
第三讲先秦儒家文论选讲
古代文论的萌芽:“美刺”、“诗言志”、“中和之美”。
孔子的文艺思想:“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兴、观、群、怨”;“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文质彬彬”与“辞,达而已矣”。
孟子的文艺思想:“与民同乐”;“以意逆志”;“知言养气”。
荀子的文艺思想:“美善相乐”;“文以明道”。
孔子诗论选
1.“不学《诗》,无以言”;“诵《诗》三百,授之以政,不达;使于四方,不能专对;虽多,亦奚以为?”(《论语·子路》)
2.“女为《周南》、《召南》矣乎?人而不为《周南》、《召南》,其犹正墙面而立也。
”(《论语·阳货》)
3.“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
”(《述而》)
【补充:依:归依艺:(1)艺术:礼、乐(2)技术:射、御、书、数。
学习“道、德、仁”要“志、据、依”,因为学习者与对象之间是一种有明确功利目的、有一定逻辑思路的定向交往。
掌握“艺”则要“游”,“游者,玩物适情之谓”(朱熹《论语集注》,所谓“玩物适情”是指那种心情快适而无拘无束的感性活动,主体与对象之间是一种无明确功利目的,无一定逻辑思路的自由交往。
】
4.“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
”(《泰伯》)
【补充:“兴于诗”,是讲诵习诗歌能够使人奋起,产生向上的志向。
“兴,起也,言修身当先学诗。
”——朱熹
“立于礼”,是说熟悉和遵循礼制能够使人在社会上安身立命。
其精神实质就是“仁、义”。
】
5.“小子何莫学乎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迩之事父,远之事君;多识于鸟兽草木之名。
”(《论语·阳货》)
6. “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八佾》)
7.“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论语·雍也》)
8.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
”又说:“辞,达而已矣。
”
【补充:孔子思想的核心:“仁”和“礼”
“仁”的内涵:爱人。
涵盖个体及群体生活在内的思想和行为的人格体系。
“礼”:“仁”的行为规范。
先秦儒家:孔、孟、荀
一、孔子《论语》
(1)《论语》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由个人(孔子)编写而成的“书本”(时间最早)
《论语》在中国思想史上具有“最广泛的”读者群(人数最多)。
《论语》:历久弥新的中国“第一书”。
特点:可理解性、可接受性、经久性
(2)《论语》在世界范围内的可理解性和可接受性为什么高于其他中国原典?
①首先它表达的是一切文化传统可共同体验到的经验性人情状况。
②其次它使用的是基本上古今一体的日常语言(不是超自然的和比喻性的语言),现代人不须任何专门的预言技能即可把握孔子文意。
(3)《论语》的经久性源于它表达的是有关伦理人性的跨越历史和地区的普遍精神,其内容之日常经验性与人类一般生活经验可直接相通。
(4)“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理由:从做人处事来说,我们需要的知识并不多,但是这些知识必须通过实践来体会,才能展现智慧的魅力。
】
第四讲先秦道家文论选讲
老、庄思想的“潜美学”特点;
“观道”、“体道”与艺术心理;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巧若拙”;
“道法自然”;
“得意而忘言”;
“技进乎道”。
庄子(节选)
《天道》篇:世之所贵道者书也,书不过语,语有贵也。
语之所贵者意也,意有所随意之所随者,不可言传也,而世因贵言传书。
世虽贵之,我犹不足贵也,为其贵非其贵也。
故视而可见者,形与色也;听而可闻者,名与声也。
悲夫,世人以形色名声为足以得彼之情!夫形色名声果不足以得彼之情,则知者不言,言者不知,而世岂识之哉?
《知北游》篇:道不可言,言而非也。
《秋水》篇: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致意者,物之精也。
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补充:
一、言不尽意的“意”指什么?(不是指言到意到,无言外之意的语言。
)
1、言可尽之“意”①日常交流的“意”②简单的道理
2、言难尽之“意”:专门知识(把明确的东西模糊化,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
3、不可言说之“意”“:(肯定是神秘的)
①庄子《知北游》“道不可言,言而非也”,作为最高本体的道是不可言说的。
(“道”哲学的根本问题)②精微之意:庄子《秋水》“可以言论者,物之粗也;可以致意者,物之精也。
言之所不能论,意之所不能察致者,不期精粗焉。
”
無:道(最原始的、未发展成道德)
道家的“道”是终极存在,是一种本质的体悟。
(本)
相对而言,当下的“存在”是一种观察。
(末)
由道家的“道”引发哲学的根本问题——不可言说的。
(维特根斯坦)
扩展:维特根斯坦:主要问题是关于能够由命题——及语言——表达的东西和不能由命题表达而只能显现的东西的理论,我认为这是哲学的根本问题。
(1918给罗素的信)
“言不尽意”的第三点:各种各样的精微之意
例:爱情(最典型)
二、解决“立象以尽意”的方法:诗与思的一致(海德格尔)
象(具体可感的):有限能指激发起诱导出意:无限所指
言有尽意无穷
三、比兴与象作家的“象”是有限的能指】
对于不能谈的事情就应当沉默
维特根斯坦:“主要问题是关于能够由命题——即由语言——表达的东西和不能有命题表达、而只能显现的东西的理论,我认为这是哲学的根本问题。
”
《逻辑哲学论》:“一个人对于不能谈的事情就应当沉默。
”
【冯友兰指出:上述与禅宗的沉默一致。
言说的结果是有伤其旨,造成误导。
】
为什么应该沉默? 语言不能打开通向意义之路,反而会屏障两者之间的通路。
西方哲学讲沉默,中国哲学也讲沉默。
道家;禅宗(“至理无言”)。
佛教教义的传述之途:托形象以传真。
文学家是不能够沉默的:用语言文字表现语言文字不能表达的精微的思想、情感,这就是文学理论要探索的问题。
【补充:精:精深微:微妙(爱情,瞬息万变,不固定)
文学之所以是文学因为它显示了不可言说的东西。
不能言说的东西一定是神秘的。
言说的结果是有伤其旨的。
语言的痛苦来源于语言表达的局限。
言有尽而意无穷。
言在此而意在彼。
文学发展的模式:
1、断裂式的发展(西方文化的发展):否定前者。
新的东西对旧的东西进行批判。
2、滚雪球式的发展(东方文化的发展):丰富、补充、完善,核心在先前奠定。
核心的、最基本的东西不变。
老子之“道”:从语汇到观念对古代文论的影响
1.道的特点:
“无”和“有”的统一;道的永恒性和永不停歇的变化性;“道法自然”;“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道与物的关系:“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
3.如何得道?
道“视之不足见,听之不足闻”——无定形的“道”,无法确指和直接言说,只能凭我们的想象力、直觉和体验去领悟。
“道远乎哉?触事而真”(僧肇《不真空论》)
“神道无方,触象而寄。
”(慧远《万佛影铭》)
“神本无端,栖形感类;理入影迹,诚能妙写。
”(宗炳《画山水序》)(神理原是无形迹的,它栖身有形之物类中让人感觉其存在;神理既入形迹,画师当然可以妙写。
)
第五讲汉代文论选讲
《毛诗序》与汉儒的诗歌理论;
司马迁与汉代的楚辞评论;
汉代辞赋家对赋体的认识。
《毛诗序》与比兴说诗
1.诗歌本源论:“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言之不足故嗟叹之,嗟叹之不足故咏歌之,咏歌之不足,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也。
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
”
【补充:“诗言志”早在汉代以前便出现。
“志”:怀抱(政治伦理道德方面)。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是对“诗言志”的发展。
古代是诗、乐、舞三为一体。
“诗”:社会性舆论(“故正得失,动天地,感鬼神,莫近于诗”)。
】
2. 《毛诗序》改“六诗”为“六义”,提出“诗有六义”说。
风、雅都讲人事,“风”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一人”指作诗之人,“诗人览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故一国之事系此一人使言之也”(孔颖达《毛诗正义》);“雅”是“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反映的是整个王朝的政事和四方的风气;“颂”则是祭祀时赞美祖宗的诗乐。
赋、比、兴是《诗经》的表现手法。
《诗经》在汉代不是普通文学作品,而是儒家经典,传授和学习《诗经》,必须了解其特殊的表现方法。
司马迁的楚辞评论和“发愤著书”说
(“愤”:情绪,写作的情感动力)
《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悱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
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
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
其文约,其辞微,其志洁,其行廉,其称文也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
其志洁,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
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皦然泥而不滓者也。
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
《离骚》者,犹离忧也。
夫天者,人之始也;父母者,人之本也。
人穷则反本,故劳苦倦极,未尝不呼天也;疾痛惨,未尝不呼父母也。
屈平正道直行,竭忠尽智以事其君,谗人间之,可谓穷矣。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
……《诗》三百篇,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为作也。
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也,故述往事,思来者。
汉代辞赋家对赋体的认识
1、“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綦组”:文采的繁盛)
司马相如为《上林》《子虚》赋,意思萧散,不复与外事相关。
控引天地,错综古今,忽然如睡,焕然而兴,几百日而后成。
其友人盛览,……尝问以作赋。
相如曰:“合綦组以成文,列锦绣而为质;一经一纬,一宫一商;此赋之迹也。
赋家之心,苞括宇宙,总览人物,斯乃得之于内,不可得而传。
”
2. “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扬雄把赋分成诗人之赋和辞人之赋。
“丽以则”是说辞采华丽却合乎准则,就是“足言足容,德之藻矣”,其文足以饰言,又足以用之,可以达到讽谏的目的;“丽以淫”是以“华丹之乱窈窕”、以“淫辞之淈法度”,用辞采之美淹没了它的本质。
3、“赋者,古诗之流也”
陶渊明《闲情赋》写爱情:
(鲁迅赞扬:不淡的代表)
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
愿在裳而为带,束窈窕之纤身;嗟温凉之异气,或脱故而服新!
愿在发而为泽,刷玄鬓于颓肩;悲佳人之屡沐,从白水而枯煎!
愿在眉而为黛,随瞻视以闲扬;悲脂粉之尚鲜,或取毁于华妆!
愿在莞而为席,安弱体于三秋;悲文茵之代御,方经年而见求!
愿在丝而为履,附素足以周旋;悲行止之有节,空委弃于床前!
愿在昼而为影,常依形而西东;悲高树之多荫,慨有时而不同!
愿在夜而为烛,照玉容于两楹;悲扶桑之舒光,奄灭景而藏明!
愿在竹而为扇,含凄飙于柔握;悲白露之晨零,顾襟袖以缅邈!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悲乐极而哀来,终推我而辍音!
缠绵悱恻的“十愿”成为表达爱情的经典
“愿在衣而为领”、“愿在裳而为带”、“愿在丝而为履”、“愿在莞而为席”,以便能随时随地和佳人肌肤相亲;
“愿在发而为泽”、“愿在眉而为黛”,以便能时时同心爱的人相依相偎;
“愿在昼而为影”,以便能与佳人形影相随,永不分离;
“愿在夜而为烛”,能替佳人照亮黑暗;
“愿在竹而为扇”,能替佳人除汗扇凉;
“愿在木而为桐,作膝上之鸣琴”,以期能与佳人共享欢乐,共分忧愁。
第六讲魏晋南北朝文论选讲
曹丕《典论·论文》的文学风格论。
陆机《文赋》的诗歌本质与诗歌创作论。
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与永明声律论。
钟嵘《诗品》评诗的标准与方法。
【补充:1、《典论·论文》是古代文论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
2、谈论文学的人往往是做文学的人。
因此他们在谈文学时往往会暗于己见,看不到自己的问题。
3、曹丕是第一个将建安七子罗列出来的人。
】
曹丕《典论·论文》
《典论·论文》是古代文论史上第一部文学专论。
《典论》是曹丕为魏太子时所撰的一部政治、社会、道德、文化论集。
全书由二十篇文章组成,大多已经失散,其中,《论文》由于选入了《昭明文选》而得以完整保留下来。
《典论·论文》从批评“文人相轻”入手,强调“审己度人”,对建安七子的创作个性及其风格给予了分
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四科八体”的文体说,“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的文学价值观及“文以气为主”的作家论。
【解读:
"文以气为主,气之清浊有体,不可力强而致。
譬诸音乐,曲度虽均,节奏同检,至于引气不齐,巧拙有素,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 】
“文以气为主”
(不同于孟子的“浩然之气”,无褒贬之义)
“文以气为主”突出了作家个性对于作品风格的决定意义。
“文气”是指在“文”中显露的作家气质。
“文以气为主”强调了作品应当体现作家的特殊个性,这种个性只能为作家所独有,“虽在父兄,不能以移子弟。
”建安七子各自显示出各自的才能,究其原因,是由“性”的差异所导致。
【补充:1、“文以气为主”,气是作家的独立的、不同的气。
①天地之气②天地之气不止清和浊两种③不能解释后来的问题
2、为何“不能以移子弟”:①“天地之气”有多种成分,清浊之分只是一种高度概括的区分,不同的成分相互搭配就形成不同的气质,产生不同的个体,天地之气由不同的气组合而成。
父母的气质遗传给子女时,因为组合方式的微小的差异导致完全不同的结果。
②而作家的创作是由非常复杂的心理活动决定的,与作家的心理素质和心理特征有很大的关系。
(形成心理因素以外的各种外部条件不同)
越是优秀的作家风格越独特。
作家的风格与“气”有关,与才性有关。
】
“文本同而末异”与文章“不朽”说
“文本同而末异”是古代文论史上最早提出的文体论,也是最早的文体风格论。
【(本:根本。
末:雅、理、实、丽)】
“四科”八体:奏议要文雅,书论重说明,铭诔尚事实,诗赋则需华美。
奏议、书论是“无韵之笔”,铭诔、诗赋属“有韵之文”。
文体不同,风格体貌各异。
文章“不朽”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
”
【价值:“文章不朽”;逃避现实。
娱乐身心,自我实现。
(大历才子钱起:“有寿亦将归象外,无诗兼不恋人间”)】
批评谈论文学的两种错误态度:“贵远贱近,向声背实”;“文人相轻”:“各以所长,相轻所短”、“暗于自见,谓己为贤”。
【补充:1、向声背实:声,名声。
实,实干。
2、气:
孟子:“浩然之气”(高级、持久、大能量的心理动机)
伦理俗气、戾气、污浊之气
“浩然之气”是一种集道义于一体的伦理性情感,“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
曹丕:“文以气为主”的“气”(气质,每个人特有的,与生俱来的)
韩愈:“气盛言宜”的“气”
3、“浩然之气”是高级的、持久的、大能量的心理动机,是激发推动,坚持某种行为的动力。
4、“浩然之气”是一种集道、义于一体的伦理性情感,是一种由“至大至刚”、“塞于天地之间”的凛然正气所生成的积极的、肯定性的情绪。
5、“养”:“浩然之气”不是天生的,要从容积蓄(涵养),不间断地修养。
】
第七讲《文心雕龙》选讲
一、《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1、“文之枢纽”:文学本原论
2、“论文叙笔”:文体论
3、“剖情析采”:创作论
4、“时序”与“知音”:文学发展和鉴赏批评论
二、《文心雕龙》的理论贡献:
1、“神与物游”:论创作构思
2、才性论:创作主体的个性才情
3、“风骨”论:文学风格的理想类型
4、“通变”论:文学发展演变的规律
5、“知音”论:文学鉴赏批评论
【补充:
1、《文心雕龙》成书于南朝的梁朝,共50篇,36000字,是用骈文写的,讲究联对、声律。
(骈文的特点:造势)
2、第一篇:原道(道在圣人的言行中);第二篇:征圣。
课本所选:
第三篇:宗经(刘勰在定林寺当过和尚,接触过佛学经典。
)
经学是文学的基础,文学的本原是“道”。
从论述问题的逻辑层次来说,《宗经》是从文学的立场上去谈经学,立足点很有逻辑。
第二十七篇:体性(文章风格与作者个性的关系)
风格类型:幽默
第二十八篇:风骨(风骨:人文风骨是刘勰所强调的,即阳刚、耿直的风格。
缺乏风骨的更多是指散文。
)
3、《文心雕龙》是关于文章学、总体文学的理论,而不是分体文学的理论。
《文心雕龙》及以前都是杂文学时代。
4、东、西汉黄老之学、魏晋玄学、儒学共同构成了《文心雕龙》的思想之源,同时受到佛学影响,具有佛经的逻辑性,每一篇都有序。
5、魏晋玄学:玄远之学、远离现实生活观察,接近哲学
6、六家“显学”: 儒家、墨家、道家、法家、名家、阴阳家
注:董仲舒后儒家较之先秦儒家,发生了重大变化】
5~ 7 周
《文心雕龙》是什么意思?
《序志》篇说:“夫文心者,言为文之用心也。
昔涓子琴心,王孙巧心,心哉美矣,故用之焉。
”
“言为文之用心”,是说探讨为文的法则、规律。
刘勰讨论文学要“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即从根本上探索为文的规律。
“心”字又何以“美”呢?古人云“心之思则官”,把“心”视为从事智术活动的器官和中枢, 而刘勰又是把立言不朽作为他人生追求的目标:“生也有涯,无涯惟智。
逐物实难,凭性良易。
傲岸泉石,咀嚼文义。
文果载心,余心有寄。
”刘勰在这里所要抒发的情怀是:人生苦短,追逐利禄难有尽头,只有任性之所之,开启自己的心智,在“树德建言上有所作为,才是余心之所寄。
既然“心”是树德建言的关键,故“心“之美就是必然的了。
“雕龙”即“文如雕龙”。
“古来文章,以雕缛成体”,精雕细琢,追求文采繁复,是一切文学得以成体的基本条件,是文之为文的固有特点。
综上,“文心雕龙”的意思是:言为文之用心,如雕镂龙纹然。
《文心雕龙》的理论追求
老舍:锋利、辛辣、尖刻 含义明确、单一 沙汀:谨严、蕴藉、含蓄 含而不露、耐人寻味
刘勰写《文心雕龙》,意在建构一部系统探讨文学的著作:
“详观近代之论文者多矣。
至于魏文述《典》,陈思序《书》,应瑒《文论》,陆机《文赋》,仲洽《流变》,宏范《翰林》,各照隅隙,鲜观衢路。
或臧否当时之才,或铨品前修之文,或泛举雅俗之旨,或撮题篇章之意。
魏《典》密而不周,陈《书》辩而无当,应《论》华而疏略,陆《赋》巧而碎乱,《流别》精而少巧,《翰林》浅而寡要;又君山、公干之徒,吉甫、士龙之辈,泛论文意,往往间出:并未能振叶以寻根,观澜而索源。
”
刘勰不希望自己的论文之作也像这些人一样,而要对文学的本源、文体、创作、通变、批评鉴赏等作全面考察,结撰一部自成体系的文论著作。
《文心雕龙》的理论体系
“盖《文心》之作也,本乎道,师乎圣,体乎经,酌乎纬,变乎骚,文之枢纽,亦云极矣。
若乃论文叙笔,则囿别区分,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上篇以上,纲领明矣。
至于割情析采,笼圈条贯,摛神性,图风势,苞会通,阅声字,崇替于时序,褒贬于才略,怊怅于知音,耿介于程器,长怀序志,以驭群篇,下篇以下,毛目显矣。
”
据《序志》篇自述,《文心雕龙》一书的理论体系可分为文学本原论(“文之枢纽”)、文体论(“论文叙笔”)、创作论(“割情析采”)、批评论(“才略”、“知音”、“程器”)和文学发展论(“时序”)等五个部分。
【补充:理论体系的逻辑性所在:
结构上,所有版本排序一致(五十篇,内在逻辑)
内容主旨上,在文学立场上谈论经学(例:《宗经》)】
1、“文之枢纽”:文学本原论
从《原道》至《辨骚》五篇,讨论文学本原问题:
《原道》篇是“文之枢纽”的核心。
《原道》讲文之“本”来源于“道”,“道”作为一种抽象的思想,不可触摸,它具体存在于圣人的言行中。
要把握“道”,就必须《征圣》——从圣人的言行中去体悟道。
然而,圣人已逝,留下来的只有圣人所写的经书,欲征圣则只有《宗经》——经书是圣人道行和思想的物化。
《原道》等三篇解决了文学的本原问题,“酌乎纬,变乎骚”则是要明确文学的特点。
情感、辞采,是文学之所以为文学的两大特征。
纬书“事丰奇伟,辞富膏腴”;楚骚虽有不合经典之处,但它是辞赋的典范。
“文之枢纽”五篇所论文学的本质是:文学必须以宗经为本,以酌取纬书和楚骚为辅,做到奇正相参,华实并茂。
2、“论文叙笔”:文体论
有韵之文以《明诗》为首,因为诗是“有韵之文”中最早的文体,并且还被尊之为“经”;《乐府》是诗之合乐者,故居其二;《诠赋》列第三,因为赋也是诗体的流变;《颂赞》居第四,是诗之末流;《祝盟》、《铭箴》、《诔碑》、《哀吊》各篇则依告神之文、生人之事、死人之事、哀死吊丧的次序排列;《杂文》是散杂文体,故列论“文”之末;《谐隐》是谐词隐语,由于谐隐“本体不雅”,所以置于有韵之文的最后。
无韵之笔:以《史传》为最早;后于它的《诸子》居第二;《论说》“博明万事为子,适辨一理为论”,列第三;《诏策》至《议对》各篇按帝王号令、国家大事、祭天之礼、臣下之辞的尊卑序列排列;最后的《书记》以杂记众事而居末。
“论文叙笔”的方法:“原始以表末,释名以章义,选文以定篇,敷理以举统。
”
3、“剖情析采”:创作论
《神思》是《文心雕龙》创作论的总纲,对作家的艺术构思和创作过程中的思维规律,进行了深入分析。
从《体性》到《定势》,是探讨文学作品风格的问题。
《体性》讲风格体貌源于作家创作个性,《风骨》提倡明朗刚健的风格,《通变》评述历代文风的变化,指出写文章只有“望今制奇”,才能“日新其业”,《定势》阐述文体与风格的关系。
《情采》谈情和采的关系,《熔裁》讲练意、练辞,《练字》《熔裁》《声律》《丽辞》《比兴》《夸饰》讲遣词造句、敷设文采以及章法结构等问题。
《养气》排在技巧、方法论之后,意在强调写作作为一种精神活动,必须积聚心力。
《附会》即附词会义,讲文章的结构,强调文章写作的整体和谐。
《总术》之“术”,指文章的体制、纲领之要。
【补充:文心雕龙·体性(风格和作者个性的关系问题)
作品的风格:各师其心,其异如面。
1、P106,“风骨论”风骨:由讲人到讲文。
“风骨”是随魏晋人物品评风气而出现的术语。
刘勰是借“风骨”论文的第一人。
“风骨”更多是指散文,不适合后期的诗歌评论。
2、读古书的好处:①长见识②增进对问题的理解,受到启发。
3、《世说新语》是笔记。
4、两晋以后,开始出现用“骨势”、“骨力”、“风骨”来评论书法、绘画。
5、继书法、绘画评论之后,刘勰始借“风骨”论文。
6、“骨”指作品在文辞方面能达到完善境界而具有较高的感动读者的力量。
7、情感是流动的风。
8、显:可直接感觉性。
9、《文心雕龙》(南朝梁代)对文学的认识是杂文学的时代(杂文学:有韵之文,无韵之笔),讲的文学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