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_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常见的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一、教学设计理念和思路
世界各地在不同时间出现的各种天气变化都是天气系统作用的结果,所以,本节课的学习与现实联系非常密切。
在本节课的设计中,我认为应紧抓现实世界这条主线,通过列举天气实例,使学生使用所学理论知识,去解释现实存在的天气现象,这样不但可以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降低本课的难度,而且,达到了学以致用的目的,增强学生的成就感。
本课教学我主要分为两部分,即锋面系统、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系统。
在锋面系统部分,先通过动画演示,师生共同分析冷锋形成过程及冷锋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点,然后学生举一反三,小组交流、合作、探究,分析暖锋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点,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和锻炼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逐步掌握分析方法。
在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部分,主要通过“温故知新”环节,设计一个绘图题,让学生通过回顾前面所学知识,掌握气旋、反气旋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运动的原理,以此淡化学生固有的死记硬背的意识,掌握学习地理的正确、高效的方法。
二、教学方法
本课教学我采取了我校“自主预习、合作学习、探究研习”的高效课堂模式,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所有学生,先学后教,当堂达标。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主要使用了以下几种教学方法:
1.读图分析法:地图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我们应充分利用。
在本课的教学中我穿插了大量的图表,有动态的演示图、平面图还有各个天气实例的景观图,通过读图变抽象为直观,更好的展示知识的内在联系和事物的空间分布,运动状态,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2.对比法:本课的许多知识点容易混淆,比如冷锋、暖锋的概念和形成的天气;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状况等,通过对比记忆,可以让学生比较深刻的认识不同事物之间的异与同。
3.合作探究法:通过小组交流、合作、探究,集思广益,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突破难点。
另外,通过小组成员“兵教兵”,不但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也是纠偏补弱的有效方式。
4.启发式教学法:通过不断提出问题,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三、教学详案
动
画演示
新 授 内 容
锋面系统
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认真默读课本P44-45(第一段)内容,结合图2-2-16,思考以下问题:
1.结合图2-2-16,知道锋面的形成过程。
2.什么是冷锋?用什么符号表示?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分别是怎样?
3.什么是暖锋?用什么符号表示?过境前、时、后的天气分别怎样?
4.何为准静止锋?过境时天气如何?
二、巡视学生自主学习
三、检测与点拨
【指图说明】说出图中A 、B 、C 所代表的地理事物的名称。
师生共同分析,得出结论: 冷气团一定在下,暖气团一定在上。
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稳定。
锋面附近常伴有云、雨、大风等天气。
【观察与思考】 1.主动移动的是什么气团?应该是什么锋面系统?
2.A 、B 哪侧是锋前?哪侧是锋后?降水集中在锋前还是锋后?
学习范围和学
习要求,结合问题自主学习。
看图说话
明确
问题,观看
动画,回答问题
观看
通过自主学习,熟悉教材,初步掌握本部分知识
检查学习效果,发现学生问题
检测是否掌握锋面示意图
为后面学习冷锋、暖锋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点做铺垫
学生明确冷锋的形成过程及雨区
的位置和范围
重难点知识,师生共同分析,学
动
画演示
新 授 内 容
锋
面系统
(动画演示)师生共同分析: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点。
图片展示天气实例:北方春季沙尘暴、夏季的暴雨、冬季的寒潮 【过渡】我们已经明确了冷锋的形成过程,分析了冷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点,现在让我们以同样的方法来学习暖锋。
【观察与思考】1.主动移动的是什么气团?应该是什么锋面系统? 2.降水集中在锋前还是锋后?
【合作探究】暖锋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点。
提出具体要求:1.小组交流前,认真观看动画演示,对照问题独立思考
动画,积极思考 欣赏
图片,直观感受 明确
问题,观察
动画,回答问题
明确问题和要求,积
极参与,交流探究
生掌握分析方法,为学习暖锋做方法指导
过境前、时、后三幅图同时展示,对比分析,易于理解、把握
增加课堂趣味性,并让学生能直观感知
学生明确暖锋形
成过程及雨区位置和范围
培养学生举一反三,分析问题能力和合作交流能力
动画演示
新授内容锋
面
系
统
1分钟。
2.组长组织,组员积极参与,一名组员记录讨论结果。
3.讨论时间2分钟。
图片展示天气实例:我国夏季雨带的北移
【总结】冷锋、暖锋的特点
两分钟高效记忆!
提问检测背诵情况
【自主探究】通过冷、暖锋对比的表格,你能找出哪些区分冷锋和暖锋
的方法?
提问(学生自主补充、完善)
【总结】冷、暖锋的区别
对比,
高效
记忆
观察
表格,
对比
分析
对比分析,易于
学生把握异同点
限时记忆,当堂
掌握,实现高效
课堂
培养和提高学生
的对比分析能力
和总结归纳能力
新
授
内
容
锋
面
系
统
【过渡】我们已经明确了冷锋、暖锋的形成过程,学习了冷锋、暖锋过
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点,分析了区分冷锋、暖锋方法,你掌
握的怎么样呢,让我们来检测一下
【效果检测一】
1.下列有关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
C.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
D.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2.关于锋面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锋过境后,天气转阴,气压升高
B.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多与暖峰有关
C.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D.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上升
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______。
(2)A、B两图中,表示冷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__。
(3)A、B两图中,降水是锋前的是______。
(4)B图中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_ _。
5.读图思考:A、B两幅图,表示冷锋的是,表示暖锋的是。
认真
思考,
独立
完成
讲练结合,及时
学以致用,巩固
练习,加深理解
反馈学生掌握情
况,及时做出二
次备课
【过渡】通过我们刚才的学习,我们知道冷锋冷气团势力较强,暖锋暖气团势力较强,那么当冷、暖气团势力相当时,又会出现什么情况呢?动画演示,引出准静止锋
天气实例:江淮地区的“梅雨”天气;昆明准静止锋
【过渡】我们已经完成第一部分的学习,现在让我们一起学习常见的天气系统第二部分(字体变色强调)
新授内容气
旋
(
低
压)
与
反
气
旋
(
高
压)
【温故知新】根据要求绘图
1、标出两闭合等压线图中心气压的性质;
2、画出两图中A、B、C、D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用虚线箭头);
3、画出两图中A、B、C、D的近地面风向(用实线箭头)。
一、出示自主学习二:
请同学们用2分钟时间认真默读教材P45内容,结合图2-2-19,思
考以下问题:
1.气旋、反气旋分别是什么气压中心?
2.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是如何运动的?在其控制
下的天气特点?试举例。
3.反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是如何运动的?在其控
制下的天气特点?试举例。
绘图
明确
范围
和要
求,结
合问
题,自
主学
回顾旧知,获得
新知
通过自主学习,
熟悉教材,初步
掌握本部分知识
A B
新授内容气
旋
(
低
压)
与
反
气
旋
(
高
压)
二、巡视学生自主学习
三、检测与点拨
1.A、B两幅图,哪个表示气旋?哪个表示反气旋?
2.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是如何运动的?在其控制
下的天气特点?
图片展示天气实例:东南沿海的台风天气
3.反气旋的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上是如何运动的?在其控
制下的天气特点?
习
读图
思考,
回答
问题
读图
思考,
回答
问题
读图
思考,
回答
问题
检查学习效果,
发现学生问题
检测是否会判断
气旋、反气旋
对自主学习效果
和读图分析能力
进行检测
【总结】气旋与反气旋的特点
【效果检测二】
1.关于北半球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对应于高压系统
B.其水平面上的气流从四面八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入中心
C.其中心气流被迫下沉
D.气旋过境时天气晴朗
2.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台风过境气压变化的是()
对比
记忆
独立
思考,
自主
完成
通过对比分析,
把握异同点,易
于记忆、掌握
检测、反馈,了
解学生掌握情
况,进行二次备
课
小
结
回顾
本节
主要
内容
构建知识体系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常见的天气系统》学情分析
一、学生已有知识基础
1.学生通过初中学段地理知识的学习,知道天气的概念,认识天气预报中常用的天气符号,能够看懂天气预报。
前情回顾
回扣导入环节新闻链接:2014年11月30号,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袭击我国大
部分地区,伴随着大风温度迅速下降,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还下起大雪,部分地区降温幅度甚至达到20℃,许多城市气温创下入冬以来的新低。
提问:我国大部分地区此次天气变化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这种天气系统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什么天气变化?
运用
知识,组织
语言,回答问题
学以致用,联系
实际,体现学习对生活有用地
理,学习终身有用的地理的课程理念
作业布置
请同学们利用身边的媒体和亲身经历,以组为单位收集未来几天我县的天气变化,并分析其形成原因。
按要求完成作业
培养学生收集信息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板书设计
常见的天气系统
一、锋面系统
二、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系统
2.初中学段,我们学习了降水形成的两个基本条件,与本节内容相关的是,学生已经知道,要形成降水空气中必须含有足够的水汽,水汽的多少与降水的多少密切相关;要形成降水空气温度必须下降到水汽能够凝结出来,因此只有空气做上升运动,才有可能形成降水。
3.初中学段,学生已经接触到锋面雨的概念,知道冷、暖空气相遇时可能形成降水,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铺垫。
4.在高中必修一第一单元地球自转这一节中,学生学习了地转偏向力,知道地转偏向力在南、北半球的偏转特点。
5.在物理学科学习中,学生已经掌握气压的高低与空气密度有关,会分析低气压与高气压的形成原因。
在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热力环流部分,学生已经掌握温压相反的原理,会分析冷、暖气团气温、气压的特点以及受单一冷气团或者暖气团控制下的天气在气温、气压方面的特点。
6.在必修一第二单元第二节风的形成部分,学生已经掌握了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特点,以及在近地面,风受三力作用后,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二、学生生活经验
1.看天气预报是我们的一个日常习惯,学生也多次看过天气预报,知道在同一时刻,不同地区会出现不同的天气;同一地点,在不同时间会出现不同天气。
2.天气是同学们经常讨论的一个话题,对于气温的冷、暖我们可以很好的感知,对于天气的阴、晴、雨、雪、大风等天气现象和天气变化,同学们都有很多次的亲身经历,所以,要分析天气变化形成的原因,学生会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与现实联系密切,学生也能很好的理解、把握。
3.对于冷锋、气旋、反气旋所举的天气实例,学生都很熟悉,所以他们能够比较轻松的将理论知识与现实生活联系在一起,使抽象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利于学生加深对重、难点知识的理解。
三、不同学习基础的学生学习本课的难度分析
本节内容是大气圈与天气、气候这一节的最后一个知识点,也是难点之一。
一是概念多。
如冷暖气团、锋面、冷锋、暖锋、锋前、锋后等。
二、理论性较强,较为抽象。
如锋面的移动,气旋、反气旋气流运动状况等,要求既要有理论知识作支撑,又要有空间思维作基础。
对于程度较好的学生,掌握本节课内容,难度不大。
首先他们对本节之前的知识掌握的较好,为本节课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其次,程度较好的学生有着较强的空间思维能力,我对于本节课有难度的知识点,比如冷锋、暖锋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点,分别通过设计
动画演示、教师讲解、合作探究等环节,帮助他们突破难点。
如果,他们遇到难点,那应该是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教师要根据课堂上的实际情况,二次备课,解决学生遇到的难点问题。
对于程度较差的学生,我认为除了气旋过境时气压变化图的判读之外,他们可能还会遇到以下几个难点:1.冷锋和暖锋的区分;2.冷锋、暖锋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点,3.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
所以,除了一些突破难点的环节,我还设计了两次课堂限时记忆,让学生通过背诵,当堂掌握本节课重点知识,在检测题的选择上,也是难易结合,这样程度较差的同学,也能有事做、有收获。
四、课前准备
这一部分,我是通过课件在上课之前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根据课件要求做好准备,具体有以下三个方面:
1.物品准备,让学生拿出练习本,课堂上要用到。
2.精神准备,提醒学生坐姿要端正,精神要饱满,保证学生有好的精神面貌。
3.知识准备,本节课我主要设计了三个问题,即水平气压梯度力的特点;地转偏向力的特点;近地面风向与等压线是什么关系,让学生复习前面所学与本节有关的知识,为学习新知识做好铺垫。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常见的天气系统》评测练习
效果分析
【评测内容】
本节课评测练习的主要内容是:掌握冷锋、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点(如效果检测一中的2、3两题,前情回顾环节,联系实际的综合练习题),会区分冷锋和暖锋(如效果检测一中的4、5两题)。
掌握气旋、反气旋的气流运动状况(如绘图练习及效果检测二的第1题),掌握气旋、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如效果检测二的第2题)。
【评测意图】
根据本课重难点知识选择评测练习,通过练习,让学生学以致用,及时巩固,掌握重难点知识。
结合学情,本着让所有学生有事做,有收获的原则,评测练习题,难易结合,即能让程度较好的学生,动脑思考,提升能力,又可让程度较差的学生,有题做,增强他们学习
的自信心和成就感。
【评测方式】
锋面系统部分,评测方式有两种:效果检测试题评测;联系实际,材料分析评测。
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部分,评测方式有两种:绘图练习评测;效果检测试题评测。
【评测结果】
效果检测一的5个试题中,第4题,有大约1/5的学生说错答案,说明对于冷锋、暖锋的区分掌握的还不太熟练。
在绘图练习中,个别学生水平气压梯度力,没有用虚线箭头表示,将近一半的学生没有用直尺标画,这都说明,学生作图粗心,没有规范作图的意识。
效果检测二的第2题,将近一半的学生错选A项,这个题是个难点,A、B两项不好区分,所以,错选也是有情可原。
前情回顾环节,有1/3的学生不敢举手,不举手的原因,我认为不是知识没有掌握,而是语言不会组织,所以,我们以后要有针对性的,培养和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评测效果反思】
通过评测,我发现,老师在备课环节的选题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有针对性的选出考察重点知识的试题,学生可能会出错的问题,所选试题要和教学目标相一致,真正选出达标练习,过偏、过难、过于简单都是不可取的。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常见的天气系统》教材分析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高中地理必修一侧重自然地理,重点阐明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自然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是高中地理课程知识和理论的基础。
本节教材紧紧围绕大气环境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这一主线,包括五部分内容,即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运动;全球的气压带与风带;常见的天气系统。
由于各种天气现象的产生都与大气的运动、大气环流等有密切的关系,所以,本课《常见的天气系统》是在前四部分的基础上,从生活实际需要出发,分析大气环境中常见的天气系统,说明天气多变是不同天气系统影响所致,是联系实际的重点内容。
同时本课的学习还为后面气象灾害台风、寒潮等提供了理论基础,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冷锋、暖锋的形成及天气特点
气旋、反气旋的形成、气流特点及天气状况
2.教学难点:
冷锋、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及原因
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
3.教学重、难点确定的依据:
锋面系统和低压、高压系统是影响我国的主要天气系统,我国的降水和一些灾害性天气大都与锋面系统有关,尤其是与冷锋、暖锋有关;我国东南沿海频繁发生的台风天气是气旋作用的结果,而长江中下游的伏旱天气则是在高压系统控制下形成的。
另外,掌握了冷锋、暖锋、气旋、反气旋的形成及其与天气的关系,可以“学以致用”,解释发生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常见的天气现象。
确定冷锋、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变化及原因为本课难点之一,是因为本身锋面对天气的影响比较抽象,教材提供的静态图、平面图,不利于学生形成空间思维,再者分析冷、暖锋的移动过程对天气的影响,是从时间和空间两方面去分析,对学生来说理解上有一定难度。
而确定南北半球气旋、反气旋的气流状况与差异为难点之二,主要因为对于近地面水平方向上的气流运动,南、北半球学生容易搞混,不易记忆。
三、本节教材内容的呈现与课时安排
本节教材包括五部分,即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大气的运动;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常见的天气系统。
教材在内容的编排上,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前面知识为后面打下基础,后面知识是前面所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这样的编排方式,利于学生理解、掌握重难点知识。
课时安排:建议安排5课时
第一课时:大气圈的组成与结构;大气的受热过程
第二课时:大气的运动
第三课时:气压带、风带的形成与分布
第四课时:海陆分布对气压带的影响;季风环流
第五课时:常见的天气系统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常见的天气系统》评测练习
一、效果检测一(锋面系统)
1.下列有关锋面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影响我国天气的锋面主要是暖锋
B.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多是由冷锋形成的
C.我国冬季暴发的寒潮是冷锋南下形成的
D.锋面两侧温度、湿度、气压、风等都有明显的差别
2.关于锋面与天气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冷锋过境后,天气转阴,气压升高
B.我国的灾害性天气多与暖峰有关
C.暖锋降水多发生在锋后
D.暖锋过境后,天气转晴,气温上升
3.以下关于对右图描述正确的是()
A.图中锋面过境时,可能会出现狂风暴雨的天气
B.白天同一时间 ,a处气温低于b处
C.图中降水多发生在锋前,多为连续性降水
D.图中锋面过境后,气压升高,天气晴朗
4.读下图,完成下列问题:
(1)A、B两图中,表示冷锋的是______。
(2)A、B两图中,表示冷气团的小写字母是______。
(3)A、B两图中,降水是锋前的是______。
(4)B图中天气系统过境时的天气状况是_____ _。
5.读图思考:A、B两幅图,表示冷锋的是,表示暖锋的是。
二、气旋(低压)与反气旋(高压)系统部分
(一)绘图练习
根据要求绘图
1、标出两闭合等压线图中心气压的性质;
2、画出两图中A、B、C、D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用虚线箭头);
3、画出两图中A、B、C、D的近地面风向(用实线箭头)。
(二)效果检测二
1.关于北半球气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它对应于高压系统
B.其水平面上的气流从四面八方按逆时针方向旋转流入中心
C.其中心气流被迫下沉
D.气旋过境时天气晴朗
2.下列四幅图中,表示台风过境气压变化的是()
三、前情回顾,联系实际,综合练习
新闻链接:2014年11月30号,入冬以来最强冷空气袭击我国大部分地区,伴随着大风温度迅速下降,黑龙江、吉林、新疆等地还下起大雪,部分地区降温幅度甚至达到20℃,许多城市气温创下入冬以来的新低。
问题:我国大部分地区此次天气变化受哪种天气系统的影响?这种天气系统给我国大部分地区带来什么天气变化?
B
A
《大气圈与天气、气候——常见的天气系统》课后反思一、准备过程
在研读课标,明确课标要求,熟读教材,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制定出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以及教学重、难点。
以关注所有学生,达成目标,落实重点,突破难点为准则,设计本课教学环节和评测练习。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注重了前后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在分析重难点知识前,给学生做好知识上的铺垫,如先让学生明确受单一气团控制,天气晴朗、稳定,再去分析冷锋、暖锋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的天气特点,这样学生就比较容易理解其过境前、后的天气特征。
二、重点的落实
在重点知识的落实上,主要通过师生共同分析,小组合作交流探究,得出结论,让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表格总结,对比分析,限时记忆,当堂掌握。
效果检测,及时练习,讲练结合,学以致用,当堂达标。
三、难点的突破
冷锋、暖锋过境前、时、后的天气特点是本节课的难点之一,之所以难,是因为比较抽象,只要化抽象为具体就可突破难点。
我通过动态的动画演示,让学生观看冷锋、暖锋移动的整个过程,让他们形成空间思维,降低难度。
另外,师生共同分析完冷锋后,我设计合作探究环节,让学生自己交流、探究,使用冷锋分析的方法,分析暖锋,这样他们就可以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深化理解本部分知识,举一反三,从而突破难点。
南北气旋、反气旋的气流状况是本节课另一难点,这部分有难度的是气旋、反气旋近地面气流在水平方向上的运动状况,我通过温故知新环节,让学生绘图,因为近地面风向的形成学生已经学习,所以,通过绘图,他们就能得出气旋、反气旋近地面气流的水平运动图,练习旧知,获得新知,自主分析,得出结论,掌握了基本原理,从而突破了这个难点。
四、教学效果分析
通过学生的课堂反应和回答问题情况,可看出本节课是高效的,大部分学生都能当堂达标,程度较差的学生也能通过课堂限时记忆和练习,掌握本节课的重点知识。
但是这节课本身容量较大,虽然环节设计的很紧凑,没有多余环节和多余话语,但内容较多,我在时间的把控上没有做到最好,在部分需要思考的环节,没能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在练习题的检测上,学生出现问题,没能停下来进行细致的讲解和二次备好,这是我以后需要改进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