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
儒家经典中的孝道观家庭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平衡
儒家经典中的孝道观家庭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儒家经典中的孝道观:家庭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孝道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都在儒家经典中占据着核心地位。
孝道不仅是一种家庭伦理观念,更涉及到个人与社会的责任与义务。
在儒家经典中,孝道观灌注着对家庭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平衡思考,为人们树立了健康的人际关系模范。
本文将就儒家经典中的孝道观,探讨家庭伦理与社会责任的平衡关系。
一、孝道观与家庭伦理孝道作为中国传统伦理观念的核心,强调子女对父母的尊敬与仁爱,是家庭伦理的基石。
孝道观凝聚了儒家经典的精华,如《论语》中的“孝弟”、“不孝有三”,《孟子》中的“至亲无疵”等等,都突出了孝道在家庭伦理中的重要性。
首先,孝道观对家庭伦理的价值认同呼应了个人与家庭的关系。
儒家经典教导人们要尊敬父母,孝敬长辈,在家庭中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正是这种孝道观的传承,让家庭成为一个温暖的社会小单位,每个家庭成员都以仁爱和尊重为主导,共同营造家庭的幸福与和谐。
其次,孝道观通过传统经典的引导,形成了家庭中代际关系的平衡与和谐。
在家庭中,父母担负着教育子女的重任,而子女则应以孝道为准则去尽心尽力地照顾父母并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儒家经典中的孝道观正是引导着人们注重家庭代际间的责任与义务,避免了与父母之间的冲突与矛盾。
总之,儒家经典中的孝道观对于家庭伦理价值的强调,既是一种道德行为的规范,更是子女对父母尊重与关爱的实践与表达。
二、孝道观与社会责任孝道观不仅对家庭伦理有重要影响,同时也涉及到个人在社会中的责任与义务。
儒家经典中的孝道观摒弃了私利主义,提倡着人与社会的和谐共处。
首先,孝道观教导人们要以仁爱之心去关心社会的弱势群体。
在儒家经典中,特别是《孟子》中的“仁者爱人,爱人者,能劝天下”以及“舍己从人,知人之恶”等思想,说明了孝道观对于社会责任的强调。
孝子应当将个人的努力用于社会公益事业,关心社会弱势群体,帮助他们渡过困难,实施仁爱之道。
《论语》中孝道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教育意义
《论语》中孝道思想对当代大学生的现实教育意义《论语》中“孝”的内涵非常丰富,包括行为上的“能养”,心理上的“敬重”,“服其劳”时的容色,社会关系层面的“亲仁”、“泛爱众”。
学习和借鉴《论语》中的孝道思想,对当代大学生进行孝道观教育,对培养其正确的孝道观;提高他们的自身修养,健全人格;培养感恩意识;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都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和价值。
一、《论语》中的孝道思想(一)行为上的“能养”,心理上的“敬重”《论语》里关于孝的思想内涵丰富,孔子对此进行了系统地阐述,首先,要做物质上赡养父母,让父母衣食无忧,这是孝顺父母最基本的要求,即孔子所谓的“能养”,但“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可以看出,仅在物质上满足父母的要求,还不能说是尽了孝道,如果没有孝敬之心,那么物质上的赡养和动物之间的能养一样,人异于禽兽之别,就在于不停留于物质层面的供养,还有精神层面的关心和敬重。
由此可见,在孔子看来,孝顺父母,不仅要让父母吃饱穿暖,衣食无忧,更重要的是在心理上要关心、敬重父母,《孝经》中也说:“孝有三,大孝尊亲,其次弗辱,其下能养。
”这也足以说明孝顺父母的最高境界是敬重父母,而“能养”只是孝顺父母最基本的要求。
因此,只有做到了行为上的“能养”和心理上的“敬重”,才能让父母身心愉悦,这才是真正的孝顺父母。
(二)服“其劳”时,脸上有容色有人说好吃好喝地侍奉父母,任父母差遣,帮父母干活就是孝顺父母了,但如果我们在供父母差遣时不是心甘情愿的,满脸愁容甚至怒色,脸色难看,这也不能称之为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论语·为政》)可见,真正的孝不仅仅是在物质上或者体力上照顾父母,更重要的是在长辈面前要有愉悦的表情、好看的脸色。
但实际上子女在父母面前长期保持愉悦的容色是很困难的,尤其是当子女和父母的需要发生冲突的时候,就容易“色难”,因此,只有对父母有深爱有敬重之心的人才会长久地在父母面前有愉悦的容色,正如《礼记·祭义》所言:“孝子之有深爱者必有和气,有和气者必有愉色,有愉色者必有婉容。
国学经典:《论语》中的道德教育
国学经典:《论语》中的道德教育导言《论语》是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记录,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之一。
其中包含了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对于培养人们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从《论语》中选取几个代表性章节,深入探讨其中蕴含的道德教育思想。
一、仁爱之道在《论语》中,孔子强调了仁爱之道,认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这一原则体现了对他人利益的关注和尊重,以及遵守社会规范和道德准则的重要性。
通过引导学生始终保持善良和同情心,在与他人相处时坚持公正和诚实,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二、知行合一《论语》中还提到了“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这样一个教育理念,强调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重要性。
孔子认为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才能真正将所学知识转化为自己的真知灼见。
通过反复学习和不断应用所学,学生可以培养自己的品德和道德修养,将道德理念融入到日常生活中。
三、孝道与家庭伦理孔子非常重视孝道,他讲述了许多关于父母和儿女之间的故事和教导。
他认为尊敬父母是一个人最基本的道德要求之一,并强调家庭伦理在社会稳定和发展中的重要性。
通过向后代传递这些道德价值观,孔子希望能够塑造出更具有良好品德的个体并推动社会进步。
四、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论语》还提到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思想。
孔子强调个体要先从自我改变开始,然后才能辅助家庭成员提升自己,并最终影响整个国家乃至全世界。
这种基于人类优秀品质培养个人及社会整体素质的观点对现代社会仍然具有重要借鉴意义。
结论《论语》中所包含的道德教育思想,体现了孔子对于人际关系、性格塑造和公共生活的独到见解。
通过学习《论语》,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并传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道德价值观,为我们建立正确的道德标准提供指导。
只有将这些道德教育思想融入日常生活中,我们才能真正实现个人的全面发展,推动社会和谐稳定。
孔子“孝”论及其现代价值
孔子“孝”论及其现代价值方国根在中国古代,“孝”论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从自发、自觉到强化、定型的过程。
可以说,孔子“孝”论的基本内容,更有原汁原味,涵盖了我们今天倡导的孝行的各个方面,如讲求赡养和敬事合一,注重和谐,重视孝行的自主、自觉、自律,特别是寻求和肯定“孝”道的根源性和社会意义所表现出来的“入世”精神,等等。
“孝”是儒家伦理道德中的一个十分重要的范畴,也是具有大众性和民间性的一个道德理念。
自古至今,它一直作为中华民族崇尚的美德,构成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
“孝”的观念的产生,是与中国古代建立在农耕基础上的家国一体的宗法社会结构密切相关的,它是基于血缘关系的情感因素与原始的祖先崇拜的结合。
“孝”字始见于西周时期的典籍及当时的铜器铭文,其内涵主要是对祖先的“追思”、“追孝”、“孝祀”,以及对父母的“孝养”。
孔子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对“孝”的道德观念给予了相当的观注。
他在继承西周时期关于“孝道”思想的基础上,结合春秋时期的实际,对孝道孝行给予了新的诠释,在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对“孝”进行了较为系统的阐发,并重新赋予其新的内涵。
在《论语》中有大量记载孔子与弟子谈论和探讨“孝”的内容,其主要观点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孔子针对时人认为赡养父母就算“孝”的观念和行为,主张“孝”不仅仅是指子女从物质上赡养父母,而且重要的是要尊敬、善待父母,提出了“孝敬”的主张。
孔子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在我国历史上首先提出了“孝敬”的概念,并对“孝养”与“孝敬”做了区别:前者所关注的只是从物质、经济的层面上来奉养、满足父母的需要;后者则增加和凸显了精神、感情层面的内容,要求子女对待父母应怀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尊敬,强调子女对父母要多加关心,尽可能地保持其健康长寿和精神愉悦,使父母在有生之年得以养体和养志。
可见,孔子的“孝”,是从人性角度、从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界定的,即做到了物质奉养和精神慰藉的有机结合,并突出精神慰藉的重要性,以此来强调和凸显人与动物的区别。
论语忠孝观
论语忠孝观《论语》是中国古代儒家经典之一,其中蕴含了丰富的忠孝观念。
在古代社会中,忠孝是人们必须遵守的基本道德规范,也是社会秩序的重要基石。
在《论语》中,孔子及其弟子们通过对话和论述,表达了对忠孝的深刻理解和重视。
首先,孔子强调了孝的重要性。
他认为孝是仁的根本,是家庭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在《论语·学而》中,孔子说:“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他主张子女要尊敬、顺从父母,尽自己的本分和责任。
同时,孔子也强调了“父慈子孝”的双向关系,认为父母和子女之间应该相互关爱、尊重。
其次,孔子谈到了忠诚的重要性。
他认为忠诚是君臣关系、朋友关系等社会关系中的重要品质。
在《论语·八佾》中,孔子说:“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他主张臣子要忠诚于君主,但同时也强调了君主的义务和责任。
此外,孔子也认为忠诚不仅是对君主的义务,也是对国家的义务。
在《论语·卫灵公》中,孔子说:“天下之有德者,为能以天下为国家,以国为家,以家为身。
”他主张人们应该以国家为重,为国家尽忠职守。
此外,《论语》还强调了忠孝的相互关系。
在《论语·里仁》中,孔子说:“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君子之于天下也,义之与比。
”他认为君子的行为应该以道义为准则,而道义则包括了忠诚和孝道。
同时,孔子也认为孝是忠诚的基础,只有在家中对父母尽孝的人,才能在国家和君主面前表现出忠诚。
因此,忠孝是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关系。
最后,《论语》还强调了忠孝与礼的关系。
在古代社会中,礼是人们行为准则的重要规范之一。
孔子认为礼是表达忠孝的一种方式。
在《论语·为政》中,孔子说:“生则敬养,死则敬享。
尽此四者,以孝于友。
”他认为人们应该用礼来表达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同时,孔子也认为礼是维护社会秩序的重要手段之一。
在《论语·颜渊》中,孔子说:“齐景公有疾,孟武伯问疾。
公曰:‘命代之死。
’对曰:‘天道远,人道迩,非所及也。
愿公更之。
’公曰:‘及斯言也,四海之主可废一君。
孔子的孝道观
孔子的孝道观“孝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核心美德之一。
其实,孝的思想早在孔子以前就已产生,在西周的铜器铭文之中“孝”字从老从子,象征老人扶子之行,象征年轻人搀扶族中老者。
“孝之本宜,恐非限于父母,诸父诸祖亦应善事。
”。
但是综观《论语》里的孝道思想,跟上古时期更为接近,那就是“孝”不仅仅是对父母的义务,还是忠于国家的品德基础,是成为一个合格的士的标准之一,在孔子那里,孝不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是精神上的抚慰和祭奠。
首先,孔子认为“孝”是一切道德规范的根本及其发展的前提。
孝悌是做人的根本, 人之行莫大于孝, 为人者如果做不到孝, 那其他的品质也就无从谈起。
有子继承的是孔子的思想,可是说这是对孔子孝道思想的延展,孔子自己也说,“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凡爱众,而亲仁。
“孝”由此就成为小辈或者臣子依据一种更高的价值目标和价值准则,根据一定的认识论方法处理与君和父的关系的一种品性。
在这种解释思路下,“孝”不是无原则的服从,“孝”是学道的表现和成就,是对自己内心最高价值准则的服从。
“孝”不是对长辈和上级的单向的义务。
其次,孔子认为在精神上的孝,意义远大于物质的供养。
”对于父母对自己孩子的看法,向来都被认为有主观的成分,但是人们不会对孝子父母对孝子的看法有怀疑和不好的评价。
孝道作为人伦之一,那个时代是大家很重视并且有目共睹的,如果是公认的孝子,那么他的言行对社会就有一定的示范作用,成为道德楷模式的人物。
此时,就连父母家人也变成了“孝”的监督者,他们的言行是有公心且可供参考的。
由此可见,孝在当时已经被提升到了一个怎样的高度。
再次,孝道对政治能够起到作用。
除了间接地从孝到忠,孝道还可以淳化社会风气,教化大众,安定社会。
孔子还解释说:临之以庄,则敬;孝慈,则忠;举善而教不能,则劝。
在他看来,倡孝实际上就是一种用德行来影响政治,作用于社会与百姓,维持社会秩序的一种治国方略。
因此,孔子及儒家主张用孝教化百姓。
“最后,《论语》中提到,孝不仅是生养,还是死葬,不仅是对人生前的尊敬,更是对死后亡灵的尊重,慎终追远,这才是孝的完结。
孔子孝道思想及其现代意义_孔子的孝道观
孔子孝道思想及其现代意义_孔子的孝道观孝是中华的传统美德,孔子早期就在孝方面提出了孝道思想。
对当今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孝道思想及其现代意义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孔子的孝道思想“孝”在孔子思想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孔子作为中国封建社会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对“孝”的道德观念给予了孝注入了新的内涵, 在《论语》中有大量记载孔子与弟子谈论和探讨“孝”的内容,其主要观点有如下几个方面:其一,养父母之身,养父母之心,养父母之志。
孔子认为养父母之身即用物质赡养父母是尽孝的基本内容, 并认为人人都能够做到, 因而没有将它作为重点加以强调。
孔子在我国历史上首先提出了“孝敬”的概念,并对“孝养”与“孝敬”做了区别:前者所关注的只是从物质、经济层面上来奉养、满足父母的需要;后者则增加和凸显了精神、感情层面的内容,要求子女对待父母应怀有发自内心的真诚的尊敬,强调子女对父母要多加关心,尽可能地保持其健康长寿和精神愉悦,使父母在有生之年得以养体和养志。
可见,孔子的“孝”,是从人性角度、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来界定的,即做到了物质奉养和精神慰藉的有机结合,并突出精神慰藉的重要性,以此来强调和凸显人与动物的区别。
其二,无违与谏诤。
孔子认为作为子女不违背父母的意愿,尽力事亲,让父母高兴,但他反对盲从性的“愚孝”,从子女与父母双向角度,对“孝”进行了内容上的引申和扩展。
“孝敬”父母,作为子女所需努力的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要听从、顺从父母的意志,维护父母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
谏诤也是为了维护家庭总体的利益。
子女对父母的错误的正确态度是谏诤, 但要讲究方法方式, 态度要好, 不要伤害亲情。
如果父母有不对的地方, 要轻微婉转地劝止, 看到自己的心意没有被听从, 仍然恭敬地不触犯他们, 虽然忧愁, 但不怨恨。
其三,慎终追远。
从“慎终追远”的角度,对“孝”行的动机和必要性进行了崭新的诠释,阐明“神道设教”的重要性,为其孝论奠定了理论和现实的基础。
论语中孝道
论语中孝道
《论语》中有很多关于孝道的论述,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是:1.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弟,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
行
有余力,则以学文。
”这句话表明,孝道是为人之本,如果一个人在家能够孝顺父母,出门能够尊敬师长,那么这个人就具备了成为仁人的基本条件。
2.子曰:“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于父之道,
可谓孝矣。
”这句话强调了孝道不仅仅是赡养父母,还包括尊重父母的意愿和价值观,并且不改变他们的生活方式。
3.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
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这表明孝道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和尊敬。
4.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这
句话教导我们,作为子女应该尊重父母的意愿,即使父母不听从我们的建议,我们也应该保持尊敬和关爱的心态。
5.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强调了子女
应该尽可能地陪伴在父母身边,如果必须离家远行,也应该告知父母自己的去向和计划。
总之,《论语》中强调的孝道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供养和尊重父母的意愿和价值观,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关爱和尊敬。
同时,作为子女也应该保持尊敬和关爱的心态,尽可能地陪伴在父母身
边。
论语中孝的四个层次
论语中孝的四个层次孝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个价值观念,也是中国古代伦理道德的核心之一。
在《论语》中,孔子对于孝有着深入的探讨和阐述,将孝分为了四个层次。
本文将以孝的四个层次为标题,分别进行阐述。
一、恭敬孝孝的第一个层次是恭敬孝,即对父母的尊敬和顺从。
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克己复礼为孝,无怨为君。
”这句话意味着孝顺父母是一种自我约束和修养,同时也是对君主的忠诚。
恭敬孝体现了一个人对父母的敬畏和尊重,是一个人品德修养的起点。
恭敬孝的具体表现可以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滴细节上。
比如,孝顺的人会尽量满足父母的要求,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主动为父母分担家务,经常和父母交流沟通等。
恭敬孝的核心是要以孝心对待父母,尊重他们的意愿和决定,不轻易违背他们的意愿。
二、谨慎孝孝的第二个层次是谨慎孝,即对父母的言行要谨慎,不做让父母失望的事情。
孔子在《论语》中说过:“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这句话告诉我们,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要做到合乎自己身份和职责的事情,不做过分冒进和不负责任的事情。
谨慎孝的具体表现可以体现在个人行为上。
比如,孝顺的人会遵守社会公德,不做违法乱纪的事情,不给家庭和父母带来麻烦和困扰。
同时,谨慎孝还要求一个人要有自己的目标和追求,努力学习和工作,为家庭和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三、忠诚孝孝的第三个层次是忠诚孝,即对父母要忠诚,无论是在物质还是精神上都要尽力帮助和照顾他们。
孔子在《论语》中说过:“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这句话意味着在父母还健在的时候,子女应该尽量减少对外出游的次数,以便更多地陪伴和照顾父母。
忠诚孝的具体表现可以体现在经济支持和精神关怀上。
比如,孝顺的人会主动承担家庭的经济责任,尽量减轻父母的负担,同时还会关心父母的身体和心理健康,给予他们温暖和关爱。
忠诚孝要求一个人要有强烈的家庭责任感和使命感,为了家庭的幸福和团结,愿意付出一切。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感悟
子夏问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感悟《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感悟》在孔子的《论语》中,有一则关于孝道的对话:“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不敢。
”这是孔子对于孝道的深刻思考和教导,也给我们留下了许多值得思考的启示。
今天,我将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来探究这一主题,带你一起深入理解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感悟。
一、孝道的内涵和意义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伦理道德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之一。
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感悟,其中蕴含着对孝道的理解和诠释。
在古代社会,子女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被视为至高无上的美德,而在现代社会,孝道的内涵也在不断延伸和深化。
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社会中,如何理解和践行孝道,都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和实践的命题。
二、孝心与孝行“色难”是孔子对孝道的诠释,意味着孝顺和尊敬父母是一件不易的事情。
孝子曰色难有事弟子服其感悟,告诉我们孝道不仅仅是口头上的尊敬和表达,更需要通过行动来体现和实践。
在现实生活中,如何用心和行动来孝敬父母,是我们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从尊敬父母、悉心照料他们的生活起居,到关心父母的身心健康,都是体现孝道的具体实践。
三、孝道与社会责任“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不敢。
”这句话告诉我们,孝子不仅在家庭中要孝敬父母,更需要在社会中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义务。
作为一名合格的孝子,需要在工作生活中努力奋斗,为社会、为家庭创造更多的财富和价值,用行动来回报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
也需要关心社会上的弱势群体,热心公益事业,传播孝道的精神。
四、个人感悟与思考在我看来,“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不敢。
”这句话不仅是对孝道的思考和诠释,更是一种人生的态度和价值观。
在现代社会,孝道的内涵和实践方式也在不断地发生变化和创新,我们需要根据时代的变迁和社会的发展来重新认识和理解孝道。
总结回顾通过对“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不敢。
对《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浅谈
对《论语》中的孝道思想浅谈《论语》是儒家经典之一,其中涵盖了孔子及其门徒的言论和行事,反映了孔子的思想体系和伦理道德观念。
在《论语》中,孝道被视为一种基本的道德规范和人际关系的准则,是建立和谐家庭和社会秩序的基础。
下面将对《论语》中的孝道思想进行浅谈。
一、孝道的定义和内涵《论语》中多次提到“孝”,认为孝是一种基本的道德行为,是对父母、祖先和长辈的尊敬、关心和侍奉。
孝的内涵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敬养父母。
孔子认为,孝是一种基本的人伦关系,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关心,要供养父母并满足他们的基本生活需求。
同时,也要关心他们的精神和情感需求,尊重他们的意见和决定。
2.继承先祖。
孝不仅是对父母的尊敬,还包含着对祖先的敬仰和继承。
在孔子看来,祖先是我们生命的源头,我们应该通过祭祀、祭拜等方式来表达对他们的敬意和感激之情,同时也要传承和发扬他们的精神和文化。
3.忠孝两全。
忠孝两全是《论语》中的一个重要思想。
孔子认为,一个人应该既忠于自己的国家和君主,又孝顺自己的父母。
这两者并不矛盾,而是相互促进的。
一个人只有具备了孝道,才能真正做到忠诚于国家和君主。
二、孝道的重要性1.家庭和谐。
孝道是家庭和谐的基础。
在家庭中,如果子女能够尽到对父母的孝道,就会形成一种尊重长辈、关心家人的良好氛围,从而促进家庭的和睦与幸福。
2.社会稳定。
在《论语》中,孔子强调孝道对社会稳定的重要性。
如果每个人都能够尽到对父母的孝道,那么整个社会就会形成一种尊老爱幼、关爱他人的良好风尚,从而促进社会的和谐稳定。
3.个人成长。
孝道对个人的成长和发展也有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对父母的尊敬和关心,我们可以培养自己的感恩之心和责任感,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和人格魅力。
三、如何实践孝道1.听从父母教诲。
孔子认为,子女应该听从父母的教诲,不违背他们的意愿和期望。
同时,也要认真学习并遵守家庭规矩和传统价值观念,从而在家庭中建立起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
2.关心父母健康。
子女应该时刻关心父母的身体健康状况,关注他们的饮食起居和精神状态。
论语.论文
《论语》论文论《论语》中的孝******学院:XXXXXXX专业:XXXXXXXXXX班级:20xx级学号:*******手机号:159XXXXXXXX目录摘要 (2)关键词 (2)正文内容 (2)摘要:“孝”作为一个伦理观念正式提出是在西周,“孝”是中华文化传统所提倡的行为,所谓“百行孝为先”,反映的就是中华民族对孝的重视。
而我们的传统孝道又是以孔子的孝道思想为基础的,孔子作为对孝道思想影响最大的思想家,他的孝道观自建立起就对中国人的行为、情感、思维方式以及中国社会的进程有着极深的影响,直至今日,孔子的孝道观在当代仍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字:《论语》孔子孝文化正文内容:“孝”,从字义上解释是指对父母尽心奉养并顺从,是指子女的行为不应该违背父母的、家里长辈的意愿,这是一种稳定的伦常关系。
而真正意义上汉传统文化里面的孝则是以“敬”为前提的,作为子女、晚辈,对“敬”的最好表达就是所谓的“顺”,即“孝顺”、“孝敬”,故孝的本质是也就是“顺从”。
在我国,孝的观念源远流长,早在公元前11世纪以前甲骨文中就出现了“孝”字,这也就是说,那时的华夏先祖就已经有了孝的观念。
而作为儒家学派创始人的孔子就是一位全面地系统地论述孝道的思想家。
孔老夫子曾经说过,“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论语·为政》)这是对其弟子子游发问的回答,夫子在这里突出的一个“敬”字,说的很有道理,我们要对父母尽孝,不能只是赡养父母,不仅要物质上赡养,还要在态度上恭敬,是应该让父母过的舒适开心,故夫子的孝论并不单纯是指赡养行为,更重要的,夫子认为孝是一种内在情感,一种根源于血缘关系的自然亲情。
这是夫子对孝行的那种较高层次要求的体现。
无外乎孟子也说:“孝之至,莫大于尊亲。
”(《孟子·万章上》)“仁”的思想是孔子思想的核心,也是其伦理思想的根本内容。
夫子认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是必须拥有一颗仁爱之心的。
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句子或经典事实
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句子或经典事实古代中国的文化以及哲学思想对孝道有着特殊的观念,并以孝道为其礼仪教化的核心。
论语更是将孝道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以让孝道成为一种至善、至美的伦理学标准。
下面详细介绍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句子或经典事实。
首先,“子曰:‘孝乎,义乎,犹不可以已也。
’”(《论语为政》)这句话提出了极高的孝道标准,并将孝道和义道相结合,表明孝道必须与义道相统一,以完成其使命。
其次,“孝子不匮”(《论语八佾》),孝道不仅仅是关爱如同父母的亲人,而是把关爱扩展到任何身边的人。
此外,“安上恭下,其别乎!”(《论语子路》),在谈论孝道时,孔子特别强调安上恭下,这代表着孝道也包括“恭”(安、宁),所以孝不仅要把爱心传递给上级,也需要有礼貌待人。
另外,“孝敬之心,伦理之本”(《论语里仁》),这句话提醒我们,孝道是伦理作为基础的核心,孝道乃伦理背后的动力,只有通过孝敬,才能达到完善的伦理标准,达到真正的善良。
最后,“孝在先,礼在后”(《论语季氏》),孝在伦理学中被认为是最重要的,比任何其他的伦理学标准都更加重要,而且孝道是礼仪教化的基础,也是构成古代文化精神的核心要素。
总结而言,古代中国的文化与哲学观念对孝道具有重要意义,而论语更是将孝道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以让孝道成为一种至善、至美的伦理学标准。
经典句子或事实包括:“子曰:‘孝乎,义乎,犹不可以已也’”,“孝子不匮”,“安上恭下,其别乎!”,“孝敬之心,伦理之本”,“孝在先,礼在后”。
因此,古代中国推崇孝道,并以孝道为其礼仪教化的核心。
回顾古代中国的文化历史,我们可以发现,自古以来,孝道就一直深入民心,是古代文化的核心要素。
孝道不仅是一种伦理学标准,更是一种美德,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应该被推崇,被传承。
尽管当今的社会观念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但古老的孝道思想仍然被传承,关于孝道的各种文化遗产也仍然被珍视。
以上是关于论语中关于孝的论述句子或经典事实的详细介绍,古代中国的文化以及哲学思想对孝道有着特殊的观念,并以孝道为其礼仪教化的核心,希望以此促进对中国传统文化和孝道的认识,并通过孝道更好地履行我们的社会责任,实践社会公德,以达到世界和平、友谊的理想。
儒家的孝道
儒家得孝道及其现实意义“孝道”文化就是中国特有得,它有着悠久得历史。
据考证,甲骨文中就已经出现“孝”字、“孝"就是一个会意字,它得意思就是小子搀扶着长着长长胡须得老人、《尔雅·释训》云:“善父母为孝",《说文解字·老部》说:“孝,善事父母"者。
段玉裁注曰:“《礼记》:‘孝者,畜也’、顺於道,不逆於伦,就是之谓畜、" 畜者,养也。
“孝”得基本含义就是善于待奉与赡养父母得意思。
一、先秦时期儒家得孝道观1、奉养父母2、报答父母养育之恩。
3、尊敬父母,娶妻必告之。
4、孝顺父母应该成为效法得榜样、5、不孝父母就是最大得罪过。
ﻫ第二,孔子论孝道孔子创立“仁学”,“孝"就是“仁"得重要内容之一。
孔子得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在儒家瞧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就是实行仁德得根本。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得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ﻫ有一次,孟懿子问孝,孔子回答说:不违背礼得规定,孔子又将这个意思告诉樊迟,樊迟不明白就是什么意思,孔子在向她解释说:“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 父母在世时要以“礼”来事奉她们,父母死后要以“礼”来安葬她们,安葬以后还要按照“礼”得祭祀她们。
“事生”最基本得就是“奉养”,首先要保证父母得吃与穿。
在些基础上,更为重要得就是要尊敬父母。
子游向孔子请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就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还回答子夏问时说:“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就是以为孝乎?"(同上)如果,只养活父母,对父母不尊敬,即就是每一顿都给她们酒肉吃,也不能算做到了“孝”。
孝顺发出自内心得真正得爱,语言要与气,面色要与悦,行为要恭敬。
子夏说:“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事奉父母,要做到尽心竭力、ﻫ孔子认为,为人子者不要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
《论语》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
《论语》孝道思想的当代价值2019-05-03摘要:孝道思想是孔⼦的思想学说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孔⼦所倡导的孝道,强调⼦⼥对⽗母的真诚的热爱、尊敬之情,强调⼦⼥对⽗母奉养的责任,强调“事亲”⽅⾯的推⼰及⼈。
在现代社会⾥倡导与弘扬孝道精神中的积极因素,具有很强的社会意义和时代价值。
通过研究《论语》来理解孔⼦的孝道思想,对于我国当代精神⽂明建设具有积极的意义。
关键词:《论语》;孔⼦;孝道;当代价值中图分类号:B22 ⽂献标志码:A ⽂章编号:1002-2589(2013)22-0076-02⼀、《论语》中孔⼦关于孝道的思想《论语》⼀书中孝字共出现19次[1],谈到“亲”但与“孝”密切相关的有5处,虽没出现“孝”或没出现“亲”,但与“孝”有关的有8处,其中有两处为曾⼦引孔⼦语。
这些内容体现了孔⼦对于孝道的观点。
(⼀)对待⽗母要态度恭敬孔⼦思想中的孝道,不仅是对⽗母要“养”,还要有“敬”即恭敬的态度。
对⼦⼥来说,尽到对⽗母赡养的义务是孝道的最基本的内容。
但在孔⼦看来,仅仅供养⽗母吃喝、为⽗母办事是远远不够的。
即所谓“今之孝者,是谓能养,⾄于⽝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孔⼦举此例意在说明,养⽽⽆敬爱之⼼,跟养⽝马⼀样,就不是真孝。
因为它缺乏孝道最为实质的内容――“敬”。
只有既“养”且“敬”,才能显⽰出⼈和动物的区别[2]。
《⾥仁》篇中有“事⽗母⼏谏,见志不从,⼜敬不违,劳⽽⽆怨。
”⽣活中,⼦⼥和⽗母必定会有意见不同的时候。
⼦⼥如何向⽗母提出⾃⼰的意见,是⼀个很实际的问题。
孔⼦认为,⽗母不听从⼦⼥的意见,⼦⼥要做到不怨恨。
这⼀点需要⼦⼥发⾃内⼼的恭敬。
(⼆)对待⽗母要关⼼其精神孔⼦还要求⼦⼥要关⼼⽗母的精神。
《为政篇》第⼋章:⼦夏问孝。
⼦⽈:“⾊难。
有事,弟⼦服其劳;有酒⾷,先⽣馔,曾是以为孝乎?”孔⼦以反问的形式回答了⼦夏的提问。
虽然没有具体说如何做,但是明确表达了仅仅供养酒⾷是不够的含义。
《⾥仁篇》第⼗九章有相关内容,即⽗母在,不远游,游必有⽅。
《论语》中的孝悌之道
《论语》中的孝悌之道孔子眼中的“孝悌之道”摘要:《论语》中,“恕”与“仁”为其核心的思想,而孔子又认为“孝悌为仁之本”,可以说孔子是十分重视孝悌之道的。
甚至,儒家认为“孝”是天经地义的至德要道,是百行之本,万善之先。
由此可见,在孔子的思想中“孝”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除了重要性,本文还会着重讨论孔子眼中“孝”的具体含义及“孝”的特点,和孔子一些关于“孝”的思想对现世的影响。
关键词:《论语》;孝悌;重要性;特点;影响;引言《论语》一书,乃孔子遗训所萃,此为中国最古最有价值之宝典。
——钱穆。
《论语》是孔子的弟子和再传弟子追记孔子的言行思想编纂而成,全书20篇,498章,是儒家思想和中国文化最重要的典籍。
孔子,名丘,字仲尼,生于公元前551年,死于公元前479年。
孔子少时贫贱,做过管仓库和放牧的小吏,30岁开始创立了中国第一所私学,一生主要活动是从事教育,传说有弟子3000人,其中优秀的有72人。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春秋末期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
孔子的思想,中心是讲做人的道理。
他提出“为政以德”的主张,认为治国要以道德教化为基础;为改变当时“天下无道”的局面,恢复社会安定,他提出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思想体系,并致力于道德教育。
提出了孝、梯、忠、信、恭、宽、敏、勇、直等一系列道德规范;“仁”是孔子思想学说的核心。
而“孝悌”便是孔子的道德思想体系中重之又中的一环。
一、“孝”的重要性《论语》开篇中的“学而篇”第二则就提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上。
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这一章虽出自有若之口,但传达的却是孔子平日向弟子灌输的主体思想之一,其中心内容是“孝悌为仁之本”。
一个人如果能孝敬父母、尊敬兄长,那就有了实践仁德的基础和根本。
《论语》开篇便点出了“孝悌”的重要地位,可见儒家是十分重视孝悌之道的。
因中国从古至今深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所以,自汉唐以来,我国就有一条选拔人才的不成文规定,即“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浅谈《论语》的孝道文化及其现实意义
多的是中华民族文化的精华 ,其养老敬老的基本社会道德 是一份弥足珍贵的文化遗产 。在大力弘扬传统文化 、积极
推进公 民道德建 设 、构 建 和谐社会 的今 天 ,尤 其是在 我 国
总能保持和颜悦色,即 “ 色难 ” ,尤其是在父母 年老体弱 时, 做子女的能做到心甘情愿、始终 和颜悦 色地孝敬父 母 ,这就比较难了。想想我们小时候,父母何尝不是始终
孟懿子 问孝 ,子 日: “ 违。 无 ”樊迟御 ,子告 知日:
“ 孟孙 问孝 于我 ,我对 日 ‘ 无违 ’ ” 樊迟 日 : “ 谓 也? 。 何 ”
子 日 : “ ,事 之 以礼 ;死 ,葬 之 以礼 ,祭 之 以礼 。 也 生 ” 就是说 尽孝道 不可 违背礼 制 。无违 ,即是不 要违 背 ,不 要
丰富并赋予新的内容。弘扬 中华民族的传统孝文化 ,重建与现代文明社会相适应的新孝道文化,对融合代际关系、实现 家庭和睦、营造孝亲敬老的良好社会氛围、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关键 词 ]《 论语 》 ;孝道 ;价值 ;道德 ;教 育 ;意义 [ 中图分类 号 ]G 3 O [ 文献标识 码 ]A [ 文章编 号 ]10 63 (00 1 — 05一 1 05— 4 2 2 1) 0 0 5 O “ 和颜悦 色 ”地对 待 我们 ?特 别是 当我 们生 病 的 时候 尤其 如此 ,我们 不也 应该 “ 和颜悦 色 ”地 回报父 母 吗? 1 孝 而有 礼 . 3
读后感受颇深 ,孔子讲求孝道 , 使孝成为中华 民族 的
传统美 德 ,而 在倡 导构建 和谐社 会 的今 天 ,人们却 在逐 渐 忘却 ,这不能 不 让 人 感 到 遗 憾 , 因此 应 加 强 传 统 文 化 教 育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弘扬 中 华 民 族 的 孝 文 化 ,让 每 个人 都 明 白 “ 道 ” 孝 是做人 之根本 。
简析《论语》中孝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范文
简析《论语》中孝的内涵及其现代意义范文《论语》是儒家经典着作之一,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书中详细记录儒家所提倡的传统道德观点,全书围绕"仁"的思想展开,涉及到政治、教育、伦理等各个方面,可称为"诸经之慧眼".在《论语》一书所涉及的儒家思想中,"孝"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谓这种中华传统美德最确切最丰富的诠释,对于当今社会仍具有重要的启迪意义。
一《论语》之"孝"的内涵《论语》一书中,有关"孝"的内容一共出现了26处,分布于"学而"等11个篇章中,其中有14处直接出现"孝"字,其余12处是未见"孝"字而与"孝"有关,下以表格示之:由表格可以看出,有关"孝"的内容在《论语》中占有一定的篇幅。
经笔者分析,《论语》之"孝"具有较为丰富的思想内涵。
关于"孝"的词汇意义,许慎《说文解字》中的解释是这样的:"孝,善事父母者,从老省从子,子承老也"[1].这就告诉我们,"孝"在伦理方面的一般意义是指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与奉养,而别无他意[2].而在《论语》中,"孝"有着极其丰富的内涵,既是成己之方,对个人行为有一定的要求,涉及子女对父母的敬爱与奉养,同时对于君主来说又是为政之道和治国之策,表现出一种由个人到天下的道德修养进程。
笔者现将《论语》中有关"孝"的内容分为两组,以此为《论语》中"孝"之思想内涵理出一个较为清晰的脉络。
这两组中,一组内容有关个人修养与行为19处,另一组则有关为政治国之策7处。
(具体附录于文后)《论语》之"孝"更注重个人的修养与行为这一方面,而涉及为政治国之策这一方面较少。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
论语中孝道思想总结篇一: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关于论语中孝的思想刘文刚论语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论行事的著作,它涵盖了极其丰富的思想内容,如学习论、为政之道、道德修养论、孝悌说等等。
本文在此阐述下我对论语中孝的思想的一点看法和感悟。
先看这段: 子游问孝.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 不敬,何以别乎?也就是说尽孝道, 首先得赡养父母, 但这远远不够,还得尊敬他们。
否则就和养狗、养马毫无区别.也就是说孔子眼中的孝在能赡养的前提下要尊敬父母。
此为其一。
其次,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 弟子服其劳; 有酒食, 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这就告诉我们要和颜悦色地奉侍父母,把最好的奉献给父母,始终如一,不可因时间、情绪、环境不同而有所改变.再次,子曰:父母在, 不远游, 游必有方。
意思是说,父母在世时, 不出远门游学或者做官; 如果真要出远门, 一定要讲清去处, 安顿好父母。
再次, 尽孝道不可违礼, 态度要谦和.孟懿子问孝,子曰:无违。
也就是说尽孝道不可违背礼制。
孔子在此还从为政的角度叙述孝道原则, 孝不单是对父母要孝,还要扩充到行大孝于天下,爱天下之人,这是施行德治的根本。
大孝发展到现在即为追求道义,为他人、为社会、为国家谋福利.子曰:事父母几谏, 见志不从, 又敬不违,劳而无怨。
即对于父母的错误要耐心、委婉地劝谏, 讲究方法, 希望他们接受,但又不可违礼。
最后,行孝要继承父志或父道。
子曰:父在, 观其志; 父没, 观其行; 三年无改父之道,可谓孝矣。
曾子曰: 吾闻诸夫子,孟庄子之孝也, 其他可能也;其不改父之臣与父之政,是难能也。
上两句要求人们按古代礼制尽孝道, 不改变父辈生前奉行的准则,继承其事业或完成其遗愿。
这个可以扩展到更久远的祖先, 善终追远, 秉承先辈们的例行方式。
以上主要是孔子的孝道观。
从传统文化的角度来说,孔子弘扬了华夏先民的优良传统,第一次将孝道文化提高到人文关怀的理论高度,给予了全方位、多角度的阐述,并不遗余力、身体力行地进行践履、倡导。
简述论语中孝的内涵
简述论语中孝的内涵孝,是论语中一个重要的主题。
孔子认为孝是人之本,是一种核心价值观和道德准则。
孝的内涵在论语中得到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
孝是对父母的尊敬和孝顺。
论语中多次强调孝顺父母的重要性。
例如,《论语·为政》中提到:“子曰:‘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主忠信。
无友不如己者。
过则勿惮改。
’”,意思是一个君子如果没有孝心,就不会被他人尊敬,也没有学识的扎实基础。
另外,《论语·为政》中还有“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这句话,强调了友情和孝道的关系。
这些论语都表达了孔子对于孝的重视和强调。
孝是对祖先的敬仰和纪念。
孔子认为,对祖先的敬仰是孝的重要表现之一。
《论语·述而》中提到:“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
’”,意思是在进行祭祀时,要像神祇就在身边一样恭敬,表达对祖先的敬仰之情。
另外,《论语·述而》中还有“君子有三戒:少之时,血气未定,戒之在色;及其壮也,血气方刚,戒之在斗;及其老也,血气既衰,戒之在得。
”这句话强调了孝顺不仅仅是在父母健在时表现,也要在祖先去世后持续不断地纪念和敬仰。
孝也包括对兄弟姐妹的关心和照顾。
孔子认为,家庭成员之间应该互相关心、互相照顾,为了家庭的和谐和幸福,兄弟姐妹之间应该和睦相处。
《论语·八佾》中提到:“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这句话强调了孝顺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养育,更重要的是对待家庭成员的尊敬和关爱。
孝还包括对于师长的尊重和敬仰。
孔子认为孝顺的表现不仅仅限于家庭,还包括对于师长的尊重和敬仰。
《论语·雍也》中提到:“子曰:‘吾未见好德如好色者也。
’”,意思是孔子说没有见过像追求美色一样追求德行的人。
这句话强调了对德行高尚的人应该怀有敬仰之情。
另外,《论语·述而》中还有“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
小人反是。
”这句话表达了对于有德行的人要怀有敬意和崇敬之情。
论语中对孝的内涵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探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论语》中的孝道观及其现实意义提纲:一、孝的本质与核心二、如何尽孝三、再倡孝道的现实意义自古以来,“孝”即为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儒家经典《论语》更是将“孝”提升到道德的最高境界——“仁之本”的高度。
本文阐述了《论语》中孔子的孝道观:仁是孝的本质,礼是孝的核心,并探究其对当前社会的现实意义。
2008年《杂文报》10月刊登了一组主要针对当今居民家庭成员隔代人之间的表情以及脸色变化的调查数据。
该调查一共调查了100位老人对后辈儿孙及100位后辈儿孙对长辈的表情及脸色。
调查显示,有100位老人见到后辈儿孙时,有91人表情愉悦,面带微笑;有5人显得很平静;有4人面带期待与希冀。
而100位儿孙遇见长辈时,有46人板着面孔,显着冷淡,脸色难看;有41人面无表情,无动于衷;只有13人笑脸相迎,嘘寒问暖,情谊融融。
这项调查让人想起《论语》中孔子关于“色难”的看法:子夏问孝。
子曰:“色难。
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孔子认为:“子女在父母前经常有愉悦的容色,是件难事。
有事情,年轻人效劳;有酒有肴,年长的人吃喝,难道这竟可认为是孝么?”子女孝的态度很重要,要竭力做到和颜悦色地侍奉父母。
几千年过去了,晚辈对长辈依然“色难”且有加重的趋势,有必要从经典中对孝道做一番回顾,以启发当前。
一、孝的本质与核心在春秋时代人们的心中,父母和君王具有至高无上的地位。
《国语》中说:“民生于三,而事之如一。
父生之,师教之,君食之。
非父不生,非食不养,非教不知。
”没有父母的养育、师长的教导和君主的恩赐,我们是无法生存的。
因此我们要感恩于父母的养育,感恩于师长的教诲,感恩于君主的恩赐,落实到行动上就是要尽孝、尽忠、重言诺。
儒家学说的显着特点就是注重家庭和伦理,夫妻、父子、君臣、朋友是伦理道德的基本内容。
《论语》中共有十九处谈及孝,在开篇——《学而》中开门见山地明确了孝的本质:有子曰:“其为人也孝悌而好犯上者,鲜矣。
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有子说:“若其人是一个孝弟之人,而会存心喜好犯上的,那必很少了。
若其人不喜好犯上,而好作乱的,就更不会有了。
君子专力在事情的根本处,根本建立起,道就由此而生了。
孝悌应该是仁道的根本吧?”仁是孔子提倡的道德的最高境界,将孝看做是仁的根本,可见,若连孝都做不到,又谈何仁?孝是一个人为人处世的基本行为规范,《论语》中反复强调这一点。
如: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从在家到出外再到社会实践,孔子将人的活动分为三个层次,而父母和兄弟是人最先要面对的也是最基本的一个生活圈,孝悌是为人的基础。
当一个人身处社会,怎样才能被称为“士”?孔子与子贡有如下对话:子贡问曰:“何如斯可谓之士矣?”子曰:“行己有耻,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
”曰:“敢问其次。
”曰:“宗族称孝焉,乡党称悌焉。
”在论及士的标准时,孔子也是将孝悌作为基本准则。
礼和仁是孔子学说两大核心。
礼着重于对上古文化传统的继承,却又并不拘守礼制的某些形式而有所修正;仁主要是孔子在新的社会背景下依据礼乐文化传统所做的理论创造。
孝悌是仁的基本要求,孝的本质在于仁。
仁是孔子孝道的本质,而孝的核心在于礼。
《论语》中有:孟懿子问孝。
子曰:“无违。
”樊迟御,子告之曰:“孟孙问孝于我,我对曰无违。
”樊迟曰:“何谓也?”子曰:“生,事之以礼,死,葬之以礼,祭之以礼。
”孟懿子问什么是孝。
孔子说:“不要违背礼节。
”不久,樊迟替孔子赶车子,孔子便告诉他:“孟孙问我孝道,我答复说,不要违背礼节。
”樊迟说:“这是什么意思?”孔子道:“父母活着,依规定的礼节侍奉他们;死了,依规定的礼节埋葬他们,祭祀他们。
”孔子认为人们在对父母尽孝时,无论父母在世与否都要遵从礼节,不应违背礼的规定,否则就不是真正的孝。
礼是孝的核心内容。
二、如何尽孝围绕着“礼”这个核心,《论语》中有关于尽孝的行为准则的论述。
孝而有敬。
子游问孝。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子游问孝道,孔子说:“现在所谓的孝,就是说能够养活爹娘便行了。
对于狗马都能够得到饲养;若不存心严肃地孝顺父母,那养活爹娘和饲养狗马怎样去分别呢?”其实现在中国,虽然每个人都懂得赡养父母是子女应尽的义务,但不是所有人都能明白其中的含义,赡养父母不是简简单单让父母吃饱穿暖,而是在赡养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一颗尊敬之心,时刻铭记父母的养育之恩。
孔子将赡养最后落在一个敬字上,是要求这种赡养发自内心,而不是表面繁荣。
敬是子女发自内心深处对父母尊敬的情感。
孝而诚心。
回到开篇的“色难”,孝反映出子女对养育自己的父母亲情的一种回馈,也是人类得以繁衍生息的精神基础。
将孝落实到行动上,孔子说和颜悦色最难。
有劳累的事情晚辈先做;有精美的食品,长辈先用,这就是孝吗?恐怕还不够。
对待父母要坚持和颜悦色才是真正的孝。
很多父母虽然老有所养,但仍旧寂寞痛苦,因为活着毕竟不仅仅是吃饭穿衣,尤其是当父母年老体衰、疾病缠身之时更是考验孝心的时刻,是和颜悦色、表情柔顺地侍奉父母还是满面怒气、怨声载道?有时精神上的赡养比物质上的赡养更为重要,要将二者兼顾,怪不得孔子也说孝的色难。
劳而无怨。
子曰:“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先生说:“子女侍奉父母,若父母有过当委婉而谏,把自己的志意表达了,若父母不听从,还当照常恭敬,不要违逆,且看机会再劝谏,虽如此般操心忧劳也不对父母产生怨恨。
”从敬到无怨,当今有人认为这种“不违”、“不怨”为愚孝,并大加批判。
据《孔子家语》载,有一次,曾点叫曾参去瓜地锄草,曾参不小心将一棵瓜苗锄掉。
曾点认为其子用心不专,便用棍子责打曾参。
由于出手太重,将曾参打昏。
当曾参苏醒后,立即退到一边“鼓琴而歌”,以此告诉父亲,作为儿子的他并没有因为被误打而愤愤不平。
孔子知道此事后说:“小杖则受,大杖则走,今参委身待暴怒,以陷父不义,安得孝乎!”曾参说:“参罪大矣!”由此可见,孔子在这里要表达的真实意思是要求子女服从父母,但绝不是一味盲从,而要加以鉴别,当父母有不义、违礼的言行时,子女应尽力加以劝阻,愚孝不是真正的孝。
孝而无忧。
孝顺父母,必定不会让父母过于为自己担心。
子曰:“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
”孔子说:“父母在时,不作远行。
若不得已有远行,也该有一定的方位。
”孟武伯问孝。
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
”孟武伯问:“怎样是孝道?”先生说:“让你的父母只忧虑你的疾病。
”其言下之意是不忧虑其他(更重大)的方面,而生病有时是不可抗的。
当前社会竞争压力大,职场上打拼一天后回到家里看到父母,忘掉工作上的事情,尽力把愉悦高兴的表情挂在脸上,而不是烦躁郁闷、大吐苦水,让父母为你的心情好坏而操心。
一句话,让父母省心就是最大的孝。
三、再倡孝道的现实意义孝道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伦理思想的重要内容。
孝道虽是产生于我国宗法制度下,维护小农经济的一种意识形态,但由于它在维系人际关系、维护社会稳定方面有积极意义,时至今日仍有其应有的社会价值。
2010年7月13日全国老龄办发布的《2009年度中国老龄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09年,我国80岁以上高龄老年人口达到1899万,今后每年以100万速度增加,“十二五”期间将超过2600万。
全国老龄办副主任吴玉韶指出,目前,中国已经进入并将长期处于人口老龄化社会,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
在此形势下,再倡孝道具有维护社会稳定,推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首先,力行孝道有利于提高个人修养。
人是社会的主体,古人云: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要构建和谐社会、建立稳定的人际关系,并调动人们参与社会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首先要提高个人修养。
孔子把“仁”作为个人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把“爱人”作为道德的根本要求,把“天下归仁”作为最高的社会道德理想。
讲“仁”,就是讲人与人的关系,讲人对人的爱,由对父母之爱、兄弟姐妹之爱,进而推及对他人之爱。
仁是人内心一种真诚的信念,而孝是仁的根本和基础。
人世最大的恩情就是父母的养育,不忘本源,感恩报答是人生最基本的德行。
孝是真诚无私的爱和至诚无伪的敬,把这对父母的爱和敬扩展开来就是博爱和广敬。
“孝”是一切德行的前提,是良好修养的一种最佳体现,也是加强个人修养的最基本要求。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生活如何变迁,儿女对父母行孝都不会成为落后于时代的东西,它是人之所以为人的一种天然情感诉求。
其次,倡导孝道有利于家庭和谐。
家庭是社会的基本单位,亲情是社会的纽带,只要每个家庭和谐了,社会和谐就有了基础。
尽管和谐家庭只表现为家庭内部关系的和谐程度,但是它体现的仍是人与人的和谐、人与物的和谐、人自身的和谐。
和谐的家庭指各个家庭成员各尽自己的道德义务,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父母与子女的关系,集中在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关系上。
孝是家庭内部双向流动的爱,做父母的对子女足够的关心爱护,子女对父母要养、要敬。
孝道强调孝敬、孝顺,时代发展至今,虽然对于孝顺中的“顺”,人们认为顺的前提是不应盲目顺从,但孝的基本内涵没有改变。
孝而有敬、诚心尽孝、孝而无怨、让父母省心养老,这是子女义不容辞的责任,子女对父母的赡养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和稳固。
当前家庭和谐建设过程中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由于社会保障制度的不健全,使得老人赡养问题成为当代家庭矛盾的焦点。
目前,我国的养老方式仍然是以家庭养老为主,这不仅是我国几千年形成的传统模式,也是我国的国力和国情所决定的,在国家的保障制度健全之前,老人的养老重担只能由子女扛起。
在新时代重新强调孝道,对于维护好各个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可以使家庭亲密和谐、温馨幸福。
最后,倡导孝道有利于社会和谐稳定。
无论在任何社会,如果对年老体弱、丧失劳动能力的老人不关心、不赡养,都势必造成严重的社会问题。
对于老年人的尊重与爱护,既可以说是现代人的一种社会美德,更应该成为文明社会的重要标志之一。
在我国老龄化速度将进一步加快,“未富先老”,人口老龄化超前于现代化,社会保障机制尚不健全的情况下,倡导孝道目的之一就是理顺情绪、化解矛盾,调节人际关系,提升人们的思想道德水平,促进家庭与社会的和谐。
孝是爱国心的根源和动力,是民族团结、国家兴旺发达的精神基础,是中华民族精神和凝聚力的核心,对于当代社会文明建设,发扬爱国主义,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兴中华均具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