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自《尚书》的成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尚书》:
[《尚书》,是我国最古老的皇室文集,是我国第一部上古历史文件和部分追述古代事迹著作的汇编,即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史书,也是我国最古的记言的历史,分为《虞书》、《夏书》、《商书》、《周书》。
战国时期总称《书》,汉代改称《尚书》,即“上古之书”。
相传由孔子编撰而成,但有些篇章是后来儒家补充进去的。
因是儒家五经之一,又称《书经》。
]
《毕命》:
彰善瘅恶(zhāng shàn dàn è):
词意:表扬好的,斥责恶的。
《蔡仲之命》:
自作聪明(zì zuò cōng míng):
词意:自己觉得自己挺聪明的。
形容人主观主义,轻率逞能。
《大诰(gào)》:
肯堂肯构(kěn táng kěn gòu),也作——肯构肯堂:
词意:原意为立堂基,架房屋。
比喻子孙后代愿意继承父业。
遗大投艰(yí dà tóu jiān):
词意:赋予重大且艰难的任务。
《大禹谟(mó)》:
班师振旅(bān shī zhèn lǚ):
词意:把军队撤回来进行整顿。
不矜不伐(bù jīn bù fá):
词意:既不自大,也不自夸。
形容谦逊。
奉辞伐罪(fèng cí fá zuì):
词意:意指奉严正之辞以讨伐罪人。
好生之德(hào shēng zhī dé):
词意:指心怀仁义而爱惜生命的美德。
济济一堂(jǐ jǐ yī táng):
词意:形容许多人聚集在一起。
嘉言善行(jiā yán shàn xíng),也作——嘉言懿(yì)行:
词意:指富有教育意义的美好言行。
克勤克俭(kè qín kè jiǎn),也作——克俭克勤:
词意:既能勤劳,又能节俭。
利用厚生(lì yòng hòu shēng):
词意:充分利用物力,使人民生活富裕。
满招损,谦受益(mǎn zhāo sǔn,qiān shòu yì),也作——谦受益,满招损:词意:自满会招致损失,谦虚可以得到好处。
明刑弼教(míng xíng bì jiào):
词意:谓以法治与教化相辅相成的办法治理国家。
乃武乃文(nǎi wǔ nǎi wén),也作——乃文乃武:
词意:既有武功,又有文德。
念兹在兹(niàn zī zài zī):
词意:本作念此在此,后用以指对某事十分谨慎,念念不忘。
人心惟危(rén xīn wéi wēi):
词意:指人心险恶,不可揣测。
舍己从人(shě jǐ cóng rén):
词意:放弃个人意见,尊重公论。
惟精惟一(wéi jīng wéi yī):
词意:指用功精深,用心专一。
无稽之谈(wú jī zhī tán):
词意:没有根据的言谈。
野无遗贤(yě wú yí xián),也作——野无遗才:
词意:民间没有遗漏不用的贤能人才。
形容人才受到极大的重视。
允执厥中(yǔn zhí jué zhōng):
词意:言谈举止能真诚地保持在不偏不倚的中正之道。
罪疑惟轻(zuì yí wéi qīng):
词意:罪行轻重有可疑之处,只应从轻判处。
《多方》:
一而再,再而三(yī ér zài,zài ér sān):
词意:指反复许多次。
至再至三(zhì zài zhì sān):
词意:指一而再,再而三地反复多次。
《甘誓》:
恭行天罚(gōng xíng tiān fá):
词意:古代帝王出师征讨时的用语。
恭敬地奉行上天的意志实行惩罚。
《皋(gāo)陶(yáo)谟(mó)》:
和衷共济(hé zhōng gòng jì):
词意:比喻团结一致,共同克服困难。
[注明:《尚书·皋(gāo)陶谟(mó)》:“同寅(yín)协恭,和衷哉。
”《国语·鲁语下》:“夫苦匏(páo)不材于人,共济而已。
”]
巧言令色(qiǎo yán lìng sè):
词意:形容用花言巧语和谄媚的表情讨好别人。
日理万机(rì lǐ wàn jī):
词意:一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情。
形容政务繁忙。
一日万机(yī rì wàn jī):
词意:每天要处理成千上万件事情。
形容政务繁忙(多用于治国者)。
知人则哲(zhī rén zé zhé):
词意:指能监察人的品行才能。
即指人明智。
《顾命》:
弥留之际(mí liú zhī jì):
词意:指病重快要去世的时候。
燮和之任(xiè hé zhī rèn):
词意:古时喻指宰相之职。
比喻协调国家大事的责任。
《洪范》:
沉潜刚克(chén qián gāng kè):
词意:深沉含蓄的人要用刚强去克服。
指刚与柔虽然表现方式不同,却有同样的效果。
箕风毕雨(jī fēng bì yǔ),也作——毕雨箕风[孔传:“箕星好(hào)风,毕星好(hào)雨。
”]:
词意:古人认为月亮经过箕星时多风,经过毕星时多雨。
因此以“箕星好(hào)风,毕星好(hào)雨”比喻人的好恶各不相同。
后指施政要顺应民情。
无偏无陂(wú piān wú bì):
词意:不偏向任何一方,没有邪佞、不正。
指公正正直。
无偏无党(wú piān wú dǎng):
词意:指公正,不偏袒(tǎn)。
彝伦攸斁(yí lún yōu dù):
词意:指伦常败坏。
形容社会混乱,礼崩乐坏。
作威作福(zuò wēi zuò fú),也作——作福作威:
词意:原指统治者独揽威权,专行赏罚。
也用来形容滥用权势,横行霸道。
《金滕》:
多才多艺(duō cái duō yì),也作——多材多艺、多能多艺:
词意:具有多方面的才能和技艺。
流言蜚语(liú yán fēi yǔ),也作——流言飞文:
词意:毫无根据的诽谤或中伤的话。
多指背后议论诽谤或挑拨离间的话。
《冏(jiǒng)命》:
发号施令(fā hào shī lìnɡ):
词意:发命令,下指示。
绳愆纠谬(shéng qiān jiū miù):
词意:改正过失,纠正错误。
《酒诰》:
馨香祷祝(xīn xiāng dǎo zhù):
词意:虔诚地焚香祈祷祝愿。
形容殷切地期望。
《君陈》:
求备一人(qiú bèi yī rén):
词意:要求人完美无缺。
多形容苛求过分。
孜孜不倦(zī zī bù juàn):
词意:勤奋努力,不知疲倦。
《君奭(shì)》:
多历年所(duō lì nián suǒ):
词意:经历的年代很久远。
《君牙》:
虎尾春冰(hǔ wěi chūn bīng),也作——春冰虎尾:
词意:踩在老虎尾巴上,踏在春天薄冰上。
比喻处境十分危险。
祁寒溽暑(qí hán rù shǔ):
词意:严寒和酷暑。
比喻在艰苦条件下生活,冬季冒着严寒,夏天顶着酷暑。
《康诰(gào)》:
母慈子孝(mǔ cí zǐ xiào):
词意:母亲慈爱,子女孝顺。
乃心王室(nǎi xīn wáng shì):
词意:你的心要忠于王室。
后泛指忠于朝廷。
杀人越货(shā rén yuè huò),也作——杀人劫货:
词意:杀害人命,抢夺财物。
指盗匪行为。
恫瘝在身(tōng guān zài shēn):
词意:指疼痛疾病发生在自己身上。
形容爱民之深,把人民的苦痛看得像自己的苦痛一样。
元恶大憝(yuán è dà duì):
词意:原指作恶的头子最为人所憎恶。
后指作恶犯罪的头子。
《康王之诰》:
熊罴之士(xióng pí zhī shì):
词意:比喻勇士。
《吕刑》:
虽休勿休(suī xiū wù xiū):
词意:指虽然受到称赞也不要洋洋得意。
《旅獒(áo)》:
不矜细行(bù jīn xì xíng),也作——不拘细行:
词意:不十分注意小事小节。
功亏一篑(gōng kuī yī kuì):
词意:原指积土成山的功夫只差最后一筐土。
后用以比喻一件事情只差最后一点而未能完成。
表示惋惜。
九仞一篑(jiǔ rèn yī kuì):
词意:堆积九仞高的大山,只差一筐土而未成功。
比喻做一件事因缺乏最后一点功夫而未能完成。
玩物丧志(wán wù sàng zhì):
词意:醉心于玩赏某些事物或迷恋于一些无利有害的事情,就是丧失积极进取的志气。
珍禽异兽(zhēn qín yì shòu),也作——珍禽奇兽:
词意:珍贵的飞禽,奇异的走兽。
《牧誓》:
白旄黄钺(bái máo huáng yuè):
词意:比喻出师征战。
牝鸡司晨(pìn jī sī chén),也作——牝鸡晨鸣:
词意:雌鸡像雄鸡般鸣啼。
比喻女性专权。
《盘庚》上、下:
不可向迩(bù kě xiàng ěr):
词意:不能靠近。
荡析离居(dàng xī lí jū):
词意:指因社会动荡不安而离散逃奔在外。
也泛指其他事物分散而不归其所。
洞若观火(dòng ruò guān huǒ),也作——明若观火:
词意:清楚明白得像看火一样。
比喻观察事物清楚明白。
嗟悔无及(jiē huǐ wú jí),也作——嗟悔无何:
词意:叹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
燎原烈火(liáo yuán liè huǒ):
词意:好像熊熊大火在原野燃烧。
现多用以比喻不断壮大、不可阻挡的革命力量。
燎原之火(liáo yuán zhī huǒ):
词意:烧遍原野的熊熊大火。
现用以形容迅猛发展的革命力量及气势壮盛的群众运动。
燎原之势(liáo yuán zhī shì):
词意:比喻迅猛发展的形势。
明若观火(míng ruò guān huǒ):
词意:就像看到火光一样清楚。
形容对问题看得十分透彻清楚。
如火燎原(rú huǒ liáo yuán):
词意:像烈火在原野上燃烧。
比喻气势迅猛,不可阻止。
星火燎原(xīng huǒ liáo yuán):
词意:一点点小火星,可以烧遍整个原野。
现常用来比喻开始显得微弱的革命力量或新生事物,很快就能发展壮大,有无限远大的前途。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xīng xīng zhīhuǒ,kě yǐ liáo yuán):
词意:一点火星,能够燃烧大片原野。
原比喻小事故可能酿成大祸乱。
现多比喻起初力量微小,但会迅速发展扩大。
有条不紊(yǒu tiáo bù wěn):
词意:形容说话做事有条有理,丝毫不乱。
有条有理(yǒu tiáo yǒu lǐ):
词意:整齐有序。
做事、讲话、写作等步骤、措施或理义,层次分明,顺畅而不乱。
《舜典》:
百兽率舞(bǎi shòu shuài wǔ):
词意:指群兽一起跳舞。
比喻天下太平。
黜陟幽明(chù zhì yōu míng):
词意:黜免昏庸的官员,任用贤明的官员。
考绩幽明(kǎo jì yōu míng):
词意:考核官吏政绩优劣以定其昏庸或贤明。
明目达聪(míng mù dá cōng):
词意:眼睛明亮,听觉灵敏。
全面了解情况,明鉴四方。
扑作教刑(pū zuò jiào xíng):
词意:用戒尺责打不守教条的人。
柔远能迩(róu yuǎn néng ěr):
词意:招抚远近的人,使之归附。
如丧考妣(rú sàng kǎo bǐ):
词意:像死去了父母那样伤心。
比喻极其悲痛。
诗以言志(shī yǐ yán zhì):
词意:用诗来抒发表现自己的意向和决心。
《说命》:
有备无患(yǒu bèi wú huàn):
词意:事先有防备就可以免除祸患。
知易行难(zhī yì xíng nán):
词意:理解容易做起来难。
《太甲》:
无疆之休(wú jiāng zhī xiū):
词意:指美无止境。
习与性成(xí yǔ xìng chéng):
词意:指长期的习惯会形成某种性格。
坐以待旦(zuò yǐ dài dàn):
词意:坐着等天亮。
形容做事十分勤勉。
也形容因心中烦躁或其他原因而无法入睡。
《泰誓》:
独夫民贼(dú fū mín zéi),也作——民贼独夫:
词意:指暴虐无道以致众叛亲离的统治者。
离心离德(lí xīn lí dé):
词意:人心各异,失去了共同的信念,而无统一行动。
奇技淫巧(qí jì yín qiǎo):
词意:出奇的技艺,极端的精巧。
也指奇异而精巧的制品。
日月逾迈(rì yuè yú mài):
词意:日月前行,时光流逝。
树德务滋(shù dé wù zī):
词意:指施行恩德,务必使百姓普遍得到好处。
同心同德(tóng xīn tóng dé):
词意:指思想统一,信念一致。
我武维扬(wǒ wǔ wéi yáng),也作——我武惟扬:
词意:原指武王伐纣,气势雄壮。
后形容威武雄壮、志气昂扬的状态。
一德一心(yī dé yī xīn),也作——一心一德:
词意:指大家都是一条心。
罪恶贯盈(zuì è guàn yíng):
词意:形容罪恶极多,达到了极限。
《汤诰(gào)》:
好问则裕(hào wèn zé yù):
词意:喜欢虚心向别人请教,学识就会渊博。
栗栗危惧(lì lì wēi jù):
词意:指非常害怕的样子。
《汤誓》:
推亡固存(tuī wáng gù cún):
词意:推倒行亡道之国,巩固行存道之邦。
自食其言(zì shí qí yán):
词意:指说话不算数,不守信用。
《微子之命》:
永世无穷(yǒng shì wú qióng):
词意:永远没用穷尽之时。
形容时间极长。
《无逸》:
稼穑艰难(jià sè jiān nán),也作——稼穑维艰:
词意:意指农事劳苦艰辛。
《五子之歌》:
邦以民为本(bāng yǐ mín wéi běn):
词意: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峻宇雕墙(jùn yǔ diāo qiáng):
词意:形容高大华美豪奢的居室。
民为邦本(mín wéi bāng běn),也作——民惟邦本:
词意:人民是国家的根本。
贻厥孙谋(yí jué sūn móu):
词意:指为子孙的将来作好安排。
愚夫愚妇(yú fū yú fù):
词意:古时泛指平民百姓。
泛指愚昧无知的人。
《武成》:
暴殄天物(bào tiǎn tiān wù):
词意:原指残害灭绝各种自然产生之物。
后泛指任意损害、糟蹋物品。
垂拱而治(chuí gǒng ér zhì),也作——垂裳而治:
词意:不做什么事就天下安定太平。
形容古代帝王无为而治。
反戈一击(fǎn gē yī jī):
词意:掉转武器,向自己原来的营垒进攻。
放牛归马(fàng niú guī mǎ):
词意:将牛、马放归原野。
借指休兵不战。
拱手垂裳(gǒng shǒu chuí cháng):
词意:指安坐江山,无为而治。
归马放牛(guī mǎ fàng niú):
词意:归马于山,放牛于野。
表示不再用兵,天下太平。
皇天后土(huáng tiān hòu tǔ):
词意:指上天和大地。
古人认为天和地能主宰万物,主持公道。
常用于盟誓。
流血漂杵(liú xuè piāo chǔ):
词意:血流成河,把杵都漂起来了。
形容死的人极多。
马放南山(mǎ fàng nán shān):
词意:将战马放归大自然。
比喻不再用兵。
现也形容思想麻痹。
名山大川(míng shān dà chuān):
词意:著名的山川河流。
血流漂杵(xuè liú piāo chǔ):
词意:血流成河,舂米的木棰都漂了起来。
形容杀人极多。
偃武修文(yǎn wǔ xiū wén):
词意:停止武备,提倡文教。
形容国家和平昌盛的局面。
《咸有一德》:
教无常师(jiào wú cháng shī):
词意:受教育没有固定不变的老师。
任人唯贤(rèn rén wéi xián):
词意:任用人只选择德才兼备的人。
《尧典》:
敬授人时(jìng shòu rén shí):
词意:封建社会中,历书由皇帝颁发。
指郑重其事地将历法交给百姓,不违农时,以求丰收。
庶绩咸熙(shù jí xián xī):
词意:众多事业都兴办起来。
形容政绩显著。
搜扬侧陋(sōu yáng cè lòu):
词意:寻找和荐举地位低微的有才能的人。
《益稷(jì)》:
凤凰来仪(fèng huáng lái yí):
词意:指凤凰飞来翩翩起舞,仪态优美。
常以此为吉祥的征兆。
光天化日(guāng tiān huà rì):
词意:原指太平盛世。
也指白昼。
现多比喻人人都看得清楚的场合。
康哉之歌(kāng zāi zhī gē):
词意:指太平赞歌。
退有后言(tuì yǒu hòu yán):
词意:指当面顺从并答应,背后却又有违背的言语。
有凤来仪(yǒu fèng lái yí):
词意:凤凰来舞而仪态优美。
古人认为祥瑞。
《伊训》:
假手于人(jiǎ shǒu yú rén),也作——假手旁人:
词意:利用别人之手来办事。
《胤(yìn)征》:
咸与维新(xián yǔ wéi xīn):
词意:大家都来参加革新。
常用作号召弃旧图新之语。
《禹贡》:
大功告成(dà gōng gào chéng),也作——大功毕成:
词意:指巨大的事业或重要的任务宣告完成。
《仲(zhòng)虺(huǐ)之诰(gào)》:
苍生涂炭(cāng shēng tú tàn):
词意:形容百姓像陷入泥坑、掉进火坑那样痛苦。
兼弱攻昧(jiān ruò gōng mèi):
词意:指并吞衰弱的国家,讨伐昏庸的君王。
生灵涂炭(shēng líng tú tàn),也作——民生涂炭、生民涂炭:
词意:人民仿佛陷于泥沼,落入炭火之中。
形容人民处于极端困苦的境地。
实繁有徒(shí fán yǒu tú):
词意:这样的人很多。
万民涂炭(wàn mín tú tàn):
词意:万众犹如陷入泥沼、坠入火海一样。
形容民众陷入极其困苦的境遇。
贻人口实(yí rén kǒu shí):
词意:指做事说话不小心,给人家留下了话柄。
《周官》:
论道经邦(lùn dào jīng bāng):
词意:议论治国之道,以经营治理国家。
墙面而立(qiáng miàn ér lì):
词意:面对着墙站着,眼睛里什么也看不到。
形容一个人不学无术。
推贤让能(tuī xián ràng néng),也作——推贤逊能:
词意:形容推荐贤人,让位于能者。
燮理阴阳(xiè lǐ yīn yáng):
词意:指大臣辅佐君主协调治理国家大事。
心劳日拙(xīn láo rì zhuō):
词意:指费尽心力,反而越弄越糟。
《梓(zǐ)材》:
子子孙孙(zǐ zǐ sūn sūn):
词意:子孙后代。
又指世世代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