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对发梦的认识
《黄帝内经》释梦与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理论融汇
梦” 、 “ 小孩 的梦 ” 、 “ 动 物 的梦 ( 匈 牙 利 有一 个 谚 语 ‘ 猪 梦见 什 么? ’ 回答 : ‘ 粟’ ) ” 均是 有力 的佐证 。这 种 人体 的生 理需 求 、 本能 欲望 即是 《 黄 帝 内经 》 最 早 提 出的 生 理之 梦 。《 梦 的解 析》 提出: 梦应 该 可 以将 它 利 用 出发 , 经 过综 合 大 量 具 体 的
梦, 广泛 吸收诸 子百 家 对 梦 的研 究 成 果 , 从整体观、 阴 阳学 说 、 五行 理论等 对释 梦进行 较为 系统 的论 述 , 并 在 《 黄帝 内经 》中设 有 三 篇 专 门讨 论 梦 的 章 节 , 分 别 是
书 的思想 理论 源头 是一致 的。
2 阴 阳 学 说
阴 阳学说 , 是研 究 阴 阳的 内涵 及其 运动 变化 规律 , 并用 以阐释宇 宙 问万 事万 物 的发 生 、 发 展 和 变 化 的 一 种古 代哲 学理 论 。阴 阳是一个 概 括 自然 界 具有对 立 属 性 的事 物和现 象 双方 的抽象 概念 。 中医学 把 阴阳学 说
d o i : 1 0 . 3 9 6 9 / j . i s s n .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0 9 . 0 0 9 文章编号: 1 0 0 3 — 8 9 1 4 ( 2 0 1 3 ) - 0 9 - 1 7 8 4 03 -
《 黄 帝 内 经》的成 书是 中 医学 理论 体 系确 立 的重
演变 为将 梦作 为一 种 症 状 , 利 用梦 的解 释 来 追溯 梦者
他 在《 梦 的解 析》 中指 出“ 梦是愿 望 的满 足 ” , 创 立 了梦
的生物 欲望说 , 做 出 了划 时代 的 贡 献 。梦 是奇 怪 和 神
黄帝内经-梦的解析
黄帝内经-梦的解析
阴⽓盛,就会梦见⾃⼰趟渡⼤⽔⽽感到恐惧;阳⽓盛,就会梦见⼤⽕燃烧⽽感到灼热;阴阳都盛,就会梦见互相击杀。
上部邪盛,就会梦见向上飞腾;下部邪盛,就会梦见向下坠堕。
过度饥饿,就会梦见向⼈索要东西;过饱,就会梦见给别⼈东西。
肝⽓盛,就会梦见愤怒;肺⽓盛,就会梦见恐惧、哭泣;⼼⽓盛,就会梦见喜笑;脾⽓盛,就会梦见歌唱娱乐、⾝体沉重难以抬举;肾⽓盛,就会梦见腰脊相互分离⽽不相连属。
邪⽓侵犯⼼脏,会梦见⼭丘烟⽕弥漫;侵犯肺脏,会梦见飞扬腾越,或看到⾦铁制成的奇物;侵犯肝脏,会梦见⼭林树⽊;侵犯脾脏,会梦见丘陵和⼤湖,风⾬损毁房屋;侵犯肾脏,会梦见⾯临深渊,或浸没⽔中;侵犯膀胱,会梦见到处游荡;侵犯到胃,会梦见饮⾷;侵犯到⼤肠,会梦见⾝处⼴阔的原野;侵犯到⼩肠,会梦见⾝居⼈群熙攘的交通要道;侵犯到胆,会梦见与⼈打架⽃殴、打官司或剖腹⾃杀;侵犯到⽣殖器,会梦中性交;侵犯到项部,就会梦见被杀头;侵犯到⾜胫,会梦见想⾏⾛⽽不能,以及被困于地窖、苑囿之中;侵犯到⼤腿和上臂,就会在梦中⾏跪拜之礼;侵犯到膀胱和直肠,就会梦到⼩便和⼤便。
《黄帝内经》论睡眠障碍
.
病案 王某某,男,68岁,2005年3月29日接诊
失眠三月余,服舒乐安定、氯硝安定及 养血安神糖浆、枣仁安神丸等药物,效 不显,神情烦躁,语多不休,声如洪钟, 易怒,耳门刺痛阵阵,咽红喉痛,口干、 口腻,纳食无味,寐则头汗如浴,苔厚 白腻,质暗,脉大弦。
日常行于阳,夜行于阴,故阳气 尽则卧,阴气尽则寤。故肠胃大 则卫气行留久;皮肤湿,分肉不 解,则行迟。留于阴也久,其气 不清则欲瞑,故多卧矣。” 《素问·平人气象论》 “溺黄赤安 卧者,黄疸,”
.
病案:蒋某某,男,60岁,2004.3.16初 诊。
神疲乏力,多卧,每日睡12~14小时, 仍不解乏。形体肥胖,腹大,体重98公 斤,身高170公分,患有高血脂、脂肪 肝、高血粘度症,便溏,慢性结肠炎。
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定处, 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 不得安而喜梦。”
.
黄帝曰:有余不足有形乎? 岐伯曰: 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
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焫, 阴阳俱盛则梦相杀。 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 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
.
肝气盛则梦怒, 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 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 脾气盛则梦歌乐、身体重不举, 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 凡此十二盛者,至而泻之立已。
.
2、邪留上焦,卫气久留于阴 《灵枢·大惑论》曰:“邪气留 于上焦,上焦闭而不通,己食 若饮汤,卫气留于阴而不行, 故猝然多卧焉。”
中风先兆 病案
.
奚某 女,76岁2000年11月8日初诊。 平素昼不精,夜不瞑,近三、四天
突然多卧,不思起床,起则行步飘忽不 定,易摔跤,神疲头晕,目眩耳鸣,倦 怠面黄,记忆力大减,两足至膝皮肤刺 痛,扪之麻木如隔衣,形体瘦削,脉小 弦滑,舌暗红,苔厚腻, 血压160/90mmH克,血甘油三酯、胆固 醇均偏高, 脑CT示:左侧颞部腔隙性梗塞灶。
从古籍认识不寐
从古籍认识不寐案例:李××,男,49岁,编辑。
患失眠已两年,西医按神经衰弱治疗,曾服多种镇静安眠药物,收效不显,自诉:入夜则心烦神乱,辗转反侧,不能成寐。
询问其病由,素喜深夜工作,疲劳至极时,为提神醒脑起见,常饮浓厚咖啡,习惯成自然,致入夜则精神兴奋不能成寐,昼则头目昏沉。
舌红,少苔,脉细数。
问题:1、明确该病的中医诊断(不寐(心肾不交))2 探讨该病的病名源流、病因病机发展3 总结古代文献中关于该病针灸治疗的特点一、关于病名的源流该疾病的最早记载见于《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书将本病称为“不卧”、“不得卧”和“不能卧”。
“不寐”之名最早见于《难经·四十六难》:“老人卧而不寐,少壮寐而不寤者,何也?然:经言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日精,夜不寤。
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营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能寐也,故知老人不能寐也。
”《黄帝内经》中关于此病名的记载,有不得卧、卧不安、目不暝等。
如:《素问·逆调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藏使然?愿闻其故。
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
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
阳明者,胃脉也。
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
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
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
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
肾者,水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
《灵枢·邪客》云: “阳气盛则阳跷满,不得入于阴,阴虚故目不瞑。
”东汉.张仲景对此类疾病的称谓有不得眠、不得卧、不能卧等。
《金匮要略·血痹虚劳病篇》曰:“虚劳虚烦不得眠,酸枣仁汤主之。
内经梦
《黄帝内经》解梦《黄帝内经》共有四篇讲解到梦和疾病的关系,其中《素问》三篇,《灵枢》一篇。
介绍如下:1、《黄帝内经·素问·诊要经终论》: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且又善梦。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
这段是说在针刺治疗疾病时,如果春天针刺,误刺了夏天才可施针的穴位,冬天针刺,误刺了春天才可施针的穴位,会导致被针刺者多梦2、《黄帝内经·素问·脉要精微论》: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灼。
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
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
甚饱则梦予,甚饥则梦取。
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哭。
(肺气盛则梦哭泣,恐惧飞扬;心气盛则梦喜笑及死怖;脾气盛则梦歌乐,体重,手足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而不属。
)①短虫多则梦聚众,长虫多则梦相击毁伤②。
①括号内文字系据《甲乙经》增补。
②短虫,蛲虫。
长虫,蛔虫。
3、《黄帝内经·素问·方盛衰论》:是以少气之厥①,令人妄梦,其极至迷。
三阳绝,三阴微,是为少气。
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白物,见人斩血借借。
得其时则梦见兵战。
肾气虚,则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
肝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
心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
脾气虚,则梦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②。
①厥,气逆乱。
②得其时:肝为农历一、二、三月,心为四、五、六月,肺为七、八、九月,肾为十、十一、十二月,脾为三、六、九、十二月下半月各十八天。
4、《黄帝内经·灵枢·淫邪发梦》阴气盛,则梦涉大水而恐惧;阳气盛,则梦大火而燔焫;阴阳俱盛,则梦相杀。
上盛则梦飞,下盛则梦堕。
甚饥则梦取,甚饱则梦予。
肝气盛,则梦怒,肺气盛,则梦恐惧、哭泣、飞扬;心气盛,则梦善笑恐畏;脾气盛,则梦歌、身体重不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
厥气客于心,则梦见丘山烟火。
客于肺,则梦飞扬,见金铁之奇物。
客于肝,则梦山林树木。
黄帝的梦读后感8篇
黄帝的梦读后感8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述职报告、调研报告、策划方案、活动方案、心得体会、应急预案、规章制度、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job reports, research reports, planning plans, activity plans, personal experiences, emergency plans, rules and regulation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黄帝的梦读后感8篇写读后感可以帮助读者更加准确地表达自己对作品的评价和观点,读后感是我对书籍中所揭示的社会问题和人性困境的思考和探索,下面是本店铺为您分享的黄帝的梦读后感8篇,感谢您的参阅。
从中医角度看为什么总做梦
从中医角度看为什么总做梦每个人都做梦。
但大多数人醒来后不久就忘记梦了,最多只留下某些感觉。
那些醒后还清晰记得梦的内容的,只能是睡眠质量不高,或者是多梦。
下面由店铺为大家整理的相关资料,希望大家喜欢!从中医角度看总做梦的原因中医学认为,多梦的根本原因是由机体内在变化引起的。
《素问·方盛衰论》中说:“是以少气之厥,令人妄梦,其极至迷。
”所谓少气,即气不足,气不足则阳不守阴,神失其守,故为多梦。
其为原因之一。
而情志损伤,伤及脏腑,耗损精气,令神魂不安,发为多梦;阴血亏虚,不能奉养心神,潜涵肝魂,制约相火,而使神魂浮游,发为多梦;若因痰热内扰肝胆,魂不得宁而发多梦;劳欲过度,水火不济,心肾不交,则心神不宁而发生多梦;饮食失节,使土虚木郁,神魂不宁而多梦。
多梦的出现,以致睡卧不宁,梦幻纷纭。
失眠临床观察及实验结果都证明:失眠,尤其是长期失眠的主诉是不可靠的。
许多学者对主诉失眠的病人进行研究后发现,失眠与心理紊乱有关。
他们对睡眠潜伏期往往估计过高,而对实际睡眠时间又往往估计过低。
实验测试时,失眠病人对有关睡眠参数的叙述与客观记录不符,不是夸大就是缩小。
大多数专家认为,失眠的体验与情绪、性格有关。
(1)睡眠知识及睡眠与梦感的关系所知甚少:许多人不了解睡眠的周期交替变化,不知道梦在睡眠中的地位,在生理上的作用,以及梦与梦感的区别,不知道梦或梦感没有什么副作用。
旧的传统观念、封建迷信思想对梦的不科学解释,使人对梦怀有恐惧感,以讹传讹,使许多人盲目陷入对梦的恐惧中。
(2)与人的情绪状态有关:许多人对情绪障碍缺乏认识,不知道情绪障碍是一种疾病,往往忽略了情绪障碍本身,都过分注重情绪障碍伴发的失眠、多梦、疼痛等症状。
不知道如何调节和改善自己的情绪,反而夸大了不太客观的体验。
(3)对自己的健康过分关心,对梦感过分关注,导致梦感增强;梦感增强的结果反过来又加重对健康的担心、对失眠的恐惧,以至形成恶性循环。
(4)有些人在快波睡眠期醒来或紧接着快波睡眠期之后醒来,致使对梦境的回忆程度增高。
《黄帝内经》里的梦诊
《黄帝内经》里的梦诊梦境与处方老师时常会根据病人的脉象跟梦境来处方用药,往往用药后脉和梦消,身体自调。
比如心阳虚衰,六脉无神,此人多梦故去死人,乃水寒射心之故,以桂枝汤加红参主之,常常一剂就见效,阴梦减弱或消除。
阳气亢盛的话,口舌生疮,烦躁难眠,容易梦大火焚烧,这跟阴气盛正好相反。
这时病人一般少阴脉也会亢盛,但以导赤散,导心经之热下行小肠,伴有大火焚烧之梦境也随之而消。
导赤散即生地、木通、竹叶、生甘草四味药,凡心烦燥扰,小便黄赤,口舌生疮者,皆可用之。
还有一种阴阳俱盛,病人容易梦打架追杀,阳盛于阴则梦自己去打杀别人,阴盛于阳,常梦自己被别人追杀。
这里的阳乃清阳之气,阴乃浊阴之气。
这样的病人还是比较多的,临床上如果不有意地去关注病人梦境,很多都会漏掉。
梦到打架怎么办7月16日,有个病人,男,36岁,双关尺脉郁滑,寸脉不足,舌下静脉曲张,老师说,这是明显的水湿在中下焦,上焦阳气不够。
便问病人,是不是恶梦很多,尿黄,阴囊潮湿?病人点了点头说,是啊。
我们便问他,平时梦的是什么比较多?他说,梦很乱很杂,很多工作上的事情,还有被人追杀,跟人打架。
我们想一想,这不是《黄帝内经》上说的“阴阳俱盛,则梦相杀”吗?老师说,肝是将军之官,将军好勇斗狠。
病人舌根部滑腻,苔水滑,舌尖红,明显是个泽卦,肝胆经有湿热,我们用清热除湿安神法,便开龙胆泻肝汤加味。
方药为:龙胆草10克,黄芩15克,栀子8克,泽泻20克,木通10克,车前子10克,柴胡8克,生地20克,当归10克,生甘草8克,茯神25克,远志8克,合欢皮20克,夜交藤20克,穿破石60克。
三剂。
病人7月19日来复诊,老师问他,吃完药后怎么样了?他说,很好,以前尿黄的,现在不黄的,以前梦见大家追杀,还有工作上杂七杂八事的,这些恶梦一下子没了。
梦是身体气机变化的反映我们再看病人脉象,双关尺脉明显变小了,郁滑之象大减,《黄帝内经》上说,其在上者因而越之,其在下者引而竭之。
梦的研究及梦的分析的发展(1)
梦的研究及梦的分析的发展—(曼荼罗创意 )一、对梦的定义古往今来,很多的学者都对梦做出过精辟的阐述。
1,对梦下定义的第一人是亚利士多德。
他认为,“梦被定义为睡眠者在睡着的时候的心理活动。
”他还认为,“无论如何,有学识的医师说,我们应密切注意梦……最擅长解释梦的人是能够看出相似性的人……就像水中的图像,梦也可能受到同样的歪曲。
”2我国古代普遍认为梦是睡眠中的一种心理活动。
《经上》曰:“梦,卧而以为然也。
”东汉许慎《说文》曰:“梦,寐而有觉者也。
”南宋朱熹则认为:“梦者,寐中之心动也。
”3 ,1900年以后,人类对梦的研究随着弗洛伊德《梦的解析》的出版而跨入了新的时代。
弗洛伊德认为梦是完全有意义的精神现象,它可以算作是一种清醒状态的精神活动的延续。
梦是一种受抑制的愿望经过改装的达成。
脱离经典精神分析道路的荣格认为,梦是人类集体无意识的反应,是“原始人的来信”;梦是潜意识智慧的启示,它超越了个人。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代表弗洛姆认为梦都有着一个共同点,即都是以共同的语言——象征语言——“写成”的。
4, 近代有些梦的研究专家指出梦是意识活动,或由它产生的意识形态。
大脑网状结构的发现和快速眼动睡眠实验,为梦的功能定位,以及梦内容的研究提供了进一步的帮助。
二、梦的类别我国古人有“六梦”、“十梦”、“九梦”等多种分类方式。
《周礼》(注:《周礼》是儒家经典,所涉及之内容极为丰富。
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
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礼乐兵刑,赋税度支,膳食衣饰,寝庙车马,农商医卜,工艺制作,各种名物、典章、制度,无所不包。
)把梦分为正梦、噩梦、思梦、喜梦和惧梦。
东汉哲学家王符把梦分为直梦、象梦、精梦、想梦、人梦、感梦、时梦、反梦、病梦、情梦等十种。
孙思邈(注:汉族,唐朝京兆华原(现陕西耀县)人,是著名的医师与道士。
他是中国乃至世界史上著名的医学家和药物学家,被誉为药王,许多华人奉之为医神。
)有五脏梦一说,即心脏病梦、肺脏病梦、脾脏病梦、肝脏病梦、肾脏病梦。
道医关于“梦”的理论
道医关于“梦”的理论
关于梦与疾病的关系,道医有着一套完整的理论。
能预兆人体病变的梦,道医称之为“梦证”,是由于人体的阴阳五行失调而造成。
根据梦境,来推断出人体哪一部位的不和,并加以辨证施治,即为梦诊,这是中医非常传统的一种诊法。
道医认为,人和自然是一体,环境的变化会引起人体内在脏腑的感应,通过梦象反映出来。
梦象虽然是心神活动,但神魂的变化与形体密不可分,由此可以了解脏腑阴阳气血的变化,进而是全身各个组织的变化。
《黄帝内经》是第一部从梦象中探寻疾病的医书,它指出由于五脏、五声、五音、五色、五行相合,由此可以推导出产生梦境的生理以及病理原因,它阐述了梦的本质和特征。
《千金要方》中有言:“善诊候者,亦可深思梦意,乃尽善尽美矣。
”梦兆辨证的理论依据是梦兆对应于藏象,其推理演绎的工具是阴阳五行学说,根据阴阳五行学说对梦兆进行解析归纳,推导出梦兆与脏腑气血阴阳盈虚的关系。
清代学者熊伯龙认为妇女在妊娠期间的梦与生男或生女有关:“生男阳气盛,阳盛则肠热,故梦刚物;生女阴气盛,阴盛则肠冷,故梦柔物。
”。
中医梦学研究浅述
中医梦学研究浅述摘要:梦,一直被人类视为神秘之物。
在我国,梦学研究可以追述至奴隶社会,其中《黄帝内经》是中医梦学的起源之处。
本文主要就中医梦学中的四个方面进行浅述:中医梦学起源;中医梦本质;中医释梦;中医梦证的研究,以期在日益热烈的中医学和梦学研究的今天,能够对后来的研究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
关键词:中医,梦,黄帝内经,梦证《说文解字》云:“梦,寐而觉者也。
”在我国,对梦的研究可以追述至奴隶社会时期,早在甲骨文里就出现了好几种梦的字型,而对于梦的记载,见之于文献的就更多了。
仅《春秋左传》中就有四十多条涉及梦的句子。
据记载,周代有太卜掌“三梦”之法;夏、商、周三代有《致梦》、《觭梦》和《咸陟》三本梦书问世;《周礼》又规定:“季冬聘王梦,献吉梦;”汉代则把《黄帝长柳占梦》和《甘德长柳占梦》两本书著录于杂占十八家之首,并曰:“众占非一,而梦为大,故周有其官。
”[4]意思是说众多占卜之说并不是同一的,而梦对于人类未来的兆示作用及可靠性则远大于其他杂占家之言,足见占梦在当时地位之崇高。
及至后来的隋、唐、元、明、清等朝,著录的梦书达到了20多种,对梦的认识与研究也日臻成熟。
本文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就中医梦学研究进行一个简要的概述。
一、中医梦学研究起源在科技和经济不发达的过去,人们习惯于借助神学来解释一些玄幻的事情。
于是,释梦就成为了人们顶礼膜拜的事情。
在古代,释梦并不是研究梦的唯一方向,我国主要有三个研究方向:一是占梦方向,上至殷商,下至明清。
从殷墟出土的甲骨文中就可以见到很多殷王占梦的记载,甚至后代还设立了专门的负责占梦的官员,并且给予占梦官员相当大的尊敬。
[2]在诸多占梦的活动下,前人慢慢积累了很多文献资料,如《左传》中有记载:“晋侯梦大厉”,“梦疾为二竖子”,同时,我们也可以发现,这个时候的占梦已含有对人身体健康的分析了,将梦作为身体疾病的一个征兆。
二是文学哲学方向。
在《左传》、《墨子》、《关尹子》、《潜夫论》、《梦占逸旨》等众多的著作中都有对梦认识的论述。
最新从古籍认识不寐
从古籍认识不寐------------------------------------------作者xxxx------------------------------------------日期xxxx从古籍认识不寐案例:李××,男,49岁,编辑。
患失眠已两年,西医按神经衰弱治疗,曾服多种镇静安眠药物,收效不显,自诉:入夜则心烦神乱,辗转反侧,不能成寐。
询问其病由,素喜深夜工作,疲劳至极时,为提神醒脑起见,常饮浓厚咖啡,习惯成自然,致入夜则精神兴奋不能成寐,昼则头目昏沉。
舌红,少苔,脉细数。
问题:1、明确该病的中医诊断(不寐(心肾不交))2 探讨该病的病名源流、病因病机发展3 总结古代文献中关于该病针灸治疗的特点一、关于病名的源流该疾病的最早记载见于《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两书将本病称为“不卧”、“不得卧”和“不能卧”。
“不寐”之名最早见于《难经·四十六难》:“老人卧而不寐,少壮寐而不寤者,何也?然:经言少壮者,血气盛,肌肉滑,气道通,营卫之行,不失其常,故昼日精,夜不寤。
老人血气衰,肌肉不滑,营卫之道涩,故昼日不能精,夜不能寐也,故知老人不能寐也。
”《黄帝内经》中关于此病名的记载,有不得卧、卧不安、目不暝等。
如:《素问·逆调论》有逆气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有不得卧而息无音者,有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有得卧,行而喘者,有不得卧,不能行而喘者,有不得卧,卧而喘者,皆何藏使然?愿闻其故。
岐伯曰:不得卧而息有音者,是阳明之逆也。
足三阳者下行,今逆而上行,故息有音也。
阳明者,胃脉也。
胃者,六府之海,其气亦下行。
阳明逆,不得从其道,故不得卧也。
胃不和则卧不安,此之谓也。
夫起居如故而息有音者,此肺之络脉逆也,络脉不得随经上下,故留经而不行。
络脉之病人也微,故起居如故而息有音也。
夫不得卧,卧则喘者,是水气之客也。
夫水者,循津液而流也。
肾者,水藏,主津液,主卧与喘也。
中国古代对梦的解释
中国古代对梦的解释
中国古代对梦的解释可以追溯到西周时期。
当时,有一部《周易》,记录了古代人对梦和
预言的看法。
《周易》将梦分为两种:神梦和病梦。
神梦是至尊神向人们传递预言和报告的梦,而病梦
则是受身体诸病影响而产生的梦。
《周易》还总结了对梦的八种解释法,包括:一是认真记录梦的内容;二是思考梦的由来;三是分析梦的意义与解释;四是根据梦象转换为物象;五是判断梦好坏;六是鉴别梦的真伪;七是充分利用梦的信息;八是结果分析。
这样的观点也被后代书籍所引用。
随后,儒家学派对梦进行了强有力的解释。
“三王内经”总结梦分三类:神梦、梦和病梦。
“三王内经”认为,神梦是至尊神向人们传递预言和报告的梦,梦是提醒心思有秩序、意志
有规律的梦,病梦被视为由身体疾病引起的病梦。
此外,“学津致知”里也提到,梦很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以及对感受和想象的
形成。
因此,梦的内容可以作为揭示这个人的情感和性格的重要手段。
总之,中国古代对梦的解释主要来自于《周易》、“三王内经”和“学经致知”,主要有神梦、梦和病梦,这三种梦会根据不同的情况有不同的含义。
古人对梦的解释不仅涵盖了神性的
层面,也涵盖了身体状况和心理方面的内容,它的内容虽然繁杂,但都与天神、地灵、神
明和人们的关系进行表述,认为梦多多少少具有神性,并希望通过梦可以为人类带来帮助。
中医解释睡眠与做梦
中医解释睡眠与做梦2010-12-20 18:18人为什么要睡觉?中医对睡眠的机理是怎么解释的呢?中医认为,人的体表有气运行,象人体外围的卫士,叫卫气。
卫气是固摄阳气的,它在人体体表不断的运化行走。
卫气白天行走在人体的阳分里;晚上则行到阴分里,就是行于阴经。
阳气只要一入阴经,人就想睡觉。
卫气在阴经中行走完,出离阴经的一瞬间,人就会醒来。
这就是中医对睡眠机理的解释。
人为什么会失眠呢?当下社会中,造成失眠的第一个原因是心肾不交。
如果人的心火上炎,肾水下行,就形成了一个心肾分离的象,心肾分离就会造成人到晚上睡不着,白天又特别疲倦,两腿发沉。
这种失眠较难治疗。
过去,几剂酸枣仁汤,再或温胆汤就能治好,但现在用这些药已经没有明显效果。
因为现在人的生活比古代复杂的多,很多人的失眠都与长期熬夜有关。
每天晚上11点到凌晨1点,是胆经应该休息的时候,而人总不在此时睡觉,就会慢慢地出现心肾不交的状况,导致失眠。
第二个原因是血不足。
血不足也会造成失眠。
中医里有一种说法,叫做中焦受气,中焦就是脾胃。
人的血从何而来?实际上,血是从胃来的。
人体通过胃消化食物,把食物的精华转变成血。
血是一种能量,代表一种动能,输布四方,供人体所需。
我们常提到补血的问题,如果懂得中医医理,就知道血是从胃而来,所以乱吃很多所谓补血的补品未必有多大的用处,最好的方式就是好好吃饭。
胃主血,所以胃虚就会血不足,要想补血就要养护好胃经。
血不足,不能有效的上输于脑,脑部就会因缺血而导致失眠。
第三条,胃不合则卧不安。
如果晚上吃的太多,也会造成失眠。
人活一口气,气是用来睡觉的,也是用来消化食物的。
晚上吃的过多,气就会受到中焦阻隔,阳气不能上输于脑,造成失眠。
中国古代养生讲究过午不食。
就是一天吃两顿饭。
上午九、十点钟一顿,下午四、五点钟一顿,晚上就不再吃东西了。
生活规律也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所以那时的人很少失眠。
我们现在人吃晚饭也要掌握一个原则,吃七八分饱就可以了,晚饭后最好出门散散步,或者做一些其他的运动锻炼,对增强夜里的睡眠质量非常有好处。
论《内经》梦理论及临床意义
总而言之, 它是一种仁 厚的安 排, 既令我们 得以 借助自 己设 定的短暂休憩来恢复活 力, 免 于劳顿 而无法 自拔, 也不 至于 因为时光的不断飞逝则受到责难�我们是间歇性的生 物, 总 是黎明即起� 日落歇 息�我们的 意识会 很快 疲劳, 因此 要间 歇地运作, 而翌日的世 界将会 发生惊 人的变 化, 或者令 我们 舒服, 或者令我们不 安; 同 样地, 夜晚 与睡眠 相伴 随, 以 甜蜜 的影像巧妙地 满足 我们 之所 需�这 一 切令 人类 惊 叹不 已� 生物时常不知不觉地进入阙如少觉的暗黑梦乡, 去体验大量 的幻象, 连天使都为 之惊叹�我 们的 生命如 此之 脆弱, 却能 够经受这样不同的极端, 从来不曾有任何哲学 家对此作出过 解释� " 这是英国女作家艾丽斯�默多 克在 �黑王子 � 中 的一段 精彩论述, 其中精辟地阐释了人们之所以需要睡眠与 必然做
江 西 中 医 学 院 学 报2 0 1 1 年 6 月 第 2 3 卷 第 3 期
� � J OU RNAL O F J I ANG I UN I VE R S I T
. 23 N o. 3 OF TCM 2 01 1 V ol
论� 内
经
� 梦
理 论 及 临 床 意 义
*
邹敖萍 2 秦绪花 3 陈荣荣 4 ( 1 . 江西中医学院基础医学院 南昌 330004 ; 2 . 江西省乐安县 人民医院 乐安 34 4 300 ; 3. 江西中医学院 20 09 级硕士研究生 南昌 330004 ; 4 . 江西中医学院 201 0 级硕士 研究生 南昌 330004 ) � 刘春援1
基金项目 : 江西省卫生厅中医药科技基金资助项目 ( 201 0A 032 )
中医对做梦的理解
中医对做梦的理解
中医对梦的理解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心理层面:中医认为梦是人体内部信息的反映,可以反映出人的情绪、思想和心理状态。
例如,一些常见的噩梦可能与人的压力、焦虑或恐惧等心理因素有关。
2. 脏腑层面:中医认为每个器官都有自己的精神活动,并与梦境相关联。
根据中医理论,不同的器官与不同的情绪和梦境内容有关。
例如,心脏与欢乐、喜悦有关,肝脏与愤怒、烦躁有关,肺脏与忧郁、悲伤有关等。
3. 病理层面:中医相信梦境可以反映身体健康状况。
根据中医理论,如果一个人经常做同样的恶梦,可能意味着他的身体处于一种不平衡或不健康的状态。
通过分析梦境内容,中医医生可以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并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4. 预测层面:中医也认为梦境可以预测未来的一些事情。
根据中医理论,一些特定的梦境可能与某些事件或疾病有关联。
中医医生可以通过分析患者的梦境来推测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研读《黄帝内经》浅谈多梦
研读《黄帝内经》浅谈多梦刘小菊;王海娟;高杰【摘要】多梦是人在睡眠时感觉乱梦纷纭并伴有头晕疲倦的一种状态.近年来,失眠多梦患者日益增多,睡眠亦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通过研读《黄帝内经》,发现中医在对多梦的认识及治疗方面,以其独特的优势获得医学界的广泛认可.现就中医对多梦的认识作一综述,以期更好的运用中医方法缓解多梦患者的痛苦.【期刊名称】《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年(卷),期】2016(014)018【总页数】2页(P40-41)【关键词】《黄帝内经》;多梦;病因;综述【作者】刘小菊;王海娟;高杰【作者单位】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济南250355;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济南250355【正文语种】中文人不分高低贵贱,亦不管男女老幼,都会做梦。
梦对于人与生俱来,如同人身有影,既司空见惯,又神秘莫测。
而多梦是指睡眠不实,睡眠中梦扰纷纭,次日头昏神疲的症状。
正常人睡眠时亦偶有梦或自觉多梦,只要不影响其工作与生活,当属正常生理现象,故不属本症讨论范畴。
中医对多梦的认识已有几千年的历史,从《黄帝内经》到《本草纲目》,均有相关药物及配方记载。
而依据《内经》、《金匮》所述,多梦是人体内部阴阳失润、气血逆乱、脏腑虚损,外而邪气入侵、环境刺激所引起。
中医治疗此病症疗效显著,且无毒副作用,故日益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与探讨。
中医认为,梦的产生是以人为中心,天、地、人共同作用的产物,是人在调和需求与环境之间矛盾的产物。
1.1外界刺激而致梦《灵枢·淫邪发梦》[1]中提出:“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内,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
”这里“正邪”指一切引起发梦的外界刺激因素(如:情志、劳逸、饥饱等),即人在睡眠中感受到自然界中的气候刺激,扰乱了体内营卫之气的正常运行,使安居在五脏中的阴阳精气飞扬而“魂不守舍”,因而形成各种梦象。
从内经探讨失眠多梦的治疗
太阴主内,太阳主外:张景岳:“太阴,手太阴也。太阳, 足太阳也,内言营气,外言卫气。营气始于手太阴,
2021/3/10
23
而复会太阴,故太阴主内。卫气始于足太阳, 而复合于太阳,故太阳主外。”
夜半而大会:张景岳:“大会言营卫阴阳 之会也。惟于夜半子时,阴气已极,阳气将 生,营气在阴,卫气亦在阴,故万民皆瞑而 卧,命日合阴。”
2021/3/10
3
2 什么是卫气
“卫”有保卫之意,卫气产生于中焦脾胃,其气剽 疾滑利,行于脉外,有温暖全身、保卫体表,营养皮 肤毫毛,控制毛孔开合等作用。《灵枢、营卫生会》:
“人受气于谷,谷入于胃,以传于肺……其清者为营,
浊者为卫,营行脉中,卫行脉外,营周不休”。《灵 枢、本脏》:“卫气者,所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 理,司开合者也”。《灵枢、营卫生会》:“黄帝曰: 愿闻营卫之所行,皆何而来。歧伯答曰:营出中焦, 卫出下焦”。这是讲卫气的运行,度
2021/3/10
19
卫气运行示意图
睛 明 → 足太阳膀胱经
经
经
手太阳小肠经
阳
阴 瞳子髎 下 关 → 足阳明胃经
脉 地 仓 → 手阳明大肠经
照 海 经 膀胱经
涌 泉→肾→心→肺
脾← 肝
2021/3/10
20
〔评述〕
本篇论述了卫气的运行。平旦人醒之时,卫气从目出阴入阳,然 后同时沿着三阳经由上向下运行,经过阴经再返回于目,称为一周。 卫气白天在阳经及六腑运行二十五周,故白天人体六腑、消化系统 活动积极,能量充分以供给白天活动之需。入夜,卫气从目转入足 少阴肾,然后到心、肺、肝、脾,再到肾称为一周。夜间卫气在阴 经及五脏运行二下五周后再至于目。夜间卫气入于五脏,体表卫气 很少阳气不足,所以夜间要盖被子入睡。夜间五脏活动积极,贮备 能量,六腑休息,故夜间不吃东西。用卫气运行解释人体昼夜的生 理变化即符合实际,又符合医理、哲理。
中医关于梦的分类
中医对梦的分类主要基于梦的内容和梦境中所体现的意象。
根据《周礼·春官》,梦可以分为正梦、噩梦、思梦、寤梦、喜梦、惧梦等六种类型。
汉·王符在《潜夫论》中把梦分为10种,并指出:“凡梦有直、有象、有精、有想、有入、有感、有时、有反、有病、有性”。
隋朝大风水师杨上善结合临床实践及前人梦研究的成果,将梦分为三类,并明确提出了梦诊的概念。
他在《黄帝内经太素》中指出:“凡梦有三种;人有吉凶,先见于梦,此征梦也;思想情深,因之见梦,此为想梦也;因其民所病,见之于梦,此为病梦也。
”病梦即因病而梦,是人体阴阳不调或机体对外界刺激的反映。
想梦又称思梦,即日有所思,夜有所想,是人体精神情志的反映或宣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4 年 4 月第 42 卷第 2 期 中 医 药 学 报
Vol畅42,No畅2,Apr.2014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5·
肾同源,心肾 相 交, 惊 恐 伤 肾, 累 及 心 肝, 神 魂 不 宁 而 发梦。 1.3 脏腑气血阴阳失调而致发梦
·6·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Vol畅42,No畅2,Apr.2014
重要组成部分。 同时作为中国古代梦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 枟内经枠认为梦是人体的生命活动之一,它的产 生不仅与人体的生理活动相关,而且与情志活动关系 更为密切,并且人体的情志活动又与其所处的人文环 境密不可分,因此枟 内经枠 梦学理论在中国古代梦文化 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中 医 药 学 报 2014 年 4 月第 42 卷第 2 期
·4·
Acta Chinese Medicine and Pharmacology
Vol畅42,No畅2,Apr.2014
枟黄帝内经枠对发梦的认识
赵艳青1 ,滕晶2倡 ,庄贺1
(1.山东中医药大学,山东 济南 250014;2.山东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山东 济南 250011)
参考文献:
[1] 柴文举,蔡滨新.枟 黄 帝内 经枠 脉 学 思 想 及 诊 脉 技 术 研 究 [ M] .北 京 :学 苑 出 版 社 ,2003 :56 ,57 .
[2] 陈子杰.枟 内经枠 梦学 及中医 梦证的研究 [ D] .北 京:北 京中医药 大 学 ,2005 .
痹证、咳证枟 内经枠 “ 治脏者治其俞,
关于人体 内 的 寄 生 虫 引 起 发 梦 的 记 载 最 早 见 于 枟内经枠,枟素问· 脉要精微论枠云:“短虫多则梦聚众,长 虫多则梦相击毁伤” 短虫,相当于现代所说的蛲虫;长 虫则相当于蛔虫。 清代的高士宗也有关于虫梦的论 述,曰:“ 短虫多则相聚成群,故梦聚众;长虫多则彼此 参商,故梦相击毁伤。”,枟 内经枠 关于虫梦的认识也被 现代研究者所证实,现代研究发现,体内若有寄生虫, 则易梦见与他人相争,甚至发出呼喊和叫骂,虫类致梦 由此可见一斑[2] 。
枟 黄帝内经枠 认为梦的发生与外感六淫、精神情志 因素的影响、脏腑气血阴阳的失调、人体内的寄生虫等 因素有关,下面分述之。 1.1 外感六淫而致发梦
枟灵枢· 淫邪发梦枠 云:“ 愿闻淫邪泮衍奈何? 正 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反淫于脏,不得安处,与营卫 俱行,而与魂魄飞扬,使人卧不得安而喜梦。” 明确指 出了梦与正邪侵入有关。 据此可知,枟 内经枠 中关于淫 邪发梦的过程,分成了三个层次进行论述。 首先枟 灵 枢· 淫邪发梦枠曰:“正邪从外袭内,而未有定舍”。 主 要是指人在睡眠中,各种外界因素对于肉体的各种弱 刺激,从外界侵入到人的肉体。 且人在睡眠中的潜意 识在外在的各种刺激的影响下,人类本身也无法用意 识自主控制这个内心中的潜意识。 从发梦的过程来 看,这一阶段主要是为诱导发梦提供了外部自然条件。 其次是“ 反淫于藏,不得定处,与营卫俱行” (枟 灵枢· 淫邪发梦枠)。 主要是指外部刺激在人体内的生理活 动。 即外在刺激由表入里,进而累及到相关脏腑。 且 这些刺激在人体的睡眠过程中并非是必须的,因此会 干扰脏腑的功能活动而“ 不得定处” ,最终会和人体内 正常的营卫之气相混而在体内到处运行。 从发梦的角
收稿日期:2013 -10 -30 修回日期:2013 -12 -02 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资助项目 作者简介:赵艳青(1983 -) ,男,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中医神经系统疑难病的研究。 倡通讯作者:滕晶(1972 -) ,女,博士,副教授,副主任医师,硕士研究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医神经系统疑难病的研究。
摘 要:枟 黄帝内经枠 是中医学的经典著作,其对于发梦的原因、机制及本质认识独特,本文通过以上两 个方面的讨论,丰富了中医诊断的方法和途径,对于临床实践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枟 黄帝内经枠 ;发梦;梦的原因;梦的本质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2392 (2014)02 -0004 -02
枟内经枠 作为中医学的经典之作,对于发梦的病 因、机制及梦的本质有其独特见解,从医学视角看,它 将梦纳入了人的生理、病理变化之中, 并形成了释梦 诊病的系统方法,拓宽了人类对于梦的认识和研究的 新途径,丰富了中国古代梦学理论,而且具有很高的学 术价值。 本文现仅从以下两个方面分而论之。 1 枟 内经枠 对发梦的原因和机制的认识
中医 认 为, 阴 阳 相 对 协 调 平 衡, 人 体 才 能 保 持 健 康,即“ 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由于多种原因导致阴 阳失和,则会引起发病,也会引起发梦。 枟 素问· 阴阳 应象大论枠 曰:“阳胜则热 ,阴盛则寒。”,枟 素问· 脉要精 微论枠亦云:“ 阴盛则梦涉大水恐惧,阳盛则梦大火燔 灼,阴阳俱盛,则梦相杀毁伤。” 热与火,寒与水,有相 同的特性,都是阴阳外在表现的象征。 一如枟 素问· 阴 阳应象大论枠 曰:“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阴阳者,血 气之男女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 兆也;阴阳者,万物之能始也。” 所以,虽然临床表现为 寒热,梦象表现为水火,但实质上均是阴阳失调所导致 的。 在枟 灵枢· 淫邪发梦枠 中则指出五脏气盛的梦象 以及梦象与脏腑之间的相关性。 枟 灵枢· 淫邪发梦枠 曰:“ 肝气盛, 则 梦 怒, 肺 气 盛, 则 梦 恐 惧、 哭 泣、 飞 扬; 心气盛,则梦 善 笑 恐 畏; 脾 气 盛, 则 梦 歌 乐、 身 体 重 不 举;肾气盛,则梦腰脊两解不属。 凡此十二盛者,至而 泻之,立已。”在枟素问· 方盛衰论枠 中则提出了五脏气 虚梦象各不相同。 文中云:“ 是以肺气虚,则使人梦见 白物,见人斩血借借。 得其时则梦见兵战。 肾气虚,则 使人梦见舟船溺人,得其时则梦伏水中,若有畏恐。 肝 气虚,则梦见菌香生草,得其时则梦伏树下不敢起。 心 气虚,则梦救火阳物,得其时则梦燔灼。 脾气虚,则梦 饮食不足,得其时则梦筑垣盖屋。 此皆五脏气虚,阳气 有余,阴气不足,合之五诊,调之阴阳,以在枟 经脉枠。” 可见梦象的产生与脏腑功能失调紧密相关,这也以后 中医梦证的辨证奠定了理论基础。 至于血虚,血是人 体精神活动的物质基础,也是心神、肝魂的寄居之所, 枟素问· 八正神明论枠 曰:“ 血气者,人之神,不可不谨 养。”枟灵枢· 平人绝谷枠 亦曰:“ 血脉和利,精神乃居。” 故血虚会导致神魂不藏,而致发梦。 所以,脏腑气血阴 阳失调是发梦的原因之一。 1.4 体内寄生虫的影响而致发梦
通过对发梦的病因和机制的探讨,说明枟 内经枠 对 梦的分析是以阴阳、五行学说、藏象学说、营卫理论等 为理论基础的,进而为梦的发生研究指明了方向。 2 枟 内经枠 对梦的本质的认识
梦是睡眠中特有的现象,是一种睡梦主观体验。 梦发生于睡眠过程中,这是大家都知道的生活常识,正 如弗洛伊德所说:“ 一切梦的共同特性,第一就是睡 眠。”枟 说文解字枠云:“卧,不明也,从夕。” “ 不明” 指梦 象模糊,缥缈不测;“从夕” 夕指日落,所以指梦与夜晚 关系密切。 枟说文枠 亦云:“ 梦,寐而觉者也” 这说明了 梦与睡眠的关系密切[3] 。 梦发生在睡眠里,现代研究 也证实了这一点。 研究发现,人的睡眠实际上包含两 种状态,非快动眼睡眠状态和快动眼睡眠状态,两种状 态交替周期性发生,且当睡眠进入快动眼睡眠状态时, 睡眠者往往在做梦,因此也称其为有梦睡眠,非快动眼 睡眠也称为无梦睡眠,构成了整个睡眠过程。 所以,梦 是依赖于整个睡眠过程的,是发生在睡眠过程中的一 种特殊现象。 中医学则强调梦属于神魂变化在睡眠中 的一种表现,梦是睡眠中的心神活动。 枟 灵枢· 本神枠 曰:“所以任物者谓之心。” 心能任物多因于心藏神,神 舍于心。 枟灵枢· 邪客枠 云:“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 精神之所舍也。” 由于心能统摄人的精神意识思维,而 梦亦属于人的心理变化,故后世诸多医家也讲梦看做 是心神活动的一种表现,张景岳枟 类经枠 曰:“ 心之所至 即神也,神之所至即心也。 第心帅呼神而梦者,因情有 所着,心之障也。 神帅呼心而梦者,能先兆于无形,神 之灵也。 夫人之心灵,无所不至,故梦象之奇,亦无所 不见。”沈金鳌枟杂病源流犀烛枠则曰:“ 若夫梦者,亦神 不安之一 验 耳。” 接 着 “ 梦 为 魂 魄 飞 扬, 又 为 寐 中 心 动”,枟 灵枢· 大惑枠 云:“ 神劳则魂魄散,志意乱。” 张锡 纯也说:“魂魄者,心神之左辅右弼”。 因此,梦虽与魂 魄飞扬有关,但冲整体上看也是心神不安的一种表现。 据上可知,枟 内经枠 关于梦本质的认识归纳如下:其一, 枟 内经枠 反对 梦兆 鬼神 之说, 走 出了 神学 迷 信 的 桎 梏, 亦如枟素问· 五脏别论枠 强调的“恶于鬼神者,不可言于 至德” ,使中 医 学 对 梦 的 认 识 建 立 在 身 心 客 观 变 化 的 基础上,具有生命科学意义。 其二,枟 内经枠 认为梦是 机体神志、脏腑活动状态的反映, 梦是睡眠中的心神 活动,进而把梦纳入了医学范畴,并为医学服务,这是 枟 内经枠 对梦学理论的重大贡献。
最后, 梦是人的一种特殊的精神现象。 枟 黄帝内 经枠 作为我国古 代 现 存 最 早 的 医 学 典 籍, 根 据 临 床 实 践的经验积累,首先立足于人体的生理病理变化,探索 并形成了颇有特色的梦学理论,成为中国古代梦学的
中 医 药 学 报 2014 年 4 月科技大学附属天佑医院,湖北 武汉 430064)
摘 要:枟素问· 痹论枠记载痹证针治“五脏有俞,六府有合”;枟 素问· 咳论枠 记载咳证“ 治脏者治其俞, 治府者治其合,浮肿者治其经”。 对历代医家的注解,丹波元简在枟 素问识枠 感慨道:“ 不知何是”。 根据 枟内经枠原文,结合临床诊治痹证、咳证,本文提出对痹证、咳证枟 内经枠 “ 治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 的理解。 认为枟内经枠对痹证、咳证的症状和体征的观察客观而细致,提出的“ 治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 其合” 治法符合临床实际,对痹证、咳证针刺疗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关键词:治脏者治其俞,治府者治其合;痹证;咳证;针刺疗法;人体全息理论 中图分类号:R2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 -2392 (2014)02 -0006 -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