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老师公开课磨课活动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学科学老师公开课磨课活动总结张三老师是一名年轻的科学教师。

今年10月初,工作室接到了市教科研中心的任务——开展小学名师工作室公开课展示活动,要求每个工作室展示一节精品课。

工作室主持人张四老师几经斟酌,决定由张三老师来上这节公开课。

接到任务后,张老师最初是紧张且焦虑的,因为她知道,要上好一节公开课,不仅是磨课,更是磨人。

但同时她也明白,这样的机会虽然压力很大但也会收获满满。

磨课是教师专业成长的一种历练,是专业水平提升的重要抓手,是教师团体发展的主打平台。

思虑再三,张三老师决定接受这样一次痛并快乐着的体验。

一、推倒重来,思维碰撞。

第一轮备课,张老师参考了一些备课资料,以“激发兴趣”“初步感知”“构建生成”“提升认识”四大板块串联整堂课。

试课时发现整堂课主线不清晰,问题多而杂,力求面面俱到,反而主次不明。

课后工作室成员积极讨论,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张老师虚心接受并采纳。

在第二轮备课中,张老师将板块调整为“聚焦”“探索”“小结”三块,其中““探索”环节精简了教学内容,设计了两个更加直观的实验进行呈现。

经过第二轮试课之后,张老师发现导课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猜想绘制““食物在人体各个器官的“旅行’图”这个环节浪费了太多时间,导致后面的实验环节显得很仓促,学生无法更好地去探究,课堂无法突破难点。

这次试课,工作室特别邀请了县教研室的张五老师前来听课。

宋老师听课后给出了很多可行性建议。

经过张五老师和工作室全体成员讨论后,张老师再次修改了教学设计,以谈话形式与学生展开交流,回忆是否有过肚子饿、被食物噎到、胃痛、肚子痛等经历,请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猜测食物进入身体后可能会经历哪些器官,会按照怎样的路线行进,在这个过程中会发生怎样的变化......
为使学生有更丰富的体验,课前张老师准备了““丰盛”的实验材料——切好的馒头、煮熟的卷心菜和胡萝卜等,并按组分装在24个一次性餐盒中。

二、理念落地,精彩呈现。

11月10日下午,张老师执教的“食物在身体里的旅行》在阳光小学录播室以全程直播的形式进行展示。

展示结束,市教科研中心特邀评委、小学科学高级教师张六老师对这节课给予了极高的评价。

张老师这节课无疑是非常成功的!课堂上精彩的动态生成给观课老师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思维的碰撞不时发生,张老师清晰缜密的思路一气呵成,抛出的每一个问题学生都能““无缝对接”,灵气、得体的课堂评价妙语连珠……这一切足以说明张老师丰厚的知识底蕴和扎实的教学底功。

磨课犹如磨剑。

锋芒在一次次火花中呈现,这便是经历反复推敲,将精华聚集在一起的过程。

相信经历这样一次公开课,工作室全体成员都将获益匪浅,不仅丰富了教学实践经验,同时对新课标的理念把
握会更加准确,对教学内容的理解更加深入,对学生的学情更加了如指掌。

每一场磨砺都是一场修行,每一场跨越都是一次质变,每一次经历都注定成长。

前行路上我们定将坚守初心,凝聚合力,再谱新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