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苏教版必修一同步练习:专题1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第1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1第一单元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1)
1、下列状态的物质,既能导电又属于电解质的是( )
A.氯化镁晶体
B.氯化钠溶液
C.液态氯化氢
D.熔融氢氧化钾
2、下列有关我国古代技术应用中,其工作原理不涉及化学反应的是( )
A.火药使用
B.粮食酿酒
C.转轮排字
D.铁的冶炼
3、盐是一类常见的物质,下列物质通过一步反应可直接形成盐的是( )
①金属单质②碱性氧化物③碱④非金属单质⑤酸性氧化物⑥酸
A.①②③
B.①④⑥
C.②⑤⑥
D.全部
4、下列条件下,两瓶气体所含原子数一定相等的是( )
A.同质量、同体积的N 2和CO
B.同温度、同体积的H 2和N 2
C.同体积、同密度的C 2H 4和C 3H 4
D.同压强、同体积的N 2O 和CO 2
5、下列有关气体体积叙述正确的是( ) A.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分子的大小决定 B.一定温度、压强下,气体体积由其物质的量的多少决定 C.气体摩尔体积是指1mol 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约为22.4L D.不同的气体,若体积不等,则它们所含的分子数一定不等
6、下列应用不涉及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 22a N O 用作呼吸面具的供氧剂 B.工业上电解熔融状态的23Al O 制备Al C.工业上利用合成氨实现人工固氮 D.实验室用4NH Cl 和()2Ca OH 制备3NH
7、下列反应中,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但属于氧化还原反应的是( ) A.2Na + 2H 2O 2NaOH + H 2↑ B.CH 4 + 2O 2CO 2 + 2H 2O C. 2KClO 3
2KCl + 3O 2↑
D.CaCO 3 + 2HCl
CaCl 2 + H 2O + CO 2↑
8、下列各组物质,按化合物、单质、混合物的顺序排列的是( )
A.烧碱、液态氧、碘酒
B.生石灰、白磷、熟石灰
C.干冰、铁、氯化氢
D.空气、氮气、胆矾 9、N A 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在标准状况下,11.2L 丙烷含有的极性键数目为5N A B.7g 锂在空气中完全燃烧时转移的电子数为N A C.1mol 葡萄糖(C 6H 12O 6)分子含有的羟基数目为6N A
D.常温下,0.2L 0.5 mol·L -1
NH 4NO 3溶液中含有的氮原子数小于0.2N A
10、淀粉溶液是一种胶体,并且淀粉遇到碘单质显蓝色。
现将淀粉和稀24Na SO 溶液混合,装在半透膜袋中,浸泡在盛有蒸馏水的烧杯内,过一段时间后,取烧杯中液体进行实验,能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的是( ) A.加入2BaCl 溶液产生白色沉淀 B.加入碘水不变蓝
C.加入2BaCl 溶液没有白色沉淀产生
D.加入碘水变蓝
11、想一想: ()2Ba OH (固体)、4CuSO (固体)、3CH COOH (液态)这些物质为什么可归为一类,下列可以和它们归为一类的是( ) A.75%的酒精溶液 B.淀粉溶液 C. ()3Fe OH 胶体 D.硝酸钠
12、NaCl 是一种化工原料,可以制备一系列物质。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双选)( )
A.图中生成氯化氢的反应是化合反应
B.石灰乳与2Cl 的反应222()Cl Ca OH +222()2CaCl Ca ClO H O ++,2Cl 既是氧化
剂,又是还原剂
C.图中两个生成2Cl 的反应都是分解反应
D.图中所示转化反应都是氧化还原反应
13、下列有关物质的组成和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金刚石、白磷都属于单质
B.明矾的化学式的()2
4212Al SO H O ⋅
C.稀豆桨、硫酸、氯化铁溶液均为胶体
D.烧碱、冰醋酸(纯醋酸)、四氯化碳均 14、有下列物质:
①石墨; ②铜丝; ③氧气; ④二氧化碳; ⑤食盐; ⑥硫酸; ⑦硫酸钡; ⑧金刚石。
以下组合正确的是( ) A.能导电的有①②⑤ B.属于电解质的有④⑤⑥⑦ C.属于盐的有⑤⑦⑧
D.既不属于电解质又不属于非电解质的有①②③⑧ 15、下列电离方程式正确的是( ) A.
24H SO 2
42H SO +-+
B. ()
2Ba OH 22Ba OH +-
+ C. ()
243Al SO 32423Al SO +-+
D.
3
KClO 23K Cl O +--++
16、不同物质间的转化需要一步或几步才能完成。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 A. 3NaCO NaOH → B. ()232Ca OH Na CO → C. 3KNO KCl → D. 22FeCl CuCl →
17、下列物质的分类正确的一组是( )
18、一定量的液态化合物2XY ,在一定量的2O 中恰好完全燃烧,反应方程式为
()()
223XY l O g +()222()XO g YO g +.冷却后,在标准状况下测得生成物的体积是
672 mL ,密度是2.56 1
g L -⋅。
(1)反应前2O 的体积是__________mL (标准状况下)。
(2)化合物2XY 的摩尔质量是__________1
g mol -⋅。
(3)若2XY 分子中X 、Y 两元素的质量比是3:16,则X 、Y 两元素分别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填元素符号) 19、现有以下物质: ①NaCl 晶体;
②液态3SO ; ③液态醋酸; ④汞 ⑤4BaSO 晶体; ⑥纯蔗糖; ⑦酒精; ⑧熔融3KNO ; ⑨2O 。
请回答下列问题(用序号填写): (1)以上物质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
(2)以上物质属于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3)以上物质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4)以上物质溶于水后形成的水溶液能导电的是__________。
(5)以上物质既不是电解质,又不是非电解质的是__________。
20、胶体是一种重要的分散系。
(1)制备Fe(OH)3胶体是向煮沸的蒸馏水中逐滴加人__________溶液,继续煮沸至__________,停止加热。
(2)向Fe(OH)3胶体中加人某种溶液,出现沉淀,继续滴加该溶液后沉淀溶解。
滴人的溶液可能是__________。
A.NaOH 溶液
B.稀硫酸
C.Na 2SO 4溶液
D.乙醇溶液
(3)区分胶体和溶液常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这是因为胶体粒子对光线有__________作用。
21、完成下面各题。
(1)现有H 、Na 、S 、O 四种元素,其中的两种或三种元素按指定的化合价1
H +、1
Na +、6
S +、
2
O -最多可以形成化合物的种数是__________种。
(2)下面四个观点都是错误的,写出熟悉的化学方程式,说明其观点的错误。
(3)写出满足下列要求的化学方程式:
①分解反应: (有水生成)。
②化合反应: (有4种反应物)。
③置换反应: (有水生成)。
④酸性氧化物与碱反应: 。
⑤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 。
22、化学反应按照不同的分类方法,可以分为化合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复分解反应,也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和非氧化还原反应。
有下列一组反应:
①2CO +C
2CO 高温
②223Cu (OH)CO 222CuO+H O+CO ↑
③222NaOH+Cl =NaCl+NaClO+H O ④222CO+O 2CO 点燃
⑤23Fe+4H O(g)342Fe O +4H ⑥CuO+CO 2Cu+CO
⑦32224NH +3O ()
2N +6H O 点燃
纯 ⑧2222H O
2H +O ↑↑通电
⑨2223CO +H O =H CO
(1)其中属于化合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属于置换反应的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没有变化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上述反应中,既是分解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反应中,既是离子反应,又是氧化还原反应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3、二氧化硒(SeO 2)是一种氧化剂,其被还原后的单质硒可能成为环境污染物,通过与浓HNO 3或浓H 2SO 4反应生成SeO 2以回收Se 。
完成下列填空:
(1)Se 和浓HNO 3反应的还原产物为NO 和NO 2,且NO 和NO 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写出Se 和浓HNO 3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已知:Se+2H 2SO 4(浓)=2SO 2↑+SeO 2+2H 2O 2SO 2+SeO 2+2H 2O=Se+224SO -
+4H +
SeO 2、H 2SO 4(浓)、SO 2的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是____________________。
(3)回收得到的SeO 2的含量,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测定: ①SeO 2+KI+HNO 3 → Se+I 2+KNO 3+H 2O ②I 2+2Na 2S 2O 3=Na 2S 4O 6+2NaI
配平方程式①,并用双线桥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上述②方程式中每生成1mol Na2S4O6转移电子数的物质的量为:__________。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电解质导电所需的条件是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氯化镁晶体为固态,不导电,是电解质;氯化钠溶液导电,为混合物,不是电解质;液态氯化氢不导电,是电解质,只有溶于水才导电;熔融氢氧化钾导电,也是电解质。
2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化学反应的根本标志是有新物质的生成,此题中A、B、D中均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
而转轮排字过程不涉及化学反应。
考点:化学反应的定义、常见生产生活中的原理
3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
4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量有关计算、阿伏加德罗定律及推论。
N 2和CO 的摩尔质量相同,均为28g·mol -1
,质量相同,故其物质的量相同,且二者均为双原子分子,故它们所含有的原子数一定相同,A 项正确;没有指明气体的压强相同,不能确定二者的物质的量,即无法比较它们的原子数目,B 项不符合题意;两种气体的体积和密度相同,故其质量相同,假设二者的质量均为1g,则二者所含有原子数目之比为
67:60:492840
,C 项不符合题意;没有指明气体的温度相同,无法比较他们的原子数目,D 项不符合题意。
5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6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A 项,呼吸面具中的过氧化钠通过与2CO 和2H O 反应来提供氧气,有单质2O 生成,发生的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B 项,电解氧化铝制备金属铝,反应中有单质Al 生成,是氧化还原反应。
C 领,合成氨反应,氮气与氢气反应生成氨,是氧化还原反应。
D 项,铵盐与碱加热制氨,属于复分解反应,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
7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A 项,该反应既属于置换反应,又属于氧化还原反应;B 项,该反应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但不属于四种基本反应类型;C 项,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也属于氧化还原反应;D 项,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
8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B 项中,熟石灰属于化合物项中,氯化氢属于化合物;D 项中,空气属于混合物,胆矾属于化合物.选A 。
9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
10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渗析实验。
如果半透膜完好无损,则只有钠离子和硫酸根离子能够透过半透膜,淀粉不能透过半透膜;可以检验出烧杯中的液体存在硫酸根离子,检验不出淀粉的存在, 即加入碘水不变蓝,可以证明半透膜完好无损。
11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2Ba OH (固体)、4CuSO (固体)、3CH COOH (液态)都是纯净物,且都属于电解质。
12答案及解析: 答案:CD
解析:本题考查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综合应用,拓展延伸至电解饱和食盐水、电解熔融氯化钠、侯氏制碱法等内容(以后要学),但落点很低, 仅考查对氧化还原反应的理解和基本反应类型的认识。
重基础、重生产实际应该是我们学习中应注意的主要内容。
石灰乳与2Cl 的反应中氯元素的化合价既升高又降低,所以2Cl 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由氯化钠到碳酸氢钠再到碳酸钠,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均为非氧化还原反应。
13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明矾的化学式为()42212KAl SO H O ⋅,B 项错误;硫酸(24H SO )为纯净物(不属于分散系),只有稀豆浆属于胶体,C 项错误; 4CCl 为非电解质,D 项错误。
14答案及解析:
答案:D
解析:⑤食盐在固体状态下不能导电,④二氧化碳属于非电解质,⑧金刚石属于碳单质。
15答案及解析:
答案:C
解析:A 项中“”右边的离子符号“2
4SO -”是错误的,应改为
24
H SO 242H SO +-+;B 项中“2OH -”应改为“2OH -”;D 项中3ClO -不电离,应改为
3KClO 3K ClO +-+.
16答案及解析:
答案:A
解析:A 中,加入()2Ca OH 可实现此转化;B 中,同时引入了Na +和23CO -
不能一步实现;C 中,引入Cl -,去除3NO -,加入的阳离子不可能将3NO -
转化为沉淀;D 中,加入的金属应为Cu , 但Cu 不能置换出Fe ,所以不能一步实现。
故选A 。
17答案及解析:
答案:B
解析:A 项, 4CH 是非电解质, 2Cl 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错误;C 项, 24H SO 是电解质,错误;D 项, CO 不属于酸性氧化物,错误。
18答案及解析:
答案:1.672; 2.76; 3.C; S
解析:1.由提示化学方程式()()223XY l O g
+()()222XO g YO g +,可知,该反应是一反应前后气体分子数不变的反应,即反应前后气体体积相同.因反应物中的2XY 为液态,故反应前2O 的体积为672 mL .
2. ()12672103/22.?4?0.03?n O L L mol mol -=⨯-⋅=.因2XY 与2O 恰好完全反应,且它们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由化学方程式知),故2XY 的物质的量为0.01mol 。
又因反应后的气体为672 mL ,密度为2.56 1
g L -⋅,则反应后气体总质量为1 2.56?672103 1.72?m V g L L g ρ-==⋅⨯⨯-≈。
根据质量守恒定律,
()()1221.72? 1.72?0.03?32?0.76?m XY g m O g mol g mol g -=-=-⨯⋅=,
120.76()760.01g M XY g mol mol
-==⋅. 3.由题意1
()2()76{()32()16
M X M Y g mol M Y M Y -+=⋅= 1
1()12{()32M X g mol M Y g mol
--=⋅=⋅
19答案及解析:
答案:1.④⑧; 2.①③⑤⑧; 3.②⑥⑦; 4.①②③⑧; 5.④⑨
解析:①NaCl 晶体是电解质,但其Na +、Cl -不能自由移动,不能导电;
②液态3SO 不能导电,是非电解质;
③液态醋酸溶于水能导电,是电解质,但液态醋酸自身不能电离,不能导电;
④ 汞是金属单质,能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⑤4BaSO 晶体尽管溶解度很小,但溶解的部分4BaSO 能全部电离,且熔融状态下能导电,是电解质;
⑥纯蔗糖无论溶于水还是熔融状态下均不导电,是非电解质;
⑦酒精是非电解质;
⑧熔融3KNO 电离出K +和3NO -
是电解质,能导电;
⑨2O 是非金属单质,本身不导电,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0答案及解析:
答案:1.饱和FeCl 3;溶液呈红褐色
2.B;
3.丁达尔效应散射
解析:1.实验室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是在沸腾的蒸馏水中加入饱和氯化铁溶液,.当溶液变为红褐色时立即停止加热(要注意实验过程中不能用玻璃棒搅拌,否则溶液易出现浑浊;当反应体系呈现红褐色时,即制得氢氧化铁胶体,应立即停止加热,否则也容易出现浑浊,产生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FeCl 3 +3H 2O Fe(OH)3(胶体)+3HCl.
2.向Fe(OH)3胶体中加入NaOH 、H 2SO 4、Na 2SO 4等电解质溶液会发生聚沉生成Fe(OH)3沉淀,其中能溶解Fe(OH)3沉淀的是稀硫酸。
3.利用丁达尔效应可区分胶体和溶液。
具体方法:用可见光束照射胶体和溶液,在垂直于光线的方向能看到一条光亮通路的是胶体,不出现光亮通路的是溶液。
21答案及解析:
答案:1.6; 2.①3CaCO 2CaO CO +↑
②22CO H O +23H CO
③23
3CO Fe O +223Fe CO +
④()32
Ca HCO 322CaCO H O CO ++↑
3.①()2Cu OH 2CuO H O +
②
2222Cu O CO H O
+++()232Cu OH CO
③2
CuO H +2Cu H O + ④
22SO NaOH +232Na SO H O + ⑤
24
MgO H SO +42MgSO H O +
解析:
22答案及解析:
答案:1.①④⑨; ⑤⑦
2.②⑨;
3.⑧;
4.③
解析:化学反应的基本类型中,复分解反应不是氧化还原反应;置换反应一定氧化还原反应;化合反应和分解反应若元素化合价有变化则是氧化还原反应,若无变化则不是氧化还原反应。
离子反应是否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也要根据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前后是否变化来判断。
23答案及解析:
答案:1.Se+2HNO3(浓)=H2SeO3+NO↑+NO2↑
2.H2SO4(浓)>SeO2>SO2
3.
4.2mol
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