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人教版初三九年级化学 分子和原子第一课时 名师教学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强学生学习化学的乐趣,也让学生体验到化学与
生活实际是分不开,懂得化学与生活紧密联系,
它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家庭小实验和师生交
流,对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
养,微观思想方法的建立,学习心理、品质的优
化都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
22
【板书】二、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
7
活动探究三、分子是在不断运动
再 1、向盛有20mL蒸馏水的烧杯中加入5-6
次 滴酚 酞溶液,搅拌均匀,观察溶液的颜色。
设
计
现象
溶液为无色
实
结论
酚酞遇空气和水不变色
验
证 2、向上述酚酞溶液中慢漫滴加浓氨水,观察
明 溶液颜色有什么变化。
分 子 现 象 溶液为红色
扩散
物质
凝聚
粒子
板书:一、物质的构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科学技术的进步已证明:分子、原子是客观存在的。 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获得 的苯分子的图像
通过移走硅原子构成的文字
活动探究二:分子很小
【情景设置,提出问题】
我手上滴了一滴水,请问大家:你们知道老师手里有 多少个水分子吗?
人民教育出版社 九年级 化学 上册
第三单元 物质构成的奥秘
课题1 分子和原子 (第一课时)
伊吾县淖毛湖镇中学 刘军强
生活实例:
情境引入
【情景创建】
上课前我把香水装在一个试剂瓶里,上 课时滴到讲台附近的地面上,引起学生 的猜测议论。
【提出问题】 当学生闻到香味后通过问题:你怎么知 道是香水?你看到它怎么跑到你的鼻子 里了吗?
5.在公安干警的缉毒行动中,训练有素的缉毒犬屡建奇功,它
可以嗅出毒品的原因是( )
A.分子是可分的
B.分子在不断的运动
C.分子体积极小
D.分子间有间隔
说板书:
一、物质是由微小的粒子——分子、原子等构成的。
二.分子的特点: 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
2.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温度升高,分子的运动加快
3.分子间有间隔 一般来说,气体>液体>固体
每个小组汇报他们在上课前做的家庭小实验(相同体 积的1杯黄豆(花生、玉米等)和1杯小米(芝麻、 小玉米糁子等)混合的结果。
【实验探究】 学生分小组完成“水与酒精混合”的实验
【实验 结论】
微粒之间有间隔
【板书】 3、分子之间有间隔 12
动画演示:分子间有间隔。
动画演示:分子间有间隔。
模拟动画物质三种状态的分子间隔
隔,氨分子不能运动到烧杯B中
家庭小实验:在盛有冷水和热水的玻璃杯中滴加酱油和陈醋, 观察现象。
板书:温度越高,分子运动速率越快。
问题:湿衣服在什么情况下容易晾干?
在受热情况下,分子能量增大,运动速率加 快,因此水受热后蒸发会加快,湿衣服在阳光下 容易晾干。
活动探究四:分子之间有间隔
【家庭小实验小组汇报】
固态
液态
气态
一般情况:分子间隔变大
气 体
液体
固体
在通常情况下:
气体分子 间的间隔
>
液体分子 间的间隔
>
固体分子 间的大,遇冷时缩小的缘故。
交流收获,归纳总结
用2分钟的时间让学生将自己所学、 所思、所悟用语言表达出来,与同学 互相交流。
;.
17
当堂检测:
运 动
结 论 氨水能使酚酞变红
实验探究3
板书:2.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
从这一现象中你可 以得出哪些结论?
我们为什么看不见氨 分子进入酚酞溶液?
⒈ 分子很小(质量和 体积都很小)。
烧杯A
烧杯B
现象 溶液逐渐变红。
溶液不变色。
烧杯C中浓氨水里的氨分子不断运动到烧 解释 杯A中,使无色酚酞变红,因大烧杯的阻
3 .以下生活、学习经验,不能说明分子间有空隙的是( )
A.打气筒将气体压缩
B.酒精和水混合后,总体积变小
C. 物体有热胀冷缩的现象 D.海绵能吸水
4 .乒乓球被踩瘪后,放到热水中又会重新鼓起来。其原因是
()
A.球内气体中微粒体积增大 B.球内气体中微粒间空隙增大
C.球内气体中微粒质量增大 D.球内气体中微粒分解成更多微粒
1.下图所示的事实不能说明分子是在不断的运动着的是 ()
A.炒菜时闻到香味 B.压缩空气 C.酚酞溶液从无色变为红色 D.湿衣服晾干
2. 用分子的观点解释下列现象,不合理的是( ) A.食物变质——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 B.汽油挥发——分子大小发生了变化 C.热胀冷缩——分子间间隔改变 D.花香四溢——分子作扩散运动
【多媒体播放】
水分子的自述:嗨!同学们,我是水分子,我的质量和体 积都很小,一个水分子的质量约是3×10-26kg,在每 一滴水中我们水分子大约有1.67×1021个。我这么小,当 然你们人类用肉眼是看不见我的.如果用10亿人来数一 滴水里的分子,每人每分钟100个,日夜不停,你猜一 下,大约需要数多少年才能数完?
;.
3
活动探究一:物质是由微小粒子构成的
[家庭小实验]向盛有水的玻璃杯子中加入少量陈醋, 静置,观察发生的现象。
图3~1 品红在水中扩散
在静置的水中,品红和陈醋为什么能 扩散?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有无数的事例可以 证明:物质是由无数肉眼看不见的粒子所构 成的。科学家给这些微粒取了一个好听的名 字:分子、原子。
作业:课本P51第一大题1、2、3;同步解析:知识清单 A层学生:夯基达标1——5题
教说教学学反反思思
微观粒子虽然不能被肉眼看见,但它与宏观
世界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本节课我学生实验、
家庭小实验、和生活现象出发,重视学生的亲身
感受,以“情境教学、科学探究”贯穿整个教学
过程。在师生互动、小组合作中体验到收获,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