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TGF-β1、 IL-6水平检测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清TGF-β1、 IL-6水平检测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
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骈云芳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转化生长因子-β1 (TGF-β1)水平检
测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我院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34例设为NDR组、非增生性糖尿病
视网膜病变患者34例设为NPDR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4例设为PDR组,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4例设为健康组.抽取受检者空腹静脉
血测定血清IL-6及TGF-β1水平,并分析各指标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价值.结果 4组血清IL-6、TGF-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指标水平在健康组、NDR组、NPDR组、PDR组中呈增高趋势;联合检测敏感度(94.12%)、准确度(95.59%)较IL-6、TGF-β1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IL-
6及TGF-β1水平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诊断准确度,并为病情评估提
供可靠依据.
【期刊名称】《内蒙古医学杂志》
【年(卷),期】2018(050)002
【总页数】3页(P145-147)
【关键词】TGF-β1;IL-6;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作者】骈云芳
【作者单位】河南省安阳市眼科医院检验科,河南安阳 4550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R781.64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患者多发微血管并发症,是致使其视力障碍或失
明的重要原因。
目前,临床尚未具体明确DR发病机制,多认为与微血管新生、内皮细胞损伤与增殖、炎症、糖脂代谢异常等具有密切相关性[1]。
IL-6属炎前细胞
因子,其在损伤修复、炎性反应及免疫中均具有重要作用,且在糖尿病与其并发症发生及进展中均有所参与。
而TGF-β1属多效能多肽类生长因子,可于组织纤维化、免疫反应、炎症反应、血管生成、细胞生长及凋亡等生物学活动中产生重要作用[2]。
本研究选取我院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探讨血清TGF-β1、IL-6水平
检测在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病情评估中的应用价值。
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4年4月至2017年5月我院糖尿病无视网膜病变患者34
例设为NDR组、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4例设为NPDR组、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34例设为PDR组。
NDR组男16例,女18例;年龄46~66岁,平均(56.68±6.12)岁。
NPDR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43~69岁,平均(57.02±5.96)岁。
NDR组男15例,女19例;年龄45~68岁,平均
(56.93±6.05)岁。
另选取同期于我院进行健康体检者34例设为健康组,男20例,女14例;年龄47~72岁,平均(57.13±6.24)岁。
4组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比
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晨起时抽取所有受检者空腹静脉血4 ml,于4℃条件下离心处理(3 500
r/min,15 min),取上清液,置于-80℃环境中储存待检;以酶联免疫吸附法测定血清白细胞介素-6(IL-6)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水平,试剂盒购于北京康为
世纪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1.3 观察指标 (1)统计对比4组血清IL-6、TGF-β1水平。
(2)统计对比血清IL-6、TGF-β1单独及联合检测对DR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 20.0对数据进行分析,以表示计量资料,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两两比较采用LSD-t检验,以(n,%)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4组血清IL-6、TGF-β1水平比较经单因素方差分析,4组血清IL-6、TGF-
β1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各指标水平在健康组、NDR组、NPDR组、PDR组中呈增高趋势。
见表1。
表1 4组血清IL-6、TGF-β1水平比较组别nIL-6(ng/L)TGF-β1(ng/ml)健康组3473.62±20.110.29±0.06NDR组34123.53±22.710.46±0.10NPDR组34154.03±24.430.63±0.12PDR组34196.62±30.810.93±0.11F值
147.843252.640P值0.0000.000
2.2 血清IL-6、TGF-β1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价值分析联合检测敏感度(94.12%)、准确度(95.59%)较IL-6(77.94%、85.29%)、TGF-β1(75.00%、86.03%)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联合检测特异度与血清IL-6、TGF-β1单独检测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血清IL-6、TGF-β1单独及联合检测诊断价值分析(%,n=136)检测方式敏感度特异度准确度IL-677.94(53/68)92.65(63/68)85.29(116/136)TGF-
β175.00(51/68)97.06(66/68)86.03(117/136)联合检测
94.12(64/68)97.06(66/68)95.59(130/136)χ2值/P值(IL-6VS联合检
测)7.403/0.0070.602/0.4388.335/0.004χ2值/P值(TGF-β1VS联合检
测)9.517/0.0020.258/0.6127.444/0.006
3 讨论
DR形成病理特征为血视网膜屏障损坏及视网膜新生血管生成,其发病及进展和多类细胞因子均具有密切相关性。
相关研究指出,DR属慢性低度炎症反应,后者可加快DR发病及进展,且DR发生初期便存在视网膜炎症相关细胞因子表达[3]。
IL-6为机体炎症反应及其他病理生理过程重要介素,通常由上皮细胞、B淋巴细胞、T淋巴细胞、单核-巨噬细胞等生成。
正常生理状态下,血清IL-6含量较少,但2
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IL-6含量异常增多,而IL-6可促进DR发生。
同时,鹿秋玉等[4]研究表明,IL-6可促进内皮细胞肌丝重新排列,以此改变内皮细胞形态,增
加内皮通透性,并与VEGF等产生协同作用,或利用介导细胞间与细胞基质间的
相互作用,以此造成新生血管形成及微导管闭塞,促进DR进展。
而TGF-β1属多功能细胞因子,其在细胞和基质分化、增殖及凋亡等过程内均具有重要作用,且和血管病变存在密切相关性。
研究指出,TGF-β1是促使组织器官纤维化的重要细胞因子,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长期处于高水平状态可促进视网膜组织中巨噬细胞及内皮细胞生成大量TGF-β1,致使细胞增殖及血管生成[5]。
而温晏等[6]研究结果显示,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TGF-β1较正常水准高,并随病情进展而不断增高。
本研究结果表明,血清IL-6、TGF-β1水平在健康组、NDR组、NPDR 组、PDR组中呈增高趋势,表明DR患者血清IL-6、TGF-β1水平异常增高,且能为DR病情程度评估提供一定参考依据。
另从本研究可知,联合检测诊断敏感度及准确度较高,因此临床可通过检测血清IL-6、TGF-β1水平对DR进行诊断及病情评估,可降低漏诊及误诊风险。
综上所述,联合检测血清IL-6及TGF-β1水平可有效提高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诊断准确度,为病情评估提供可靠依据。
[参考文献]
[1] 王玲,杨丽萍,王大博,等.血清及房水白细胞介素-6水平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
相关性[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4,28(12):1 187-1 189.
[2] 李天荣,王晓莉,董万江.血清Omentin-1、TGF-β1、TNF-α表达水平对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影响分析[J].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2016,23(11):1 334-1 336. [3] 彭湾湾,曾姣娥.PEDF、IL-6与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13,42(10):155-157.
[4] 鹿秋玉,李才锐,孙曙光.IL-6与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相关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15,15(1):52-54.
[5] 衡欣,陈悦.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中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结缔组织生长因子水平的变化及意义[J].眼科新进展,2013,33(4):363-365.
[6] 温晏,王慧,于晓明,等.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转化生长因子-β1和白细胞介素-6水平变化及意义[J].中国基层医药,2017,24(7):1 004-1 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