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调档函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长安大学调档函
篇一:长安大学20XX级研究生新生入学须知
20XX级研究生新生入学须知
一、新生请于20XX年9月8日持录取通知书、准考证、有效身份证件、本科毕业证书或硕士学位证书(应届生需留存复印件一份)、一寸免冠半身彩色证件照片8张到长安大学校本部北院教学区报到,确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时报到者,须有正当理由和相关证明,本人应事先向研究生院书面请假,超过两周按自动放弃入学资格处理。

报到期间我校不设接站车辆,新生需自行乘坐公共交通到校。

二、非定向、非在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考生需按调档函通信地址和规定时间督促学校或工作单位寄发档案,已参加工作的还需人事部门提供工资关系转移介绍信,须注明工作起止日期,报到时档案未到的学生不予办理报到手续。

三、非定向、非在职少数民族骨干计划生需转党、团关系。

党员组织关系介绍信毕业前由学生毕业院校开具,入校后交各学院党委,外省(市)的党员新生,组织关系介绍信的抬头写往“中共陕西省委高等教育工委”;陕西省内的党员新生,组织关系介绍信的抬头写往“长安大学党委组织部”。

团员组织关系直接转到长安大学所录取的学院团委。

四、非定向新生学校统一安排住宿,报到时需自带被褥等生活用品,需要住宿的定向新生请入学后向公寓提出申
请,公寓根据房源情况,给予考虑。

五、学校根据有关法律和规章制度规定,就学生在校期间的有关权利、义务及相应法律责任依法进行明确,并由学校(学生工作部)、学生家长(已婚的可由配偶签字)及学生本人共同签订《长安大学学生管理与自律责任书》(一式三份),由学生本人及家长签字后于开学报到时交各学院。

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可向生源地县资助中心咨询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

七、非定向新生须在户籍所在地派出所开具带照片的户籍证明。

非西安市区户口考生,可将户口迁入学校也可保留在原籍;西安市本地(西安市新城、碑林、莲湖、雁塔、未央、灞桥、长安、阎良、临潼九区及周至、
户县、高陵、蓝田四县)的新生一律不迁户口(户口挂靠陕西省人才交流中心、西安市人才交流中心和就读于西安市各高校的新生,入学办理户口迁移时,只需带个人常住人口户籍登记表)。

户口迁移证中的迁往地址为: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长安大学,且必须盖有公安部门户口专用章和当地派出所户口专用章(没有公安派出所的地方由乡政府加盖公章证明),印章应清晰。

户口迁移证中的“出生地”、“籍贯”栏内必须具体到市(县),如“XX省XX市(县),同时户口迁移证上必须”注明身高和血型,迁移证中所有内容字迹应清晰可
辨。

新生身份证的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及身份证号码与户口迁移证上所填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及身份证号码必须完全相符,新生若发现户口迁移证中的项目有误,应在当地派出所(乡政府)予以更正,更正处须加盖派出所(乡政府)公章,个人不得私自涂改。

入校后迁移证中的各项内容一律不予更正。

八、通知书中附寄中国银行借记卡一张,此卡入学后为发放奖学金、助学金唯一账户,所有考生请按下表录取类别于8月28日前将所缴款项足额存(汇)入此卡,我校委托中国银行作批量代扣,扣款金额见下表。

通过银行汇款安全、快捷,切勿携带现金交费。

新生在当地中国银行或其他商业银行均可办理汇款。

1.在当地中国银行直接将款项存入学校配发的中国银行借记卡。

2.跨行电汇单填写样本如下:
收款人帐号:62178536000XXXXXXXX(请按卡面账号填写共19位)收款人:学生本人姓名
收款银行:中国银行西安翠华路支行汇款用途请注明:学费、生活费
中国银行联系电话:029-852********-82334214029-82334216 人行清算行号:104791004578(此代码在跨行汇款时向银行工作人员提供)
长安大学研究生招生办公室二○一五年六月一日
20XX级新生收费标准项目明细表
说明:1.住宿费为标准上限,新生到校后按实际安排住宿情况收取。

2.疫苗费为自愿参加,暂按20XX年标准通知,待招标完成后,按招标价收取。

新生不需或不宜注射,入学后按学院办理退款手续,时间另行通知。

3.城镇居民医保为自愿参加,学校统一预收。

对不愿意参加医保的同学,入学后按学院办理退款手续,时间另行通知。

4.伙食费100元为代饮食中心收取,饮食中心在每个学生发放的校园卡中已存入100元。

5.未参加工作的少数民族骨干计划按非定向考生的标准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已参加工作的按定向考生的标准缴纳学费及其他费用。

篇二:毕业生派遣手续办理常见问题解答
毕业生派遣(户档)手续办理常见问题解答
1、什么是派遣?
答:“派遣”指毕业生毕业时,学校依照毕业生升学、就业以及待就业等各种去向为依据编定就业方案,经省级主管部门批准,按照规定程序把毕业生的报到手续、档案、户口、组织关系等转迁到相关单位,完成毕业生的关系转接,
这一过程称之为“派遣”。

2、派遣的依据和过程是什么?
答:1、毕业生于6月10日前上交就业材料(就业协议书、劳动合同、接收函、调档函等)→学校根据就业材料编制就业方案→教育厅审核后发放报到证(派出所根据就业方案制作户口迁移证)→离校时(7月初)办理完毕离校手续后领取报到证、户口迁移证(7月中旬学校通过机要局,根据就业方案发送档案至报到单位)→学生凭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学位证、毕业证在规定时间内到单位报到。

2、6月10日前未提交任何就业材料的毕业生,学校根据其生源地派遣至生源地毕业生接收部门→教育厅审核后发放报到证(派出所根据就业方案制作户口迁移证)→离校时(7月初)办理完毕离校手续后领取报到证、户口迁移证(7月中旬学校通过机要局,根据就业方案发送档案至毕业生接收单位)→学生凭报到证、户口迁移证、学位证、毕业证在规定时间内到毕业生接收部门报到(一定要报到,否则户口没法落,档案可能会丢失)。

3、考研学生:(考研学生无报到证)毕业生向辅导员老师提交升学材料(录取通知书或调档函)编入就业方案(派出所根据就业方案制作户口迁移证)→离校时(7月初)办理完毕离校手续后凭录取通知书领取户口迁移证(同时,学校通过机要局,根据考取学校发送档案至升学高校)→学生
凭录取通知书、户口迁移证、学位证、毕业证到就读学校报到。

3、什么是《报到证》?它有什么作用?
答:《报到证》的全称是《普通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报到证》,由教育部直接印制,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签发,列入国家就业方案的毕业生才能持有的有效报到证件。

报到证的作用主要有:
是接收单位报到的有效凭证;
证明持证的毕业生是纳入国家统一招生计划的学生;
凭《报到证》及其他有关材料办理人事档案、户口迁移手续等;
具有毕业资格;
人才服务机构存档的证明。

毕业生对《报到证》要妥善保管,不论什么原因,凡自行涂改、撕毁的《报到证》一律作废。

《报到证》非常重要,关系到毕业生今后的转正定级、工龄计算、干部身份、工作调动、职务升迁甚至退休手续的办理,在规定的期限内到报到证所写单位报到。

4、《报到证》何时发放?
答:《报到证》在毕业生离校时发放,办理完全部离校手续后方可领取《报到证》。

5、户档转移的依据是什么?
答:依据派遣方案转移户档,即学校依照毕业生提供的升学、就业材料以及待就业等各种去向为依据编定的就业方案(报到证)。

6、我未就业,户档会发到哪里?
答:6月10日前,未提交任何就业材料的毕业生,学校根据毕业生生源地派遣至生源地毕业生接收部门(具体按当年各省区市就业主管部门的文件规定)。

7、我的生源地接收部门是什么部门?
答:各省市区有不同的规定,可到就业中心或院系查询(具体按当年各省区市就业主管部门的文件规定)。

8、用人单位不能为毕业生解决户口和档案关系怎么办?
答:用人单位不能为毕业生解决户口和档案关系的一般是外企和民营企业,毕业生可采取如下办法:
一是派遣回原籍。

毕业生可向直接向就业办提交申请,属实后,待毕业后到报到证上指定的毕业生主管部门报到落户;
二是联系一个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将户档做人事代理,由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为你保管档案和户口,缴纳社会保险、做工龄计算、转正定级、保留国家干部身份等,原则上应为单位所在地的人才交流中心(人才市场)。

9、毕业后,毕业生需要做什么?
答:毕业生毕业离校时,学校会将每人的毕业证、学位证、报到证、户口迁
移证发到本人手中,毕业生需要持报到证和户口迁移证,在报到证上规定的期限内到户档所派的单位或部门报到落户,并在8月中旬左右到单位或部门确定档案是否已收到(学校在7月中旬统一将毕业生档案由各院系通过机要部门寄发)
10、我可以将户档分离么?单位只接收档案,不接收户口,怎么办?答:xx的户口和档案在派遣时的凭据是《报到证》,《报到证》只有一个,并且落户时需要向公安机关出示《报到证》,因此,户档原则不能分离,必须去同一个地方。

如单位只接收档案,不接收户口,建议先派遣回原籍,在原籍落户档后,由用人单位出具调档函从原籍将档案转出,并转入单位。

11、毕业生应如何对待自己的档案?
答:目前,毕业生中有一种比较普遍的现象对档案不了解,也不关心;甚至有的毕业几年了,可不知档案在何处;还有的将档案放在家里,更甚者早已不知将档案丢在何处,似乎“档案没什么用了”。

现在,企事业单位招聘员工,国家公务员的选拔等都要审查档案,并以其记载的相关资讯作为甄选人才的重要证据,另外,如办理社会保险、职称评定、
出具各种相关证明等也都需要你的人事档案。

现实生活中,人事档案仍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我们应给予足够的重视,以免在日后的学习生活中造成不必要的烦恼和损失。

按国家政策规定,硕士毕业生毕业工作三个月(以报到日期计)、本科毕业生毕业工作一年(以报到日期计)、大中专毕业
生毕业工作满三年(以报到日期计)可申报初级职称,由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或委托的人才交流机构负责办理。

12、毕业生办理人事代理的好处有哪些?
答:首先解决了落户的问题,其次保证了毕业生不论在何种类型单位(包括私营、三资、或民营企业)工作,其本人的合法权益、应有的社会、政治待遇和人事服务都得到保障,例如保留国家干部身份、转正定级、工龄连续、国家规定的档案工资调升、职称评定、出国政策、党团管理、代办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各种证件年审等等,如将来考取研究生还可以连续计算工龄。

13、转移户口的方式是什么?
答:转移户口的方式是《户口迁移证》或《集体户口登记卡》,凭证是《报到证》或录取通知书。

户口迁移证是公民的户口所在地变动时,由原户口所在地迁往新落户地址的凭证。

由户口迁出地的公安机关(我校由西影路派出所、小寨派出所)开具。

持证人到达迁入地后,须在有效期内相关
政策,绝大多数地区不允许“非转农”。

20、我毕业后找到单位(或更换单位),该怎么办?
答:根据规定,派遣时有工作单位的毕业生在毕业之日起两年内找到单位(或更换单位)的,派遣时无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在毕业之日起三年内找到单位的,可以向学校申请重新派遣(即改派),后凭改派后的《报到证》转移户档至新单位。

毕业前已办理过违约手续的毕业生,原则上不再办理改派手续。

21、什么是改派?
答:改派即调整派遣,即毕业生毕业后,找到单位或调整单位,重新来校办理派遣手续(重新办理《报到证》)(1)派遣时未落实单位的毕业生办理改派:
毕业生需持原《报到证》、用人单位就业协议(或接收函、录取通知书等)
个人申请,经所在院系同意,交至就业中心,由就业中心携此材料统一到省教育厅审核办理,办理发放新《报到证》,毕业生凭新《报到证》自行转移户档。

(2)派遣时已落实单位(包括人事代理)的毕业生办理改派:毕业生需在就业网下载填写《长安大学毕业生违约申请表》,持原单位解约函、新签用人单位就业协议(或接收函、录取通知书等)、原《报到证》个人申请等材料交就业中心,由就业中心携此材料统一到省教育厅审核办理,办
理发放新《报到证》,后毕业生凭新《报到证》自行转移户档。

22、从什么时间开始可以办理改派?
答:毕业当年的9月1日后可申请办理改派。

一般两周办理一次。

23、改派的期限是多长?能否办理多次改派?
答:如果毕业生离校时为落实就业单位,则改派期限最长是三年,离校时已落实就业单位的改派期限为两年内。

改派只能办理一次,逾期不再办理改派手续。

24、我毕业超过三年了,找到单位(或更换单位),该怎么办?
答:国家规定xx的改派期限最多为三年,超过改派期限的调整按社会在职人员有关规定办理(调动)。

25、我办理了人事代理,报考明年的公务员是否不再是xx了?答: xx的理解有两种,一种指当年毕业的毕业生为xx(例如部队每年招考时所指xx就是当年毕业的毕业生),另外一种是指毕业后两年内未就业毕业生(户档派遣回原籍或户档派遣在各级人才交流服务机构和各级公共就业服务机构的毕业生),按应届高校毕业生对待。

一般国家公务员考试中的xx都是第二种理解,即办理了人事代理两年内还可按xx对待,考上公务员后可办理改派(重新向学校申请派遣),派遣至公务员录取单位。

26、我现在已经使用了一份就业协议书,毕业后如果找到新的单位,再签协议书该如何办理?
答:毕业前未办理过违约手续的毕业生,毕业后找到新的单位,需凭原单位解约函和新单位的接收函,可到就业中心重新申请一份新就业协议书。

27、报到证不慎遗失,怎么办?
答:持相关证件、材料到省(部)级报刊办理报到证遗失声明。

遗失声明主要内容包括毕业学校、专业、届别、姓名、性别及报到证号码,将刊登挂失的报纸、个人申请等材料上交到就业中心,毕业后三年内可以申请。

篇三:复旦调档函
20XX年复旦大学自主招生腾飞计划招300名农村考生复旦大学对外公布20XX年“腾飞计划”,计划招收不低于300名优秀的应届农村户籍学
生。

这一数字预计将占复旦大学20XX年招生总人数的10%左右。

通过测试获得“腾飞计划”高考录取优惠政策的考生,根据其测试成绩分别给予以下三
种优惠政策之一:
一、考生参加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并以第一志愿报考复旦大学,其高考成
绩至少高出所在省同批次录取控制分数线上20
分则予以录取。

二、参加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并以第一志愿报考复旦大学,其高考成绩高
于所在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且达到复旦大学第一批本科
投档线线下40分以内,即可录取。

投档线按复旦在相关省公布的本科
招生计划数和确定的调档比例所形成的投档线测算值执行。

三、参加20XX年全国普通高校统一招生考试并以第一志愿报考复旦大学,其高考成绩高
于所在省第一批本科录取控制分数线上,且达到复旦大学第一批本科
投档线线下20分以内,即可录取。

投档线按复旦在相关省公布的本科
招生计划数和确定的调档比例所形成的投档线测算值执行。

该计划是复旦大学承担国家级大学育人使命,主要面向中西部、农村考生较多的省份和
“老少边穷”地区的农村户籍学生所设立的专门的高考录取优惠政策计划。

应届高三农村户
籍学生经所在中学和校长实名推荐,篇二:四川省20XX 年一、二本调档分启榜高考升学整理
四川省20XX年理科一本调档线及线差院校名称(理科)
20XX年理科调档线分差北京大学 665 125
中国人民大学 646 106清华大学 660 120
北京交通大学 580 40北京科技大学 579 39北京化工大学 567 27北京邮电大学 602 62中国农业大学 580 40北京林业大学 559 19北京中医药大学 571 31北京语言大学573 33中国传媒大学 593 53中央财经大学 627 87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627 87中国政法大学 612 72南开大学 627 87 天津大学 615 75
大连理工大学 596 56东北大学 574 34
吉林大学 580 40
东北林业大学 548 8
复旦大学 654 114
同济大学 633 93
华东理工大学 586 46东华大学 570 30
上海外国语大学 608 68上海财经大学 635 95南京大学 634 94
东南大学 610 70
中国矿业大学 558 18河海大学 572 32
江南大学 568 28
南京农业大学 553 13中国药科大学 571 31浙江大学643 103
合肥工业大学 567 27厦门大学 620 80
山东大学 587 47
中国海洋大学 576 36中国石油大学 563 23武汉大学617 77
中国地质大学 568 28华中农业大学 552 12湖南大学586 46
中山大学 618 78
华南理工大学 604 64四川大学 588 48
重庆大学 587 47
西南交通大学 586 46电子科技大学 604 64西南大学566 26
西南财经大学 603 63西安交通大学 618 78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584 44兰州大学 576 36
中国矿业大学 560 20中国石油大学 577 37中国地质大学 564 24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561 21长安大学 573 33 中南大学 586 46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598 58华中科技大学 609 69武汉理工大学 579 39
东北大学秦皇岛分校 561 21北京外国语大学 618 78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568 28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645 105复旦大学医学院 652 112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校区) 621 81北京邮电大学 566 26 电子科技大学 572 32 合肥工业大学 551 11 大连理工大
学盘锦校区 562 22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629 89北京理工大学 605 65北京体育大学 550 10中央民族大学 564 24 华北电力大学 581 41中国民航大学 552 12
华北电力大学 577 37大连海事大学 561 21哈尔滨工业大学 610 70哈尔滨工程大学 570 30南京航空航天大学586 46南京理工大学 578 38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642 102中国民用航空飞行学院 561 21西北工业大学 592 52石河子大学 540 0
哈尔滨工业大学 579 39中华女子学院 540 0
西南大学(农科类) 540 0北京工业大学 553 13首都医科大学 606 66首都师范大学 557 17北京建筑大学 562 22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 581 41北京工商大学 562 22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578 38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540 0天津中医药大学 562 22天津财经大学 548 8天津医科大学 590 50河北工业大学 559 19石家庄铁道大学 546 6燕山大学 552 12
山西大学 540 0
中北大学 541 1
山西医科大学 587 47内蒙古大学 540 0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544 4沈阳理工大学 540 0辽宁大学 562 22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540 0沈阳建筑大学 564 24沈阳农业大学 540 0中国医科大学 568 28大连医科大学 590 50沈阳药科大学 546 6东北财经大学 587 47长春理工大学542 2延边大学 544 4
东北石油大学 546 6
哈尔滨医科大学 579 39 上海理工大学 560 20上海海事大学 552 12上海海洋大学 540 0上海中医药大学 560 20上海师范大学 545 5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581 41华东政法大学 570 30上海机电学院 550 10上海金融学院 582 42上海大学 574 34 苏州大学 576 36
南京医科大学 588 48江苏科技大学 549 9南京财经大学 550 10南京工业大学 554 14常州大学 541 1 南京邮电大学 563 23江苏大学 556 16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545 5南京师范大学 558 18南京审计学院 574 34苏州科技学院 541 1西交利物浦大学 554 14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555 15浙江工业大学 552 12浙江理工大学 553 13宁波诺丁汉大学 565 25
浙江师范大学 555 15浙江工商大学 557 17宁波大学555 15
安徽理工大学 547 7安徽大学 558 18
安徽财经大学 559 19福州大学 571 31
福建师范大学 540 0集美大学 555 15
华东交通大学 551 11南昌航空大学 551 11江西理工大学 543 3江西财经大学 576 36南昌大学 566 26 青岛科技大学 540 0 青岛理工大学 551 11青岛大学551 11
南昌大学 549 9
郑州大学 566 26
河南大学 540 0
长江大学 547 7
武汉工程大学 540 0湖北大学 551 11
湖北中医药大学 546 6武汉科技大学 556 16三峡大学544 4
湘潭大学 550 10
湖南科技大学 549 9长沙理工大学 553 13湖南农业大学 540 0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540 0湖南中医药大学 564 24湖南师范大学 561 21南华大学 553 13
汕头大学 565 25
华南农业大学 546 6广州大学 541 1
广州中医药大学 561 21华南师范大学 557 17深圳大学 576 36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577 37广东工业大学 552 12南方医科大学 595 5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