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合
6
数学教学其实是数学活动的教与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给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创造探究的机会,从而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形成积极的数学情感体验。

一、关注情境创设,提高参与兴趣
促使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是课堂教学永恒的追求,是有效教学的核心。

没有参与就没有教学。

因而,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造性。

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在设计情境时充分体现数学的趣味性,体现数学的魅力,创造出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情境,让数学课程的内容更加丰富饱满。

在一年级(下册)“统计”教学中,如何让学生对随机性事件的统计知识产生兴趣,教材提供了一些混放在盘中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纸片,每小组由一名学生随机报图形名称。

教学中,我设计了“救白雪公主”的教学情境,把静止的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置于“魔盒”中变成“魔咒符号”,从空中洒落,让它们动起来。

告诉学生如果要救出白雪公主,就必须准确地记录各种图形的个数。

“勇敢的小矮人,可怜的白雪公主,恶毒的老巫婆”,为学生营造了一个富有吸引力的童话情境,一下子就抓住了学生的心,学生们怀着拯救白雪公主的美好情感和责任感,开始积极主动地探究、合作、交流,创造出各种记录数据的方法。

在这样的情境中,学生变被动接受为主动探索,增强了学习兴趣。

二、关注自主探究,构建生成新知
现代教学论认为,在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是两个转化过程:一是由教材的知识结构向学生的认知结构转化;二是由学生的认知结构向智能转化。

这种转化过程只有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师的积极引导下,通过自主探究才能实现。

没有学习主体的积极参与是没有办法进行数学教学的。

在“认识乘法”的教学中,如何让学生体会到乘法是加法的简便写法是教学的关键。

我让学生写“3个2相加”,学生轻易写出来;“5个2相加”,学生也能够完成;“30个2相加”,学生面露难色,却还是硬着头皮写下去,但终于还是有孩子嘟噜了:“这么多,怎么写呀!”“数都数不过来啦!”……我趁机让学生讨论、探索新的方法,并介绍了乘法算式的写法。

在揭示乘法课题之后,学生更加感悟到乘法学习的必要,学起来也就更加积极主动了。

皮亚杰曾说过:“知识来源于儿童的亲身体验”,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该放开学生的手脚,放飞学生的思维,使学生在课堂上手常动,脑常思,口常开,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发现新知识。

三、关注过程发展,形成深刻体验
课堂教学不仅是学校生活的一部分,更是学生一段重要的求知历程。

虽然说探究学习的成果最直接的体现是问题的解决和结论的发现,然而在探索中学生满怀兴趣,积极参与对智慧的挑战,经历挫折与失败、曲折与迂回、成功与兴奋,亲自体验各种充满思想感情的活动,这对他们的能力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提升是一种更大的收获。

在二年级(上册)“认识时、分”教学中,我设计
了“龟兔赛跑”的故事情节。

学生都知道原版“龟兔赛跑”中,兔子因为轻敌,输给了乌龟。

那么在今天的第二次赛跑中,兔子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呢?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各自发挥自己的想象力,都想成为这次比赛的预言家。

在观看比赛之后,学生发现比赛场地像是一个钟面,甚至有的学生联想到兔子跑得再快也没用啦!乌龟像是时针,兔子像是分针,乌龟爬了一大格,兔子跑了一圈,它俩走的时间是一样的……接着让学生通过动手拨钟,相互说发现,将本节课的难点知识一攻而破。

学生们将动手、动脑、动口等多种感官参与到活动之中,建立了牢固的知识表象,体验到了成功,也体验到了数学的乐趣。

四、关注活动设计,促进学生发展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

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设计教学活动,把学习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对知识的探索和体验,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

在一年级(下册)“认识人民币”的教学中,我针对以往学生对老师虚拟的购物场景兴趣不高的现象,设计了“小小商店”活动,让学生用自己从家中带来的“商品”(玩具、图书等)进行“真买真卖”。

活动前,让学生将自己的商品贴上了适当的标价,并且要求学生准备些零钱。

活动时,让学生实际购买自己喜爱的“商品”,或者以适当的价格卖出自己的“商品”。

活动结束后,请一些学生说说自己购物的经过时,学生兴奋地说:“我会用人民币了。

”“我买到了自己喜爱的东西。

”……只有让学生亲自体验,学生才会拥有自己的感悟。

教师在教学中要结合学习内容,设计开放的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更为广泛的数学经验,促进主动发展。

通过教学实践和不断的教学反思,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合作者、引导者,必须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参与程度,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数学、感悟数学。

才能让学生在活动的过程中探究数学,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和感悟数学学习的乐趣。

谈小学数学课堂中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
河北固安县马庄镇马南小学(065502)
李红英
课改纵横能力培养
5
20081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