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论逆境教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论逆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让学生理解逆境的概念和特点,认识到逆境在生活中的普遍性和多
样性。
培养学生分析和应对逆境的能力,掌握一些基本的应对策略和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经历和感受,促进学生的自我反思和成长。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挫折观,培养学生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和积极
乐观的人生态度。
让学生明白在逆境中也能成长和进步,激发学生战胜困难的勇气和
信心。
二、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
理解逆境的含义和影响,掌握应对逆境的有效方法。
2、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转变对逆境的消极态度,培养积极乐观的心态和坚韧的意志。
三、教学方法
讲授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角色扮演法
四、教学过程
1、课程导入(5 分钟)
通过播放一段关于一位运动员在受伤后克服重重困难,最终重返赛
场并取得优异成绩的视频,引发学生的兴趣和思考。
提问学生:“你们
觉得这位运动员在面对困难时是怎样的心情?他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的?”
2、知识讲解(15 分钟)
(1)逆境的概念: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向学生解释逆境的定义,即
人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困难、挫折和不利的环境。
(2)逆境的特点:列举一些常见的逆境情境,如学习成绩不理想、与朋友发生矛盾、家庭经济困难等,让学生总结逆境的特点,如不确
定性、挑战性、压力性等。
(3)逆境的影响: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讲解逆境对人的影响。
逆境可能会让人感到痛苦、失落、沮丧,但同时也能锻炼人的意志、
增长人的见识、激发人的潜能。
3、小组讨论(15 分钟)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4-6 人,让学生分享自己曾经经历过的逆境,以及当时的感受和应对方法。
每组推选一名代表,在全班进行交流。
教师在学生讨论过程中进行巡视和指导,鼓励学生积极发言。
4、案例分析(15 分钟)
展示几个不同的案例,如一位学生因为考试失利而一蹶不振,另一
位学生则在面对同样的情况时通过努力学习最终取得进步。
让学生分
析案例中人物的行为和心态,探讨不同应对方式带来的结果。
引导学
生思考:“在面对逆境时,我们应该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和行为?”
5、角色扮演(15 分钟)
设置几个逆境场景,如在比赛中失败、被同学误解等,让学生进行
角色扮演。
表演结束后,组织其他学生进行评价和讨论,提出更好的
应对方法。
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亲身体验逆境,提高应对逆境的能力。
6、方法总结(10 分钟)
与学生一起总结应对逆境的方法,如保持积极的心态、寻求帮助、
制定合理的目标、学会自我激励等。
让学生将这些方法记录下来,以
便在今后的生活中遇到逆境时能够运用。
7、课堂小结(5 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逆境并不可怕,关键是我们要有正确的态度和方法去应对。
鼓励学生在今后的生活中勇敢面对逆境,不断成长和进步。
8、布置作业(5 分钟)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描述自己未来可能遇到的逆境,并阐述自己将如何应对。
五、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和实际需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和活动。
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知识和技能。
同时,要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反馈,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以上教学设计旨在引导七年级学生正确认识逆境,培养他们应对逆境的能力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在实际教学中,可以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和教学环境进行适当的调整和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