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装帧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收稿日期56作者简介夏远升(),男,湖北黄冈人,三峡大学艺术学院讲师,主要从事艺术设计研究。

2006年7月第28卷 专辑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 manities &Soc i a l Sc iences )
Jul .2006
Vol 128 Spec ial sec .
浅析装帧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结合
夏远升,谭 利
(三峡大学艺术学院,湖北宜昌 443002)
摘 要:通过对书籍文化内涵和装帧表现形式的分析,来阐述在书籍设计中的形式感不能脱离文章的主题,只有将内容与形式完美的结合,才是书籍美学的最高境界。

关键词:文化内涵; 形式感; 内容与形式
中图分类号:B 83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6219(2006)专辑-0076-02
中国发明了造纸和印刷术,创造并记载了人类文明与文化的信息传媒载体。

随着时代的发展作为知识载体和重要传媒的书籍,正日益受到社会各阶层的关注与青睐,在书籍带给我们欣喜与知识的同时,也
会给我们留下美妙的瞬间,这一瞬间就是书籍装帧所表现出的魅力。

一、书籍装帧的重要性
人们常说:人要衣装,佛要金装。

当然我们的书籍也需要一个美丽的外壳,一本没有封面或封面粗制滥造的书不能作为一本完整的书。

著名作家冯骥才给书籍设计以崇高的地位:“一个书籍装帧家决不只
是为书包装,他们中间的佼佼者把装帧艺术视为神圣,锲而不舍的追求,从无间断的再创造,并且和任何严肃艺术的本质一样,用美来升华生命。

”可见作家与设计者对书来说同样重要。

作家完成书的内容,设计者赋予它的形式,这是灵魂与容颜的结合。

可见书籍设计已成为一本书价值体现的重要标志之一。

书籍主要的观众是读者,读者对书籍设计的重视便显得尤其重要。

一位读者在《文汇读书周报》中写道:“说真的,苏童作品我大多读过,它的文集是否要购买还需要考虑,可是这样出色动人的装帧,一下子抓住了我,让我摩挲、赏玩”。

这正是读者们对审美意识的重视,同时也进一步提高了书籍装帧设计的地位和身价。

不仅作家、读者重视书籍装帧,出版商们也同样地重视书籍的装帧。

一本包装精美、设计别致的书
必然在竞争中处于优势,他们在选择所出版书刊内容的同时,同样也选择设计独特优秀的装帧藉以创造更好的效应。

由此可见,书籍装帧已逐渐被人们认可并重视。

二、书籍装帧设计中内容与形式的完美结合
11对书籍装帧设计的认识
书籍装帧设计是指书籍生产过程中的装潢设计工作,包括文字、版面的格式、封面图案、扉页、衬页的设计,即封面材料的选择,装订方式的决定等,都属于书籍装帧设计范畴,完整的书籍装帧设计是指将一叠文稿演变为一本印刷成型的图书,是各种不相联的材料,不同的工艺,有机的按设计者的构思结合而成,书籍装帧本身是一种艺术创作,是人们用美的规律所创造的以阅读和使用为使用目的的物质组合形式。

广义的装帧设计概念是指整体设计与综合设计两个方面,狭义的装帧设计一般是指开本、封面、封底、护封、装订形式等书籍外观形态结构的设计,更多的则是指封面设计,因为封面设计是装帧设计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封面往往给人以第一印象,它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书的整体形象。

21装帧设计中对书籍文化内涵的把握
书籍装帧设计中文化内涵属于“内容”范围,也可以说是书籍设计的定位点,是构思创意的来源,是出于对书稿内容的独特理解,独有的视角,选择独到的形象物,以巧妙的构思处理来表现书稿的精神内涵。

6
:200-0-22
:1977-7
而是否能把握住书籍的文化内涵,则关键在于要读懂书中的内容和体会作者与书的真正含义,这要求设计者在进行创意设计前一定要了解作者的写作背景和精神追求。

除此之外,我们还应当适当了解书籍的共性与个性,如:政治性学术书籍应给人以庄重、大方的感觉;少儿读物应给人以鲜艳活泼的感觉;抒情散文应给人以清新淡雅的感觉;厚重的考古书应给人古朴、凝重的感觉。

31书籍装帧设计观念的转变
过去人们在选择书籍内容的同时,不可避免地会注意书籍的封面,从封面就可以看出这本书是否畅销,是否流行,是否有可读性。

然而现代装帧设计观念已大大改变,原来那种只在封面上运用一幅图片,几个文字,一大块色彩等简单视觉语言和设计已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

现代装帧设计已从“封面”表层的美感深入到书脊、封底、正文版式设计的整个同以美感的全方位营造。

在现代人眼里,装帧设计就应该是一个立方体,多侧面多层次,多因素的综合体,而不是为寻求一个护书的外壳。

41对书籍装帧设计形式感的关注
如今,琳琅满目的商品不断刺激着人们的视觉神经,人们已经不仅仅满足于对普通的“物”的追求,而是希望能在“物”之外能获得更多的精神享受。

书籍本身也是一个“物”,但更是一种精神食粮,因此,书籍工作者除了在书的内容上尽量迎合读者需求之外,也必须对书籍的装帧设计引起足够的重视。

从图底、色彩、文字到一根线条、一个小点都是影响书籍形式的重要因素,突出书籍的形式感将会使人观看书籍时获得赏心悦目的感受,而且可以增加书籍本身的无形价值,更甚者会促进书籍的销售。

站在书籍设计的角度而言,一本书能交给设计者的空间是比较有限的,但是人的创意思维却是无限的,一本书如何能做得更为精致是设计者绞尽脑汁的事情。

千篇一律的扉页、目录、书眉、版式等等设计以及单一的书籍用纸和字体字号都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书籍装帧的需要。

然而恰恰是能在这些方面匠心独运的书籍才能带给读者爽心悦目的感觉。

所以我们在进行装帧设计创意的同时,也应当考虑到装帧材料的选择,字体、字号、行距的确定,以及书中正文的版式和插图的安排等等影响设计效果的细节。

当然,就中国装帧设计的现状来看,这些细节的确定也并非是设计师个人所能主宰的,他或多或少的会受到出版商以及作者的干预,或者是其他条件的制约。

但是作为设计者本人来说,在头脑中应该有一条清晰的设计线索和整体设计概念,这一点对于设计者个人能力的提高有很重要的意义。

另外,这里值得强调的一点便是书籍最本质的设计功能是供人阅读,细线和点等设计细节的恰当运用能使平面效果显得精致,但是如果过度使用则会陷入为设计而设计的局限之中,而阅读也会因装饰过度而受到阻碍。

三、结 语
著名美学理论家王朝闻先生说过:“书籍装帧的自身有特殊的内容。

可以认为,他不仅是在解决形式美的问题,而且书籍装帧本身就有一定的思想内容和情感内容。

装帧不是可以任意改换的外加物……它是以具象的心态表现了装帧艺术家对书籍内容的抽象,这是书籍装帧的特殊内容。

”在装帧设计中形式与内容的关系由此可见一斑。

所以在我们进行书籍的设计工作时,决不能顾此失彼,要全面衡量、综合考虑书籍的内容之后再来确定书籍的设计方向,二者缺一不可。

参考文献:
[1] 邱 陵.书籍装帧100年[J].装饰,2000,(2).
[2] 邓中和.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览优秀作品选———传统的回
归[J].艺术与设计,1999,(12).
[3] 卫水山.新时代新意境新起点———第五届全国书籍装帧艺术展
览感言[J].现代广告,1999,(11).
77。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