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预算一体化平台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影响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为深入推进全国预算制度改革,规避和弱化目前财政预算管理工作所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搭建及实施迫在眉睫,建设以项目管理为核心的一体化平台,能够涵盖全部财政和单位资金的预算、执行、核算、决算等业务,并且能实现上下级财政与预算单位的业务信息共享。
辽宁省省直单位自2020年8月份实行预算管理一体化,并上线运行一体化平台。
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上线使用后,能够进一步规范预算管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提升财政预算管理的现代化水平,与此同时也必然对高校财务工作带来一定的影响。
关键词:一体化;高校;财务工作
预算一体化,主要是依据统一的预算管理规则,借助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来实现预算编制、会计核算、资金支付、决算与财报等各项工作的标准化以及自动化,从而最终达到财政对预算管理整个流程的动态监测。
预算管理一体化建设是全面深化预算制度革新的关键点,正视并剖析预算管理的薄弱环节和症结所在,顺利快速的推进一体化系统的建设,必将对今后财政预算工作带来重要且深远的影响。
一、预算一体化平台建设的背景及实施的重要意义
(一)预算一体化平台建设的背景
2019年6月,财政部组织召开会议,并审议通过了《财政信息化三年重点工作规划》,接着发布了《财政核心业务一体化系统实施方案》,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工作目标和工作任务在本次会议进行明确规划,会议强调一定要制定统一的业务规范与技术标准,推动各级财政部门预算管理模式和业务数据的统一,进而形成全国预算管理的一体化体系。
根据财政部6月召开会议中关于预算一体化平台建设的有关工作的安排部署,财政部出台了《预算管理一体化规范》,基于此,鉴于信息化工程设计特殊性,进而编写出台《预算管理一体化系统技术标准》,《规范》和《技术标准》两个重要文件构建了执行全面预算管理的基本架构,并给出了各级预算单位业务规范以及系统建设的统一标准的初步参考标准,为未来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的建设、实施及不断的完善提供了有力保障。
(二)预算一体化平台实施的重要意义
建设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能够切实加快完善预算管理制度,同时,进行全面预算管理制度的深化革新,搭建预算管理及预算执行工作中的一体化体系,也是强化预算管理体系能实现转变的基础,是进一步完善基层预算管理体系的重大举措。
一套比较完善的预算体系充分体现了一个国家的战略和政策,能够有效的推动一个国家的治理体系以及治理能力逐步实现现代化。
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要建立全面的规范的透明的、标准科学的、约束有力的预算制度。
目前,中国的预算管理制度尚存在薄弱环节,相比与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的现代化预算管理制度建设的目标来看,还是存在一定差距,因此必须进一步深化预算制度改革,执行中要充分利用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构建“预算制度+信息技术”的管理机制,建立一体化平台,能够推进实现预算制度改革的远大目标的速度,推动实现现代化管理体系。
当前,我国进入经济发展新常态,经济稳定增长难以实现高速增长,加之新冠肺炎疫情爆发和经济逆全球化带来了很大的不确定性,财政资金运行面临的风险因素累积,财政在统筹管理上对风险的管控的要求也逐渐升高。
因此,以信息技术手段规范财政管理程序,切实硬化预算约束,把政府过紧日子的要求落实到位。
全部预算支出都以预算项目的方式纳入项目库,实现项目整个生命周期的管理,进一步完善了国库集中支付运行机制,加强了单位资金预算执行管理。
二、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下高校财务工作的变革
(一)国库集中支付过程的优化
预算一体化平台将预算管理系统和国库支付系统合并统一纳入一体化系统,能够实现一体化推进及管理,发挥了合力作用。
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上线使用后,大大的优化了国库集中支付业务的流程。
目前,在支付时,支付方式发生了很大变化,不再通过转账支票和自助柜面,目前只使用电子转账支付模式,取消了过去的打印转账支票环节,一方面简化了流程,另一方面也节省了资源,无疑大大提高了资金支付效率。
支付时,预算单位在一体化系统操作制单人员提转账申请,审核通过后再通过预算单位的机构盾发送到代理银行,资金支付过程新加入了财政部门审核环节,在财政部门审核完成后,代理银行再进行签收发送,整个流程实行电子化管理。
预算单位不再使用零余
建设预算一体化平台对高校财务工作的影响分析
王艳飞 辽宁大学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132
133
2021年26期 (9月中旬)
预算管理
高了转账效率。
(二)会计核算模式的变革
因为支付流程的变化,根据一体化规范的要求,高校提交用款计划,财政直接批复,取消额度到账通知书,而且支付过程中高校也不再使用零余额网银盾进行转账确认操作,因此高校将不再使用“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这一会计科目。
预算单位根据实际支出同时登记收入和支出账,预算年度终了后,根据指标文件和实际支出差额,统计核算结转结余资金。
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上线使用后,对会计核算人员有了更高的要求,以往会计核算主要是能根据会计制度、相关财经法规,高校的报账要求进行账务处理就可以,而使用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之后,会计人员首先要对下达的各项预算指标进行充分了解,特别是那些专项资金,专款专用资金,对于预算指标项目支出里都有哪些具体项目,这些要比较清楚,否则账务处理时很容易出错。
一体化平台也开发了会计核算模块,在未来会实现根据集中支付数据过账生成记账凭证,系统的对接需要很长的时间战线,目前预算单位还可以使用原有记账系统,将数据导入一体化平台。
通过一体化平台可以规范和统一会计科目、基础数据、报表体系等,可以帮助预算单位规范记账,大大提高数据准确性。
(三)预算执行情况的动态监控
预算执行是全面预算管理得以真正落实的重要环节,预算一体化平台能够预算执行工作的全过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监控手段,有助于财务管理人员更高效地对预算执行实施监管。
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上线使用后,财政部门能够实时掌握高校的预算执行情况,这样对高校的资金的使用做到了的动态监控,财务人员通过一体化平台进行资金支付申请后,财政部门会进行动态审核及审批,对于那些不合规的使用情况,将审核不通过,流水不能发送到代理银行,也就说不合规的资金支付根本不能实现,代理银行不能接收到支付凭证申请,这样大大的提高了财政监控水平。
与此同时,高校也能够及时地掌握本单位资金的预算执行情况,也做到了时时监控,从而可以进行科学合理的会计核算,从而实现高校财务科学化与及时性管理,全面提升管理水平,进一步推动学校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三、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下高校财务工作的应对策略与展望
(一)高校大力提高信息化建设水平实现系统无缝对接目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高校也迎来信息化科技时代,
整合优化。
预算一体化平台要不断完善与高校其他软件系统无缝对接,一体化系统可以与高校财务报账系统对接,这样可以接收报账数据,在支付时提取数据,从而提高资金支付工作效率。
在此基础上,也可以对接资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招投标系统、审计监督等系统,并进行优化整合,实现时时的数据共享,能够完整的反映高校的财务信息。
另外一体化平台还可以借助技术手段与决算和财务报告软件对接,决算软件可以去提取一体化平台里的财务数据,逐渐实现自动生成决算报表。
(二)加强专业化培训实现专业化财务人员队伍建设2019年政府会计制度改革,高校财务人员全面面临新的挑战,一体化平台建设与实施要建立在新政府会计制度基础上,高校也要与时俱进,定期对财务工作人员展开专项的培训。
一方面要组织财务知识方面专业培训,并理论结合实践,让财务工作人员的专业水准得到显著提升。
另一方面要增强对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学习,组织全员对现代化系统进行全面学习,包括一体化平台以及所对接的资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招投标系统、审计监督等系统进行全面化且细化学习,从而保证财务人员对相关的系统的使用更快捷且更具规范性。
四、结语
综上所述,2020年一体化平台顺利上线实施,通过一体化平台,高校逐渐实现与非税管理系统、政府采购系统、资产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系统、招投标系统、审计监督系统、决算和财务报告系统等无缝对接,实现财务管理工作的自动化、智能化,同时可以有效的优化国库支付业务,提高会计核算工作效率,最终推动高校的财务管理工作。
一体化平台的实施使用必然也为高校的会计核算、支付业务等带来更多挑战,所以也要求每一位高校财务工作者都要时刻保持学习,接受专业培训,从而适应信息化时代的一体化管理理念。
■参考文献:
[1]唐伟.预算管理一体化对高校会计核算的影响探讨[J].财会学
习,2021(3):92-94.
[2]贾瑞媛.基于全面预算管理的财务一体化综合平台建设实践与体会[J].商讯,2021(8):25-26.
[3]宋东红.预算管理一体化平台下高校会计核算的影响及对策[J].审计与理财,2021(4):38-39.
[4]张玉兰,李洁,王珍珍,郑书宏.农业科研单位财务管理信息化系统构建——以“一体化平台-预算单位端”为例[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29):53-54.作者简介:王艳飞(1985—),女,汉族,辽宁沈阳人,中级会计,现任辽宁大学计财处科员,辽宁大学会计学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高校财务管理研究。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