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谈拉康的镜像阶段

合集下载

从理论的多源上理解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主体结构理论

从理论的多源上理解拉康的镜像理论和主体结构理论
收 稿 日期 :2 1 -1 1 0 1 -2 0
14 2
社 会科 学
21 0 1年 第 4期
张 法 :从 理 论 的 多 源上 理 解拉 康 的镜 像 理 论 和 主 体 结 构理 论
重思 ,成 为拉康 思想 区别 于其他 后结 构大 家 ( 里达 、福柯 、德勒兹 ) 的主要 特 色 。但 在 “ ” 德 后
张 法 :从 理 论 的 多源 上 理 解 拉 康 的镜 像 理 论 和 主 体 结 构理 论
从理论的多源上理解拉康的 镜像理论和主体结构理论
张 法

要 :拉 康 思想 的基 本要 点 是镜 像 阶 段 ( 既是 主体 的形 成 阶段 ,又构 成 主体 的
本质 ) 和 主体三 维结构 ( 实在 界 、想 象界 、 象征 界 ) 。在拉 康 思 想的 多重 来 源 中。不但
象征 界 ( 意味着 与文 化相联 ) 、实在 界 ( 意味着 与虚无 相联 )关 联 的主体 。从 这 一 面 ,拉 康成 为
西方 思想 重思从 自足主体 走 向主客 多维互 动 的主体 。 因此 ,拉 康 的主体 重思 是一 种后结 构 的主体
思想 。还 是 以无 意识 为例 ,在拉康 理论 中 ,无 意识不仅 “ 语言式 的 结构 ” 有 ,而且 “ 他者 的话 是 语” 。这样 ,无 意识不 像在弗 洛伊德 理论那 样 ,只是 主体 的意识 结构 ,而 是 与他者 相 关联 才 得 以
形成 的结 构 。这 样 ,无 意识 就主要 不是一 个人心 和意识 结构问题 ,而是 一个 主体 的问题 。主体 的
的运 思里 ,所谓 “ 体重思 ” 主 ,实为 主体解 构 。拉康对 主体 的解 构 ,内 容 丰 富 ,关联 多方 ,要 而 言之 ,可讲 三 点 。第 一 ,在 主 体 的 意识 上 ,从 其 精 神 分 析 的 关 联 来 说 ,主 体 已经 不 再 是 主 体 ( 意识 结构 ) 自身 来决 定 的主 体 ,而 是 一 个 由他 者来 决 定 的 主体 ,也 就 是 由 主体 间来 决 定 的主 体 ,从西方 思想 史 的更 大 的范 围来看 ,也 可 以说 ,拉 康思 想代 表 了西方 思想 是从 主体性 到 主体 间

试谈拉康的镜像阶段

试谈拉康的镜像阶段

试谈拉康的镜像阶段作者:Sinner人们总是凭借着语言与符号的创造与运作,不断地进行文化的生产与更新,而文化的更新又往往推动了符号的进一步差异化与层次化。

后现代主义对于传统文化与传统价值体系的批判,没有一个可以脱离对于语言与符号的批判,晚期资本主义的文化生产与再生产过程,基本上就是各种符号的不断重建与解构的过程;我们必须置于后现代主义的脉络来看待拉康的重要性,如果要研究后现代主义符号游戏与话语结构的理论起源,我们就不得不提到拉康的符号批判理论,拉康的研究方向结合了精神分析学、语言学、拓朴学与人类学,不但启发了Foucault 等人的后结构主义思想的形成与发展,也影响了后现代主义者的思路。

法国新佛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家拉康总结了社会人文科学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五O年代敏感地指出:「想象」、「象征」与「现实」构成了人们生活世界的三个动力因素,而这三者又各自成双地相互扭结成三个轴线,不断地创造出新的文化。

拉康早从三O年代起,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学的研究中,便创造性地把对于人的精神分析与语言的运用链接了起来,而他在三六年发表的《论镜像阶段》标志着他本人的新佛洛伊德主义精神分析学的诞生,他的学说也引起了精神分析学运动的分裂,因为拉康所探讨的「我」已经不是佛洛伊德与传统意义上的「我」或「主体」,而是同语言及其潜意识结构基础相关的新概念,我们可以说,拉康学说的精华集中在他的一句名言之中:「语言结构是潜意识的内在结构的外化」;或者说,「潜意识就是被内在地结构化的一种语言」。

五O年代是拉康精神分析学发展中的重要转折时期,我们先不谈那么多,笔者只简短地提及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早期的论述「镜像阶段(Mirror Stage)」。

镜像阶段是婴儿生活史的关键时期与重要转折,这是每个人自我认同初步形成的时期,其重要性在于揭示了:自我就是他者,是一个想象的、期望的、异化的、扭曲的与被误认了的对象。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

从拉康的镜像理论看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引言:在现代社会中,媒介影像无处不在。

电影、电视、广告等媒介通过图像和声音的结合,向观众传递各种信息和情感。

然而,除了表面上的内容之外,这些媒介影像还有着更深层次的功能和作用。

法国心理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提出的镜像理论为我们解读媒介影像的象征和结构提供了一种新的途径。

本文将以拉康的镜像理论为基础,探讨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

一、拉康的镜像理论及其基本原理雅克·拉康认为,儿童在初期的镜像阶段(镜像阶段大致在出生后6个月至18个月之间)通过自视镜中看到的自己的镜像与外部世界建立了联系。

在这个阶段,婴儿看到自己在镜子中的形象,并将其作为自我的标志。

而在此过程中,婴儿逐渐意识到自己与外部世界的不同,从而形成了自我意识和主体性。

镜像理论的核心概念是“观看的幻见”,即镜子给予婴儿的幻觉,它强调了身份和认同的主观性与外在世界的关系。

在镜像阶段,婴儿认为自己与镜中的形象是一致的,从而认同并接纳了自己。

拉康认为,这种幻觉形成了人的自我意识,并决定了个体未来的主体性和社会性。

二、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的镜子功能1. 构建观众的自我认同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通过塑造具有特定角色和身份特征的人物形象,让观众在情感和认知上产生认同感。

观众在观看电影时,常常会将自己代入到电影角色的境地中,与其产生情感共鸣。

这种过程类似于镜像阶段中婴儿将自身与镜中形象视为同一的认同过程。

观众通过与电影角色的交互,从而映射出自身的欲望和情感,并建立起对自我和他人的认同感。

2. 反映社会的文化观念媒介影像不仅仅是个体情感的表达,也是社会文化观念的反映。

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通过选择特定的主题、故事线和视觉呈现方式,呈现出不同的文化观念和社会现实。

观众在观看电影时,通过对影像信息的解码和理解,不仅能够认知社会和文化的差异,还能够反思自身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这种反映社会的文化观念的过程,可以看作是观众在电影及其他媒介影像中看到自己的“镜像”。

从想象界到象征界——试论拉康的镜子阶段

从想象界到象征界——试论拉康的镜子阶段

第28卷 第2期 牡丹江大学学报 Vol.28 No.2 2019年2月 Journal of Mudanjiang University Feb. 2019 文章编号:1008-8717(2019)02-0010-04从想象界到象征界 ——试论拉康的镜子阶段 孙 怡(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外国语学院,广东 珠海 519087)摘 要:作为拉康的理论起点,镜子阶段揭示了自我起源于主体对镜像的认同。

在镜子阶段,主体实现由想象界向象征界的过渡。

镜子阶段还揭示了自我的虚幻性和建立在想象基础之上的妄想狂式的主体知识,以及他者对自我的异化及其引起的侵凌性的想象根源和象征调停。

关键词:拉康;镜子阶段;想象界;象征界中图分类号:B505 文献标识码:AFrom the Imaginary to the Symbolic——An Analysis of Lacan’s Mirror StageSUN Yi(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Zhuhai Branch of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Zhuhai,Guangdong 519087)Abstract:As the starting point of Lacanian theory, “the mirror stage” reveals the I originates from the identification of subject with mirror image. During mirror stage, the transition of the subject from the imaginary to the symbolic is realized. The mirror stage also reveals the illusory nature of the I and the paranoiac knowledge of the subject based on the imaginary basis, and the alienation of the other and aggressivity thus caused and its imaginary root and symbolic mediation.Key words:Lacan ; mirror stage; the imaginary ; the symbolic收稿日期:作者简介:2018-09-06孙怡 (1976—),女,贵州遵义人,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外国语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英语教学。

浅析拉康镜像理论及对电影的解读

浅析拉康镜像理论及对电影的解读

浅析拉康镜像理论及对电影的解读作者:宋娥来源:《文艺生活·文海艺苑》2012年第09期摘要:镜像理论是拉康早期思想中的中心环节,是他深刻地研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出的心理发生和人格历史建构逻辑后发表的颠覆性观点,对于个人主体的认识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而作为人类社会缩影的电影能让观众通过影像式的阅览看到自己的影子,这也暗合了拉康的镜像理论,对于我们更清楚的认识自我、确认自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镜像;他者;主体;异化中图分类号:J9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2)27—0149—02一、浅析拉康镜像理论人很久以来就已经消失了并且不停的消失。

——福科在医院的产房里,一位母亲抱着刚刚出生的婴儿,周围站着一群人,包括婴儿的父亲和其它的亲朋好友。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着……有人说:“现在是经济社会,孩子长大一定有钱。

”有人接着说:“我们的家里要出个名牌大学生,孩子长大一定要读名牌大学。

”又有人说:“我们这里的人还没出过国,孩子长大要出国留学工作。

”再有人说:“我们家里总被人欺负,孩子长大后要做大官,光宗耀祖。

”孩子在母亲的怀里安静的熟睡着,他当然不知道众人说的是他,给他规划着未来。

这个场景其实随时发生在我们的身边,如果用拉康的眼睛可能发现一些我们从前看不到的东西。

1936年,拉康提出“镜像阶段”理论,这是他深刻地研究弗洛伊德在精神分析理论中提出的心理发生和人格历史建构逻辑后发表的颠覆性观点。

“镜像阶段”概念来自法国儿童心理学家瓦隆的动物与婴儿的镜像试验,通过对动物和婴儿对镜像的反应,确定其自我意识发生的时间。

在拉康的镜像理论中,当婴儿还处于混沌不清的状态时在镜子中看到了自己的影像,他并没有认出镜中的影像是谁,他还不能区分自己与镜像、他人与他人镜像以及自己与外界的其他对象。

但用不了多久的时间,婴儿认识到镜中自己的影像,比如自己伸手,镜像也伸手,婴儿发现镜中的影像会按照他得动作作出反应。

拉康镜像理论

拉康镜像理论

拉康镜像理论镜像理论认为:镜子之中存在着真实的自我。

而当镜中所反映出来的影像与本人的差距过大,并且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差距逐渐增大,此时我们便能从镜子中看到那个不属于真实的自我。

正是这样一种思想启发了拉康的“镜像阶段”,他开始探索他所称的镜子中的“他者”问题。

在现实生活中,人们很难直接面对和观察自己,因为每个人都会不可避免地受到社会规范、文化传统以及审美标准的制约,都会使得自己的言行、举止、仪表、风度等等与众不同。

另外,人还是在成长发育中的个体,其身心、智力发展水平是不均衡的,因而也不可能对自己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

但是镜像理论也会有一些局限性,比如它把镜子中的“他者”视作真实的存在,只不过是由于某些原因而无法将它清晰的再现,只是模糊地显现,这种假定就失去了客观事物应有的科学性。

所以镜像理论强调的只是自我意识对象的模糊性,因为自我是一个未完成的形象,在本质上不具有完整性。

它只是通过对自我这种形象的折射来表达自己对世界的认知和体验。

因此镜像理论主张,对“自我”这种镜中形象进行不断的重复和分析,把自我当做客体来把握,以此获得新的自我意识。

当然,镜像理论又是建立在哲学基础上的,哲学思考和哲学研究要求人们用实证的态度对待一切,从实际出发,把握“自我”,这也许会带来精神上的困扰。

比如,镜子中的自我形象和自己到底有什么不同?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可能就连真正的自我也不太清楚。

镜像理论引发的另一个问题就是它能否确认自我的存在。

这似乎是一个无法回答的问题,自我本身也许就是虚无飘渺的,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因为人的自我意识都是先在于其所处的社会环境,并且受到主客观诸多条件的制约。

人类的每一种思想、信念、情感、观点等等都是在特定的历史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一旦离开了社会背景,就不可能存在。

因此即使我们相信自己的存在,在对他人做出判断时,也需要遵循社会伦理道德、文化价值观念等等因素,以此来评价我们所谓的自我,这就给我们的自我认知带来了一定的困惑。

试谈拉康的镜像阶段

试谈拉康的镜像阶段

試談拉康的鏡像階段Sinner人們總是憑藉著語言與符號的創造與運作,不斷地進行文化的生產與更新,而文化的更新又往往推動了符號的進一步差異化與層次化。

後現代主義對於傳統文化與傳統價值體系的批判,沒有一個可以脫離對於語言與符號的批判,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生產與再生產過程,根本上就是各種符號的不斷重建與解構的過程;我們必須置於後現代主義的脈絡來看待拉康的重要性,如果要研究後現代主義符號遊戲與話語結構的理論起源,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拉康的符號批判理論,拉康的研究方向結合了精神分析學、語言學、拓樸學與人類學,不但啟發了Foucault 等人的後結構主義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也影響了後現代主義者的思路。

法國新佛洛伊德主義精神分析學家拉康總結了社會人文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五O年代敏感地指出:「想像」、「象徵」與「現實」構成了人們生活世界的三個動力因素,而這三者又各自成雙地相互扭結成三個軸線,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文化。

拉康早從三O年代起,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研究中,便創造性地把對於人的精神分析與語言的運用連結了起來,而他在三六年發表的?論鏡像階段?標誌著他本人的新佛洛伊德主義精神分析學的誕生,他的學說也引起了精神分析學運動的分裂,因為拉康所探討的「我」已經不是佛洛伊德與傳統意義上的「我」或「主體」,而是同語言及其潛意識結構基礎相關的新概念,我們可以說,拉康學說的精華集中在他的一句名言之中:「語言結構是潛意識的內在結構的外化」;或者說,「潛意識就是被內在地結構化的一種語言」。

五O年代是拉康精神分析學發展中的重要轉折時期,我們先不談那麼多,筆者只簡短地提及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早期的論述「鏡像階段〔Mirror Stage〕」。

鏡像階段是嬰兒生活史的關鍵時期與重要轉折,這是每個人自我認同初步形成的時期,其重要性在於揭示了:自我就是他者,是一個想像的、期望的、異化的、扭曲的與被誤認了的對象。

嬰孩在六個月大到十八個月大這段時間尚未有走路與自行站立的能力,需要依靠他人的抱持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影像,這時候他還不能在鏡像中區分己身與母親等等其它對象,嬰兒是把自我與他人混淆起來的。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一.拉康其人拉康·雅克(Jacques Lacan,1901-1981)法国精神医生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最具独立见解,而又是最有争议的欧洲精神分析学家,被称为“法国的弗洛伊德”。

拉康·雅克是家中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弟弟马克后来成为神父。

早年,拉康曾求学于耶稣教会管理的斯坦尼斯拉斯中学古典班,在那里熟习了希腊文、拉丁文和数学。

15 岁时,他开始用古典手法写诗,并向杂志投稿,17岁时,拉康结识了乔伊斯等一批重要的现代文学大师。

与此同时,年青的拉康亦在很早的时候就对哲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特别是斯宾诺莎的思想。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他目睹了人与人之间残忍的杀戮,因此而对上帝产生怀疑,未满 20 岁就背叛了家庭的宗教信仰。

1919 年秋,拉康进入巴黎大学医学院学习精神分析学,在7年的医科学习的同时,他也学习文学和哲学。

拉康成为圣安娜医院精神病所的住院医生,1928 年,他来到警察局附属的特殊医院担任专职医生。

在这里,他的兴趣逐渐转移到精神病理学和犯罪学领域。

同年,他发表了《战争后遗症:一个女人不能前行的病症》一文,探讨特定时期出现的社会心理疾病。

1929 年,拉康正式成为鲁赛尔医院的一名法医,后于 1931 年回到圣安娜医院,着手用语言学方法分析精神病人的手记,并逐渐将妄想型病症为自己的主要研究对象。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达利已经明确提出所谓的“妄想狂的批判方法”。

也是在这一研究中,拉康开始关注病人的“心理自动”现象,即主体心理对某种外部力量的无意识臣属惯性。

这项“心理自动”的研究受益于其见习指导老师克莱朗布尔(Clérambault),在立意上正好与超现实主义者推崇的“自动写作”处于截然不同的语境中。

也是在这里,拉康“导向弗洛伊德”。

二.何谓“镜像”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及意义

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及意义

康拉德镜像阶段理论是比利时心理学家布兰德(Éric,1905 - 1980)在1938年创立的一种理论,它详细描述了个体从出生到成熟的心理发展过程。

此理论基于共情和分裂认同,以及儿童早期的同理映射能力。

康拉德镜像阶段理论被认为是人类心理发展的关键阶段,它提供了架设人际关系的基础,从而促成正常的社会、情感和行为发展。

此理论当中强调的概念有自尊意识的建立、社会及学习性的行为的发展、情感的控制及自我推理能力和求知欲的增强。

康拉德镜像阶段理论按照一定的年龄档次,确定了一系列年龄特有的表现。

在出生至两岁之前,家长耐心地陪伴、满足婴儿的需要,并以善意、安全、和平的方式来处理它,可以为其后续发展提供良好的基础。

在2至4岁之间,儿童正处于模仿期,根据他们所见到的行为和情感模式来探索与理解他们所处的社会,并按照自己的偏好来进行行动与决策,对当前的表现情况有明确的理解和积极的认可。

在4至7岁之间,儿童开始获得更深层次的自尊,通过反思方式来体会自我,要求他人尊重自己等等。

在7至12岁期间,儿童开始理解社会的规则,并逐渐增强自己的思考、决断力和社交能力。

最后,在12至18岁之间,儿童将子我认同强化到更深层次,探索社会问题、精神修养和未来目标,并将这些看法融入到自己的思想行为之中。

康拉德镜像阶段理论的意义在于,为家长提供了一套明确的步骤去理解和指导孩子。

它也可以帮助家长了解孩子不同年龄时段面临的挑战,并分析他们如何从中结合恰当的表扬和责备,来打造孩子新陈代谢无缝、充满温暖而健康的成长。

总而言之,康拉德镜像阶段理论可以帮助家长更加有效地参与孩子的成长,让孩子在正确的道路上安全而健康的成长。

拉康镜子阶段

拉康镜子阶段

二.何谓“镜像”拉康认为意识的确立发生在婴儿的前语言期的一个神秘的瞬间,此即为“镜像阶段”,儿童的自我和他完整的自我意识由此开始出现。

拉康对镜像阶段的思考基本上是建立在生理事实之上的:当一个6-18个月的婴儿在镜中认出自己的影像时,婴儿尚不能控制自己的身体动作,还需要旁人的关照与扶持,这时的婴儿尚不具备肢体协调能力,非常无助,具有很强的依赖性。

然而,一个关键时刻却发生了:这个处于6-18个月的婴儿却能够认出自己在镜中的影像,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

镜子中的形象为婴儿展示了一个视觉存在,它不仅看起来是完整的,而且能够用一种较一致、较协调、较连贯的姿态运动。

镜子中的这一完美形象不仅与婴儿的实际肉体存在不同甚至相反。

在这个阶段中,婴儿能从镜子中认出自己,他虽然还不会说话,却会以不同寻常的面部表情和兴奋状态来表现他对这一发现的喜悦。

这样一种反应,标志着婴儿认出自己的开始,拉康把这个过程命名为“一次同化”,即婴儿与镜像的“合一”。

拉康指出,这个自我认出的过程大约经历三个步骤:最先婴儿与大人同时出现在镜前,这时婴儿对镜像与自己、对自己的镜像与大人的镜像还不能区分;因此,人必须把镜像阶段理解为一种同化,即当他承接一个镜像时在主体内发生的那种转化。

这一转化使婴儿发现了一个完整的自己,如拉康言:镜像阶段是一出戏文,为主体制造了那一系列幻影,把支离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为他的一个完整的形式。

但是另一方面,在镜像阶段,婴儿与其映像之间的关系依然是一种想象的关系,镜中之我既是又不是婴儿自己,当婴儿企图触摸镜像时发现它并不存在,因此发生了自我与镜中之我的对立,这个对立用拉康2的话说,就是“自我的异化”。

镜像不过是婴儿在接触社会和进入语言之前的一个“理想的我”,或者说虚构的自我。

此后这个特殊的自我将面对他人、社会和语言,纯粹主体也将很快进入知识和经验的能指世界,但镜中的自我意象依然将一直影响着主体的全部心理发展过程。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其一,婴儿不仅克服了周围的障碍,而且能够重新忆起镜中影像;其二,镜中影像不仅是完整的,而且能够随着婴儿的动作而变化。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_拉康镜像理论解读

从自恋到畸镜之恋_拉康镜像理论解读

现代外国哲学研究从自恋到畸镜之恋———拉康镜像理论解读张一兵对拉康来说,黑格尔的关系性自我意识-主奴辩证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关系式,个人主体不能自我确立,它只是在另一个对象化了的他人镜像关系中认同自己的,可是,拉康的新发现是,这种认同却以他者对主体自己的取代而告终。

我们知道,在黑格尔的这一理论中,欲望和劳动是这一取代关系的转换要件。

可是,作为心理学家的早期拉康在接受黑格尔的这份遗产时却直接抹去了劳动,暂时悬置了延迟的欲望。

当他用带有超现实主义色彩的镜子映射关系取代黑格尔的现实(劳动)关系时,他获得了一种反对弗洛伊德人格理论核心———现实自我论的有力武器。

在他看来,自我并不是晚年弗洛伊德指认的由“现实的原则”组织而成的意识实体,自我实为一种超现实的幻象,因为它恰恰是以一系列异化认同为基本构架的伪自我。

一、太虚幻镜中的“我”之诞生1936年8月3日,拉康在墨尔本第14届国际精神分析学大会上,提交了最初“镜像阶段”(TheMirror Stage)思想的论文。

拉康直接把矛头指向弗洛伊德的自我说。

更宽泛地说,他自觉地使自己“与所有直接从我思(cogito)而来的哲学截然相对”①,并从心理学科学逻辑中使当代新人本主义的个人主体第一次发生了深刻的危机。

从以上的讨论我们已经能够感觉到,自认为是哥白尼式革命的弗洛伊德的个人主体理论仍然是肯定性的,虽然他否定和分裂了理性主义的思(意识)之主体,但毕竟又重新确立了以本能原欲为基础的本我现实实现———自我。

在自我和本我的关系中, 自我并非与本我根本脱离,自我虽然是本我与现实对象世界和他人的关系结果,但这并没有改变自我的根子仍深埋在本我之中。

这也就是说,弗洛伊德的自我主体总还是自足的功能性关系结构。

“弗洛伊德将自我等同于‘感觉-意识体系’,这个体系是由机体得以适应‘现实原则’和器官的总和所构成的”。

它联结本我,并不断外化为超我。

拉康则直接称晚期弗洛伊德的自我观念为“狂想”。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

拉康的镜像理论与自我的建构拉康是一位著名的精神分析学家,他的镜像理论对自我建构有着深远的影响。

本文将介绍拉康的镜像理论,探讨自我的建构过程,并举例说明其在社会生活中的应用。

本文将通过关键词联想的方式,对自我建构与镜像理论进行深入思考。

拉康的镜像理论主要围绕镜像意识、镜像人物和镜像时间等方面展开。

镜像意识指的是个体通过镜子中的影像来认识自己,确立自我形象。

镜像人物则是指个体在镜子中看到的影像并非真实的自己,而是被扭曲、异化的形象。

而镜像时间则强调了时间的重要性,认为时间是人类认知的先决条件。

例如,在我们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照镜子,通过镜像意识来认识自己的外貌、身材等。

然而,由于镜像人物的异化作用,我们看到的并不是完全真实的自己,而是被扭曲的形象。

因此,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认知和自我建构来重新认识自己,以获得更为真实的自我形象。

自我的建构过程包括自我意识、自我认知和自我建构等方面。

自我意识指的是个体对自己存在的感知;自我认知则是指个体对自己在时空中的存在和自身行动的认识;而自我建构则是指个体通过语言、符号等媒介来建构自己的身份和认同。

例如,在社交媒体时代,人们通过自拍、修图等方式来建构自己的形象,并以此为媒介与他人交流。

这种自我建构的方式不仅让我们获得了一种满足感和自信心,同时也让我们与他人的交流更加顺畅。

在进行关键词联想时,我想到了《红楼梦》中的“金玉樽中带些酸楚”。

这句话描绘了贾宝玉对自身身份和地位的认知。

他感受到自己身处繁华的金玉之中,却也感受到内心的酸楚和无奈。

这恰好反映了拉康的镜像理论中个体通过镜像认识自己,但这种认识往往是被扭曲和异化的。

正如贾宝玉一样,我们每个人都在社会的大镜子中看到自己的形象,但这个形象并不完全真实。

我们需要通过不断地自我反思和自我建构来认识自己,了解自己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价值。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找到真正的自我,从而更好地与他人交往,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拉康的镜像理论和自我的建构为我们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自己和社会。

关于拉康的镜像理论理解(一)

关于拉康的镜像理论理解(一)

关于拉康的镜像理论理解(⼀)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最初以论⽂的⽅式在1936年举⾏的第⼗届国际精神分析⼤会上发⾔,但其论⽂《作为“我”之功能形式的镜像阶段》在1949年苏黎世举⾏的第⼗六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才正式⽽成。

要理解镜像阶段理论要先了解两个病例,第⼀个病例是1932年,他完成的学位论⽂《论妄想型精神病与⼈格的关系》,这个病例是他亲⾃负责的⼀个长达⼀年半的埃梅的个案。

拉康以精神病原因造成器质性病变作为研究的前提,探求⼈格内部的⼼理因素的理解。

但此时他还只是有些偏向精神分析⽽已。

第⼆个病例是发⽣在1933年法国的⼀个杀⼈惨案。

帮佣的两姐妹残忍的杀害了⼥主⼈和其⼥⼉,拉康没有亲⾃诊治过这两姐妹,⽽是根据《巴黎黄昏》杂志等的公审记录来进⾏分析的,其论⽂为《妄想症犯罪动机--帕品姐妹的犯罪》来讨论妄想犯罪。

这两个病例以⽐较典型的形式将镜像本⾝的意义呈现给了我们。

拉康在这两个病例中特别注意--“我”⾃⾝的形成和镜像的关系,镜像是如何成为⾃我形象的?埃梅由于与镜像的他者的认同,在他者的形象中体验了⾃⼰,⾛上了映射在他者的幻想上的⼈⽣。

她认同的理想形象虽然给予她肯定的感情和统⼀性,但由于与之认同,反⽽受它⽀配,并不适当的剥夺了她想要成为⾃⾝主⼈的权利,它映在埃梅眼中的就是认同的他者造成的对她⾃⾝主⼈性的掠夺。

埃梅在认同他者时缺乏把这⼀形象内在化并使其与⾃⼰紧密相连,成为⾃⾝核⼼的印记。

拉康谈到为了把⼈结构为⼈,⽆论如何我们是需要他⼈的介⼊的,即有对他者的仿效,对他⼈的认同。

没有他⼈的介⼊,⾃⼰就不能成为⾃⼰,但是将⾃⼰委⾝于外部形象势必会导致⾃我疏离,⾃⼰的主⼈性会有⼀个与他者争夺的过程。

再者,⼈因为受到理想的镜像的迷惑,为镜像所束缚,视野狭窄,就会像俄狄浦斯⼀样背负者迷失真相的宿命。

埃梅病例可以说是浓缩了拉康以后的思想的病例。

“我”是什么呢?“我”就是把他者当作⾃⼰来⽣存,因⽽被拉⼊⼀个更⼤的难题中⽽苦恼的⼈。

主体终结时代的来临_拉康_镜像阶段_理论初探

主体终结时代的来临_拉康_镜像阶段_理论初探

大 众 文 艺大74摘要:拉康是20世纪精神分析领域内的又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者,他所提出的“镜像阶段”理论是拉康哲学体系的逻辑起点。

本文试图通过对拉康“镜像阶段”理论做一个梳理,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个根本特征便是主体消失,由此,探讨了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影响,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就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滥觞。

关键词:拉康;镜像阶段;主体消失一、绪论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是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哲学家,是20世纪继弗洛伊德之后在精神分析领域内又一位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学者。

他于1936年提出“镜像阶段”这一理论概念,试图通过镜像理论对人的自我意识的形成机制进行分析,并且认为从笛卡儿开始的作为西方哲学思维起点的“我”,包括弗洛伊德发现的非理性“本我”并不存在,“我”事实上是他者(other或Other)的永久异化,是人把他者的东西误认为自身,从而得出人的自我意识是外界他者对我的建构和奴役,人永远要受制于主体无法控制的外部力量的结论。

拉康理论体系产生于上个世纪60年代,是随着结构主义的兴起,将精神分析学与结构主义相结合的产物。

通过“镜像阶段”理论和主体心理结构理论,他从哲学的高度建立起了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

由此,精神分析从弗洛伊德开始,经过荣格、霍妮直到拉康,已经走出最初的医学领域,而成为一门专门的独立的精神分析哲学。

同时,拉康的“镜像阶段”理论更是走出了精神分析学这一狭窄的圈子,深入到文学、哲学等领域,深深地影响了后现代主义思潮。

二、“镜像阶段”理论拉康的“镜像阶段”论涉及多方面的论题,但其主题则可说是讨论镜像对于人类主体的自我之形成的构形作用和“镜像阶段”所体现的主体发展的时间辩证法这两个方面。

(一)镜像对于人类主体形成的构形作用婴儿成长期的6至18个月为“镜像阶段”,这期间婴儿首次在镜中看见自己的形象,他认出了自己,发现自己的肢体原来是一个完整的统一体。

以拉康之“镜”透视人之“自我”——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深层

以拉康之“镜”透视人之“自我”——拉康“镜像阶段”理论的深层
[ 收稿 日期 ] 2 0 1 7— 0 4— 0 5 [ 作者简介 ] 王平原 ( 1 9 9 3一) , 男, 山东聊城人 , 北京师范大学社会学学院硕士生 。
第4 期
王 平原 : 以拉康 之“ 镜” 透视 人之 “自我”
可控 性 的认 同与 相反 。如果 说 瓦隆等 人 通过这 个 实 验想 要探 究 的 它所 带 给婴儿 的对 自身 统 一性 、
[ 关键 词 ] 镜像 阶段 ; 自我 ; 无意 识 ; 主体 [ 中 图分类 号 ] B 5 6 5 . 5 [ 文献 标识 码 ] A [ 文章编 号 ]1 6 7 2—2 5 9 0 ( 2 0 1 7 ) 0 4— 0 0 2 4— 0 5
雅克 ・ 拉康( J a c q u e s L a c a n ) 无 疑是 法 国现代 实验发 现 , 婴儿和黑 猩猩 、 猴 子 在 面 对 镜 中 影像 最 有代 表性 又最 具 争 议 的精 神 分 析 学 家 , 同 时也 时 , 都 能准确 确认 自身 形 象 , 但 两 者之 间存 在一个 是 一 位 影 响 深 远 的 原 创 性 思 想 大 师 。 拉 康 于 根本的差异 : 黑猩猩、 猴子一旦发现该形象是 自 身 1 9 3 6年 在第 十 四届 国 际 精 神 分 析 大会 上 所 提 交 镜 像而 不是 其他 同类 时 , 很 快就 会 对其 失 去兴趣 ,
— —
拉康 “ 镜 像 阶段” 理 论 的深层 逻 辑透 析
i 晾
1 0 0 8 7 5 )
( 北京师 范大学 社会 学学院 , 北京
[ 摘

要] 拉 康 的“ 镜像 阶段 ” 理论 认 为 婴 儿 的镜像 阶段是 一 次 关键 的认 同过程 , 通过 这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

第9卷第3期2008年9月江 苏 工 业 学 院 学 报JOU RN AL O F JI AN GSU PO LY T ECHN IC UN IV ERSIT YV ol.9No.3Sep.2008试论拉康的镜像理论陈 歆,曹建斌(苏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公共基础部,江苏苏州215009)摘 要:主体形成的镜像理论是拉康的理论学说的起点和归宿,“镜子阶段”是一个自我欺骗的瞬间,是由虚幻引起的迷恋,是想象性思维的起点。

围绕“镜子阶段”的分析帮助理解拉康的文字涵义,并理解拉康对于自我的本质、人类身份的建构的形而上的思考。

《助于“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成为拉康镜像理论的形成标志。

关键词:拉康;镜像;自我;主体;文本分析中图分类号:H089 文献标码:A 文章编号:1672-9048(2008)03-0004-03 雅克·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运用结构主义和后结构主义的语言学理论,就与人的主体问题有关的方面,尤其是无意识和语言的关系问题,对弗洛伊德主义进行了改造和重新阐释,实现了对传统精神分析学的一次语言革命。

“沿着`符号’的轨迹寻找弗洛伊德的真理,我们是否感到全身温暖,一切都在我们周围燃烧。

”[1]23他的理论对于当代西方的解构主义学派、精神分析学派都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关于主体形成的“镜像阶段”理论是拉康理论的起点,更是拉康理论思想的精华之一,拉康最早于1936年提出,现在看到的论文《助于“我”的功能形成的镜子阶段——精神分析经验所揭示的一个阶段》是他为1949年第十六届国际精神分析学会年会而准备的,经过理论变迁而形成。

拉康在行文时追求演讲的情境效果,章句之间难以把握,显示了无意识所具备的强大力量,使读者也不敢贸然建立文本的理论框架,只是充分领会以求发挥语言的创造性作用。

“拉康的写作也绝不是在塑造什么典范式的界碑,将拆毁他的任务留给时间、历史或意见,而是在创造它们的同时进行着自我替换、自我解构。

“镜像阶段”的自我认同 镜像阶段

“镜像阶段”的自我认同 镜像阶段

“镜像阶段”的自我认同镜像阶段综观中国文坛的武侠巨作,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堪称经典,该作更是影视界争相翻拍的鸿篇巨制。

2008年新版《射雕英雄传》在“重情重义重改编”的原则下对剧情进行部分修改,在情感的处理上浓墨重彩,突出父子情、朋友情,调整几个主要人物的戏份。

特别是杨康,由原著中比武招亲首次出场到新版中第二集与郭靖同期出场,对人物的身世发展进行深度刻画,立体地展现了人物的心路历程。

本文试图通过对拉康的“镜像阶段”、“父亲法则”等核心理论的梳理,对新版《射雕英雄传》中郭靖与杨康的成长历程进行分析,说明“镜像阶段”中的自我认同、“父亲法则”的威胁和他者的存在使得郭靖成为盖世英雄,而使得杨康成为悲剧性人物。

“镜像阶段”:“自我”的构建基于对弗洛伊德的探索,精神分析学派代表人物雅克・拉康结合索绪尔的符号学、黑格尔的现象学等,发掘出自成体系的哲学思想。

“镜像阶段”作为拉康理论的起始,认为自我认同的实现是对父权话语符号体系的抗争、认同和被建构;自我是一个不能控制自己命运的存在。

“镜像阶段”描述了婴儿时期人类自我身份认同的心理过程。

第一阶段又称“前镜像阶段”,从出生至6个月大的婴儿对自己的身体没有统一的意识,只是感知到一些零碎的身体片断,比如粪便、脚趾等;从6个月到18个月,婴儿逐渐开始辨认出镜子中的形象属于“自我”。

处于母亲怀抱的婴儿透过镜子中的母亲形象认同自我,但发觉父亲是母亲真正的欲望对象时,自身的失落感使之努力抗争“父亲法则”,进而转向认同父亲的话语符号秩序,得以与母亲重新结合,在新的社会文化体系中构建自己真正的身份。

此时进入“俄狄浦斯阶段”。

当然,“镜像阶段”也带有象征意义,即在成长过程中,“父亲法则”的威胁和他者的认同不断引起身份的第二次、第三次等多次调适和认同。

人类的成长过程是“镜像阶段”的多次重复。

从郭靖和杨康身上,可以发现自我认同不断构建的过程。

郭靖:主体与“他者”的权衡郭靖之所以成为一代大侠,与童年经历密切相关。

拉康之镜像阶段理论与其提供的视觉涵义

拉康之镜像阶段理论与其提供的视觉涵义
镜像 阶段 特指 人类 幼儿 6至 1 8个 月之 间 主
是一 个象 征 性 模 式 , 使 我 ( 它 主体 ) 观 化 。如 客
此人 才在 与他在 符号 的辩证 关 系 中 , 为缺 失 的 自
己重 建起 于普 遍存在 中的主体 功能 。
体 ( ) 概 念 尚 未 建 立 , 这 个 时 刻 孩 童 发 现 我 的 在 了 自己身 体 的镜像 并形成 了认 同 , 而使 本 我 的 从

而足 , 首先是视觉的 。 但
关键词 : 康 ; 像 阶段 ; 像 ; 拉 镜 镜 视觉 ; 象 想
中 图 分 类 号 :8 B 3—0 6 文 献 标 志 码 : A 文 章 编 号 :0 5— 0 2 2 1 ) 2— 0 7—1 29 0 1 (0 2 0 0 6 0
枢神 经系统 仍 不 完 备 , 儿 缺 少 整 体 的 感 觉 , 婴 拉
第 卷un l ; 。 fe c E u∞ 3 0 r∞ 0 ∞h ¨ d c 荸
的躯体 。到第 二 个 时 刻 , 童 突 然 发 现 ( 可 能 儿 也 的存在 , 只是 一个 影 像 。进 入 第 三 个 时 刻 , 童 儿 获得 了原 始 认 同 , 意 识 到 那 就 是 他 自己 的 镜 他
步趔 趄 , 倚母 怀 , 兴奋 地 将 镜 中影 像 归 属 于 仰 却 己, 在我们 看来 是在 一种 典 型 的情境 中表现 了 这
象征 性模式 。 这种 场 景 的 重 复发 生 常 会 引 起 这 ”
位 哲 学家 的沉 思 , 感 觉 到 了这 一 事 件 的 吸 引 他 活 力 , 体 现 了 一 种 人 类 世 界 的 本 体 论 结 也 构” 。 。这 一 说 法 有 着 两 个 含 义 : 是 主 体 的 一 基本 建构被 表述 为无 意识 动力 的 原初认 同 , 如 犹

简评拉康与弗洛伊德的镜像理论

简评拉康与弗洛伊德的镜像理论

简评拉康与弗洛伊德的镜像理论弗洛伊德提出了本我、自我、超我的意识的理论结构,而拉康却有与他截然不同的想法。

本文对拉康和弗洛伊德的镜像理论的本质来源与区别进行分析,通过分析二者的之间的相互关系理清其发展的轨迹,对我们现在的影响进行分析,并提示出分析这种理论的社会现实意义。

标签:拉康弗洛伊德镜像区别1 拉康的“镜像理论”1936年,拉康提出“镜像理论”。

拉康认为意识是发生在新生儿的懵懂期的一个瞬间,这就是所谓的“镜像阶段”。

之后进入弗洛伊德所说的自我,本我,超我阶段。

儿童的自我意识与它完整的意识就此出现,拉康认为镜像阶段是建立在生理上的。

6-18个月的婴儿在镜子中可以认出自己,虽然婴儿无法控制身体则需要旁人的照顾但是拉康认为婴儿却可以认出自己镜子中的样子从而意识到自己身体的完整性!(拉康选集)拉康的镜像理论主要有三个过程,首先是镜子前婴儿的分析,使婴儿发现一个完整的自己,但是这也是一种幻影,把破碎的身体形象转变成一个完整的形式。

还有一方面当婴儿想要摸到镜子中自己的影像却碰不到从而发现这个影像并不存在,所以便出现了镜子中的自我和自我的对立关系,拉康把这种对立关系认为是“自我的异化”,婴儿在镜子中的影像是接触社会和语言之前的“理想的自我”,也可以说是虚构的自己。

其次是这个不一样的自我将要面对社会语言。

也就是说婴儿开始学会一些动作,看着镜子中的自己随着自己的动作开始变化,这种掌控的感觉使婴儿感受到快乐。

所以婴儿会迷恋这镜中的幻想,也就是与我们会常常迷失在美好的事物是一样的。

最后,拉康认为自恋的本质也可以说是镜子中自我的影像,从拉康想法中,主宰自己的并不是自我,我们想要找到自我,当我们找到它的时候,它并不是属于我们的,而是一个独立的存在。

(张一兵,拉康镜像理论的哲学本相)拉康还有一个重要镜像理论的逻辑是由形象-意象-想象为基础的伪先行性论。

于是,我不在而他在,他在即伪我在。

拉康之后说的镜像和他人的影像都具有这种先行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試談拉康的鏡像階段作者:Sinner人們總是憑藉著語言與符號的創造與運作,不斷地進行文化的生產與更新,而文化的更新又往往推動了符號的進一步差異化與層次化。

後現代主義對於傳統文化與傳統價值體系的批判,沒有一個可以脫離對於語言與符號的批判,晚期資本主義的文化生產與再生產過程,基本上就是各種符號的不斷重建與解構的過程;我們必須置於後現代主義的脈絡來看待拉康的重要性,如果要研究後現代主義符號遊戲與話語結構的理論起源,我們就不得不提到拉康的符號批判理論,拉康的研究方向結合了精神分析學、語言學、拓樸學與人類學,不但啟發了Foucault 等人的後結構主義思想的形成與發展,也影響了後現代主義者的思路。

法國新佛洛伊德主義精神分析學家拉康總結了社會人文科學的最新研究成果,在五O年代敏感地指出:「想像」、「象徵」與「現實」構成了人們生活世界的三個動力因素,而這三者又各自成雙地相互扭結成三個軸線,不斷地創造出新的文化。

拉康早從三O年代起,在佛洛伊德精神分析學的研究中,便創造性地把對於人的精神分析與語言的運用連結了起來,而他在三六年發表的《論鏡像階段》標誌著他本人的新佛洛伊德主義精神分析學的誕生,他的學說也引起了精神分析學運動的分裂,因為拉康所探討的「我」已經不是佛洛伊德與傳統意義上的「我」或「主體」,而是同語言及其潛意識結構基礎相關的新概念,我們可以說,拉康學說的精華集中在他的一句名言之中:「語言結構是潛意識的內在結構的外化」;或者說,「潛意識就是被內在地結構化的一種語言」。

五O年代是拉康精神分析學發展中的重要轉折時期,我們先不談那麼多,筆者只簡短地提及拉康(Jacques Lacan,1901-1981)早期的論述「鏡像階段(Mirror Stage)」。

鏡像階段是嬰兒生活史的關鍵時期與重要轉折,這是每個人自我認同初步形成的時期,其重要性在於揭示了:自我就是他者,是一個想像的、期望的、異化的、扭曲的與被誤認了的對象。

嬰孩在六個月大到十八個月大這段時間尚未有走路與自行站立的能力,需要依靠他人的抱持才能在鏡中看到自己的影像,這時候他還不能在鏡像中區分己身與母親等等其它對象,嬰兒是把自我與他人混淆起來的。

後來隨著嬰兒肢體動作的增加,嬰孩終於能夠在鏡像中辨認出自己的影像,在鏡像中區別自身與其它對象是同時發生的,嬰孩也在鏡中看到了抱著他的母親影像,與四周熟悉的家庭環境,而後者使得嬰孩更加肯定了影像中的己身。

當嬰孩在鏡像中看到自己是一個完整的軀體,並且鏡像會隨著自己動作小拇指而變化時,他會完全淹沒在歡欣興奮的情感中,於是嬰兒對這個鏡像產生了自戀的認同,這是每個人的自我初步形成的時刻。

但是嬰兒是在一種想像的層面上認同了自身的影像,嬰兒是在「不是他」的地方見到了自己,他會把鏡像內化成一個理想的自我,並且被鏡像給銬住與俘虜住;完整的倒影與嬰兒在此之前支離破碎、不協調的知覺印象,形成了極尖銳的對照,嬰兒的狂喜是一種輝煌卻又基於幻影的自戀經驗,同時產生了一種誤認的過程,誤認一個理想化的自我,這時候自我也被異化成另一種客體而存在。

鏡像階段是一個從破碎到想像的認同過程,嬰兒透過肢體的動作與鏡像的辨認,而將自我形象從不完整的印象延伸成全形的幻覺,仍然實際缺乏獨立能動性的嬰兒,在想像上提前展現自己對於軀體的駕馭。

嬰兒是靠著那外於自身的他者才到認識到自己的存在,這種過程實質上包含了期待與錯覺,當「我是完整的」此鏡像幻覺成立的同時,也是「我是分裂的」這個事實被揭露的時刻;鏡像認同的弔詭即在於「自我就是他者」,嬰孩將自我認同為一個對象或異己,這個過程是建立在一個錯誤認知的基礎上。

這個過程也構成了人們後來所有的認同模式,也就是說不僅僅是對於自我的認同,主體對任何對象的認同都是一種期待的、想像的與理想化的關係,主體會在後來發現之前的認同是一種誤認,於是認同與破滅就構成了主體不斷重複的發展。

拉康進一步表示所謂的鏡像並不只限於真實的鏡子,也包括週遭他人的眼光與其對自我的反映,主體在成長過程中的認同建立是經過各種不同的鏡像反射,這也包括與週遭他人的互動與意見來確立,但是他人的眼光以及各種自我反映的鏡像總是不一致的,在嬰孩時期與成長過程中所經歷過的歡欣興奮的欲望驅使下,主體總會局限地、誤認地、滿足地認同某一個鏡像,然後當這個認同破滅之後,又會更期待下次理想化的認同。

於嬰兒時期的鏡像階段之後,所餘存的想像的與現實的角力與辯證,就這樣反覆出現在人們的生活裡。

筆者只是稍微描述了拉康的早期論述,他對於語言與其潛意識的研究中,還揭露主體的非穩定性與不確定性,拉康的主體概念通過了與語言的象徵性關係,而與潛意識的運作結合在一起,這再談下去就相當複雜。

◎陳韻琳(gospel)回應Sinner最後段:「他對於語言與其潛意識的研究中,還揭露主體的非穩定性與不確定性,拉康的主體概念通過了與語言的象徵性關係,而與潛意識的運作結合在一起,這再談下去就相當複雜。

」我其實在他其後將潛意識的運作結合在一起的部分,是蠻疑惑的,我感覺已經是哲學的自我演繹,其內在邏輯是一致,但我卻一直忍不住要追問:「如何證明?」如何證明潛意識呢?有一次跟朋友聊天,有朋友調侃這種弖理學,說:「他們分析我之後,我說『不對,我不是這樣的』,他們就說『這是因為你的潛意識你不察覺』,弖理學,已經快要霸道到有資格剝奪所有個體的主體性了。

」我一直很想知道拉康學說除了邏輯上的一致,有沒有科學上的實驗證明?因為拉康學說蠻影響其後女性主義、同性戀學說的,而我在看這些學說時,一直就是出現這個問題:「為何這樣說了就算?」有時候會感覺這種對潛意識的相信,幾乎是一種宗教態度。

不曉得是不是因為這樣,後現代超個人弖理學也蓬勃起來?◎Sinner再回應嗯嗯,gospel 的回覆與疑問,有一些是大問題,需要比較多與比較廣的討論。

我想從幾個方面來切入:一個方面是潛意識如何可能的問題,另一方面對於「潛意識學說……已經快要霸道到有資格剝奪所有個體的主體性」的看法,最後一方面是談談拉康學說比較深入的部分。

(在我的用法裡,潛意識即是無意識。

為了寫清楚點,所以後文寫得有點多,請大家不要介意)第一個方面是潛意識如何可能的問題,以及談一下佛洛伊德潛意識理論的部分論點。

潛意識的概念並非是佛洛伊德第一個提出,在他之前,就有許多文學著作與藝術作品,乃至於思想家們在探討人性深處某些不可預料的衝動、夢境,甚至是某些超乎意識理解的能力,往往人們會發現意識只是表層,在表層之下還有一大塊有待開發與探討的弖靈領域。

潛意識意味著不被主體意識的知覺活動與弖理活動(但是或可被其他主體給觀察),我是從比較廣的方面來理解潛意識的存在可能,有一個實驗是這樣,我們用薄鋼片以不同速度自受測者的面前閃過,以十分之幾秒閃過,受測者說有看到,以百分之幾秒閃過,受測者說沒有看到,可是受測者的視神經與腦部電波卻有明顯的受激反應。

這意味的是,有某些知覺活動與弖理活動雖然不被主體所察覺,可是它們卻發生著;進一步的研究會發現,無論是那些可意識或不可意識的知覺都會變成某種弖理印跡,而被歸入長期的記憶系統,同時某些(嚴重或反覆的)弖理與知覺刺激會長期地改變腦神經的網絡結構。

這些研究指出在意識之外,還有一些重要而不被察覺的機制在活動著,而這些機制所累積的改變會持續地影響主體後續的弖理活動。

佛洛伊德從某個方向研究了其中某一領域,他透過豐富的臨床病例觀察而試圖提出潛意識的特徵與運作機制。

姑且不論他提出的論點是否可靠,但是我們大概很難否定意識領域之外還有其他弖理與知覺「活動」,或是,所謂的自我並非只是主體所理解的自我。

人對自己意識現象的研究是很晚的事情,對於潛意識現象的研究則更晚,這樣的研究則很多是間接推論,甚至是類比的。

佛洛伊德在兩部著作之中集中地論述他的潛意識理論:《夢的解釋》與《自我與本我》。

某種檢查系統把意識與潛意識給分離開來,在他的論述中,潛意識是由被壓抑的弖理內容所構成,而檢查系統阻止潛意識的內容與過程侵入到意識系統中來,即使有些潛意識內容侵入到意識,也是經過改變了的,這種改變主要是透過縮合作用與遷移(移情或置換)作用,例如夢境便是溜過上述的檢查系統,而又經過了這兩種作用的改變或喬裝而被意識知覺到,這兩種作用後來變成是拉康理論的根本著眼點。

在臨床的觀察中,他提出潛意識是弖理能量的蓄積器,具有強烈的衝動能量,潛意識的慾望是我們生存的核弖,他認為一切弖理過程都是源於潛意識系統之中。

後來他提出了本我的概念,他所謂的本我存在於潛意識:本我的慾望服從於現實原則,它不理解時間性、因果關係與邏輯推理。

佛洛伊德又區分了本我、自我與超我的差別,其重點在於建立主體對於自我的離異性,這也是拉康所強調的一點。

接著上面關於佛洛伊德潛意識理論的論點,來談談第二個方面。

在十九世紀末的潛意識研究之後,它所造成的影響是全面的,不但更深刻地影響文學、藝術、哲學、政治論述與戲劇,促成精神分析學的創立,也導致人們對自身理解的世俗化與複雜化(這與達爾文的演化論有類似深刻的影響!)潛意識理論的確深化了主體對自身的理解,但是就另一個層次來說,潛意識理論也意味著主體對自我認識的異化與「曲折離奇」。

在一般的狀況,我們其實不需要用潛意識理論來解釋自己,但是當潛意識理論的論述風潮「大行其道」的時候,夢裡踩到大便,朋友都會叫你趕快去買樂透,或是,當你與另一半感情不和睦,好友都會懷疑是否因為你小時候跟父母處的不好。

潛意識學說是否已經快要霸道到有資格剝奪所有個體的主體性?有兩個層次,就學術的角度,我不認為這樣,潛意識理論論述的便是個體的主體性來源(之一),而且它提出一套方法論去檢視主體性的深層徵兆;就診斷氾濫的角度,我會認同,當潛意識理論廉價到類似於星座算命把人們的特質分成十幾種,連工作夥伴的篩選都要通過星座考驗的時候,或者是當潛意識診斷變成只是將統計的既定結論套用在每一個人的身上,而忘了追溯與觀察當事人的實際生活歷程的時候,這確實是剝奪了對於個體主體性的多元理解與探索空間。

最後一個方面,我想談談拉康基礎理論的根據。

拉康是當代法國學術界的傳奇人物,曾經引起多次巨大的轟動,這樣的轟動壓過了同屬於法國的沙特存在主義,甚至可以說法國的精神分析學就是拉康的精神分析學;在六O年代末,法國的報刊、電視、電台大談起拉康的學說與影響,形成了一種「拉康現象」。

其中也有對拉康的批評,包括他晚年的學術專斷與孤僻成性,對於他理論的艱澀難懂,也有人認為他只是在大玩文字遊戲。

拉康通過重新解讀佛洛伊德,並且對不同學科的綜合研究而提出「回歸佛洛伊德」的口號,拉康的潛意識理論已與佛洛伊德的潛意識理論有巨大的差別,其中最主要的關鍵在於,拉康創新地把語言結構分析方法引進到了精神分析的研究領域之中。

拉康提到,日常語言裡有兩種過程或現象,一種是隱喻,一種是換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