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4-3 孔子“不食”背后的食疗养生思想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辛宝《中医食疗学》学习笔记4-3 孔子“不食”背后的食疗养生思想
春秋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孔子,在他的著作《论语》中,有不少关于饮食养生的论述,特别提到了“不食”的原则,对于我们食疗养生特别具有指导意义。

不食,即是饮食思想原则的问题,也是养生的方法。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春秋末期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创立儒家学派的先哲。

他的不食原则主要有下面几条:
食不厌精,烩不厌细。

食噎而堨,鱼馁而肉败,不食。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

割不正,不食。

不得其酱,不食。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

沽酒市脯,不食。

食不厌精,烩不厌细:要把饭食做的精美一些,把菜肴做的更细嫩一些,体现了他对于饮食卫生的科学观点。

孔子时代,祭祀风尚很浓,人们在祭祀祖先神灵时,往往会用完整的牲畜,大量的粮食,暴饮暴食,而导致疾病不断发生。

孔子在不食原则中,劝告百姓,食噎而堨,鱼馁而肉败,不食。

鱼馁而肉败:指食物经久变的腐臭了,鱼肉腐烂了不能吃。

孔子强调对饮食的选择,食品的卫生非常重要。

色恶,不食。

臭恶,不食。

失饪,不食。

不时,不食:食物颜色变得难看了,不能吃;食物的气味变得难闻了,不能吃;烹调的熟化程度不够,不能吃;没有到吃饭时间,时节,这种食物不是这个时节的,也不能随便吃。

割不正,不食:正,是正当,依礼而行的意思。

李泽厚《论语今读》:“杀牲不对路,不食”,强调饮食烹饪过程中,食肉过程中,一定要依据规律。

不得其酱,不食:酱是醋,肉酱的总称。

在古代,人们常以肉类,鱼虾,谷物等食物作为主要原料,经过一系列处理形成的糊状调味,也就是酱。

古代用鱼肉制成酱比较珍贵,只有黄帝和贵族才能吃得起,所以孔子在这里所说的,也许是食物多样性和身份的一种体现。

肉虽多,不使胜食气。

唯酒无量,不及乱:胜,胜过,超过的意思;食气,指主食。

孔子认为,好好的把握好肉食和其他种类食物的比例,也是饮食要注意的地方。

饮酒要适量。

孔子言明:酒少饮有益,多饮伤身。

适量饮酒也符合现代健康的理念。

不撤姜食,不多食:孔子用调味品恰到好处,提倡用姜做调味品,他非常注意利用药食两用的这类药材来达到保健养生的目的。

总之,孔子一生从平民到士大夫,从士大夫到圣人,历尽人间沧桑,而且活到七十三岁,在当时算是一位长寿者。

这与他一生中身体力行倡导的饮食养生有着直接的关系。

从不食的原则而言,我们应该学习孔子养生的经验。

本节小结:五谷不分惟古论,谁言夫子不知食。

不食原则正食法,饮食大道出圣贤。

食疗小贴士:姜茶乌梅饮
原料:生姜10g,乌梅肉30g,绿茶6g,红糖适量。

制作:将绿茶,生姜,乌梅肉切碎共放入保温杯中,以沸水冲泡,盖严温浸半小时,再入红糖。

功效:清热生津,止痢消食,温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