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等对话——从简爱、娜拉、子君看女性独立意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平等对话
——从简·爱、娜拉、子君看女性独立意识摘要:女性独立一直以来被人们关注,不少女性为了争取可以和男性拥有平等的地位而努力奔走着。
也许她们的力量是微弱的,但是可以“水滴石穿”。
文学作品中典型的为争取努力的代表人物便是简〃爱、娜拉、和子君了。
她们以自己的方式为自己争取了独立的地位。
关键词:平等对话女性独立简〃爱娜拉子君
所谓“平等对话”是指男性与女性在社会上要享受平等的地位。
男权社会已经统治太长时间了,其间不少头脑清醒的女性开始反抗,要求女性独立,要求平等对话。
尤其是进入工业社会以后,这种意识越来越强烈,大胆女性也越来越多。
她们以出走反抗这种男权统治。
本文就将《简·爱》《玩偶之家》《伤逝》中的女主人公的反抗行为作一些讨论,看看女性为争取独立做出的努力。
1.为平等而做的努力
1.1简·爱的离开
《简·爱》是夏洛蒂·勃朗特的代表名篇。
书中向我们描绘了倔强、聪明而又坚强的女主人公——简·爱的形象。
简·爱从小寄居在舅母家,所以寄人篱下的滋味肯定称得上“饱尝”。
那是的社会生活如同一杯白水,平淡无味,但简·爱却是那个不安分的水分子。
她倔强,遭到舅母的种种虐待和误解也从不争论,因为她知道所身处的位置,即使舅母知道不是她所为也会让她当替罪羊。
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简·爱是一个聪明的女子。
她总是与大家格格不入,与其说是“格格不入”不如说是“不随波逐流”。
她有一套自己的生活哲学,永远不会在乎别人的眼光,只在乎自己的感受。
大家不要对此批判她,因为在工业社会即使你委屈自己,别人也不会在乎你的委屈,还不如使自己得到释放。
这也是提倡对人的解放的一种诠释吧!
后来简·爱到罗切斯特的庄园去做家庭教师。
简·爱并不美,这一点她很清楚,所以她也不会期望这个百万富翁可以爱上自己。
但当罗切斯特向她表露爱意时,她都不敢相信。
随着长时间的接触,她也爱上了这个男主人。
就当两个人结婚时,她发现楼上的阁楼间竟然住着罗切斯特的妻子。
她不能忍受这种欺骗的婚姻,她选择了出走。
出走是对男权社会最直接最有力度的挑战。
她抛下一切,尽管她仍爱着罗切斯特,但她不能原谅欺骗,她要求的是平等,就如她对罗切斯特说过的“我们是平等的人”。
1.2娜拉的出走
《玩偶之家》是易卜生的经典戏剧。
它揭露了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的冷漠、疏远以及自私自利。
娜拉是个美丽、大方、活泼的女人。
这是作品给我们的第一印象。
但是不要以为“美丽的女人无大脑”,她同时又是一个充满智慧的女人。
为了给丈夫治病,她不惜冒着危险假冒签名。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娜拉是一个很勇敢的女性。
柯洛克斯泰威胁,她如果不帮他说些好话以让他继续留在银行工作时,他便将这些事捅出去。
她自愿承担所有的罪名,甚至敢于责问法律的冷酷、不公平。
这时的娜拉表现的是完全不同于平时的可爱和活泼,更多的是一种坚强和无畏。
纸终究是保不住火的。
海尔茂知道了这件事后一反常态,对她严厉批评,甚至恶语相向,全然不顾八年的夫妻之情,当然他是不会问她做这件事的目的的。
他说娜拉是“伪君子”“撒谎的人”“犯罪的人”“坏东西”……而当柯洛克斯泰写信将其信收回时,他知道自己没有任何威胁时,又对娜拉亲热起来,开始喊她“小鸟儿”“松鼠儿”“小鸽子儿”,充分暴露出他的自私自利,他的伪善。
娜拉一心等待的奇迹没有出现。
她等待什么?或许是想看看自己是否真正被海尔茂深爱着,海尔茂是否可以真的为她做一切。
但是什么都没有了。
娜拉意识到自己的“玩偶”地位时,她对海尔茂说“首先卧室一个人,跟你一样的一个人——至少我要学做一个人”。
她同简爱一样,出走了,离开了那个所谓“温暖”“和谐”的家。
1.3子君的自杀
《伤逝》是中国文学家鲁迅的一部作品,甚至是鲁迅作品中唯一的爱情之作。
子君就是这部作品中的女主人公。
随着“五四”新思潮的涌动,子君也如众多的年青进步学生一样,为了反抗家庭中的封建婚姻毅然出走,甚至“众叛亲离”。
后来她和涓生相见了,她以为她遇见了命中的那个“真命天子”。
她不在乎他是否富有,只要两个人紧紧相依,她便以为可以天长地久。
在没有什么物质基础的条件下,她与涓生同居了。
其实故事的结局我们可以想到,在旧时代的中国,有多少像他们这样的苦命鸳鸯,最后都劳燕分飞了。
两人同居以后,子君理所当然地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所以涓生去工作,她便打理所谓的“家”,养一些小油鸡,甚至收留了一条狗“阿随”。
美好的日子总是短暂的,涓生因为“雪花膏”向上级告密说他与一个女人同居便被解雇了。
在当时的中国,这是很正常的现象。
涓生开始慢慢冷淡子君,甚至说出“我已经不再爱你了”。
绝望之下的子君不得不跟随家人回到那个死气沉沉处处受压抑的家中,在万般无奈之下,她选择自杀来表达对这个社会的不满。
2.女性斗争的意义
或许在男权文化中,他们认为女性的出走只是解一时之恨,离开男性她们根本不能很好的生活下去。
就连鲁迅先生也这样认为,他在《娜拉走后怎样》中指出,娜拉出走后只有两条路可以走:一是回来,二是堕落。
就是因为他秉持这样的观念,所以在《伤逝》中子君以死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在这里,我们不敢批评他的不对,但同样不赞同他就是对的。
女性脱离男性照样可以存在在这个世界上,而且活得更好。
简·爱最后去看罗切斯特的时候,并没有打算以后就跟他生活在一起。
但她知道他已经没有任何牵绊之时,她出于对自己负责的态度选择了跟他过完自己余下的人生。
这并不是迫于什么社会压力。
她再次站在罗切斯特面前时,简·爱与罗切斯特是平等的,没有任何高下等级之分。
她为自己争取到可以信任的婚姻,可以幸福的生活。
娜拉“呯”的关门声被很多人称为“滑铁卢的炮声”。
它结束了海尔茂自以为是的时代,开启了娜拉独立自主与他平等的时代。
我们倒认为娜拉出走以后会生活得很好。
因为她聪明,可以审时度势;勇敢,不怕任何困难;坚强,可以承受一切困难。
或许当她再次出现在海尔茂面前时,她会更骄傲,更光彩照人。
子君,无疑是那个时代中国社会反抗封建礼教的一个牺牲品。
但她曾经为了自己的独立的人格,为反抗封建婚姻而斗争过,努力过。
尽管她最后死了,但也未尝不会激励更多与她有相同困境的女性继续努力抗争。
现如今的妇女地位的提高不就是一步步斗争得来的吗?
平等对话,追求女性独立,是这三位女性为之抗争的最终目的,也是激励世界上女性同胞不断努力的目标。
这三位女性字文学史中作为女性独立意识的典型人物当之无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