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医药关于泽布替尼,不得不讲的故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搜狐医药关于泽布替尼,不得不讲的故事
⽂ / ⼲玎⽵编 / 袁⽉
【搜狐健康】“如果把新药泽布替尼⽐喻为⼀个孩⼦的话,王志伟博⼠是这个孩⼦的⽗母,这个孩⼦他怀了七⼋年。
我在这个孩⼦要出⽣的时候参与进来,最后看见这个孩⼦出⽣。
”北京⼤学肿瘤医院淋巴瘤科主任朱军教授作为⾸席研究者主持了泽布替尼治疗复发难治套细胞淋巴瘤患
者的2期临床研究,他幽默地⽐喻,“这孩⼦⼀亮相,哭声还挺响,不仅在中国,还吼到海外去了,动静⽐较⼤。
”
说起这个哭声响亮的孩⼦,百济神州的研发⼈员都是笑中带泪。
7年时间虽然看起来很长,但只有主创⼈员知道,药物研发、试验、上市……每天每夜都是争分夺秒。
希望诞⽣于⼀次“失败的”试验
为研发新药,百济神州付出了很多。
根据医药魔⽅的数据显⽰,2018年,百济神州的研发投⼊是46亿⼈民币,在中国药企中排名第⼀,被称为“最烧钱”的中国药企。
⽆论是从管线、团队阵容或研发费⽤来看,百济神州都是⼀家“All in”的创新药⽣物科技公司。
虽然研发投⼊上压⼒巨⼤,但是研发团队的⽅向却始终清晰坚定。
百济神州全球研究、临床运营和⽣物统计暨亚太临床开发负责⼈汪来透露,当时对靶点的选择
有两⼤原则。
⾸先,这个靶点在概念验证上,已经有了明确的数据⽀持,但市场上不⼀定已经
有了药物;其次,科学家们要对靶点及化合物有充分了解,知道哪些⽅⾯可以做出差异化,具
备做出“best-in-class”的潜质。
基于这两⼤原则,百济神州快速启动了多个项⽬,并很快收获了积极的成果。
2012年7⽉,BTK抑制剂的开发正式⽴项。
之所以选择BTK,也是经过了研究⼈员们的深思熟虑。
现有的BTK抑制剂在选择性与吸收性上是两个有待提⾼的环节。
“⽴项时我们的⽬标就很明确,⼀定要做⼀个选择性⾼、对靶点抑制⾮常专⼀的化合物。
”泽布替尼的主要发明⼈之⼀、百济神州化学研发负责⼈王志伟博⼠介绍。
⽬标虽然明确了,实现起来却相当困难。
有统计表明,做⼀个新药研发,花销⼤概是20亿美
元,时间可能需要12—15年,这还只是平均数字。
“我们做了上千个化合物。
有⼀天我们在继续做化合物的时候,⼀个同事反映,某个化合物⾮常不稳定,很难做。
好像看到了,但分离不出来,然后就变乱了,变得复杂,不再是单⼀产物了。
”
王志伟说,研究者不能放弃任何⼀个“所谓的”失败的试验,总要从失败的试验当中总结出⼀些有⽤的信息。
团队继续研究发现,原来这个化合物中有⼀个双键是不稳定的。
把这个双键还原后,产物就单
⼀了。
就是这么⼀件⼩⼩的事情,提供了宝贵的试验线索,最终团队发现了泽布替尼分⼦,也
就是编号为BGB-3111的化合物。
这个代号表⽰:它是百济神州成⽴之后,做出的第3111个化
合物。
泽布替尼的分⼦结构式
癌症患者在跟命运赛跑,抗癌药研发者在跟试验时间赛跑
在常规的新药研发中,科学家会先把癌症接种在⼩⿏⾝上,再喂给⼩⿏不同的化合物,观察肿
瘤是否能得到抑制乃⾄消失。
这个过程从实验动物的准备,到肿瘤的⽣长与测量,⾄少也需要1到2个⽉的时间。
百济神州的科学家们使⽤了⼀种更快的⽅法。
由于BTK抑制剂需要和靶点共价结合,研究⼈员
们决定使⽤「抗体技术」,直接分析有多少靶点尚未被化合物所占领。
这样⼀来,通常需要耗时⼏个⽉的⼯作,可以缩短到天——给⼩⿏喂⾷化合物后,等待4-8个⼩时,就可以抽⾎进⾏靶点占有率的检测。
在新型测试技术的协助下,研究⼈员们快速缩⼩了筛选的范围。
从最初合成的500多个化合物,
到进⼊药效动⼒学实验的10多个化合物,再到药效试验确定的5-6个化合物,再到基于成药性、剂型、以及物理性质等特性选定的最终候选分⼦,百济神州只花了5个⽉的时间。
⽽这个幸运的化合物,就是BGB-3111。
纯中国临床试验数据,通过美国FDA现场核查
BGB-3111的成功筛选,只是⼀个开端。
接下来,它要⾯对的是最为关键的考验——临床试验。
据估计,⼀款新药在临床试验中的失败概率,可能⾼达90%。
在临床试验的推进上,百济神州没有任何犹豫。
递交专利之后,百济神州迅速完成了制剂研发⽅⾯的⼯作。
2014年5⽉,百济神州⾸先在澳⼤利亚递交了临床试验的申请。
当年7⽉,第⼀批临床批次的BGB-3111胶囊⽣产问世。
2014年8⽉,BGB-3111在澳⼤利亚完成了⾸名患者的给药。
此时,距离百济神州对BTK抑制剂的⽴项,仅过去了2年零1个⽉。
“2016年美国⾎液病学会(ASH)的年会上,我刚听完澳⼤利亚研究者关于泽布替尼⼀期试验⼝头汇报。
汪博⼠请我吃饭,会场的中午,请我吃了⼀块炸鱼。
”朱军教授回忆跟泽布替尼的“缘起”。
2016年7⽉,泽布替尼在朱军教授的主导下中国进⼊临床。
2017年1⽉,全球3期注册性临床试验启动。
截⾄⽬前,百济神州正在全球范围对泽布替尼开展20项临床研究,包括9项注册性或有望实现注册的临床试验,已经治疗超过了1600名患者。
同时,泽布替尼正在针对华⽒巨球蛋⽩⾎症、慢性淋巴细胞⽩⾎病进⾏2项对⽐伊布替尼的全球临床3期头对头研究,这也是我国⾸个与外资药企研发产品开展直接头(正)对(⾯)头(刚)研究的本⼟新药。
泽布替尼在套细胞淋巴瘤中的治疗效果
根据FDA此前发布的新闻稿,泽布替尼获批基于两项临床试验的有效性数据。
其中最主要的⼀项研究是“泽布替尼⽤于治疗复发/难治性套细胞淋巴瘤患者的多中⼼II期临床试验BGB-3111-206”。
该项研究全部在中国进⾏。
(登记号:NCT03206970;中国临床试验登记号:CTR20160888 )
此前,美国FDA肿瘤卓越中⼼(Oncology Center of Excellence)主任Richard Pazdur就曾公开表⽰,“如果数据质量好,FDA会接受仅基于中国临床试验数据的上市申请。
”
百济神州公司递交美国上市申请后,美国FDA⾮常重视,组织了专家团专门来中国的临床基地核查试验数据。
专家团挑选河南省肿瘤医院作为⾸家现场核查单位。
河南省肿瘤医院宋永平教授跟搜狐健康记者分享了⾃⼰接受核查时的感受。
“专家组周⼀来到医院,周四完成了⼯作。
专家们通过听汇报、调研材料、审查病例、审核药物使⽤等环节,全⽅位评估了本次临床研究的试验质量。
专家核查得⾮常详细、认真,每⼀份⼊组病历都仔细查看,主要关注患者是否符合⼊组条件、⽤药前后的影像学资料对⽐、药物使⽤情况、不良情况汇报等。
最终他们的核查结论是:零缺陷。
”
朱军教授表⽰:“近年来,我国淋巴瘤的临床治疗和药物研发步⼊快速发展的时期。
曾经,我们只能期待国外的新药进⼊中国,如今情况发⽣了极⼤改变。
作为临床肿瘤医⽣,能够参与并见证本⼟⾃主研发的新药⾸次在FDA获准上市,我⾮常欣慰。
这代表着我国的创新能⼒和研究⽔平得到国际上的肯定,我们不仅能为中国患者研发新药,也能让更多国家的患者受益,为世界提供中国的治疗⽅案,我为这样的进步感到由衷⾃豪。
”
泽布替尼将打破我国抗癌原研药主要依靠进⼝的状况
“零的突破”不仅对国内外患者是好事,对中国医药产业也有着⼀定的积极意义。
百济神州中国区总经理兼总裁吴晓斌博⼠告诉搜狐健康,⾃从2015年国家药政改⾰,带给创新药翻天覆地的政策良好环境,百济神州三年前加⼊ICH,打通了中国和世界上的数据交换,不重复做很多实验的数据。
加之近年来持续药品审批制度改⾰、医保⽀付⽅式改⾰,为本⼟新药出海取得历史性突破奠定了基础。
就商业愿景⽽⾔,吴晓斌谈到,美国的商业团队已经建设完毕,培训完毕,美国患者估计今年年内就会⽤到这款药。
⽽中国患者还要等多久呢?百济神州⾼级副总裁闫⼩军透露,⽬前看需要明年上半年才获批,但是我们期待在国内能尽早获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