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北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安徽省淮北市高一上期中考试地理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17题;共62分)
1. (4分) (2019高二上·六安期中) 2018 年 2 月 6 日,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用猎鹰重型火箭将一辆特斯拉汽车送上其运行的轨道。
读“特斯拉汽车进入太空轨道示意图”。
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1)汽车被发射到太空后()
A . 运行中遇到很多小行星
B . 遇到火星后成为小行星
C . 汽车上能拍摄到火星经过日面的照片
D . 成为太阳系的一个天体
(2)人类首选火星作为探索生命起源和进化的行星,是因为()
①火星和地球上都有四季变化,且四季的长度一样
②火星、地球自转周期都比较适中
③火星、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都比较适中
④火星两极附近与地球相似都有极昼、极夜现象
A . ①②
C . ②③
D . ③④
2. (6分) (2013高一上·定边月考) 公元前28年(即汉平河平元年),史籍曾记载“三月巳末,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据此回答下题.
(1)
这种太阳活动为()
A . 耀斑
B . 黑子
C . 日珥
D . 太阳风
(2)
这种现象发生在太阳的()
A . 光球层
B . 色球层
C . 日冕层
D . 内部
(3)
这种活动有的年份多,有的年份少,其变化的周期大约是()
A . 9年
B . 10年
C . 11年
3. (2分)下列关于太阳黑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稍低,显得较暗的部分
B . 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约为11年
C . 太阳黑子是太阳表面温度最高的部分
D . 太阳黑子数目多的年份称为太阳活动的高峰年
4. (4分) (2013高一上·吉安期中) 读“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完成下题.
(1)
关于图中各圈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A . A,B,C,D为地球外部圈层,C为生物圈
B . 地球内部圈层由E,F,G三部分组成
C . A,B,C,D,E共同形成了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
D . 地震波在F,G交界面上,传播速度减为0
(2)
有关岩石圈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包括地壳和地幔
②主要是由各种岩石组成的
③位于软流层以上
④厚度不一,大陆部分厚,大洋部分薄,甚至缺失.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①④
D . ②④
5. (4分) (2017高三下·泰州开学考) 普陀山位于钱塘江口、舟山群岛东南部海域,古人称之为“海天佛国”。
山体是燕山运动晚期的花岗岩,在漫长的地质年代中侵蚀形成众多孤峰突兀的风景地貌(图2)。
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1)
普陀山主要由图乙中的哪类岩石组成()
A . A类岩石
B . B类岩石
C . C类岩石
D . D类岩石
(2)
图甲地貌形成的过程是()
A . 岩浆喷出—风力沉积—流水侵蚀
B . 海浪沉积—地壳运动—冰川侵蚀
C . 沉积作用—岩浆侵入—风力侵蚀
D . 岩浆侵入—地壳运动—海浪侵蚀
6. (2分) (2015高一上·河东期末) 冲积扇常常形成于()
A . 滨海地带
B . 河源地带
C . 河流中下游
D . 山麓地带
7. (2分)在内力作用中,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方式是()
A . 岩浆活动
B . 变质作用
C . 地壳运动
D . 堆积作用
8. (2分)地壳的平均厚度()
A . 约为33千米
B . 约为6千米
C . 小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D . 大于岩石圈的平均厚度
9. (2分)(2016·忻州模拟) 读长江中游某支流某河段分布图(左图)和该河段河水水位年变化曲线图(右图),下列有关图中河流地貌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处为三角洲
B . 乙处为冲积扇
C . 丙处为堆积平原
D . 丁处有沙洲
10. (4分) (2016高三上·朝阳期中) 图示意我国东部地区某河流一年两个时期同一河床的断面形态,甲是河床最低时期的河床断面。
读图,回答下题。
(1)
河床断面形态从甲至乙的变化过程中,河流()
A . 径流量增大
B . 流速减慢
C . 含沙量增加
D . 侵蚀增强
(2)
随着该河流所在山区植被的恢复,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减缓,这是由于()
A .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径流
B . 降水变率减小
C . 降水更多转化为地表径流
D . 河道加深拓宽
11. (6分)(2017·新课标Ⅱ) 洪积扇是河流、沟谷的洪水流出山口进入平坦地区后,因坡度骤减,水流搬运能力降低,屑碎物质堆积而形成的扇形堆积体。
图3示意贺兰山东麓洪积扇的分布,除甲地洪积扇外,其余洪积扇堆积物均以砾石为主,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且耕地主要分布在洪积扇边缘,据此完成以下问题。
(1)
贺兰山东麓洪积扇集中连片分布的主要原因是贺兰山东坡(4分)
A . 坡度和缓
B . 岩石裸露
C . 河流、沟谷众多
D . 降水集中
(2)
与其他洪积扇相比,甲地洪积扇堆积物中烁石较小的主要原因的(4分)
①降水较少②山地相对高度较小③河流较长④风化物粒径较小
A . ①②
B . ②③
C . ③④
D . ①④
(3)
贺兰山东麓南部大多数洪积扇耕地较少的主要原因是(4分)
A . 海拔较高
B . 土层浅薄
C . 光照不足
D . 水源缺乏
12. (4分) (2019高一上·绍兴期中) 读某中纬地区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小题。
(1)该图示意的大气垂直分层属于()
A . 对流层
B . 平流层
C . 电离层
D . 外层大气
(2)②地区气温分布特征最可能导致()
A . 对流作用增强
B . 太阳辐射增多
C . 气流水平运动减慢
D . 污染气体扩散受限
13. (4分) (2018高一下·双鸭山开学考) 洞穴呼吸,指通过洞口及围岩裂隙等呼吸通道,洞穴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不仅是洞穴空气与外部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唯一途径和过程,而且是保持洞穴内部环境恒温、恒湿的前提条件。
当洞内空气的温度小于洞外大气温度时,空气交换以洞外流入洞内(即吸气)为主;反之,则以洞内流出洞外(即呼气)为主。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下列四幅图中,可正确反映洞穴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2)与洞穴外相比,洞穴内()
A . 气温较高
B . 气压较低
C . CO2浓度高
D . 风速较大
14. (4分) (2019高三上·哈尔滨月考) 阶地是在地壳垂直运动的影响下,由河流下切侵蚀作用而形成,有几级阶地,就对应有几次地壳运动。
下图示意某河流阶地的地形,其中等高距为20m。
某地质考察队沿剖面线在①②③④⑤处分别钻孔至地下同一水平面,利用样本分析得知①⑤为同一岩层且岩层年龄较新,②④为同一岩层且
岩层年龄较老。
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图示地区的地质地貌为()
A . 向斜山
B . 背斜山
C . 向斜谷
D . 背斜谷
(2)图中①②③④所在阶地形成年代最晚的是()
A . ①
B . ②
C . ③
D . ④
15. (2分)下列地质作用,对地壳的发展变化起主导作用的是()
A . 风化作用
B . 外力作用
C . 变质作用
D . 内力作用
16. (8分) (2017高二上·枣庄月考) 读山西省煤炭的综合利用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1)山西省构筑的三条产业链中依赖的本地自然资源除煤炭外还有()
A . 铜矿石
B . 石油
C . 铝土矿
D . 石灰石
(2)山西省煤炭综合利用的明显成效是()
①改善了环境质量②提高了煤炭的附加值③使产业结构多元化④减轻了交通运输负担
A . ②③
B . ③④
C . ①④
D . ①②
(3)田纳西河为了有效控制洪水灾害,采取的主要措施是()
A . 建设巨大航运网
B . 兴建众多大坝,疏通河道
C . 发展林业,改善气候
D . 保护环境,发展旅游业
(4)由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经验得到的启示是()
①我国水利工程可以完全按照田纳西河流域的方案去开发和治理
②我国江河众多,水力、水电开发利用程度比较高
③我国许多水利工程没有从整个流域综合开发的角度去考虑,给进一步实现流域多目标开发和促进流域经济综合发展造成了障碍
④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治理的部分经验我们可以直接借鉴
A . ②④
B . ①③
C . ③④
D . ②③
17. (2分)下图是为6月22日甲乙两地太阳高度日变化示意图,回答下题。
关于甲、乙两地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甲地位于乙地的东北方向
B . 该日甲地船上的旗帜飘向西南
C . 乙地气候常年炎热干燥
D . 甲地主要外力作用是流水侵蚀
二、综合题 (共3题;共52分)
18. (18分) (2019高一下·四川开学考)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完成问题。
材料一“引汉济渭”工程将汉江水引入渭河补充西安、宝鸡、咸阳等城市的给水量。
材料二“苍苍森八桂,兹地在湘南。
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
”这是出自唐代诗人韩愈《送桂州严大夫》一诗中的名句。
漓江发源于南岭,在桂林至阳朔河段,蜿蜒南流,河床由砂、卵石组成,两岸多为石灰岩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是桂林山水的核心。
(1)渭河谷地的成因是________。
(2)西安的气候名称是________,冬季气候特征是________。
(3)简析“引汉济渭”工程对渭河流域地理环境的有利影响。
(4)推断漓江夏、冬两季河水含沙量大小的差异,并说明理由。
(5)分析漓江河床多卵石的原因。
19. (20分) (2015高一上·烟台期中) 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在地理老师的带领下,暑假期间对图示地区进行了地质、地貌、水文等野外考察.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
出发前老师提示:“此次考察要注意安全,特别是A区域常常出现火山喷发、地震等地质灾害”,请你帮助解释其中的原因.
(2)
考察中,同学们发现庐山地质构造与图中C地非常相似,简述其成因.
(3)
当同学们到达B山山腰地带休息时,老师要求对照上图说出B处地貌形态形成的原因.
(4)
一同学判断图中D处所示地质构造为背斜,请你替他说出判断理由.
另有同学对其在地形上却表现为沟谷不理解,请你帮他分析形成该种地形的原因.
20. (14分) (2019高一上·惠来期中) 下图为某地的气压状况图,该地位于北半球,①、②、③位于等压面上,④、⑤位于等高面上,回答下列问题。
(1)该层大气的最直接的能量来源是________,大气温度随高度升高而________(升高或降低)。
(2)图中①、②、③、④、⑤表示气压最高的数字是________。
(3) A、B两处气温较高的是________处,气压较高的是________处。
若B点在东,则A、B处风向为________。
(4)若该图表示的是城市和郊区之间的热力环流,则B地为________(城市或郊区)。
若该图表示的是海滨地区晴热白天的热力环流图,则A地为________(海洋或陆地)。
(5) A地的天气状况是多________(阴雨天气或晴朗天气)。
(6)比较图中A地与B地气温日较差的大小,并分析原因。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17题;共62分)
1-1、
1-2、
2-1、
2-2、
2-3、
3-1、
4-1、
4-2、
5-1、
5-2、
6-1、
7-1、
8-1、
9-1、
10-1、
10-2、
11-1、
11-2、
11-3、
12-1、
12-2、
13-1、
13-2、
14-1、
14-2、
15-1、
16-1、
16-2、
16-3、
16-4、
17-1、
二、综合题 (共3题;共52分) 18-1、
18-2、
18-3、
18-4、
18-5、
19-1、
19-2、
19-3、
19-4、
20-1、
20-2、
20-3、
20-4、
20-5、
2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