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鉴赏】许浑《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诗歌鉴赏】许浑《金陵怀古》原文翻译及赏析许浑《金陵怀古》原文
玉树歌残王气终,景阳兵合戍楼空。

松楸远近千官冢,禾黍多寡六代宫。

石燕拂云晴亦雨,江豚吹浪夜还风。

英雄一回去奢华天下,惟有青山似洛中。

许浑《金陵怀古》注释
、金陵:古邑名。

战国楚威王七年(前333)攻灭越后设置。

在今南京市清凉山。

2、玉树:指陈后主所制的乐曲《玉树后庭花》。

歌残:歌声将尽。

王气:指王朝的
气运。

3、景阳:南朝宫名。

齐武帝复置钟于楼上,宫人闻钟清早妆饰。

兵合:兵马会集。

戍楼:边防驻军的?望楼。

4、松楸:指在墓地上栽种的树木。

冢(zhǒng):坟墓。

5、禾黍:禾与黍。

泛指粮食作物。

6、江豚:即江猪。

水中哺乳动物,体形像鱼,生活在长江之中。

吹浪:推动波浪。

7、英雄:这里指占有金陵的历代帝王。

8、洛中:即洛阳,洛阳多山。

许浑《金陵怀古》译者
靡靡之音《玉树后庭花》,和陈王朝的国运一同告终;景阳宫中隋兵聚会,边塞的?
望楼已然空空。

墓地上远远近近的松树楸树,掩蔽着历代无数官吏的坟冢;高高矮矮的绿
色庄稼,长满了六朝残败的宫廷。

石燕展翅拂动着云霓,一会儿阴雨,一会儿天晴;江豚
在大江中推波逐浪,夜深深又刮起一阵冷风。

历代的帝王一去不复返了,豪华的帝王生活
也无踪无影;惟有那些环绕在四周的青山,仍然和当年的景物相同。

许浑《金陵怀古》赏析
《金陵怀古》是唐代诗人许浑的诗词作品,这是一首七言律诗,此诗首联以追述隋兵
灭陈的史实发端,写南朝最后一个朝廷,在陈后主所制乐曲《玉树后庭花》的音曲中覆灭。

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

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前两联突出了陈朝灭亡
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折点及其蕴含的历史教训。

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

这两
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尾联照应
开头,抒发了诗人对于繁华易逝的感慨。

这首怀古七律,在挑选出形象、磨练字句方面很见到功力。

比如中间两联,都以自然
景象充分反映社会的变化,手法和景物却大不相同;颔联实行诗赋的读法展开直观的叙述,颈联及利用比兴获得表明的效果;松楸、禾黍都就是现实中司空见惯的植物,石燕和江豚
则就是传说里面奇妙荒诞的动物。

这样,既写下各式各样丰富多彩的形象,又衬托了一种
神秘莫测的浪漫主义气氛。

至于炼字,以首立于基准:“残”和“空”,从文化生活和军
事设施两方面充分反映陈朝的腐败,一文一武,写意出陈亡之前金陵城一片衰败苦不堪言
的景象;“再分”字又以泰山压顶之势,整体表现隋朝大军兵临城下的威力;“王气终”
则与尾联的“奢华天下”前后适当,抒发金陵繁盛一去不返、人间权势终归于天下的感叹。

颔联描写金陵的衰败景象。

“松楸”,坟墓上的树木。

诗人登高而望,远近高低尽是
松楸荒冢,残宫禾黍。

南朝的繁荣盛况,已成为历史的陈迹。

前两联在内容精心安排上使用了量振的手法:首先上溯对前朝历史的回首,然后卷本
引发这种回首的眼前景物。

这就注重了陈朝覆灭这一金陵盛衰的转捩点及其蕴藏的历史教训。

颈联用比兴手法概括世间的风云变幻。

这里,“拂”字、“吹”字写得传神,“亦”字、“还”字写得含蓄。

“拂云”描写石燕掠雨穿云的形象,“吹浪”表现江豚兴风鼓浪
的气势。

“晴亦雨”意味着“阴固雨”,“夜还风”显见得“日已风”。

“江豚”和“石燕”,象征历史上叱咤风雨的人物,如尾联所说的英雄。

这两句通过江上风云晴雨的变化,表现人类社会的干戈起伏和历代王朝的兴亡交替。

尾联联结结尾,抒写了诗人对于繁盛易逝的感叹。

金陵和洛阳都存有群山环绕,地形
相近,所以李白《金陵三首》存有“山似洛阳多”的诗句。

“惟有青山似洛中”,就是说
今日的金陵除去山川地势与六朝时依然相近,其余的一切都大不一样了。

江山不改为,世
事多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