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趋势与发展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工程机械的智能化趋势与发展对策
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在工程机械设备应用过程中,要保
证安全意识,并做好相应的管理工作。

从本质上来讲,这是工程技术发展的必然
趋势,只有工程机械设备符合安全标准才能保证人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没有安全
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工程机械;智能化;趋势;发展对策
引言
进入21世纪后,全球经济面临着重大且深刻的变革,各个国家的工程机械
技术快速蓬勃发展,展现出一定的信息化、智能化技术发展优势。

这一优势主要
得益于大量智能机器与系统的出现及实践应用,如工程机械设备远程遥控、智能
化作业、大型施工项目的机群控制系统等,纷纷出现并在各自工程生产领域发挥
着重要价值。

1机电一体化在工程机械中的应用发展
1.1监管机械
加强工程机械的运行监管能够有效确保现代工程机械的运行安全,采用机电
一体化技术能够通过电子结合控制系统来形成整体监控的系统。

通过远程监管的
形式能够对工程机械的实际运行情况和状态进行更加全面的检测。

通过这样的形
式也能够及时发现工业生产中的故障情况,对相关故障进行处理的同时及时向操
作人员发出警报,协助技术人员定位故障并对故障的成因进行分析,让故障能够
快速地恢复正常运作的状态。

全面监控能够降低设备的故障发生,降低资源消耗,降低维修的工作量和成本,从整体上提升工程机械的性能。

1.2保障精度
产品的质量与设备的设计和生产过程存在着密切的联系,需要严格的精准度
设计。

因此在实践的过程中应当确保机械的精度能够符合设计的标准,同时也能
够进行相互之间的匹配,应当保障设计和研发的阶段到生产的实践阶段都能够按
照规范进行严格的要求。

以往的机械制造很难保证生产机械能够处于很高的密度,尤其是一些复杂的机械元件和配件,生产制造更是面临着极大的挑战。

通过采用
机电一体化来对机械的各个环节进行全过程的管理能够最大限度确保机械制造的
高精度。

从制造企业的角度来看,采用机电一体化能够强化机械生产的效率和质量,最大限度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推动企业稳定可持续发展。

1.3节约能耗
传统的工程机械在运行时考虑到效率和质量会造成较大的能源损耗,采用机
电一体化技术能够通过节能器来对能源的利用率进行有效的控制,进而提升生产
效率控制能源消耗。

如液压类机械在进行使用时通常能源的利用率并不高,通过
采用节能设备后能够有效提升能源的使用率。

采用机电一体化技术也能够保障工
程机械在运行的过程中具备较好的环保效果,对各个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有效的
调节,降低设备的磨损率,提升设备的工作效率,达到理想的生产质量和经济收益。

2工程机械安全管理的目的
机械安全管理的目的在于提高工程施工企业的施工能力以及施工水平。

其中
最主要的目的在于预防和避免工程机械操作过程中的事故。

因此,要建立相应的
安全管理制度以及标准规范。

并且在对这些制度和标准规范实施以后,要采取有
效办法对这些办法进行贯彻执行,从而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以及操作技能。

2.1提高机械操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安全意识是工程机械的主要管理人员对工程建设过程中所产生的安全问题的
基本认识水平。

主要是通过学习、培训以及安全教育的方式来提高工程机械的操
作人员的安全意识。

对相关法律法规以及规章制度上的教育。

在对工程机械操作
人员进行安全教育的过程中,应以安全为主内容。

这样才能使工人在工作岗位上
更好地认识到工程机械操作工作可能产生的安全隐患。

2.2保证机械的使用安全
机械的使用要根据施工现场的具体情况进行相应的设计以及准备工作。

在施
工的过程中,既要考虑施工速度,同时也要考虑施工过程中会产生的各种危险因素。

对于施工过程中所产生的各种危险因素,要进行相应处理和预防。

只有在保
证这些施工措施能够顺利进行时,才能够有效预防和避免事故发生。

除此之外,
对机械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故障也要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从而保证工人在施工
过程中能够更好地维护机器设备而不会发生危险事件。

这就要求施工企业要制定
出更加完善的工程施工安全管理制度以及安全操作规程。

2.3防止机械事故的发生
为了能够预防和减少工程机械的事故发生。

在进行工程机械操作时,必须要
注意安全问题。

同时在操作时,必须要进行安全操作培训,并且进行技术交底。

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掌握操作工具的方法。

并且要加强机械操作的维护保养工作。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工程机械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操作。

同时为了能够使我国施工
企业有效控制机械事故的发生。

在进行工程施工时,必须要采取有效措施来防止
事故的发生。

3机械工程中煤矿设备智能化发展趋势展望
3.1智能导航技术的应用
基于三维地理信息技术的智能化导航技术,将地理信息、三维可视化技术与
工作面探测技术相融合。

使煤矿开采精度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可以实现对矿井工
作面的实时监测和自动定位。

3.2设备趋向于多样化
当前煤矿生产装备简单、结构复杂,在狭窄的工作面操作困难。

煤矿生产设
备要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以适应煤矿生产的需要。

比如,采用基于AI技术的
传感器,利用数据分析模块对采煤设备的工作位置进行分析,将采集到的信息录
入该模型中进行自动采矿;引入智能化的采矿机器人,逐渐代替人工进行综合作业,节约了大量的人工资源,并引入先进的超声波技术。

与常规检测方法相比,
该技术能使操作过程变得简单、减轻工作压力。

3.3安全防控系统逐渐优化
目前,随着我国对煤炭生产安全问题的日益重视,安全检测已经是生产过程
中一个不可避免的环节。

然而,目前煤矿的安全监察工作仍然有很多缺陷,因此
煤矿的安全问题依然不容忽视。

要强化矿井的安全管理体系,并实行早发现、早
处理的原则。

在安全事故发生前,整治矿井的安全问题,以增强煤矿的安全性,
同时,对煤矿的设备进行实时监控与故障分析。

首先,采矿企业要保证矿井机器
设备的正常使用,对各控制装置进行定期检查,并做好检修的各项工作。

此外,
还要加强对作业工人的培训,健全安全作业系统,以保证培训后操作人员的作业
能力,降低作业中出现的安全隐患。

详细记录日常工作情况,并为今后的检查和
工作方案的编制工作打下基础,以保证工作的高效性。

安全控制体系将人为失误
降至最低,保证了设备的可靠性和煤矿的安全运行。

3.4现场信息自动化控制
远程、中央控制的过程监测要求对现场资料进行整合。

随着现场总线技术和
工业以太网技术的迅速发展,为实现过程监测的实时数据采集奠定了坚实的理论
依据。

其总体思想是:实现煤矿自动化、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局域化、远
程化、移动化、固定化的数字信息网络。

在此基础上,利用多个传感器实现对现
场环境的实时监测。

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对整个现场的设备进行系统的监控,通
过主机的指令,实现了对各现场的设备的遥控,并根据通信协定,利用网络传输
装置将各现场的控制系统相互联结,并将最终的信息传递至中央监测站。

通过
HMI/SCA-DA与监控中心的服务器,实现了煤矿各自动化系统的一体化管理与控制。

结语
目前工程机械技术的应用现状比较乐观,主要是因为其应用内容丰富,既可
以满足工程机械生产过程的更高要求,也给予了更有价值的技术辅助。

现代工程
机械行业相关工作人员应当具备创新意识,将新技术、新工艺与传统的机械制造生产进行融合,积极采用先进的理念和知识来进行实际操作,这样才能够确保系统的整体性能得到改善和优化,提升生产效率与质量。

参考文献
[1]郑云肖.刍议工程机械技术现状与智能化信息化趋势[J].四川建材,2021,47(2):234-235.
[2]谢钧.工程机械技术现状与智能化信息化趋势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21(7):1935.
[3]刘媛媛.煤矿机电设备智能化维护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J].工矿自动化,2021,47(07):79-84.DOI:10.13272/j.issn.1671-251x.1775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