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占道停车管理现状及优化改革措施研究易湘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都占道停车管理现状及优化改革措施研究易湘淞
发布时间:2021-09-10T07:23:05.693Z 来源:《中国科技人才》2021年第17期作者:易湘淞
[导读]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强劲,停车难问题随之日渐突出,严重影响城市动态交通,影响市民正常出行。
成都交投智慧停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汽车保有量增长强劲,停车难问题随之日渐突出,严重影响城市动态交通,影响市民正常出行。
加强城区道路停车管理,规范临时占道停车秩序,能够有效缓解城区停车问题。
文章以成都临时占道停车为对象,剖析提高成都市占道停车经营管理水平的根本因素,并提出改革思路和建议,借此期望可以为今后的管理提供参考,进而显著提升成都市临时占道停车管理水平,形成能复制、能推广的优质占道停车管理模式。
占道停车管理机制
在占道停车管理问题上,我国主要釆取两种基本的管理方式,第一种是以行政为主导,由政府主管部门对其设施的规划、设置、管理釆取“一包到底”的形式,政府主管部门因其本身对公共资源具有天然所有权,因此管理起来具有先天性的优势;第二种是以民间企业为主导的管理方式,引入民间资本力量来参与管理运营,具有灵活且适应性好的特点。
占道停车管理机构应有一定的设置原则,做到精简合理、职责清晰、功能完备,应从实际出发,从管理的细微化和人性化入手,在城市占道停车的管理方式上,我们一方面对国外优秀的经验借鉴学习,另一方面更要根据我国国情,结合道路交通现状,针对政府管理方面的缺陷,与利益脱节,统一管理部门,同时充分调动民间资本投入管理的积极性,互相补充,互相监督,各自负责,构建适合我国城市发展的具有我国城市特色的占道停车管理模式。
成都市主城区停车管理现状
成都市区“停车难”问题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日趋突出,停车难不仅影响民生,而且影响城市投资环境,制约着城市和区域经济的发展。
目前来看,成都的停车难主要体现在成都城市中心区,以及商贸、娱乐、旅游等人流量较大的场所,在这些场所停车位数量有限,空缺较大。
1.泊位资源及使用状况
截至目前,我市“五城区+高新区”范围(以下简称主城区)已备案机动车临停泊位数约152.45万个,汽车保有量约为219.72万辆,停车泊位缺口约67万个,加之停车需求具有高低循环“潮汐化”特点,停车难问题愈加突出。
2.开展的主要工作
近年来,成都市积极履行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管理职能,助力解决停车难问题,成都占道停车的管理单位为成都交投智慧停车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该公司致力于构建城市智慧停车“一城一网一平台”新格局,即全市停车资源信息归集至一个平台,全市停车调度、调节一网统筹。
开展的主要工作有:
增加停车资源供给。
一是以“创新停车场形态,提升停车场美学价值和智能化水平”为导向,利用公园绿地、学校操场等地下空间,建成投运并管理华西坝等停车场;二是正以锦江绿道、锦城绿道、一环路静态交通管理建设等为契机,规划储备一批公共停车场项目,进一步提升地下空间利用率。
提高停车资源利用效率。
积极运用信息化手段,引入“智慧停车混合云平台(公有云+私有云)”新技术模式,进一步提升智慧停车管理智能化、高效化、便捷化水平。
推进共享停车业务落地,以混改方式引入社会资本,组建合资公司,实现共享停车市场化运作,2019年6月上线运营“成都共享停车”APP,目前全市接入停车场2500个,泊位近50万个,上线共享功能的停车场泊位3万个。
3.我市智慧停车管理与上海、深圳对比情况
通过对标上海、深圳两市智慧停车管理和产业化发展水平发现,我市既有一定优势也存在较大差距。
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停车资源共享利用方面
资源构成方面,“上海停车”APP由政府出资建设,侧重数据归集,已全部接入全市经营性公共停车场动态泊位信息,资源量更大;“成都共享停车”APP主要通过市场化手段,除接入部分经营性公共停车场外,还接入了部分住宅小区停车场,停车场类型更丰富。
(二)行政支撑方面
停车管理模式方面,深圳市2018年印发的《深圳市机动车道路临时停放管理办法》规定用户在占道停车场停车后,自主申报电子缴费,同时赋予停车管理员执法权限,实现了自助停车及无人收费,停车欠费及违规停车方面治理效果显著。
成都市主城区占道停车已实现
信息化管理,非现金支付比例达98%,但因缺乏立法支撑,停车欠费行为难以约束。
(三)产业发展方面
深圳市已由政府出资,特区建设发展集团搭建智慧数据平台,负责停车资源整合,提出了构建类似“美团”的停车场共享平台的想法,但目前仅接入了几十个停车场数据开展共享停车业务。
成都市占道停车管理的改革思路与对策
国内外经验
美国的占道停车管理政策已经经过了由控制向管理阶段的转变,严格控制占道停车位的设置,仅在局部路段设置不影响机动交通的占道停车位。
欧洲一些国家,在占道停车管理方面则侧重于合理规划、严格控制。
日本在实践中逐步完善现有的法律法规,在世界上首创购买停车位的理念。
同时,日本严厉处罚违章停车行为。
改革思路与对策
1.明确占道停车管理规划原则
总体来说,借鉴国内外停车管理的经验,城市停车管理总体发展思想分三个层次,首先以配建停车场为主,其次是大力发展公共停车系统,最后要将占道停车作为停车系统的有效补充。
占道停车作为城市停车系统的重要补充,对其管理规划要在整个交通系统中统筹安排,根据城市道路交通状况以及停车设施的规划要求,遵循统一设置原则,统一规划,科学设置,合理收费,加强管理。
具体规划设置占道停车管理时,应掌握全市范围内的占道停车规模,做到总量控制,按照城市整体交通管理发展策略,根据城市的不同道路、交通和用地情况,灵活设置,规划管理。
占道停车是作为城市停车系统的一部分存在,要在整个大系统中综合考虑其设置情况,不同的城市层次系统,应该科学规划占道停车管理,使之与其他大系统协调一致,互相促进,避免出现脱节现象。
占道停车作为路外停车的有力补充方式,两者之间应该是互相促进、协调发展的,因此对两者的管理应分门别类。
在管理上使占道停车与路外停车两者协调,在经营管理方式上,两者应该保证协调一致,如对于短时间的占道停车行为收取较低费用或者免费,对于长时间的停放行为则可以收取较高费用,目的在于增加占道停车位的流通率,部分缓解停车难问题。
优化管理措施与手段
以解决城市停车难问题为抓手,推动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提高停车治理水平和泊位利用效率。
通过市场化运营,推进应用场景建设,促进停车行业产业化发展。
(一)深化“一城一网一平台”建设运营
提升智慧停车管理广度,将全市域停车数据资源纳入管理范围,归集底层数据,夯实平台基础,实现停车资源统一调度调节。
扩展“一张网”应用功能,运用人工智能算法将停车运营、停车管理、交通管理执法等信息进行融合和共享,“以静制动”优化动静态交通管控策略。
(二)丰富“一城一网一平台”产业体系
“一城一网一平台”多场景与更多活跃用户的使用,将会产生用户画像、供给可追溯的海量数据,为产业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利用停车大数据优化投资结构。
优化规划点位布局、优化投资方向,从单一停车场投资,向“停车场+商业”“停车场+公园”“停车场+景区”等多元方向发展。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除了进一步寻求法律上的支撑以外,应积极主动逐步融入国家层面的个人诚信体系建设之中。
成都作为全国的先行试点城市,应尽快将个人违章停车记录等一系列违法记录纳入全市范围的诚信体系建设中,建设交通安全诚信体系。
当然,诚信体系建设发展与完善必须服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同时也需要法律法规的支撑和依托。
结论与展望
随着中国城市机动化水平的高速发展,中国城市的交通和占道停车管理问题越来越引起城市政府部门的重视,相关研究内容将进一步系统化、体系化,相关法律法规、政策也将不断完善、全面,实现占道停车管理问题的合理、有序发展。
通过实地对成都市占道停车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城市发展与占道停车管理之间的内在联系,指出占道停车管理的重要性。
找出目前成都市占道停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当前存在的管理问题,研究提出适合成都市交通发展的占道停车管理机制,从规划设计、统一管理部门、完善法律法规几个方面完善占道停车管理问题,引导成都市占道停车管理逐步实现有序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