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福州市罗源一中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年福州市罗源一中高三生物上学期期中试题
及答案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下列关于“用高倍显微镜观察叶绿体和线粒体”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健那绿染液是一种细胞染料,可用于观察活体线粒体
B.在高倍显微镜下,可看到绿色、扁平的椭球形或球形的叶绿体
C.可选择菠菜叶肉细胞同时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
D.水绵可直接放在载玻片上观察叶绿体
2. 下列有关生态系统稳定性和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
B. 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协调,可以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C. 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具有重要作用,体现了间接价值
D. 生态系统中的组成成分越多,食物网越复杂,生态系统恢复力稳定性就越强
3. 某研究小组从蛙的精巢中提取了一些细胞(无突变发生),测定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并根据染色体数目不同将这些细胞分为三组,各组细胞数如图。
下列对图中所示结果的分析中,错误的是
A. 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进行DNA 复制
B. 丙组细胞中有一部分可能正在发生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的重新组合
C. 乙组细胞中有的进行有丝分裂有的进行减数分裂
D.假设一个精原细胞中的一个DNA被15N标记(培养基只含14N),经减数分裂,可产生2个被15N标记的甲细胞
4. 2018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在“发现负性免疫调节治疗癌症的疗法”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美国科学
家詹姆斯·艾利森和日本科学家本庶佑。
两位科学家分别研究的是两种蛋白质CTLA-4和PD-1,这两种蛋白质都对免疫系统具有抑制作用。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人体清除癌细胞,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与清除功能
B.可以通过抑制CTLA-4和PD-1的活性提高移植器官的成活率
C.临床上可通过抑制这两种蛋白质的生理活性治疗癌症
D.这两种蛋白质的缺失,可能引起免疫细胞过度活化导致自身免疫病
5. 醛固酮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种脂质激素,该激素作用后可以启动相关基因的表达,进而发挥对钠离子的重吸收增强、对钾离子排出量增加的功能,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醛固酮彻底水解后的产物是氨基酸
B. 醛固酮发挥作用主要是降低了化学反应的活化能
C. 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环境正常的渗透压
D. 醛固酮的主要作用是维持内环境正常的pH
6. 地上枯落物是指由植物地上部分产生并归还到地表的所有有机物质的总称,细枯落物主要由凋落的叶片和草本植物组成,粗糙木质枯落物主要是死亡的木本植物的茎。
全球陆地生态系统两类枯落物产量随纬度的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全球陆地生态系统枯落物的产量随着纬度的升高而降低
B.同一纬度条件下不同地点间枯落物产量不会存在显著差异
C.细枯落物产量远高于粗糙木质枯落物产量的原因是产生细枯落物的植物生长周期较短
D.覆盖在地表上的枯落物可以影响土壤群落的物种丰富度
7. 分布有乙酰胆碱受体的神经元称为胆碱能敏感神经元,它普遍存在于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
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乙酰胆碱的分解,药物阿托品能阻断乙酰胆碱与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相应受体结合。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胆碱能敏感神经元的数量改变会影响学习与记忆等调节活动
B.细胞外液的变化影响乙酰胆碱的释放,但不影响乙酰胆碱的传递
C.使用乙酰胆碱酯酶抑制剂可导致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持续兴奋
D.注射阿托品可减弱胆碱能敏感神经元所引起的生理效应
8. 下列关于细胞的结构和生命活动的叙述,错误的是
A.原核细胞有细胞膜、细胞质和染色质,无细胞核
B.糖原和淀粉分别是动、植物细胞中的储能物质
C.高等植物成熟的筛管细胞无细胞核
D.哺乳动物造血干细胞分化为成熟红细胞的过程不可逆
9. Duchenne肌营养不良(DMD)是人类的一种伴X染色体连锁的隐性遗传病,该病影响肌肉的正常功能。
在六个患有此病的男孩中,亦发现其他各种不同的体征异常,他们的X染色体均存在如图所示的小片段缺失,分别以Ⅰ~Ⅰ表示患病男孩。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染色体5区域最可能含DMD基因
B.除DMD外,还伴有其他体征异常的原因可能是DMD基因外周区域的染色体缺失
C. X染色体小片段缺失导致基因排列顺序改变,而基因数目保持不变
D. DMD在男性中发病率较高
10. 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发生改变,一般不会影响()
A.生物的性状
B.蛋白质的结构
C.信使RNA的核苷酸顺序
D.DNA的空间结构
11. 某田鼠种群数量在数年内的变化情况如下图所示(R=出生率/死亡率),在不考虑迁入迁出的情况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该田鼠种群增长为“S型”增长,c点时种群密度最小
B. 若该种群在年初时的个体数为100,年末时为120,则该种群的该年出生率为20%
C. 田鼠种群数量在a~d之间经历了先上升后下降,其中c~d期间一直在下降
D. 若不考虑其他因素,图中a、b两点时对应的年龄组成分别为增长型和衰退型
12. 生物学研究过程中,实验材料或实验方法等的选择对能否达到实验目的有决定性的影响。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选择胡萝卜的提取液为材料用斐林试剂进行还原糖的鉴定
B.选用鸡红细胞提取细胞膜并研究细胞膜的化学组成
C.科研人员选择在动物的繁殖期采用标志重捕法调查某动物的种群密度
D.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关系时采用模拟实验的方法
13. 草莓果实表面有许多瘦果。
将生长一致的草莓植株分为四组,对照组S0不作处理,S1、S2和S3组植株上的幼果去除瘦果,再在S2组叶片上、S3组幼果上分别喷施一定浓度的生长素(IAA)溶液,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果实开始发育后,瘦果内能够合成生长素促进果实长大
B.S1组的果实略有增大可能是由来源于其他组织的IAA引起的
C.S2组的结果表明喷施到叶片上的外源IAA可运输到果实
D.S3组成熟果实的大小与IAA溶液的浓度总是呈正相关
14. 脂质是细胞和生物体的重要组成成分,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磷脂是构成细胞膜的重要成分
B.脂肪仅由C、H、O三种元素组成
C.维生素D在人体内参与血液中脂质的运输
D.性激素能促进人和动物生殖器官的发育
15. 科学家通过“重新编程”小鼠胰岛α细胞(分泌胰高血糖素)和δ细胞(分泌生长抑素),使其能够持续产生胰岛素,并将其移植到糖尿病小鼠体内,从而实现血糖的正常调控。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胰岛素能促进肝糖原的分解使血糖降低
B. 胰高血糖素能促进肌糖原分解使血糖升高
C. 编程前的小鼠α细胞内不含有胰岛素基因
D. δ细胞分泌胰岛素会受到血糖浓度的调节
二、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有一个或多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得3分,选对但不全的得1分,有选错的得0分。
16. 如图是突触间隙中的可卡因作用于多巴胺转运体后干扰人脑兴奋传递的示意图(箭头越粗表示转运速率越快,反之则慢)。
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多巴胺通过多巴胺转运体的协助释放到突触间隙中
B.多巴胺作用于突触后膜,使其对Na+的通透性增强
C.可卡因阻碍多巴胺回收,使大脑有关中枢持续兴奋
D.细胞内某些信号会使膜上的多巴胺转运体内吞,若过多的多巴胺转运体内吞会导致小鼠大脑“奖赏”中枢的兴奋性减弱
17. 在离体实验条件下,突触后膜受到不同刺激,膜电位变化的两种情况如图所示,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突触后膜只能是下一个神经元的胞体膜
B.突触后膜上有与递质特异性结合的受体,递质发挥作用后即被降解或回收进细胞
C.电位1表示突触后膜受到兴奋性递质的作用,是K+大量内流导致的
D.电位2表示突触后膜受到抑制性递质的作用,可能是Cl-大量内流所致
18. 生物实验小组的同学将某动物的提取液注射到小鼠体内,下列关于该小鼠的分析正确的是()
A.若小鼠出现糖尿,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抗利尿激素
B.若小鼠排卵增多,则注射的提取液可能来自垂体
C.若小鼠出现呼吸加快、心率加速、反应灵敏等症状,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肾上腺素
D.若小鼠出现活动减少、嗜睡,甚至昏迷,则注射的提取液中可能含胰岛素
19. 下图表示人体的某些稳态调节过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肾上腺分泌激素不会作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
B.a、b、c激素间的关系体现了分级调节的特点
C.e激素的受体主要存在于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的细胞
D.人在炎热环境中,图中所有激素的分泌均不会增加
20. 科学家研究发现人体生物钟机理(部分)如图所示,丘脑SCN细胞中,基因表达产物PER蛋白浓度呈周期性变化,周期为24h.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per基因不只存在于下丘脑SCN细胞中
B. Ⅰ过程需要解旋酶和RNA聚合酶
C. Ⅰ过程的产物不能直接作为Ⅰ过程的模板
D. 图中的核糖体在mRNA上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向右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21. 科学研究发现,重症肌无力患者胸腺中存留有一种“肌样细胞”(这种细胞在正常人应退化),能够产生某种物质刺激人体产生抗体A。
该抗体能够与神经递质乙酰胆碱受体(AChR)结合,使正常肌细胞表面的受体(AChR)受损,从而导致“神经-肌肉”接头突触处信号传递阻滞,骨骼肌无力。
患者共同表现为受累肌肉易疲劳,活动后加剧,休息后缓解,早轻暮重。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正常人的神经递质除乙酰胆碱外,部分激素,如_____也可作为递质传递信息;若体内乙酰胆碱酯酶(分解乙酰胆碱)缺失则会导致肌肉_____。
(2)胸腺在人体免疫中的作用是_____;体内存有“肌样细胞”,说明患者的免疫系统_____功能严重不足。
(3)患者“肌样细胞”产生的某种物质与特异性B细胞接触,B细胞再与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的_____结合,才能增殖分化为_____,产生抗体A.该过程需要_____分泌的细胞因子的促进作用。
(4)患者体内“肌样细胞”的清除,首先需要活化_____细胞,该过程需要_____的参与。
(5)从免疫学角度来看,重症肌无力属于_____病。
切除重症肌无力患者的胸腺,会丧失_____免疫功能,从而患更为严重的_____病,艾滋病就是这样一类疾病。
22. 如图是人体局部内环境与细胞代谢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细胞内液约占人体体液的________;d与a、f在成分上的主要区别是d中含有较多的________;a、d、f 合称为__________,d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________________的含量有关,组成c的细胞具体内环境是________________。
(2)血液中的O2进入组织细胞经过的途径为(用图中的字母表示)______________,共穿过___层膜结构,CO2浓度最高的部位为图中的[]________。
(3)某人喝入大量的食醋后________(填“会”或“不会”)引起血浆中的pH明显下降,原因是图中[______]内存在着________物质。
(4)若g为肝细胞,过程Ⅰ和Ⅰ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_。
(5)若某人长期营养不良,血浆中蛋白质含量降低,会引起图中增多的液体是[]________,将导致组织________。
23. 图1是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所发生的某些生理过程及其关系的简图,图2是叶肉细胞中的两种细胞器,其中Ⅰ~Ⅰ表示相关过程,a~f表示有关气体。
请据图回答:
(1)图1中表示光合作用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填标号),发生在图2的___________细胞器中,乙细胞器进行的是图1中的___________过程(填标号)。
(2)Ⅰ过程表示___________,它为Ⅰ__________过程提供[H]和___________。
(3)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产生A TP的过程是___________(填标号)。
(4)在利用塑料大棚栽培蔬菜时,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可采取适当降低___________的措施,抑制___________(填标号)过程,以利于产量的提高。
24. 下图表示细胞内发生的一系列重大生命活动,请据图回答:
(1)对于人体来说,在A、B、C、D四项生命活动中,有积极意义的有____________。
(2)B过程表示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___________的过程。
(3)该生物为多细胞真核生物,其中A过程方式可能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4)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DNA复制发生在____________,末期染色体的动态变化是指__________。
(5)下列关于细胞凋亡的说法错误的是()
A.由基因所决定的细胞自动结束生命的过程,就叫细胞凋亡
B.对于单细胞生物体来说,细胞的衰老或死亡就是个体的衰老或死亡
C.年轻个体内的细胞不会凋亡
D.细胞凋亡与细胞坏死不同
(6)衰老细胞内多种酶的活性____________(上升、下降)。
(7)由于某种原因,正常细胞发生了癌变,细胞中的原癌基因发生的变化是_______________。
25. 激素调节在植物的生长发育和对环境的适应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下图表示水稻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赤霉素和脱落酸的含量变化,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推测,在水稻种子萌发过程中激素a起到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幼苗生长发育过程中,激素b的主要合成部位是________。
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溶液喷施水稻幼苗会引起茎叶生长过快,稻谷产量降低,推测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3)图中体现了水稻种子萌发适应环境变化的过程,也体现了________________。
(4)科学家通过分析研究可知:脱落酸能抑制核酸、蛋白质的合成,促使叶片衰老,而细胞分裂素则抑制叶绿素、核酸和蛋白质的降解,抑制叶片衰老,所以在生产中可利用细胞分裂素作保鲜剂。
请你设计一个实验证明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Ⅰ实验原理:叶绿素逐渐丧失而失去绿色是叶片衰老最明显的特点,离体叶片很快就会出现衰老的特点,因此,可通过用________处理离体的叶片,记录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来证明。
Ⅰ实验步骤:
第一步:选取________、同样大小和发育状况相同的叶片随机均分成甲、乙两组,甲组为对照组,乙组为实验组。
第二步:在甲组叶片上涂上________,在乙组叶片的相同位置涂上________________。
第三步:记录甲、乙两组叶片失绿变黄所需的时间分别为t甲、t乙。
Ⅰ实验结果预测: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细胞分裂素有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参考答案
1. C
2. D
3. B
4. B
5. C
6. B
7. B
8. A
9. C
10. D
11. C
12. D
13. D
14. C
15. D
16. AD
18. BCD
19. BC
20. AC
21.
(1).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答对一种即可得分)
(2).持续收缩
(3).T细胞分化、发育、成熟的场所
(4).免疫自稳
(5).辅助性T细胞
(6).浆细胞
(7).辅助性T细胞
(8).细胞毒性T
(9).靶细胞(或肌样细胞)、辅助性T细胞(两种细胞缺一不得分)
(10).自身免疫病
(11).特异性(或答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二者缺一不可)
(12).免疫缺陷
22.
(1).2/3
(2).蛋白质
(3).细胞外液
(4).无机盐、蛋白质
(5).组织液和血浆
(6).e→d→c→f→g
(7).4
(8).g组织细胞
(9).不会
(10).d
(11).缓冲
(12).细胞质基质
(13).线粒体
(14).f组织液
(15).水肿
23.
(1).Ⅰ
(2).Ⅰ
(3).甲
(4).Ⅰ
(5).光反应
(6).暗反应
(7).ATP
(8).ⅠⅠⅠ
(9).温度
(10).ⅠⅠ
(1).ABCD
(2).稳定性差异
(3).有丝分裂
(4).无丝分裂
(5).减数分裂
(6).间期
(7).染色体解螺旋形成染色质
(8).C
(9).下降
(10).从抑制状态转变成激活状态
25.
(1).抑制(细胞分裂和种子的)萌发
(2).幼根、幼芽和未成熟的种子
(3).赤霉素能促进茎叶细胞伸长,营养物质过多用于茎叶生长,向稻穗输送的营养物质减少,结实率降低
(4).各种植物激素并不是孤立地起作用,而是相互作用共同调节。
(5).细胞分裂素
(6).同种植物
(7).蒸馏水
(8).等量的一定浓度的细胞分裂素溶液
(9).t甲<t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