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质对照简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被子植物繁盛发展
第三纪
1.64
气候渐冷,有造山运动



(Mz)



(K)
65-135
晚期有造山运动。后期气候变冷
有孔虫类大发展,菊石类极端特化,箭石繁盛,双壳类、腹足类继续增多,珊瑚类繁盛,介形类大发展。胎盘动物和鸟类出现,巨型爬行类灭绝
前期裸子植物为主,后期被子植物兴起



(J)
205
气候温暖,有气候分带现象
双壳类、腹足类增多,有孔虫类渐增,菊石类极盛,珊瑚类相当繁盛,腕足动物继续减少,介形类叶肢介类较兴盛。昆虫类大量出现,爬行类占统治地位
被子植物出现



()
251
气候温和,地壳较为平静
菊石类极盛,双壳类增多,腹足类亦趋繁盛,腕足动物渐减,六射珊瑚出现,介形类增多。爬行类占优势,原始哺乳类出现
裸子植物(松柏、苏铁、银杏等)繁盛



(Pz)



(P)
250
末期造山运动频繁,大陆性气候炎热干燥
蜓类极盛,珊瑚类渐减,腕足动物与菊石类高度特化,双壳类与腹足类尚少变异,海百合类大减。爬行类兴盛,昆虫类更为繁荣。
裸子植物兴起,厥类开始衰退



(C)
285
有造山运动,气候温暖湿润
三带型四射珊瑚与腕足动物长身贝群繁盛,蜓及有孔虫类兴起增多,菊石类演化迅速,双壳类、腹足类渐发展。两栖类繁盛,原始爬行类出现,昆虫兴盛
地质时代古地质现象与古生物(古动物、古植物)演化对照简表


距今年代(Ma)
地质现象与自然条件
植物界
动物界



(kz)
第四纪
0.01
冰川广布,几次侵袭;气温逐渐下降
哺乳类与鸟类兴盛,灵长类和类人猿出现有孔虫类大增,双壳类、腹足类极度繁盛,珊瑚类较多,腕足动物残存无几,介形虫类与叶肢介类特别兴盛,昆虫类与现今变异不大。
寒武纪(ε)
542
地壳静止,浅海广布
水生无脊椎动物(棘皮、海绵、软体)兴盛,原始甲壳类、三叶虫类繁荣,古杯类繁多,腕足动物兴起
藻类繁盛,
新元古代
(Pt3)



(Z)
570
岩层古老,地壳运动剧烈
单细胞动物及低等无脊椎动物:软舌螺、蠕虫、水母等出现
细菌、原始藻类出现
厥类繁盛,裸子植物发展
泥盆纪
(D)
350
海陆变迁,出现广大陆地,气候转向炎热干燥
珊瑚、苔藓及腕足动物兴盛发展,层孔虫类增多,菊石类出现,双壳类、腹足类仍稀少,叶肢介类出现,。鱼类(肺鱼、总鳍鱼)极盛,原始陆生动物昆虫类、两栖类开始出现
陆生植物普遍发展,古厥类与种子厥古羊齿繁多
志留纪
(S)
400
末期有造山运动,局部气候干燥,海面缩小。初期平静海侵时期
单列笔石特多,珊瑚、腕足动物繁盛,海蕾类出现,三叶虫衰减,鹦鹉螺类大发展,鲎类增多。
原始鱼类(甲胄鱼)出现
钙藻、菌藻类繁盛,陆生植物(裸厥类)出现
奥陶纪
(O)
443.7
浅海广布,气候温暖
笔石兴盛,腕足动物大发展,三叶虫继续繁荣,珊瑚类及鹦鹉螺类大量出现,双壳类、腹足类、海百合类增多。
藻类繁盛(绿藻、钙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