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5H12→CH4+C4H8 C5H12 → C2H6+C3H6
C5H12 → C3H8+C2H4
产物中烷烃(CH4、C2H6、C3H8)均无同分异构体,因 此生成的烷烃最多有3种。 【答案】B
环境保护有关常识
1.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及其来源 (1)二氧化硫:大量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 的燃烧,金属矿石的冶炼等。
石油裂化的判断及计算 规律技巧 烷烃裂化(裂解)时,产物是碳原子数较小的烷烃和烯 烃:Cm+nH2m+2n+2→CmH2m+CnH2n+2。其中m、n可能相等,也
可能不相等,如:
C4H10 C4H10
催化剂 CH4+C3H6 加热、加压 催化剂 C2H4+C2H6 加热、加压
剂。 (10)化工产品在完成其使命后,应能降解为无害的物 质,而不应残留在环境中。
对于由正规渠道上市的产品,往往有很多认证标志,它可以
作为购买产品时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以下是国内一些家电 产品上的认证标志,其中属于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是( )
A是节水标志
B是绿色食品标志
D是可回收标志。
碎、卸料等机械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或是由风扬起的灰尘等。 (6)破坏臭氧层的物质:NO、CF2Cl2(氟利昂)等。 (7)环保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工厂尾 气在排放前的回收处理、城市机动车的排气限制等。
(8)氰化物:CN-有剧毒(电镀液中常含有),含CN的污水、废气会严重污染环境。 (9)汞:毒性极强,不慎洒出,可在汞上撒硫粉 (Hg+S══HgS);为了排除室内汞蒸气,排风机应装在墙
(2)氮的氧化物:主要来自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和 使用,硝酸工厂以及汽车等排放的废气。 (3)碳的氧化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等燃料的燃烧。 (4)煤烟:主要来自煤的不完全燃烧,主要成分是没
燃烧的碳粒。
(5)碳氢化合物:主要来自石油的开采、炼制和使 用。
2.部分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
(1)环境:大气、土地、水、矿产、森林、生物及风 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环 境。 (2)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
石油在更高的温度下发生深度裂化,石油中的烃分子断 裂成以乙烯、丙烯为主的不饱和烃。
②生产目的:生产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化工基本原
料。 ③举例
C8H18 C4H10+C4H8, 加热、加压
催化剂 催化剂 C4H10 C2H6+C2H4。 加热、加压
特别提醒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是化学变化,其产 物中含不饱和烃。因此,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可采用 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用溴水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的下部。
(10)Cu、Hg、Pb、Ba、Sn等重金属盐可使人中毒, 误食后应立即喝大量生蛋清或生牛奶解毒。
(11)NaNO2:有毒,外观类似食盐,易误食,NaNO2
进入血液,可把亚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 失去携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 (12)从能源利用条件看,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是煤烟 型、SO2和烟尘。
染、食品污染等,还包括固体废弃物、放射性、噪声等污 染。 (3)酸雨:空气中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落 下形成酸雨。其危害有:可使湖泊水质酸化,毒害鱼类和其
他水生物;使土壤酸化,破坏农田,损害农作物和森林;腐
蚀建筑物、金属制品、名胜古迹等。 (4)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5)粉尘:指煤、矿石等固体物料在运输、筛选、粉
时,混合后均会发生分层现象,但直馏汽油上层为红棕色,
下层为无色,裂化汽油两层均无色。 4.聚合反应和高分子材料
(1)三大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其主要原料为煤、石油和天然气。 (2)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是在适当温度、压强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由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相互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油、柴油等轻质油。
(3)石油的裂化 ①条件:催化剂、高温。
②过程:含碳原子数较多、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含碳原
子数较少、沸点较低的烃,裂化是化学(填“物理”或“化 学”)过程。
③举例
C16 H 34 C8 H18 + C8 H16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十六烷 裂化汽油
(4)石油的裂解
①定义
在具体的题目中,烷烃如何断链,要根据题目中所给裂
化(裂解)产物来推断,在推断过程中要利用守恒定律来判 断,即裂化(裂解)生成的两分子产物与原烷烃所含原子个 数相等。
例2 最多有( A.2种 C.4种
含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经催化裂化可生成的烷烃 ) B.3种 D.5种
【解析】C5H12断链的方式可能有下列三种:
3.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实施清洁生产—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 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
(1)防止污染的产生优于治理产生的污染。 (2)原子经济性(设计的合成方法应将反应过程中所
用的原料,尽可能全部地转化到最终产品中,这时原子利用
率为100%)。 (3)只要可行,应尽量采用对人类和环境低毒或无毒 的合成线路。 (4)设计的化学品应保留其功效,降低其毒性。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一、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
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
元素,还含有少量氢、氧、氮、硫等元素。 (2)煤的干馏 ①原理: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高温使之分解的过程。煤 的干馏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 ②煤的干馏产物
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2.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一种清洁的化石
燃料,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2)用途 ①用做燃料。 ②作为化工原料,它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 3.石油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成分 石油主要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所含元素 以C、H为主,还有少量N、S、P、O等。 (2)石油的分馏 利用石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较 简单和更有用的混合物的过程叫做分馏。分馏是物理(填 “物理”或“化学”)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得到汽油、煤
(3)煤的气化 煤的气化是将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主要反应为C (s)+H2O(g)
高温 CO(g) + H 2 (g) 。
(4)煤的液化
催化剂 液体燃料。 煤的直接液化:煤+氢气 高温
煤的间接液化:煤+水 水煤气 甲醇等。 高温
高温
催化剂
特别提醒
化合物分子的反应。 ①加聚反应 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聚乙烯的单体为CH2 ==CH2,链节为—CH2—CH2—, 聚合度为n。
②缩聚反应
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酸雨和臭氧层受
损。 2.“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
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除了自然因素外,大气污染物主
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及其携带的 颗粒物。
3.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
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 率为100%,也就是说在化学反应中不产生任何废物(原子 利用率=期望产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的比值)。
(5)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辅助物质(如溶剂、分离试剂 等),如果使用也应是无毒的。 (6)应考虑到能源消耗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并应尽 量少地使用能源(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7)只要技术和经济上可行,原料应是可再生的,而
不是即将耗竭的。 (8)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衍生步骤。
(9)催化剂(尽可能好的选择性)优于化学计量性试
C5H12 → C3H8+C2H4
产物中烷烃(CH4、C2H6、C3H8)均无同分异构体,因 此生成的烷烃最多有3种。 【答案】B
环境保护有关常识
1.造成环境污染的物质及其来源 (1)二氧化硫:大量的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化石燃料 的燃烧,金属矿石的冶炼等。
石油裂化的判断及计算 规律技巧 烷烃裂化(裂解)时,产物是碳原子数较小的烷烃和烯 烃:Cm+nH2m+2n+2→CmH2m+CnH2n+2。其中m、n可能相等,也
可能不相等,如:
C4H10 C4H10
催化剂 CH4+C3H6 加热、加压 催化剂 C2H4+C2H6 加热、加压
剂。 (10)化工产品在完成其使命后,应能降解为无害的物 质,而不应残留在环境中。
对于由正规渠道上市的产品,往往有很多认证标志,它可以
作为购买产品时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以下是国内一些家电 产品上的认证标志,其中属于节能产品认证标志的是( )
A是节水标志
B是绿色食品标志
D是可回收标志。
碎、卸料等机械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或是由风扬起的灰尘等。 (6)破坏臭氧层的物质:NO、CF2Cl2(氟利昂)等。 (7)环保措施:控制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如工厂尾 气在排放前的回收处理、城市机动车的排气限制等。
(8)氰化物:CN-有剧毒(电镀液中常含有),含CN的污水、废气会严重污染环境。 (9)汞:毒性极强,不慎洒出,可在汞上撒硫粉 (Hg+S══HgS);为了排除室内汞蒸气,排风机应装在墙
(2)氮的氧化物:主要来自煤、石油等燃料的燃烧和 使用,硝酸工厂以及汽车等排放的废气。 (3)碳的氧化物: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等燃料的燃烧。 (4)煤烟:主要来自煤的不完全燃烧,主要成分是没
燃烧的碳粒。
(5)碳氢化合物:主要来自石油的开采、炼制和使 用。
2.部分有关环境保护的知识
(1)环境:大气、土地、水、矿产、森林、生物及风 景游览区、自然保护区、生活居住区等构成了人类生存的环 境。 (2)环境污染:主要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
石油在更高的温度下发生深度裂化,石油中的烃分子断 裂成以乙烯、丙烯为主的不饱和烃。
②生产目的:生产乙烯、丙烯、甲烷等重要化工基本原
料。 ③举例
C8H18 C4H10+C4H8, 加热、加压
催化剂 催化剂 C4H10 C2H6+C2H4。 加热、加压
特别提醒
石油的分馏是物理变化,裂化、裂解是化学变化,其产 物中含不饱和烃。因此,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可采用 溴水或酸性KMnO4溶液。用溴水鉴别直馏汽油和裂化汽油
的下部。
(10)Cu、Hg、Pb、Ba、Sn等重金属盐可使人中毒, 误食后应立即喝大量生蛋清或生牛奶解毒。
(11)NaNO2:有毒,外观类似食盐,易误食,NaNO2
进入血液,可把亚铁血红蛋白氧化为高铁血红蛋白,使血液 失去携氧功能,造成组织缺氧。 (12)从能源利用条件看,我国主要的大气污染是煤烟 型、SO2和烟尘。
染、食品污染等,还包括固体废弃物、放射性、噪声等污 染。 (3)酸雨:空气中硫的氧化物和氮的氧化物随雨水落 下形成酸雨。其危害有:可使湖泊水质酸化,毒害鱼类和其
他水生物;使土壤酸化,破坏农田,损害农作物和森林;腐
蚀建筑物、金属制品、名胜古迹等。 (4)工业三废:废水、废气、废渣。
(5)粉尘:指煤、矿石等固体物料在运输、筛选、粉
时,混合后均会发生分层现象,但直馏汽油上层为红棕色,
下层为无色,裂化汽油两层均无色。 4.聚合反应和高分子材料
(1)三大合成材料包括塑料、合成橡胶和合成纤维,
其主要原料为煤、石油和天然气。 (2)聚合反应 聚合反应是在适当温度、压强和有催化剂的条件下,由 相对分子质量小的化合物分子相互结合成相对分子质量大的
油、柴油等轻质油。
(3)石油的裂化 ①条件:催化剂、高温。
②过程:含碳原子数较多、沸点较高的烃断裂为含碳原
子数较少、沸点较低的烃,裂化是化学(填“物理”或“化 学”)过程。
③举例
C16 H 34 C8 H18 + C8 H16 催化剂 加热、加压 十六烷 裂化汽油
(4)石油的裂解
①定义
在具体的题目中,烷烃如何断链,要根据题目中所给裂
化(裂解)产物来推断,在推断过程中要利用守恒定律来判 断,即裂化(裂解)生成的两分子产物与原烷烃所含原子个 数相等。
例2 最多有( A.2种 C.4种
含有5个碳原子的烷烃,经催化裂化可生成的烷烃 ) B.3种 D.5种
【解析】C5H12断链的方式可能有下列三种:
3.寻找源头治理环境污染的生产工艺,实施清洁生产— —绿色化学 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除工 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
绿色化学的基本原则:
(1)防止污染的产生优于治理产生的污染。 (2)原子经济性(设计的合成方法应将反应过程中所
用的原料,尽可能全部地转化到最终产品中,这时原子利用
率为100%)。 (3)只要可行,应尽量采用对人类和环境低毒或无毒 的合成线路。 (4)设计的化学品应保留其功效,降低其毒性。
第二节
资源综合利用
环境保护
一、煤、石油和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综合利用 (1)煤的组成
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混合物,主要含有碳
元素,还含有少量氢、氧、氮、硫等元素。 (2)煤的干馏 ①原理:是指将煤隔绝空气加高温使之分解的过程。煤 的干馏是一个复杂的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过程。 ②煤的干馏产物
煤的干馏、气化、液化均发生了化学变化。
2.天然气的综合利用 (1)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是一种清洁的化石
燃料,更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
(2)用途 ①用做燃料。 ②作为化工原料,它主要用于合成氨和生产甲醇。 3.石油的综合利用
(1)石油的成分 石油主要是由多种碳氢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所含元素 以C、H为主,还有少量N、S、P、O等。 (2)石油的分馏 利用石油中各组分沸点不同,将复杂的混合物分离成较 简单和更有用的混合物的过程叫做分馏。分馏是物理(填 “物理”或“化学”)过程,其主要目的是得到汽油、煤
(3)煤的气化 煤的气化是将煤中的有机物转化为可燃性气体的过程, 主要反应为C (s)+H2O(g)
高温 CO(g) + H 2 (g) 。
(4)煤的液化
催化剂 液体燃料。 煤的直接液化:煤+氢气 高温
煤的间接液化:煤+水 水煤气 甲醇等。 高温
高温
催化剂
特别提醒
化合物分子的反应。 ①加聚反应 乙烯发生加聚反应生成聚乙烯的化学方程式为
聚乙烯的单体为CH2 ==CH2,链节为—CH2—CH2—, 聚合度为n。
②缩聚反应
对苯二甲酸和乙二醇发生缩聚反应.当今世界三大环境问题是温室效应、 酸雨和臭氧层受
损。 2.“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利用化学原理从源头上减少和消
除工业生产对环境的污染。除了自然因素外,大气污染物主
要来自化石燃料燃烧和工业生产过程产生的废气及其携带的 颗粒物。
3.按照“绿色化学”的原则,最理想的“原子经济”就
是反应物的原子全部转化为期望的最终产物,这时原子利用 率为100%,也就是说在化学反应中不产生任何废物(原子 利用率=期望产物的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的比值)。
(5)应尽可能避免使用辅助物质(如溶剂、分离试剂 等),如果使用也应是无毒的。 (6)应考虑到能源消耗对环境和经济的影响,并应尽 量少地使用能源(在常温、常压下进行)。
(7)只要技术和经济上可行,原料应是可再生的,而
不是即将耗竭的。 (8)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衍生步骤。
(9)催化剂(尽可能好的选择性)优于化学计量性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