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师大版九上1.3分解反应制取氧气 (共40张PPT)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管底部,炸裂试管。
2 新课讲解
反应方程式: 2KMnO4
K2MnO4+MnO2 +O2
注意: 试管口放棉花,可以防止高锰酸钾
粉末冲出堵塞导管。
3 巩固提升
1.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员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 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生成的气体一定是过氧化氢产生的氢气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C.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 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D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2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
1.如果在装置中,不用分液漏斗,改用单孔塞 和玻璃导管导出气体,是否仍可用于制取和收集 氧气?但存在什么不足?
答:仍可以用于制取和收集氧气,不足的是不 能控制参与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用量,也不能控制反应 的停止和继续进行。
2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
2.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 盛满水的集气瓶里,收集气体。
为什么刚产生气泡时,不能马上收集? 答:因为刚有气泡冒出时,有一部分是空气,这 样收集起来的气体将是不纯的。
2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
3.如果利用固体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使用的实验装置是否与上图相同? 请你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并设计分解氯酸钾的实验装置。
反应方程式: 2KClO3 催化剂 2KCl+3O2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 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 的无毒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适 用于收集密度比空 气小的无毒气体。
2 新课讲解
实验步骤
1.装配实验装置,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黑色的二氧化锰粉末,塞紧瓶塞 并进行气密性检查。
进行气密性检查的原因: (1)防止制取的气体溢出 (2)防止外界气体杂质进入反应装置,保证气体的纯度
水混溶,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 色透明液体。其水溶液适用于消毒。能缓慢分解成水 和氧气,因分解速度极其慢,故可以加入催化剂—— 二氧化锰来加快分解速度。
1. 学习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2.了解催化剂的作用。 3.学习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和原理。 4.学习氧气的收集和检验方法。
分解反应制取氧气新华师大版九上
在工业中,人们利用液态氧和氮的沸点不同,通 过空气冷冻分离法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液化空 气需要很大的压强和很低的温度,这在实验室是难以 实现的。
在实验室中,人们通过分解某 些物质如氯酸钾、高锰酸钾、过 氧化氢等来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H2O2): 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
3.将分液漏斗中的过氧化氢水溶液缓缓地滴入锥形瓶中,用排水法收集 所产生的气体。
排水法原理:气体密度小,会飘在水上,且产生的气体不易溶于水,从 而将水从下端排出。
2 新课讲解
实验步骤
4.当集气瓶中水 全部被气体排出后,用玻片盖住瓶口后倒置放在桌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
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产生了氧气 反应方程式: 2H2O2 催化剂 2H2O +O2
2 新课讲解
实验室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氧化氢,仔细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以及 产生的熟虑,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三支试管的试管口,观察哪个能够复燃。
2 新课讲解
实验现象
实验室制取氧气
选用药品
产生气体速率 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
过氧化氢
慢
否
2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快
能
3
过氧化氢和猪肝
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不变。
2 新课讲解
催化剂
催化剂性质: 改变(加快和减慢)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而其自身的组成、化学性质和
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物质。
催化剂特征: (1)活性: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自身并不进入反应,在理想情况下催化剂不 为反应所改变。 (2)选择性:一种催化剂并非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催化作用;某些化学反应并非只有 唯一的催化剂。 (3)稳定性: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平衡常数)。
快
能
2 新课讲解
实验室制取氧气
推测从第二和第三支试管中放出的气体可能是 氧气 ,
二氧化锰和猪肝的作用是 催化 ;
比较上述三种方法,其中最适合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
获得结论 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者猪肝)
2 新课讲解
小资料 1.将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2.将称量后的二氧化锰再次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该气泡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收集加二氧化锰与不加二氧化锰产生的氧气,发现质量相同。
2 新课讲解
气密性检查方法
(1)将实验装置如图连接,在水槽中注满水,并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2)用双手捂住锥形瓶的外壁(对其加热); (3)观察;
如水中出现气泡,且锥形瓶冷却后,水进入导管形成一端水柱,则说明 气密性良好。
2 新课讲解
实验步骤
2.把集气瓶装满水,盖上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取走玻片,将导气管口 放在瓶口下。
2 新课讲解
上述反应中,相比之下可知,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更适合 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
2 新课讲解
上述反应中,相比之下可知,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更适合
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
分液漏斗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2 新课讲解
排水集气法
排空气集气法
排水集气法适用于收集 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 气体。
2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
在利用固体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之装置中 4. 固定试管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5.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离水面,还是先停止加热,为什么?
2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
在利用固体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之装置中 4. 固定试管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答: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使馆底部,炸裂试管。 5.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离水面,还是先停止加热,为什么? 答:先将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否则水将沿导管倒流回热的试
2 新课讲解
反应方程式: 2KMnO4
K2MnO4+MnO2 +O2
注意: 试管口放棉花,可以防止高锰酸钾
粉末冲出堵塞导管。
3 巩固提升
1.医务人员用3%的过氧化氢溶液为伤员处理伤口时,伤口上会看到大量的气泡。下列有关说 法中正确的是( B ) A.生成的气体一定是过氧化氢产生的氢气 B.伤口处的生物酶可能对过氧化氢的分解起到了催化的作用 C.只有二氧化锰能使过氧化氢在常温下迅速分解 D.过氧化氢和水的分子构成不.下列对催化剂描述正确的是( D ) A.任何化学反应都需要催化剂 B.催化剂在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发生了变化 C.只有分解反应才需要催化剂 D.某些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2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
1.如果在装置中,不用分液漏斗,改用单孔塞 和玻璃导管导出气体,是否仍可用于制取和收集 氧气?但存在什么不足?
答:仍可以用于制取和收集氧气,不足的是不 能控制参与反应的过氧化氢的用量,也不能控制反应 的停止和继续进行。
2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
2.当气泡连续均匀地放出时,再把导管口伸入 盛满水的集气瓶里,收集气体。
为什么刚产生气泡时,不能马上收集? 答:因为刚有气泡冒出时,有一部分是空气,这 样收集起来的气体将是不纯的。
2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
3.如果利用固体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使用的实验装置是否与上图相同? 请你和同学、老师一起讨论,并设计分解氯酸钾的实验装置。
反应方程式: 2KClO3 催化剂 2KCl+3O2
向上排空气法:适用 于收集密度比空气大 的无毒气体。
向下排空气法:适 用于收集密度比空 气小的无毒气体。
2 新课讲解
实验步骤
1.装配实验装置,在锥形瓶中加入少量黑色的二氧化锰粉末,塞紧瓶塞 并进行气密性检查。
进行气密性检查的原因: (1)防止制取的气体溢出 (2)防止外界气体杂质进入反应装置,保证气体的纯度
水混溶,是一种强氧化剂,水溶液俗称双氧水,为无 色透明液体。其水溶液适用于消毒。能缓慢分解成水 和氧气,因分解速度极其慢,故可以加入催化剂—— 二氧化锰来加快分解速度。
1. 学习实验室利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的方法。 2.了解催化剂的作用。 3.学习装置气密性检查方法和原理。 4.学习氧气的收集和检验方法。
分解反应制取氧气新华师大版九上
在工业中,人们利用液态氧和氮的沸点不同,通 过空气冷冻分离法分离空气中的氧气和氮气。液化空 气需要很大的压强和很低的温度,这在实验室是难以 实现的。
在实验室中,人们通过分解某 些物质如氯酸钾、高锰酸钾、过 氧化氢等来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H2O2): 纯过氧化氢是淡蓝色的黏稠液体,可任意比例与
3.将分液漏斗中的过氧化氢水溶液缓缓地滴入锥形瓶中,用排水法收集 所产生的气体。
排水法原理:气体密度小,会飘在水上,且产生的气体不易溶于水,从 而将水从下端排出。
2 新课讲解
实验步骤
4.当集气瓶中水 全部被气体排出后,用玻片盖住瓶口后倒置放在桌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中,观察。
观察到带火星的木条复燃——产生了氧气 反应方程式: 2H2O2 催化剂 2H2O +O2
2 新课讲解
实验室制取氧气
过氧化氢溶液
观察: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氧化氢,仔细观察是否有气泡产生以及 产生的熟虑,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三支试管的试管口,观察哪个能够复燃。
2 新课讲解
实验现象
实验室制取氧气
选用药品
产生气体速率 能否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1
过氧化氢
慢
否
2 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
快
能
3
过氧化氢和猪肝
二氧化锰加快了过氧化氢的反应速率,本身的质量和化学性质 在反应前后不变。
2 新课讲解
催化剂
催化剂性质: 改变(加快和减慢)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而其自身的组成、化学性质和
质量不会发生改变的物质。
催化剂特征: (1)活性:催化剂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其自身并不进入反应,在理想情况下催化剂不 为反应所改变。 (2)选择性:一种催化剂并非对所有的化学反应都有催化作用;某些化学反应并非只有 唯一的催化剂。 (3)稳定性:催化剂只能加速反应趋于平衡,不能改变反应的平衡位置(平衡常数)。
快
能
2 新课讲解
实验室制取氧气
推测从第二和第三支试管中放出的气体可能是 氧气 ,
二氧化锰和猪肝的作用是 催化 ;
比较上述三种方法,其中最适合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
二氧化锰催化过氧化氢分解
。
获得结论 最适合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方法是过氧化氢和二氧化锰(或者猪肝)
2 新课讲解
小资料 1.将反应后的二氧化锰过滤、干燥、称量,发现二氧化碳的质量不发生改变。 2.将称量后的二氧化锰再次放入过氧化氢溶液中,发现有大量气泡冒出,该气泡 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 3.收集加二氧化锰与不加二氧化锰产生的氧气,发现质量相同。
2 新课讲解
气密性检查方法
(1)将实验装置如图连接,在水槽中注满水,并将导管的一端浸入水中; (2)用双手捂住锥形瓶的外壁(对其加热); (3)观察;
如水中出现气泡,且锥形瓶冷却后,水进入导管形成一端水柱,则说明 气密性良好。
2 新课讲解
实验步骤
2.把集气瓶装满水,盖上玻片,倒置在水槽中,取走玻片,将导气管口 放在瓶口下。
2 新课讲解
上述反应中,相比之下可知,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更适合 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
2 新课讲解
上述反应中,相比之下可知,利用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下反应更适合
实验室制取氧气。
实验室制取氧气装置
分液漏斗
发生装置
收集装置
2 新课讲解
排水集气法
排空气集气法
排水集气法适用于收集 难溶于水或微溶于水的 气体。
2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
在利用固体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之装置中 4. 固定试管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5.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离水面,还是先停止加热,为什么?
2 新课讲解
思考讨论
在利用固体氯酸钾分解制取氧气之装置中 4. 固定试管时,为什么试管口要略低于试管底部? 答:防止冷凝水回流到热的使馆底部,炸裂试管。 5.实验结束时应先将导管移离水面,还是先停止加热,为什么? 答:先将导管移离水面,后停止加热,否则水将沿导管倒流回热的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