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荐精品小学科学教科版五年级下册《我的水钟》优质课教案2 (2)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的水钟》教案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一定的装置,流水能够用来计时,因为滴漏能够保持水在一定的时间内以稳定的速度往下流。

2.我们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从而使水钟计时更加准确。

二、过程与方法
1.设计制作水钟的方案。

2.利用剪刀、塑料瓶等简单工具和材料制作一个简易的水钟。

3.经历思考方案----制订计划-----实施方案-----检验成果------寻找原因------改进实验的探究过程。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感受科学制作带来的乐趣。

2.体会到在科学研究中分工、合作,和谐地开展探究是重要的。

3.体验到完成一个科学制作需要不断重复实验,在实验中逐步完善。

教学重点
设计制作水钟。

教学难点
控制漏水速度。

教学方法
探究法、实验法
课前准备
为每个小组准备一把美工刀、两个塑料瓶、一个时钟、一只记号笔和尺子。

教师自己准备一个医院输液用的管子。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播放一段关于流水的视频,导入新课,流水可以用来计时,展示新课《我的水钟》。

二、新课学习
(一)制作一个水钟
1.呈现滴漏装置、杯子、笔,提出任务:
在每隔10秒钟的水位处画一条线,表示已经过了10秒钟,一共画一分钟的刻度。

2.课件呈现操作要求:
(1)在受水壶外壁贴上胶布;倒干净杯中的水;堵住滴漏的出水口,再往滴漏中加满水。

(2)开始后,水要连续流下去,每过10秒钟,画刻度的同学抓紧画上记号。

(3)滴漏中的水流完后,不能加水,标刻度停止。

(不满10秒的不用画线)
(4)注意分工,一人端着滴漏,另一人观察水位画刻度,其他同学监督。

3.学生分组活动。

(二)发现与明确问题
1.课件呈现测试水钟的要求:先把杯子里的水倒干净,滴漏中装上水,用手堵住出水管。

老师说开始,就放开堵住水管的手,让水流入杯中。

老师说停的时候,用手堵住管口,移开滴漏,读出时间。

2.各组测试水钟并汇报根据小组的水钟测得的时间,教师公布实际时间。

3.师生共同分析产生时间差距的原因,讨论解决问题的建议,方法,教师板书记录。

分析与解决问题,不断改进优化探索改进因水位变化导致流速不均匀产生的计时不精确问题。

4.联系实际,出示医院里的输液装置。

简单分析利用这个装置为什么能保持水位不变。

学生尝试在自制水钟上加上这个装置,并再贴胶布,画刻度。

再次分小组检测水钟的计时精度。

学生汇报时间,教师记录。

和第一次进行比较,分析优点。

水位保持不变,刻度均匀了,但对于不是整十秒的时间,还是须采用估算方法,所测时间与实际时间还存在着误差。

本环节即为经历不断优化设计,解决此问题的过程。

5.发现新问题:刻度均匀了,估算很方便。

但由于是估算,还是带来了误差。

(三)探索改进因刻度线少而使计时不精确的问题
1.课件呈现操作提示:长的刻度线表示10秒,短的刻度表示5秒,再短一些的刻度表示1秒。

2.学生改进设计:用尺子和笔在胶布上画出更密的刻度线,刻度间隔为1秒钟。

3.检测水钟的计时精度,并交流,分析。

4.发现新问题。

(四)激发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
1.教师展示一个改进型的水钟,学生可以围成一圈观看,自由讨论,水钟好在哪里。

2.总结下课:老师的水钟也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打算回去后再改进,让它精度更高,记录时间更长,自动化程度
三、结论总结
随着容器中的水位逐步下降,水的压力也越来越小,这样就影响了滴水的速度,而设计水钟最好的方法是控制滴漏的速度。

四、课堂练习
判断题
1.滴漏内流水的速度都是一样的。

()
2.如果容器的形状不规则很容易造成水钟刻度标识的错误。

()
3.我们在设计水钟时,要提前做好设计方案。

()
4.我们不可以控制滴漏的速度。

()
五、作业布置
课后学生分析学生自己制作的水钟与书本上制作的水钟有什么区别。

六、板书设计
我的水钟
设计水钟:方案
制作水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