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对支教的看法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对支教的看法
--暑假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如何度过一个有意思的假期是很大大学生值得思考的。

很多大学生在暑假期间积极参加支教活动。

为了了解大学生对支教的看法的现状,进一步探究国家对教育问题而出台的政策,也借此作为对学生价值观的进一步认识,我对大学生支教进行了调查。

二、调查地点:重庆市
三、调查对象:我在重庆市上大学同学
四、调查方法:通过QQ对同学们提问的方式。

问题如下:
1你对支教是否了解?
2你是否愿意参加支教?
3你是否参加过支教?
4如果有机会去支教你愿意去偏远地区还是条件好的地方?
5你认为支教的意义是什么?
6你认为支教需要哪些能力?
五、调查时间:2013年8月1日-2013年8月5日
六、调查人:贺志宏
七、调查结果:我共对43名同学进行了调查结果大致如下:
多数人对支教了解但是了解不多,大多数人愿意参加支
教,但其中只有四人参加过支教。

认为支教是服务社会并且能够锻炼自己。

认为支教需要素质高、有耐心、能力强、坚韧、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有爱心、能吃苦等等方面的能力
八、调查结果分析:
调查情况显示
1、绝大多数同学对支教了解,只有极少数的同学对此一点也不了解。

在了解支教的同学中,大家只是对其有比较表面的印象,对支教的具体事项做过深入探讨与研究的同学为数不多。

2、针对同学们对支教是否有意愿的问题,问卷的结果也显示绝大部分同学表示愿意参加支教,但是真正参加过支教的同学极少。

在帮助怕你困地区的孩子的同时,使得自己更能懂得生命的意义。

大家普遍认为支教是一件很神圣,且能体现责任心的事情。

一个人的价值可以从支教这样一件看似是小事的事情上体现出来。

大家表示也许自己的付出的几个月的支教生活短暂而辛苦,但可能会因此改变一些贫苦孩子的命运。

虽然大家还是停留在口头上,但是相信一旦有这样的机会,一定义不容辞地参加。

因为奉献精神是每个大学生应该具有的道德素养。

支教便是这种责任意识的良好体现。

3、关于大学生为什么没有参加支教,有几个原因,我想也是大多数人不参加的原因。

1、就是懒惰之心,有的同
学不喜欢麻烦,宁愿窝在宿舍也不想出去做一些事情这一点我觉得应该有许多同学都有。

2、学校的教育不够,学校应该多宣传支教的活动,鼓励同学利用放假时间去参加支教。

4、经过调查发现有70%的选择了去条件较好的地区去支教,这未尝不让人寒心,支教是一个锻炼自己的机会它有助于提高大学生自主能力,有助于大学生艰苦奋斗精神的培养,去这种好的地方往往不能培养出这样的品质。

还有30%选择了去边缘地区,可以说这些大学生很具有挑战精神,不仅为边远地区的教育事业做除了自己的贡献,更培养了自己的能力,何乐而不为呢?虽然他们各有所长但综合起来看他们都为祖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贡献,都是值得肯定的。

即使如此,大学生远赴边远山区进行支教的意愿还是非常薄弱。

在调查的过程中,我对几个参加过支教的同学进行了详细的了解,他们都表示自己收获很多。

参加支教不仅只是一个锻炼自己,让自我能力提升及开阔眼界的过程,而且他们与被支教的孩子都产生了强烈的感情。

据了解,被支教的孩子会因为支教老师无偿支教的行为而产生助人为乐的优秀思想道德品质。

同时,孩子们会因为支教老师的到来而产生积极向学的情绪,帮助孩子们建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及树立远大理想。

在支教同学中,他们都具备很高的沟通表达能力,在建立师生关系的桥梁上毫无阻碍。

5、关于支教的意义,有几个方面:1、服务社会。

只交
给我们一个服务社会的机会,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属于社会的一份子。

自然要做一些有利于社会的事情,支教便是这样的事。

到农村教育小孩子,让他们接受教育,学习知识。

让他们改变人生,奋发努力,将来报效祖国,服务社会,形成良性循环,便有利于祖国昌盛,繁荣不息。

2、锻炼自己。

从小到大我们都在学习,在父母的庇护下健康成长,不知道生活之艰难,社会竞争之残酷。

若到毕业时,踏入社会,必会惶惶不安,无法安定,而支教正好给了我们这样一个平台,让我们提前融入社会,感受工作的艰辛、生活的意义,让我们将来面对社会,不再彷徨,走得更远。

3、有助学业。

支教的时候,自己必然要熟练所教的知识,融会贯通,老师也不是刚开始就会的,只是认真总结、细细品味、提炼精华,才能掌握熟练。

所以在支教的同时,我们也在学习,学习得更加自主、更加透彻、更加明了,学业也能有所进步。

6、调查显示,大家认为大学生支教应具备的能力如下:素质高、有耐心、能力强、坚韧、有较强的交际能力以及丰富的知识储备、有爱心、能吃苦等等。

大约60%的大学生认为支教者要素质高有耐心,而且有坚韧的性格。

随着社会的发展,现在大学生的素质越来愈高,但也不能保证每个大学生的素质都得到了提升,如果动机不纯的大学生去支教,后果可想而知,不仅影响现代大学生的形象,而且会耽误其他学生的前途。

另外,90%的大学生认为应由较强的交流能力
和丰富的知识储备。

大学生支教首先就应由丰富的知识储备,而且能够顺畅地表达出来,使学生能够接受,还要活跃课堂气氛。

关于大学生支教的几点建议:
1、端正大学生支教的态度;
2、通过各种途径,加大对偏远地区教育水平的了解;
3、成为支教志愿者,积极在校园宣传大学生支教活动;
4、认真学习专业知识,打好坚实的文化基础;
结语:
支教是一种美德。

城市教师在教育理念、教学方法、个人素质等方面有优势,应该为发展和谐教育,促进教育公平尽一分力,从而实现自身的人生价值。

支教是一种能力。

个人业务能力达到一定水平,既能传经送宝,起到示范引导作用,还能适应城乡的不同环境,保证工作和生活的正常运转。

支教是一种进步。

经过支教锻炼的教师,在晋级、增资、任用、提拔等方面有无可争议的优势,为个人的发展提供契机、奠定基础。

经过本次问卷调查。

小组人员充分认识了支教的含义以及支教的必要性。

同时了解大学生对支教的看法的现状,进一步探究国家对教育问题而出台的政策,加强了对学生价值观的进一步认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