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酮MSDS

合集下载

丁酮的MSDS

丁酮的MSDS

丁酮的MSDS
产品标识
- 产品名称:丁酮
- 化学名称:乙酸乙酯
- CAS号:141-78-6
成分信息
- 主要成分:丁酮(99%)
- 其他成分:无
危害识别
- 急性毒性:经口:低毒性,LD50 > 5000mg/kg;皮肤:轻度刺激
- 慢性毒性:无记录
- 眼刺激性:轻度刺激
- 皮肤刺激性:轻度刺激
- 可燃性:易燃
- 爆炸性:无记录
- 环境影响:对水体和土壤有毒害作用
防护措施
- 储存:储存在阴凉、通风良好的地方。

远离火源、高温和氧
化剂。

- 使用:操作时佩戴防护眼镜、防护手套和防护服。

保持良好
的通风。

- 废弃物处理:符合当地法规。

不可随意倾倒到下水道或环境中。

应急措施
- 皮肤接触:立即用肥皂和水冲洗,如有刺激持续,请就医。

- 眼睛接触:提起眼皮,冲洗至少15分钟。

如有刺激持续,请
就医。

- 吸入:将被害人移至新鲜空气处。

如出现呼吸困难,请就医。

- 摄入:不要催吐。

立即就医。

防火措施
- 着火点:-9°C(15°F)
- 火灾扩散:应使用干粉灭火器进行灭火。

避免使用水。

- 火灾危险:燃烧时产生有毒气体和烟雾。

> 注意:本文档仅为安全使用和处理丁酮的指导,如需详细信息,请参考相关法规和标准。

丁酮MSDS

丁酮MSDS
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1987月17日国务院发布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化劳发1992677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
丁酮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危化品名称:2-丁酮 中文名:2-丁酮 英文名:2-butanone 分子式:C4H8O 相对分子量:72.11 CAS 号:78-93-3
环境资料:
第十二部分:生态学资料
废弃:用焚烧法处置。
第十三部分:废弃处置
危规号:32073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联合国编号:1193
包装分类:O52
包装标志: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安瓿瓶外普通木箱;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
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普通木箱。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化学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 (1987 年 2 月 17 日国务院发布),化学 危险物品安全管理条例实施细则 (化劳发[1992] 677 号),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 学品规定 ([1996]劳部发 423 号)等法规,针对化学危险品的安全使用、生产、 储存、运输、装卸等方面均作了相应规定;常用危险化学品的分类及标志 (GB 13690-92)将该物质划为第 3.2 类中闪点剂。
燃烧分解产物:
第十一部分:毒理学信息 急性毒性:LD50:3400 mg/kg(大鼠经口);6480 mg/kg(兔经皮),LC50:23520mg/m3, 8 小时(大鼠吸入) 刺激性:家兔经眼:80mg,引起刺激。家兔经皮开放性刺激试验: 13780μg/24 小时,轻度刺激。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 生殖毒性: 致癌性: 致突变性:
有周围神经病现象。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丁酮(MEK)MSDS-004

丁酮(MEK)MSDS-004
废弃处置方法:用控制焚烧法处理
4.应与氧化剂、酸类、碱金属、强还原剂,胺类等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5.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
6.禁止使用易生产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
7.储区注意事项:
夏季应早晚运输,防止日光曝晒。小心轻放,防止碰撞。灌装时应控制流速。
10.废弃处理注意事项:
废弃物性质:危险废物
临界压力(Mpa):4.40
闪点(℃):-9引燃温度(℃):404
临界温度(℃):260
溶解性:能溶于乙醇、乙醚等有机溶剂中。
爆炸上限%(V/V):11.4
稳定性:在常温常压下稳定
爆炸下限%(V/V):1.7
4.危害辨识资料:
危害
与效应
1.健康危害: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接触本品液体和蒸气的工人,偶可发生手指和臂部麻木。长期接触可致皮炎。
1,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2,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8.安全储存事项:
1.储存于阴凉、通风处。远离火种、热源。
2.仓温不宜超过30℃。
3.保持容器密封。
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4.食入:给饮大量温水,催吐,就医。
6.灭火措施:
适当的灭火材料:泡沫、二氧化碳、干粉、砂土。用水灭无效。
7.泄漏处理方法: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危化品MSDS-丁酮

危化品MSDS-丁酮

危化品MSDST酮2-丁酮1.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2-丁酮化学品英文名称:2-buta none中文名称2:乙基甲基酮;甲乙酮;甲基乙基酮英文名称2:methyl ethyl ketone主要用途:用作溶剂、脱蜡剂,也用于多种有机合成,及作为合成香料和医药的原料。

2.危险性概述2.1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三类易制毒。

2.2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3健康危害: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

长期接触本品液体和蒸气可致皮炎。

动物试验显示,本品有麻醉作用。

2.4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2.5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成分/组成信息纯品■ 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2-丁酮78-93-3 99.54.急救措施4.1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5.消防措施5.1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5.2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5.3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5.4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6.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丁酮

丁酮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
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长时间使用要带净化空气的呼吸防护用具。
身体防护
戴橡胶防渗手套
眼睛防护
防护面罩或防溅安全护目镜
编制:审批:
丁酮安全资料数据表(MSDS)
序号
项目
内容

特性
液体和气体高度易燃。蒸气比空气重,会传播至远处,遇火源可能造成回火。

健康危害
高挥发性,会刺激眼睛和吸呼道,高浓度会造成头痛、恶心。

急救措施
皮接触
脱去被污染的衣服,用清水彻底冲洗皮肤5分钟以上,若有刺激感反复冲洗。
眼睛接触
①提起眼睑,用流动的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5分钟以上。②立即就医。
吸入
①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②若呼吸停止,施予人工呼吸。③立即就医。
食入
①用水彻底清洗口腔,勿催吐。②给喝240-300ml水以稀释胃中物质。③若患者失去意识,勿喂食。④立即就医。

灭火方法
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用二氧化碳、干粉灭火器、或砂土进行灭火。

泄漏应急处理
发生泄漏:不要碰触外泄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用砂土或其他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再用抹布来擦,只至泄漏清理干净为止。小量泄漏用大量的水稀释。
注意:穿戴适当的防护装备,除去现场所有火源,大量泄漏应立即报告政府安全卫生部门与环保相关单位。用来吸附的砂土等与外泄物具有同等的危害性,必须加盖标识在适当的容器里,交危险品回收公司进行处理。

储运注意事项
①丁酮应储存于专用危险化学品仓库且限量储存“公司库存不超过4桶,工作现场储存不超过一天的用量,停止树脂贴生产时丁酮应全部放入危险品仓库”。②丁酮存放处应远离火种、热源。③丁酮储存仓库应有禁止吸烟的标识,不能与助燃化学品放在一起(如氧化剂)。④现场应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④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的损坏。⑤定期检查容器是否破损或溢漏。

丁酮

丁酮
饱和蒸汽压(kPa):9.49(20℃)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可混溶于油类。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长期接触可致皮炎。本品常与己酮同-[2]混合应用,能加强己酮-[2]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现象,但单独接触丁酮未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现象。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食 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吸 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耐油手套。
其它防护:工作现场严禁吸烟。注意个人清洁卫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包装与储运
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30℃。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还原剂、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丁酮-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丁酮-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丁酮化学品英文名:ButanoneCAS号:78-93-3分子式:C4H8O分子量:72.11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造成严重眼刺激。

可引起昏睡或眩晕。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性说明: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H336可引起昏睡或眩晕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61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处使用。

•事故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器灭火。

——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37+P313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P304+P340如误吸入:将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体位。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医生•安全储存:——P403+P235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P403+P23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P405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P501按当地法规处置内装物/容器。

物理和化学危险: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

健康危害:造成严重眼刺激。

可引起昏睡或眩晕。

环境危害:无资料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2-丁酮 msds

2-丁酮 msds
贮运
包装标志:7 UN编号:1193包装分类:Ⅱ
包装方法:小开口钢桶;螺纹口玻璃瓶、铁盖压口玻璃瓶、塑料瓶或金属桶(罐)外木板箱。
储运条件: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仓内温度不宜超过30℃。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储存间内的照明、通风等设施应采用防爆型,开关设在仓外。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桶装堆垛不可过大,应留墙距、顶距、柱距及必要的防火检查走道。储罐时要有防火防爆技术措施。严禁使用易产生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灌装时应注意流速(不超过3m/s),且有接地装置,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的损坏。
爆炸下限(%):1.7
稳定性:稳定
爆炸上限(%):11.4
最大爆炸压力(MPa):0.830
引燃温度(℃):404
禁忌物:强氧化剂、碱类、强还原剂。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其蒸汽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急救
皮肤接触:脱出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
工程防护:生产过程密闭,全面通风。
个人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危化品MSDS-丁酮

危化品MSDS-丁酮

2-丁酮1. 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2-丁酮化学品英文名称:2-butanone中文名称2:乙基甲基酮;甲乙酮;甲基乙基酮英文名称2:methyl ethyl ketone主要用途:用作溶剂、脱蜡剂,也用于多种有机合成,及作为合成香料和医药的原料。

2. 危险性概述2.1 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三类易制毒。

2.2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

2.3 健康危害: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

长期接触本品液体和蒸气可致皮炎。

动物试验显示,本品有麻醉作用。

2.4 环境危害:对水体、土壤和大气可造成污染。

2.5 燃爆危险:易燃,其蒸气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3. 成分/组成信息纯品■混合物□主要成分CAS RN 含量(%)2-丁酮78-93-3 99.54. 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感,就医。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如有不适感,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4.4 食入:饮水,禁止催吐。

如有不适感,就医。

5. 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蒸气比空气重,沿地面扩散并易积存于低洼处,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

5.3 灭火方法:用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灭火。

5.4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6. 泄漏应急措施应急处理:消除所有点火源。

根据液体流动和蒸气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防静电服。

丁酮MSDS

丁酮MSDS
燃爆危险
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
炸的危险。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泄漏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 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流入下水道、排 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燃烧热(kJ/mol):
2441.8
临界压力(MPa): 11.4
溶解性:溶于水、乙醇、乙醚,可混溶于油类。
禁配物:强氧化剂、碱类、强还原剂。
熔点(℃):
-85.9
相对密度(水=1): 0.81
饱和蒸气压(kPa):9.49(20℃)
临界温度(℃): 260
小量泄漏:用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 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 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设置与储运特性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全面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 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静电工作服,戴橡胶耐油 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 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酸类、碱类接触。灌装时应控制流速,且有接地装置, 防止静电积聚。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库温不宜超过 30℃。保持容器密封。应 与氧化剂、酸类、碱类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采用防爆型照明、通风设施。禁止使用易产生 火花的机械设备和工具。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2-丁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 (2)

2-丁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中文MSDS(完整版) (2)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2-丁酮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2-丁酮化学品英文名:2-butanone;methyl ethyl ketone供应商名称:供应商地址:供应商电话:邮编:供应商传真:电子邮件地址: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用作溶剂、脱蜡剂,也用于有机合成,及作为合成香料和医药的原料。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严重眼损伤/眼刺激-类别2;特异性靶器官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麻醉效应)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危险危险信息:H225:高度易燃液体和蒸气H319:造成严重眼刺激H336: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防范说明:预防措施:P210:远离热源/火花/明火/热表面。

禁止吸烟。

P233:保持容器密闭。

P240:容器和接收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P241: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P242: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P243: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P280:戴防护手套/穿防护服/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P264:作业后彻底清洗。

P260:不要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P271: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应急响应:P303+P361+P353:如皮肤(或头发)沾染:立即脱掉所有沾染的衣服。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P370+P378:火灾时,使用灭火。

P305+P351+P338:如进入眼睛: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P337+P313:如仍觉眼刺激:求医/就诊。

P304+P340:如误吸入:将受害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休息姿势。

P312:如感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医生。

安全储存:P403+P235: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P403+P233: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如果产品极易挥发,可造成周围空气危险。

P405:存放处须加锁。

丁酮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丁酮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丁酮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ISO45001-2018)一、物品与厂商资料物品名称:丁酮(METHYL ETHYL KETONE)其他名称:甲乙酮、甲基乙基酮、丁酮;;MEK;;2-氧代丁烷建议用途及限制使用:工业用溶剂制造商或供应商名称、地址及电话:紧急联络电话:二、危害辨识资料物品危害分类:易燃液体第2 级、急毒性物质(吞食)第5级、腐蚀/刺激皮肤物质第3 级、严重损伤/刺激眼睛物质第 2 级、特定标的器官系统毒性物质~重复暴露第 2 级、吸入性危害物质第 2 级。

标示内容:象征符号:警示语:危险危害警告讯息:高度易燃液体及蒸气吞食可能有害造成轻微皮肤刺激造成眼睛刺激长期或重复暴露可能会对器官造成伤害如果吞食并进入呼吸道可能有害危害防范措施:紧盖容器远离引火源─禁止抽烟置容器于通风良好的地方衣服一经污染,立即脱掉戴眼罩/护面罩若与眼睛接触,立刻以大量的水洗涤后洽询医疗使用时勿吃喝不得诱导呕吐其他危害:-三、成分辨识资料中英文名称:丁酮(METHYL ETHYL KETONE)同义名称:2 -丁酮,甲乙酮,甲基醋酮(ETHYL METHYL KETONE 、MEK 、2 -BUTANONE 、METHYL ACETONE 、METHYL -2 -PROPANONE 、ETHYL METHYL CETONE 、BUTANONE)化学文摘社登记号码(CAS No.):78-93-3危害物质成分(成分百分比):100四、急救措施不同暴露途径之急救方法:吸入:1 .立即将患者移至新鲜空气处。

2.若呼吸停止,施予人工呼吸;若心跳停止,则施予心肺复甦术。

3.即刻就医。

皮肤接触:1 .立即用温水缓和冲洗 5 分钟以上。

2.在冲水中脱除污染的衣服、鞋子及皮制品(如皮带、表带)。

3.若仍有刺激感,反覆冲洗。

眼睛接触:1.撑开眼皮,立即用温水缓和冲洗。

2.勿让冲洗过的污水污染到其他部位。

3.立即就医。

MSDS-2-丁酮

MSDS-2-丁酮

2-丁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2-丁酮化学品英文名称:2-butanone 中文名称2:甲基乙基酮英文名称2:methyl ethyl ketone 技术说明书编码:190 CAS No.:78-93-3分子式:C4H8O 分子量:72.11 危险源头:油漆、胶水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 CAS No.2-丁酮 78-93-3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无资料侵入途径:无资料环境危害:无资料健康危害: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

长期接触可致皮炎。

本品常与己酮同-[2]混合应用,能加强己酮-[2]引起的周围神经病现象,但单独接触丁酮未发现有周围神经病现象。

燃爆危险:本品易燃,具刺激性。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火源会着火回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静电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丁酮-化学品安全技术使用说明(MSDS)

丁酮-化学品安全技术使用说明(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2-丁酮按照GB/T 16483、GB/T 17519编制修订日期:2017 SDS编号:最初编制日期:版本: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名称:2-丁酮化学品英文名:MethylEthylKetone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推荐用途:用作溶剂、脱蜡剂,也用于有机合成,及作为合成香料和医药的原料。

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本品对人体刺激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毒性, 经口(类别5)急性毒性, 吸入(类别5)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A)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 中枢神经系统标签要素:象形图:GHS07警示词:Warning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操作后彻底清洗皮肤。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果皮肤(或头皮)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如吸入: 将受害人移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呼吸舒适的姿势休息。

如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漱口。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在发生火灾时:用干砂,干粉或抗溶性泡沫扑灭。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规的要求处置。

丁酮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丁酮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0.29
分解温度(℃):
无资料
引燃温度(℃):
505
爆炸上限[%(V/V)]:
11.5
爆炸下限[%(V/V)]:
1.8
溶解性:
与水部分混溶
易燃性:
不适用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性
稳定性:
在正确的使用和存储条件下是稳定的。
禁配物:
氧化剂、氯仿、溴仿以及其它有机溶剂。
避免接触的条件:
不相容物质,热、火焰和火花。
环境危害:
详见第十二部分。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
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如果呼吸困难,给于吸氧。如患者食入或吸入本物质,不得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如果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立即就医。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化学品中文名称:
2-丁酮
EC No.:
201-159-0
化学品英文名称:
2-butanone|ethyl methyl ketone|methylethyl ketone
CAS No.:
78-93-3
化学品别名:
丁酮|乙基甲基酮|甲乙酮
分子式:
C4H8O
分子量:
72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危险化学品目录(2015年版)》,安监总局2015年第5号公告
第十六部分其它信息
参考文献
【1】国际化学品安全规划署:国际化学品安全卡(ICSCs)
【2】国际癌症研究机构
【3】OECD全球化学品信息平台

2-丁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2-丁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2-丁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精品管理制度、管理方案、合同、协议、一起学习进步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2-丁酮按照GB/T 16483、GB/T 17519编制修订日期:2017 SDS编号:最初编制日期:版本: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名称: 2-丁酮化学品英文名:MethylEthylKetone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推荐用途:用作溶剂、脱蜡剂,也用于有机合成,及作为合成香料和医药的原料。

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本品对人体刺激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 (类别 2)急性毒性, 经口 (类别 5)急性毒性, 吸入 (类别 5)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 (类别 2A)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类别 3), 中枢神经系统标签要素:象形图:GHS07警示词:Warning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操作后彻底清洗皮肤。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果皮肤(或头皮)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如吸入: 将受害人移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呼吸舒适的姿势休息。

如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漱口。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在发生火灾时:用干砂,干粉或抗溶性泡沫扑灭。

丁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丁酮---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产品名称:2-丁酮按照GB/T 16483、GB/T 17519编制修订日期:2017 SDS编号:最初编制日期:版本: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名称:2-丁酮化学品英文名:MethylEthylKetone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推荐用途:用作溶剂、脱蜡剂,也用于有机合成,及作为合成香料和医药的原料。

限制用途:无资料。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本品对人体刺激性。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的危险。

其粉体与空气混合,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受热分解放出有毒的氧化氮烟气。

GHS危险性类别:易燃液体(类别2)急性毒性, 经口(类别5)急性毒性, 吸入(类别5)严重眼睛损伤/眼睛刺激性(类别2A)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类别3), 中枢神经系统标签要素:象形图:GHS07警示词:Warning防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热源/火花/明火。

禁止吸烟。

——保持容器密闭。

——容器和装载设备接地/等势联接。

——使用防爆的电气/通风/照明设备。

——只能使用不产生火花的工具。

——采取防止静电放电的措施。

——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操作后彻底清洗皮肤。

——只能在室外或通风良好之处使用。

——戴防护手套/戴防护眼罩/戴防护面具。

事故响应:——如果皮肤(或头皮)接触:立即除去∕脱掉所有沾污的衣物。

用水清洗皮肤∕淋浴。

——如吸入: 将受害人移至空气新鲜处并保持呼吸舒适的姿势休息。

如觉不适,呼叫解毒中心或就医。

——如与眼睛接触,用水小心冲洗几分钟。

如戴隐形眼镜并可方便地取出,取出隐形眼镜。

继续冲洗。

——如感觉不适,呼救中毒控制中心或医生。

——漱口。

——如觉皮肤刺激:求医/就诊。

——如仍觉眼睛刺激:求医/就诊。

——在发生火灾时:用干砂,干粉或抗溶性泡沫扑灭。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低温。

——存放处须加锁。

废弃处置:——根据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规的要求处置。

丁 酮MSDS

丁  酮MSDS

丁酮1.物质的理化常数:2.对环境的影响:一、健康危害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对眼、鼻、喉、粘膜有刺激性。

长期接触可致皮炎。

二、境行为危险特性:易燃,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遇明火、高热或与氧化剂接触,有引起燃烧爆炸的危险。

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着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3.应急处理处置方法:一、泄漏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

不要直接接触泄漏物。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液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

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

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废弃物处置方法:用焚烧法。

二、防护措施呼吸系统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应该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罩(半面罩)。

眼睛防护:必要时,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乳胶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注意个人清洁卫生。

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三、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用清水或1%硫代硫酸钠溶液洗胃。

就医。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丁酮msds (4)

丁酮msds (4)

丁酮 MSDS1. 概述本文档为丁酮(又称为丁基甲酮)的安全数据表(MSDS)。

丁酮是一种常用的有机溶剂,广泛应用于化学实验室、工业生产和其他领域。

本文档旨在提供有关丁酮的物理性质、健康和安全信息,以及应急处理措施。

2. 化学性质化学名: 丁酮分子式: C4H8O分子量: 72.11 g/mol外观: 无色液体气味: 有刺激性气味熔点: -86 °C沸点: 80 °C相对密度(20/4°C): 0.805相对蒸汽密度(相对于空气): 2.5蒸汽压力: 71.9 mmHg(20 °C)闪点: -7 °C燃烧性: 易燃可溶性: 与水混溶3. 危险性评估3.1 急性毒性•经口暴露:具有轻度刺激和损伤眼睛和消化道的可能性。

可能引起头晕、恶心和呕吐。

•皮肤接触:可能引起接触性皮炎。

长期或重复暴露可能导致皮肤干燥和龟裂。

•吸入:吸入过量丁酮蒸汽可能引起头晕、昏迷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3.2 慢性毒性长期或重复接触丁酮可能对中枢神经系统、肝脏和肾脏产生损害。

可能导致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和肝脏功能紊乱。

3.3 健康危害丁酮蒸气具有刺激性,并可能对眼睛、呼吸系统和消化系统产生伤害。

3.4 环境危害丁酮对水生生物和环境有毒,应注意避免将其排放到水体或环境中。

4. 急救措施4.1 眼睛接触•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眼睛至少15分钟。

•如有异物残留,小心取出。

•如果刺激持续存在,立即就医并携带本安全数据表。

4.2 皮肤接触•迅速脱去受污染的衣物。

•用清水和温和的肥皂彻底冲洗受影响区域。

•如有不适,寻求医疗援助并携带本安全数据表。

4.3 吸入•快速将受污染区域的受害者移到新鲜空气中。

•如呼吸困难持续,请立即就医并携带本安全数据表。

4.4 摄入•不要诱使呕吐。

•如果吞咽了丁酮,立即就医并携带本安全数据表。

5. 防护措施和个人防护5.1 工程控制•在工作区域提供良好的通风,以确保空气中丁酮浓度低于可接受水平。

MSDS-210溶剂-丁酮

MSDS-210溶剂-丁酮

物质安全说明书(MSDS)第1部分产品概述产品名称:210溶剂(SOLVENT ADHESIVE)化学名称:丁酮分子式:生产商:地址:查询电话: MSDS号:修订次数:0 生效日期:第2部分主要组成与性状组成:丁酮CAS号码:第3部分危害概述紧急情况综述此胶水具有刺激性气味,接触到皮肤后会造成皮肤的轻度损伤,进入眼睛会引起眼部受刺激而不适。

潜在健康影响:吸入:引起不适。

眼接触:有刺激感。

皮肤接触:有轻度影响。

慢性反应:未建立。

暴露信息:侵入路径:吸入、接触。

损害器官:皮肤、眼睛。

影响结果:症状:过分暴露造成的病情恶化:致癌性:第4部分急救措施吸入:将患者移至别处,若停止呼吸,须立即进行人工呼吸急救。

皮肤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

眼接触:用大量清水冲洗眼睛,直至眼部刺激感消退。

第5部分火灾和爆炸闪点:-4℃沸点:78.5-81℃爆炸界限:上限=1.8%,下限=12%灭火剂:任何灭火器均适用。

有害燃烧产物:无灭火注意事项:无异常的火灾爆炸危害:无第6部分意外泄漏处理措施用细砂覆盖、吸干胶水。

第7部分储存及使用储存:贮存在阴凉干燥处,不要接近明火。

使用:同上。

特殊注意事项:使用局部排风设施或机械通风装置。

第8部分暴露控制/个人防护措施工程控制:采用自然和机械的通风方式。

呼吸保护一般情况:使用过滤式防毒面罩。

紧急情况:无特殊方法。

防护手套:使用耐化学品腐蚀的手套。

眼睛的保护:使用有防护边罩的防护镜。

其它防护设备:第9部分物理和化学性质外观:无色,透明。

嗅觉:有刺激性气味。

分子量:沸点:78.5-81℃比重(空气=1):冰点/熔点:蒸汽压:气体密度(70°F(21.1℃)1个大气压下):>1 水溶性(体积/体积,32°F(0℃)):膨胀比率(体积):第10部分反应活性/稳定性化学稳定性:不详需避免的情况:不详不兼容性:不详有害的分解产物:不详有害的聚合反应:不详第11部分毒理学资料无资料第12部分生态方面影响无资料第13部分废弃处理未用的产品/空容器:将空容器或未用的产品返回给供应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METHYL ETHYL KETONE MSDSMethyl Ethyl Ketone1 IDENTIFICATION OF THE SUBSTANCE/PREPARATION AND COMPANY/UNDERTAKINGPRODUCT NAMEMethyl Ethyl KetoneSYNONYMS, TRADE NAMES MEK, , Ethyl Methyl Ketone, , Butanone, , Butan-2-one,SUPPLIERSDS No.M011Emergency Contact Number (Office Hours)+441493 8503032 HAZARDS IDENTIFICATIONHighly flammable. Repeated exposure may cause skin dryness or cracking. Vapours may cause drowsiness and dizziness.Irritating to eyes.CLASSIFICATION Xi;R36. F;R11. R66, R67.3 COMPOSITION/INFORMATION ON INGREDIENTSEU INDEX NO. 606-002-00-3EC (EINECS) NO. 201-159-0CAS-NO.78-93-34 FIRST-AID MEASURESINHALATIONMove into fresh air and keep at rest. Get medical attention if any discomfort continues.INGESTIONProvide rest, warmth and fresh air. Immediately rinse mouth and drink plenty of water (200-300 ml). Get medical attention.SKIN CONTACTRemove contaminated clothing immediately and wash skin with soap and water.EYE CONTACTImmediately flush with plenty of water for up to 15 minutes. Remove any contact lenses and open eyes wide apart. Get medical attention immediately. Continue to rinse.5 FIRE-FIGHTING MEASURESEXTINGUISHING MEDIAExtinguish with alcohol-resistant foam, carbon dioxide, dry powder or water fog.SPECIFIC HAZARDSOxides of: Carbon.PROTECTIVE MEASURES IN FIRESelf contained breathing apparatus and full protective clothing must be worn in case of fire.6 ACCIDENTAL RELEASE MEASURESAbbey Chemicals27-30 North River Road Great Yarmouth Norfolk NR30 1SHTel: +44 1493 850303Fax: +44 1493 330909Follow precautions for safe handling described in this safety data sheet. Do not smoke, use naked flames or other sources of ignition. Take precautionary measures against static discharges. Provide adequate ventilation.ENVIRONMENTAL PRECAUTIONSSpillages or uncontrolled discharges into watercourses must be IMMEDIATELY alerted to the Environmental Agency or other appropriate regulatory body.SPILL CLEAN UP METHODSAbsorb with inert, damp, non-combustible material, then flush area with water. Collect spillage in containers, seal securely and deliver for disposal according to local regulations.7 HANDLING AND STORAGEUSAGE PRECAUTIONSAvoid spilling, skin and eye contact. Keep away from heat, sparks and open flame. Eliminate all sources of ignition. Static electricity and formation of sparks must be prevented. Provide good ventilation.STORAGE PRECAUTIONSKeep containers tightly closed. Keep in original container. Keep away from heat, sparks and open flame.STORAGE CLASSFlammable liquid storage.8 EXPOSURE CONTROLS/PERSONAL PROTECTIONStdST - ppmLT - ppmLT - mg/m3ST - mg/m3Name200 ppm 600 mg/m3WEL 300 ppm 866 mg/m3Methyl Ethyl KetonePROTECTIVE EQUIPMENTENGINEERING MEASURESWell-ventilated area.RESPIRATORY EQUIPMENTIf ventilation is insufficient, suitable respiratory protection must be provided.HAND PROTECTIONButyl rubber gloves are recommended.EYE PROTECTIONWear approved safety goggles.OTHER PROTECTIONWear rubber apron. Wear rubber footwear.9 PHYSICAL AND CHEMICAL PROPERTIESAPPEARANCE Clear liquid COLOUR Colourless ODOUR Characteristic SOLUBILITY Soluble in water MOL. WEIGHT72BOILING POINT (°C)79 - 81RELATIVE DENSITY 0.805 20 VAPOUR DENSITY (air=1) >1VAPOUR PRESSURE 9.3 kPa 20 EVAPORATION RATE 6VISCOSITY0.52 cSt 25 FLASH POINT (°C)-4AUTO IGNITION TEMPERATURE (°C)>450FLAMMABILITY LIMIT - LOWER(%) 1.8FLAMMABILITY LIMIT - UPPER(%) 11.5 SOLUBILITY VALUE (g/100g 26.3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 (VOC)YESH2O@20°C)10 STABILITY AND REACTIVITYSTABILITYStable under normal temperature conditions and recommended use.CONDITIONS TO AVOIDAvoid heat, flames and other sources of ignition. Avoid excessive heat for prolonged periods of time.HAZARDOUS POLYMERISATIONWill not polymerise.MATERIALS TO AVOIDStrong oxidising substances.HAZARDOUS DECOMPOSITION PRODUCTSOxides of: Carbon.11 TOXICOLOGICAL INFORMATIONINHALATIONVapours may irritate throat and respiratory system and cause headache, dizziness and dullness.INGESTIONMay cause stomach pain or vomiting. May cause nausea, headache, dizziness and intoxication.SKIN CONTACTIrritating to skin. Repeated exposure may cause skin dryness or cracking.EYE CONTACTIrritating to eyes.12 ECOLOGICAL INFORMATIONECOTOXICITYThe product is not expected to be hazardous to the environment.MOBILITYThe product is soluble in water.DEGRADABILITYThe product is expected to be biodegradable.13 DISPOSAL CONSIDERATIONSGENERAL INFORMATIONWaste to be treated as controlled waste. Disposal to licensed waste disposal site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Waste Disposal Authority. Do not puncture or incinerate even when empty. Rags and the like, moistened with flammable liquids, must be discarded into designated fireproof bucket.DISPOSAL METHODSDispose of waste and residues in accordance with local authority requirements.14 TRANSPORT INFORMATIONUK ROAD CLASS 3PROPER SHIPPING NAME ETHYL METHYL KETONE (METHYL ETHYL KETONE)1193UN NO. ROAD UK ROAD PACK GR.3ADR CLASS NO. Class 3: Flammable liquids.ADR CLASS IIADR PACK GROUP33HAZARD No. (ADR)IIADR LABEL NO. 2YE HAZCHEM CODE30GF1-I+II CEFIC TEC(R) NO. 3RID CLASS NO.II RID PACK GROUP 1193UN NO. SEA 3IMDG CLASS IMDG PACK GR.F-E, S-D EMSSee Guide MFAG No.MARINE POLLUTANT 1193UN NO. AIR 3AIR CLASSAIR PACK GR.15 REGULATORY INFORMATIONLABELLINGHighlyFlammable IrritantRISK PHRASESR11Highly flammable.R36Irritating to eyes.R66Repeated exposure may cause skin dryness or cracking.R67Vapours may cause drowsiness and dizziness.SAFETY PHRASESS9Keep container in a well-ventilated place.S16Keep away from sources of ignition - No smoking.STATUTORY INSTRUMENTSChemicals (Hazard Information and Packaging) Regulations.APPROVED CODE OF PRACTICESafety Data Sheets for Substances and Preparations. Classification and Labelling of Substances and Preparations Dangerous for Supply. DSEARGUIDANCE NOTESWorkplace Exposure Limits EH40. CHIP for everyone HSG(108).16 OTHER INFORMATIONREVISION DATE11th September 2007REV. NO./REPL. SDS GENERATED 06SDS NO.M011SAFETY DATA SHEET STATUSApproved.DATE 11th September 2007SIGNATUREThomas TailfordIIII。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