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三)化学试题+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南省信阳高级中学2018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模拟(三)
化学试题
1. 化学与生产、生活密切相关,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由地沟油加工合成的“生物柴油”与柴油成分相同
B. 煤的液化是将煤处理成清洁能源的一种物理方法,可减少PM2.5引起的危害
C. 海水提镁、炼铁、制造玻璃等工业都用到石灰石
D. 食盐中加碘单质可以减少碘缺乏症
【答案】C
【解析】
A,由地沟油加工合成的“生物柴油”的成分是油脂的混合物,柴油的成分是含C15~C18的烃的混合物,两者成分不相同,A项错误;B,煤的液化是将煤处理成清洁能源的一种化学方法,分为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B项错误;C,海水提镁的过程中石灰石煅烧成CaO,CaO将海水中Mg2+转化为Mg(OH)2沉淀,炼铁工业中加入石灰石除去铁矿石中的脉石,石灰石是一种造渣材料,制造玻璃时石灰石发生的反应为CaCO3+SiO 2CaSiO3+CO2↑,海水提镁、炼铁、制造玻璃等工业都用到石灰石,C项正确;D,食盐中加KIO3可以减少碘缺乏症,D项错误;答案选C。

2. 对下列实验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2
A. A
B. B
C. C
D. D
【答案】C
【解析】
【详解】A.将等质量的铜片分别与等体积、过量的浓硝酸和过量的稀硝酸反应后,所得溶液中Cu2+的浓度基本相等,颜色基本相同,不可能是c(Cu2+)浓度差异引起的,若溶液呈“绿色”可能是溶液中Cu2+与NO2共存的结果,故A错误;B.NH3与Cl2混合除了生成氯化铵,还会有氮气生成,不属于化合反应,故B错误;C.往Fe(OH)3胶体中逐滴滴入稀盐酸,先发生聚沉现象生成氢氧化铁沉淀,会出现红褐色沉淀,后Fe(OH)3与HCl反应生成氯化铁和水,沉淀溶解,故C正确;D.生成红棕色气体证明有二氧化氮,根据反应2Cu(NO3)22CuO+4NO2↑+O2↑中二氧化氮的体积为氧气体积的4倍,与空气中氮气和氧气的比例相似,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NO2都有助燃性,故D错误;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氧化还原反应、胶体性质、性质实验评价等知识,明确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性质为解答关键。

本题的易错点为D,要注意与空气的组成相比较,结合带火星木条在空气中不能复燃,在氧气中能够复燃分析判断。

3. 已知电极上每通过96500 C的电量就会有1 mol电子发生转移。

精确测量金属离子在惰性电极上以镀层形式沉积的金属质量,可以确定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

实际测量中,常用银电量计,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若要测定电解饱和食盐水时通过的电量,可将该银电量计中的银棒与待测电解池的阳极相连,铂坩埚与电源的负极相连。

B. 称量电解前后铂坩埚的质量变化,得金属银的沉积量为108.0 mg,则电解过程中通过电解池的电量为96.5 C
C. 实验中,为了避免银溶解过程中可能产生的金属颗粒掉进铂坩埚而导致测量误差,常在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