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法与参数(第三版)_[全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
方法与参数
第三版
主讲人:杨克磊
教材结构:
关于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工作的若干规定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
建设项目经济评价参数
1 财务效益与费用估算
财务效益与费用是财务分析的重要
基础,其估算的准确性与可靠程度
直接影响财务分析结论。

11></a>.1 财务效益与费用
财务效益与费用的识别和估算应注意:
1.遵守现行财务会计以及税收制度的规定。

2.遵守有无对比的原则。

3.体现效益和费用对应一致的原则。

4.根据项目类别和行业特点进行估算。

1.2 财务效益指标
经营性项目:营业收入
非经营性项目:政府补贴
1.3 财务效益和费用的估算步骤
融资前分析:先估算独立于融资方案的建设投资和营业收入,然后估算经营成本和流动资金。

融资后分析:先确定初步融资方案,然后估算建设期利息,进而完成固定资产原值的估算,通过还本付息计算求得运营期各年利息,最终估算总成本费用。

1.4 财务效益与费用的估算价格
1.选取财务效益与费用价格时应正确处理价格总水
平变动因素。

盈利能力分析应考虑相对价格变化;
偿债能力分析应同时考虑相对价格变化和价格总
水平变动的影响。

2.项目投资估算应采用含增值税价格,包括建设投
资、流动资金和运营期内的维持运营投资。

3.项目运营期内投入与产出采用的价格可以
是含增值税的价格,也可以是不含增值税的
价格。

4.在计算期内同一年份,无论是有项目还是
无项目的情况,同种(质量、功能无差异)
产出或投入的价格应取得一致。

1.5 营业收入
1.营业收入=当期销售量×单价
2.当期的产出=当期销售量
3.分年运营量可根据经验确定负荷年后计算或通过制定销售(运营)计划确定。

1.6 补贴收入
先征后返的增值税;
按销量或工作量等依据国家规定的补助定额计算并按期给予的定额补贴;
属于财政扶持而给予的其他形式的补贴等
1.7 建设投资






静态投资
动态投资
建设工程费
设备购置费
安装工程费
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基本预备费
涨价预备费
建设期借款利息
工程费用
1.8 经营成本
经营成本费用
=总成本费用-折旧费-摊销费-财务费用
=外购原材料燃料费用+工资及福利费
+修理费+其他费用
1.9 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即企业短期信用融资后的流动资金。

流动资金估算方法可采用扩大指标估算法或
分项详细估算法。

本节介绍分项详细估算法,
对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主要构成要素即存货、
现金、应收账款、预付账款以及应付账款和预
收账款等几项内容分项进行估算。

分项详细估算法计算公式:
流动资金=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应收账款+预付账款+存货+现金
流动负债=应付账款+预收账款
流动资金本年增加额
=本年流动资金-上年流动资金
1.周转次数的计算:
周转次数=360天/最低周转天数
2.流动资产估算
(1)存货估算
存货=外购原材料燃料+其他材料+在产品+产成品
外购原材料燃料=年外购原材料燃料费用/分项周转次数
其他材料=年其他材料费用/其他材料周转次数
在产品=(年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费用+年工资及福利费+
年修理费+年其他制造费用)/在产品周转次数
产成品=(年经营成本-年营业费用)/产成品周转次数
(2)应收帐款估算
应收账款=年经营成本/应收账款周转次数
(3)预付账款估算
预付账款=外购商品或服务年费用金额/预付账款周转次数
(4)现金需要量估算
现金=(年工资及福利费十年其他费用)/现金周转次数
年其他费用=制造费用十管理费用十营业费用-(以上三项费用中所合的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摊销费、修理费)
3.流动负债估算
流动负债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
预收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福利费、应付股利、应
交税金、其他暂收应付款项、预提费用和一年内到
期的长期借款等。

在项目评价中,流动负债的估算
可以只考虑应付账款和预收账款两项。

应付账款=外购原材料、燃料动力及其他材料年费用
/应付账款周转次数
预收账款=预收的营业收入年金额/预收账款周转次数
1.10 建设期利息
将名义年利率转换为有效年利率:
式中i —有效年利率;
r —名义年利率;
m—每年计息次数。

计算建设期利息时,为了简化计算,通常假定
借款均在每年的年中支用,借款当年按半年计息,
其余各年份按全年计息。

单利计息
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金累计+本年借款额/2)
×名义年利率
复利计息
各年应计利息=(年初借款本息累计十本年借款额/2)
×有效年利率
对有多种借款资金来源,每笔借款的年利率各不
相同的项目,既可分别计算每笔借款的利息,也可
先计算出各笔借款加权平均的年利率,并以加权平
均利率计算全部借款的利息。

其他融资费用系指某些债务资金发生的手续费、
承诺费、管理费、信贷保险费等融资费用。

项目建
议书阶段,可简化作粗略估算,计入建设投资;可
行性研究阶段,不涉及国外贷款的项目,也可简化
作粗略估计后计入建设投资。

1.11 总投资形成的资产
1.项目评价中总投资是指建设投资、建设期利息和全部流动资金之和。

2.资产分类:
(l)固定资产
①工程费用;
②工程建设其他费用;
③预备费,即基本预备费和涨价预备费;
④建设期利息。

(2)无形资产,包括技术转让费或技术使用费(含专利权和非专利技术)、商标权和商誉等。

(3)其他资产,包括生产准备费、开办费、出国人员费、来华人员费、图纸资料翻译复制费、样品样机购置费和农业开荒费等。

3.总投资中的流动资金与流动负债共同构成流动资产。

1.12 总成本费用
项目评价中通常采用生产要素法估算总成本费用。

总成本费用=外购原材料和燃料动力费估算
+人工工资及福利费
+固定资产折旧费
+固定资产维修费
+无形资产摊销费
+其他费用
+财务费用
1.外购原材料和燃料动力资估算。

外购原材费=主要外购原材料消耗定额×单价
+辅料及其他原材料费外购燃料动力费=主要外购燃料消耗定额×单
价+其他燃料动力费2.人工工资及福利费估算
财务分析中的人工工资及福利费(又称职工薪
酬),包括职工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职工福
利费,以及医疗保险费、养老保险人失业保险费、
工伤保险费、生育保险费等社会保险费和住房公积
金中由职工个人缴付的部分。

人工工资及福利费
=职工总人数×人均年工资指标(含福利费)
3.固定资产原值及折旧费的估算
(1)固定资产原值:
项目投产时按规定由投资形成固定资产的部分。

(2)固定资产折旧
固定资产的折旧方法可在税法允许的范围内由企
业自行确定,一般采用直线法,包括年限平均法和工
作量法。

我国税法也允许对某些机器设备采用快速折
旧法,即双倍余额递减法和年数总和法。

A.年限平均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年折旧率
B.工作量法:
①按照行驶里程计算折旧的公式:
年折旧额=单位里程折旧额年行驶里程
②按照工作小时计算折旧的公式:
年折旧额=每工作小时折旧额年工作小时
C.双倍余额递减法: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净值年折旧率
实行双倍余额递减法的,应在折旧年限到期前两年内,将
固定资产净值扣除净残值后的净额平均摊销。

D.年数总和法:
折旧额=(固定资产原值一预计净残值)×年折旧率
4.固定资产修理费的估算
固定资产修理费=固定资产原值×计提比率
5.无形资产和其他资产原值及摊销费的估算
按照有关规定,无形资产从开始使用之日起,在有效使用期限内平均摊入成本。

法律和合同规定了法定有效期限或者受益年限的,摊销年限从其规定,否则摊销年限应注意符合税法的要求。

无形资产的摊销一般采用平均年限法不计残值。

其他资产的摊销可以采用平均年限法,不计残值,摊销年限应注意符合税法的要求。

6.其他费用估算
①其他制造费用。

包括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工资和福
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生产单位和管理用房屋、
建筑物、设备)、办公费、水电费、机物料消耗、
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不包括企业行政管理部门为组织和管理生产经营活
动而发生的管理费用。

项目评价中常见的估算方法有:按固定资产原值
(扣除建设期利息)的百分数估算;按人员定额估
算。

具体估算方法可从行业规定。

②其他管理费用。

包括公司经费、工会经费、职工
教育经费、劳动保险费、待业保险费、董事会费、
咨询费、聘请中介机构费、诉讼费、业务招待费、
排污费、房产税、车船使用税、土地使用税、印花
税、矿产资源补偿费、技术转让费、研究与开发
费、无形资产与其他资产摊销、职工教育经费、计
提的坏账准备和存货跌价准备等。

项目评价中常见的估算方法是按人员定额或取工
资及福利费总额的倍数估算。

③其他营业费用。

包括应由企业负担的运输
费、装卸费、包装费、保险费、广告费、展
览费以及专设销售机构人员工资及福利费、
类似工资性质的费用、业务费等经营费用。

项目评价中常见的估算方法是按营业收人的百
分数估算。

④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

对于产品出口项目
和产品国内销售的增值税减免税项目,应将
不能抵扣的进项税额计入总成本费用的其他
费用或单独列项。

7.利息支出
利息支出又称财务费用,包括利息支出(减利息
收入)、汇兑损失(减汇兑收益)以及相关的手续
费等。

在大多数项目的财务分析中,通常只考虑利
息支出。

利息支出的估算包括长期借款利息、流动
资金借款利息和短期借款利息三部分。

①长期借款利息。

A.等额还本付息方式:
式中A——每年还本付息额(等额年金);
Ic——还款起始年年初的借款余额(含未支付的建设期利息);
i——年利率;
n——预定的还款期;
其中:每年支付利息=年初借款余额年利率
每年偿还本金=A- 每年支付利息
年初借款余额=Ic -本年以前各年偿还的借款累计
B.等额还本利息照付方式:
设At为第t年的还本付息额,则有:
其中:每年支付利息=年初借款余项年利率
即:第t年支付的利息=
每年偿还本金=
②流动资金借款利息。

年流动资金借款利息=年初流动资金借款余额
×流动资金借款年利率
③短期借款。

短期借款利息的计算同流动资金借款利
息,短期借款的偿还按照随借随还的原则处
理,即当年借款尽可能于下年偿还。

8.固定成本和可变成本
根据成本费用与产量的关系可以将总成本
费用分解为可变成本、固定成本和半可变
(或半固定)成本。

长期借款利息:固定成本
流动资金借款和短期借款利息:固定成本
1.13 税费
1.增值税
应纳税额=当期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
销项税额=销售额×适用税率
进项税额=购进货物或应税劳务已缴纳的增值税
注意:增值税是价外税,销售额应为不含税销售
额。

若销售额中含有销项税额,必须转换成不含税
的销售额。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增值
税税率)。

例1:某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适用增值税税率17%,2006年5月有关生产经营业务如下:销
售甲产品给某大商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取得
不含税销售额75万元;另外,开具普通发票,取得销售甲产品的运货运输费收入6万元。

购进货物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支付的货款60万元、进项税额10.2万元;另外支付购货的运输费用5万元,取得运输公司开具的普通发票。

计算该企业2006年5月应缴纳的增值税税额。

解:销售甲产品的销项税额:
75×17%+6÷(1+17%)×17%
=12.75+0.87=13.62(万元)外购货物应抵扣的进项税额:
10.2+5×7% =10.55(万元)
该企业5月份应缴纳的增值税额:
13.62-10.55 =3.07(万元)
2.消费税
(1)从价定率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额×适用税率(2)从量定额计算方法
应纳税额=应税消费品的销售数量×单位税额
(3)从价定率和从量定额混合计算方法
现行消费税的征税范围中,只有卷烟、粮食白
酒、薯类白酒采用混合计算方法。

其基本计算公式
为:
应纳税额=应税销售额×比例税率
+应税销售数量×定额税率
3.营业税
应纳税额=营业额×税率
营业税税率按不同行业分别计税。

①交通运输业、建筑业、邮电通信业、文化体育
业,税率为3%;
②金融保险业、服务业、转让无形资产、销售不动
产,税率为5%;
③娱乐业税率为5%~20%,对夜总会、歌舞厅、高
尔夫球、游戏等娱乐性为按20%的税率征税;保龄
球、台球按5%的税率征税;
4.城市维护建设税
城建税实行地区差别比例税率。

纳税人所在地在市区的税率为7%,在县城、镇的税率为5%,不在市区、县城或镇的税率为1%。

城建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为:
应纳税额=纳税人实际缴纳的增值税、营业税、消费税税额×适用税率
5.教育费附加
教育费附加的征收比率为3%。

6.企业所得税
应纳税额=应纳税所得额×税率
应纳税所得额=应纳税收入总额-准予扣除项目金额
企业所得税税率:33%
年应纳税所得额在3万元(含3万元)以下的企业税率:18%
年应纳税所得额在10万元(含10万元)以下至3万元的企业税率:27%
如果企业上一年度发生亏损,可用当年应纳税所得额予以弥补,按弥补亏损后的应纳税所得额来确定适用税率。

1.14 编制财务分析辅助报表
建设投资估算表
建设利息估算表
流动资金估算表
项目总投资使用计划与资金筹措表
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和增值税估算表
总成本费用估算表
2 资金来源与融资方案
2.1本章内容及其与其他章节内容的联系
本章内容由两部分组成,一是融资主体和资金来源,重点研究如何确定项目的融资主体以及项目资本金(即项目权益资金,下同)、项目债务资金的来源渠道和方式;二是融资方案.从资金来源的可靠性、资金结构、融资成本及融资风险等各个侧面对初步融资方案进行分析,结合融资后财务分析,比选、确定拟建项目的融资方案。

融资方案与投资估算、财务分析密切相关
2.2 融资主体的确定
分析、研究项目的融资渠道和方式,提出项目的融资方案,应首先确定项目的融资主体。

正确确定项目的融资主体,有助于顺利筹措资金和降低债务偿还风险。

确定项目的融资主体应考虑项目投资的规模和行业特点,项目与既有法人资产、经营活动的联系,既有法人财务状况,项目自身的盈利能力等因素.
2.3 既有法人融资
与新设法人融资
按照融资主体不同,项目的融资可分为既有法人融资和新设法人融资两种融资方式。

l. 既有法人融资方式是以既有法人为融资主体的融资方式。

以既有法人融资方式筹集的债务资金虽然用于项目投资,但债务人是既有法人。

2. 新设法人融资方式是以新组建的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项目公司为融资主体的融资方式。

采用新设法人融资方式的建设项目,项目法人大多是企业法人。

2.4 项目资本金的来源渠道
和筹借方式
1. 项目资本金的特点
2. 项目资本金的出资方式
3. 项目资本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
(1)股东直接投资
(2)股票融资
(3)政府投资
2.5 项目债务资金的来源渠道
和筹措方式
1. 项目债务资金的特点
(l)资金在使用上具有时间性限制,到期必须偿还
(2)无论项目的融资主体今后经营效果好坏,均需按期还本付息
(3)资金成本一般比权益资金低,且不会分散投资者对企业的控制权
2.5 项目债务资金的来源渠道
和筹措方式
2. 项目债务资金的来源渠道和筹措方式
(1)商业银行贷款
(2)政策性银行贷款
(3)外国政府贷款
(4)国际金融组织贷款
(5)出口信贷
(6)银团贷款
(7)企业债券
(8)国际债券
(9)融资租赁
2.6 既有法人的内部融资
l.互设项目采用既有法人回资方式,既有法人的资产也是项目建设资金的来源之一
2. 既有法人内部融资的渠道和方式
(1)可用于项目建设的货币资金
(2)资产变现的资金
(3)资产经营权变现的资金
(4)直接使用非现金资产
2.7 准股本资金
准股本资金是一种既具有资本金性质、又具有债务资金性质的资金。

准股本资金主要包括优先股股票和可转换债券
1. 优先股股票。

优先股股票是一种兼具资本金和债务资金特点的有价证券
2. 可转换债券。

可转换债券,是一种可以在特定时间、按特定条件转换为普通股股票的特殊企业债券,兼有债券和股票的特性.它有以下三个特点:债权性,股权性和可转换性
2.10 资金结构分析
1.项目资本金与项目们务资金的比例
2. 项目资本金内部结构比例是指项目投资各方的出资比例
3. 项目债务资金结构比例反映债权各方为项目提供债务资金的数额比例、债务期限比例、内债和外债的比例,以及外债中各币种债务的比例等一在确定项目债务资金结构比例
2.11 资金成本分析
1.
资金成本率=
×100%
(3.11-1)
资金成本率=×100% (3.11-2)
2.11 资金成本分析
2.含筹资费用的税后债务资金成本的表达式为:
+
P0(1-F)=
(3.11-3)
2.11 资金成本分析
3.权益资金成本的计算公式为:
(1).采用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法
(2).采用税前债务成本加风险议溢价法
Ks=Rf+β(Rm-Rf)
Ks=Kb+ RPc
2.11 资金成本分析
(3).采用股利增长模型法
(4). 采用计算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Ks=
+G
Kw=
2.12 融资风险分析
融资风险是指融资活动存在的各种风险。

融资风险有可能使投资者、项目法人、债权人等各方蒙受损失.融资风险分析中应重点考虑下列风险因素:
1.资金供应风险
(1).已承诺出资的股本投资者由于出资能力有限(或者由于拟建项目的投资效益缺乏足够的吸引力)而不能(或不再)兑现承诺;
(2).原定发行股票、债券计划不能实现
(3).既有企业法人由于经营状况恶化,无力按原定计划出资
2.12 融资风险分析
2.利率风险。

利率风险是指由于利率变动导致资金成本上升,给项目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3.汇率风险。

汇率风险是指由于汇率变动给项目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3 财务分析
财务分析是在估算项目财务效益与费用以及编制财务辅助报表的基础上进行的,并根据项目的性质和目标确定。

对于经营性项目,财务分析应通过编制财务报表,计算财务指标,分析项目的盈利能力、偿债能力和财务生存能力,判断项目的财务可行性,明确项目对财务主体的价值以及对投资者的价值贡献,为投资决策、融资决策以及银行审贷提供依据。

对于非经营性项目,财务分析主要分析项目的财务生存能力。

3.1 融资前分析
1.融资前项目投资现金流量分析,是从项目
投资总获利能力角度,考察项目方案设计的
合理性。

2.进行现金流量分析应正确识别和选用现金
流量,包括现金流入和现金流出。

现金流量
主要包括营业收入、建设投资、流动资金、
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和所得税。

3.所得税前的现金流入:营业收入,补贴收入,
最后一年的回收固定资产余值和回收流动资金;
所得税前的现金流出:建设投资、流动资金、
经营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

如果运营期内需要发
生设备或设施的更新费用以及矿山、石油开采项目
的拓展费用等,也应作为现金流出。

4. 项目投资现金流量表中的“所得税”应根据息
税前利润(EBIT)乘以所得税率计算,称为
“调整所得税”。

5. 财务分析中,一般将内部收益率的判别基准
(ic )和计算净现值的折现率采用同一数值,可使
FIRR≥ic对项目效益的判断和采用计算的FNPV ≥
0对项目效益的判断结果一致。

6. 进行财务分析首先要进行融资前分析。

融资前分析应广泛应用于项目各阶段的财务分
析。

在规划和机会研究阶段,可以只进行融资前分
析,此时也可只选取所得税前指标。

3.2 融资后分析
融资后分析是比选融资方案,进行融资决
策和投资者最终决定出资的依据。

可行性研
究阶段必须进行融资后分析,但只是阶段性
的。

实践中,在可行性研究报告完成之后,
还需要进一步深化融资后分析,才能完成最
终融资决策。

3.3 融资后的盈利能力分析
融资后的盈利能力分析,包括动态分析(折现现金流量分析)和静态分析(非折现盈利能力分析)
1.动态分析。

动态分析是通过编制财务现金流量表,根
据资金时间价值原理,计算财务内部收率、
财务净现值等指标,分析项目的获利能力。

融资后的动态分析可分为下列两个层次:
(l)项目资本金现金流量分析。

当计算的项目资本金内部收益率大于或等
于该最低可接受收益率时,说明投资获利水
平大于或达到了要求,是可以接受的。

(2)投资各方现金流量分析。

只有投资者中的各方有股权之外的不对等
的利益分配时,投资各方的收益率才会有差
异,此时常常需要计算投资各方的内部收益
率。

2. 静态分析。

依据利润与利润分配表,并借助现金流量
表计算相关盈利能力指标,包括项目资本金
净利润率(ROE)、总投资收益率(ROI)
等。

3.4 盈利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
盈利能力分析的主要指标是项目投资财务
内部收益率和财务净现值、项目资本金财务
内部收益率、投资回收期、总投资收益率、
项目资本金净收益率等,可根据项目的特点
及财务分析的目的、要求等选用。

1.财务内部收益率(FIRR)
式中:CI----现金流入量;
CO---现金流出量;
(CI-CO)t----第t期的净现金流量;
n----项目计算期。

当FIRR≥ic(通常称为基准收益率)时,项目方案
在财务上可考虑接受。

2.财务净现值(FNPV)
当所得FNPV≥0时,即认为从全部投资角
度看,项目盈利能力已满足最低要求,在财
务上值得进一步研究。

3.项目投资回收期(Pt)

式中:T----各年累计净现金流量首次为正值或零的年数。

投资回收期短,表明项目投资回收快,抗风险能力强。

4.总投资收益率(ROI):项目达到设计能力后正
常年份的年息税前利润或运营期内年平均息税前
利润(EBIT)与项目总投资(TI)的比率。


总投资收益率高于同行业的收益率参考值,表
明用总投资收益率表示的盈利能力满足要求。

5.项目资本金净利润率(ROE):项目达到设计能
力后正常年份的年净利润或运营期内平均净利润
(NP)与项目资本金(EC)的比率。

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