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洛克风格美术作品欣赏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波隆尼亚(Bologna,1529~ 1608),代表作《沙宾女人被绑 架》(1583,佛罗伦萨蓝齐画 廊),也是螺旋型,大理石制。
• 3、建筑
• 瓦萨里(Vasari,1511~1592),建筑上许多单元就象样式主义中的 人体一样,变得没有劲,缺乏内发的力量感,并且各部门间的关系显得 有点“矫柔造作”,例如《乌菲兹办公室》(1560)。瓦萨里所写的 《艺术家传记》是欧洲第一部艺术史著作,内容有关意大利的文艺复兴。
• 拉·突尔(Georges de La Tour,1593~1652),黑夜 画家,在烛光或火炬的光线中, 表现纤细的人物,但形态上省 略细部,接近几何学的造型。 代表作《新生儿》(约1640, 法国雷恩美术馆)、《牧羊人 的崇拜》(罗浮宫, 107×131cm),看似风俗画, 其实是宗教画。
• 巴洛克艺术反对复杂化和公式化的矫饰主义(样式主义),代之而起的是 较为不复杂、比较写实与更令人激赏的风格。
• 十七世纪欧洲强权扩张,掠夺海外殖民地累聚巨富,生活上提倡豪华享 受,因此对建筑、音乐、美术也要求豪华生动、富于热情的情调。
• 十七世纪欧洲有新旧教的权力之争。旧教势力用暴力镇压信徒,再积极 利用艺术思想形态──巴洛克,去迷惑﹑征服人心。
圣彼得大教堂
• 十七世纪早期巴洛克建筑代表是 马德诺(C. Maderno,1556~ 1629),在1607~15年完成米 开朗基罗未完成的《圣彼得教堂》 (1607-15,罗马梵蒂冈),他 用戏剧性的方式强调正门,例如 由扁平的方柱变为半圆柱,再变 为四分之三圆柱,使建筑的立体 塑形复杂多变,动态强烈。他所 设计凸出的门面或深凹的门面, 都使得教堂和前面广场上的空间 能更进一步的连接起来。
• 强调光线:设计一种人为光线,而非自然的光,产生一种戏剧性气氛,创 造比文艺复兴更有立体感、深度感、层次感的空间。造成轮廓线模糊,构 图有机化,而有整体感。 追求戏剧性、夸张、透视的效果。
• 不拘泥各种不同艺术形式之间的界线,将建筑、绘画、雕塑等艺术形式融 为一体。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二﹑巴洛克艺术的表现
• 1、建筑
• 罗索(Rosso,1494~ 1540),《耶稣从十字架放 下来》(1518,佛罗伦萨乌 菲兹美术馆)。
• 帕米贾尼诺(Parmiginino,1503~ 1540),《自画像》(1524),变形, 手大头小,似凸透镜效果,专注远处, 描写心理。《长颈圣母图》(约1535, 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馆)。
巴黎凡尔赛宫
2、雕刻
• 巴洛克雕刻有时是建筑的一部份,艺术家表现真实人间的技法臻于成熟完 美,例如根据主体的男女老幼来表现人的皮肤外观,卷发、衣饰、织物的 质感都很逼真。动势的展现是其最重要的特点,人物不再被雕成静止或休 息的姿态,而总是处于运动之中。
• 最著名的是贝尼尼(Gian Lorenzo Bernini,1598~1680) 的名作《圣泰雷莎(St.Theresa) 之幻觉》(1645~52,罗马圣马 利亚教堂),是宗教性和官能性的 结合,欣赏这类雕像要搭配建筑﹑ 绘画一起观看,以产生视觉上的幻 觉。这种风格也影响西欧各地。
3、巴洛克艺术的特质
• 善用动势:不管是实际的,如波形的墙面或不断变化的喷射状的喷泉:还 是含蓄的,如描绘成充满活力或动作显著的人物(不再如古典文艺复兴时 的静态表现,而呈现歪斜配置的动感)。
• 力图表现或暗示无穷感:例如伸向地平线的道路,展现无际天空幻觉的壁 画,运用变换透视效果使其变得扑塑迷离的镜面手法。
• 布隆吉诺(Bronzino,1503~1572), 《维那斯、邱比特、时间和愚行》 (1545,伦敦国家画廊),色彩有珐琅 的明亮,冷然质感,肌肤苍白,淫荡意味 令人不安。
• 2、雕刻
• 契里尼(Benvenuto Cellini, 1500~71),代表作《弗朗西 斯一世的盐罐》,金和珐琅制 (1539~43,维也纳艺术史博 物馆),是谈话间放在桌上的器 物,目的不在实用,而在显示主 人有修养。雕像变螺旋型,四方 八面可以欣赏,用三度空间表现 人体。
• 柯塞沃克(A.Coysevox, 1640~1720)的《勒布兰半身 像》(1676)、《路易十四半身 像》(1680,凡尔赛宫)。
3、绘画
• 宏伟壮观,充满动感,精湛的透视变奏 (如前缩法),戏剧性的构图,起伏波动, 体现无限的空间,加以理想光的对比,使 画面产生统一协调如舞台布景的效果是巴 洛克绘画的特色。
一﹑巴洛克艺术概念
• 1、意义与背景
• 巴洛克艺术(Baroque art)是十七世纪欧洲的艺术风格,初发源于17世纪 教皇统治的罗马,那时意大利是欧洲艺术中心,但在巴洛克后期,欧洲艺 术中心移转到法国,它并没有明确的艺术风格,只能算是一种爱好和时尚。
• 文艺复兴意味着平衡、适中、庄重、理性与逻辑;而巴洛克却意味着运动、 追求新奇、热中于无穷、不安和对比、以及各种艺术形式的大胆融合。巴 洛克艺术一反文艺复兴艺术的平静和克制,而表现为戏剧性、豪华与夸张。
• 罗兰(Clou de Lorraine, 1600~82),同普桑一样,一生 大半时间在罗马度过。他的人物画 较弱,但风景画则有一种古典的抒 情风味,由于对雾气与阳光的表现 有独到之处,对于十九世纪的风景 画有影响,特别是英国方面。代表 作《海港:示巴女王启程》 (1648,伦敦国家画廊)、《海 港:圣乌秀拉登船远航》(1648, 伦敦国家画廊)。
• 十七世纪盛期巴洛克建筑最伟大的 大师是贝尼尼(G L. Bernini, 1598~1680),以雕刻家而兼精 建筑,在1624~33年间完成置于圣 彼得大教堂内的青铜华盖,是一座 高达二十九米的巨型幕棚,以四根 螺旋形雕花大柱支撑盖顶,雄伟而 又华丽(很像布景装饰)。又为圣 彼得大教堂设计了门前双臂环拱形 的广场和柱廊(1657),使它成为 西方最美的广场建筑之一。
• 用规则的波浪状曲线和反曲线的形式赋予建筑元素以动感的理念,是所 有巴洛克艺术最重要的特征。文艺复兴建筑如同现代建筑一样,是以简 单的、基本的比例和相互关系为基础;而巴洛克建筑不再崇尚那种含蓄 的逻辑性,而是追求令人感到意外的、如戏剧般的效果。
• 米开朗基罗助手维纽拉(Vignola,15071673)和戴拉·伯达(G. dellaporta C.1537~1602)在1568~1584年间完成 的罗马《耶稣教堂》,被公认为是从样式主 义转向巴洛克的代表作。这座教堂内部突出 了主厅和中央圆顶,加强了中央大门的作用, 以其结构的严密和中心效果的强烈而显示了 新的特色。因此,耶稣教堂的内部和门面, 后来都成为巴洛克建筑的模式,又可称为 “前巴洛克风格”。
艺术家贝尼尼雕塑的《圣水钵》
• 波罗米尼(F. Borromini, 1599~1667)是盛期巴洛克另一 位建筑大师,喜用凹凸多变的曲线 和多种几何形体的复杂交错,从整 体布局到细部安排,都能独出新裁, 代表作如四泉的《圣卡罗 (S.Carlo)教堂》(1665~67, 罗马),被誉为巴洛克建筑的典范。
• 学术研究中,确定巴洛克艺术地位的是德国艺术史家沃尔夫林(H. Wofflin),他的著作《文艺复兴与巴洛克》(1888)、《美术史原理》 (1915),前者指出巴洛克是继文艺复兴之后的主要流派,并对其形式 特点作了分析和历史考察。后者认为巴洛克风格可作为每一文化或文明进 入后期阶段的特征,使之具有更为普遍的意义。
《圣母哀悼基督之死》
(2)法国
• 十七世纪的法国称为路易十四时 代,为国王和贵族服务的艺术把 古代和现代思想、天主教和世俗 思想兼容并蓄,并让现实描写披 上神话的外衣,它崇尚古典精神, 表现出严正、高贵、酷爱秩序的 特点。大半画家都曾留学意大利, 观摩希腊罗马古迹,受到卡拉瓦 乔、卡拉契风格及威尼斯色彩的 影响。
• 其它名作如《四河喷泉》 (局部图,1648-51,罗 马Navona广场)、《大卫》 (David,1623-24,大 理石,高170cm, Galleria Borghese, Rome)。
《大卫》
《四河喷泉》
• 法国巴洛克雕刻大师有:
• 普杰(P.Puget,1620-94)的 《克罗托那的米罗》(1671~83, 巴黎罗浮宫)。
巴洛克风格美术 作品欣赏
巴洛克艺术
• 帕里斯的审判(The Judgment of Paris) 鲁本斯 布油彩199×379 cm 1639 马德里普拉多宫
从样式主义到巴洛克的过渡
• 1、绘画
• 彭多模(Pomtormo, 1494~1556),《一个年轻 女孩的肖像》(1526); 《耶稣从十字架放下来》 (1526-28)。
《埋葬基督》
• 卡拉契(Carracci,1560~ 1609),勤练古典美,代表作 祭坛画──《圣母哀悼基督之死》 (1603,92,8x103,2cm, 伦敦国家画廊),画中光线照耀 在救主形体上,与整体引发观者 情感的手法,都属巴洛克式的, 构图简单和谐,有点感伤性,但 避免提醒人们有关死亡的恐怖和 受难的痛苦。
• 巴洛克艺术不排斥异端的感官喜悦,亦忠实于基督教的世界观,故亦是 “基督教化的文艺复兴”。
2、词源与含义
• 巴洛克一词的来源可能有三:意大利语的baroco,指中世纪繁缛可笑的 一种神学讨论;意大利语的barocchio,指暧昧可疑的买卖活动;葡萄牙 语的barocco,指畸形的珍珠。三词皆含悖礼怪奇之意,因此从十八世纪 的建筑师责难十七世纪那种复杂而考究的样式,生气地称它为“荒谬的、 奇怪的、巴洛克的”称呼之后,巴洛克这一词就被相沿成习了。
• 西方都市计划的历史是从巴洛克时期开始的,那时最醒目的建筑物是教 堂与宫殿。建筑师认为建筑物是根据许多要求塑造成形的一个独立的总 体,所以巴洛克建筑通常看来就像一尊大型雕塑。
• 把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画成平面图,其共同特点是正方形、圆形和十字 形;而巴洛克建筑的典型特征是椭圆形、橄榄形以及从复杂的几何图形 中变化而来的更为复杂的图形。
• (1)意大利
• 卡拉瓦乔(Caravaggio,1573~1610), 是巴洛克绘画的先驱,作品的特色是利用 光线以获得画面戏剧性的效果,也利用明 暗表现法以衬托真实的空间感,并舍弃细 节的描写。他对自然的态度是直观的,以 粗野或纯朴的市民为模特儿作肖像画。他 更在静物画上另辟蹊径。
《酒神》
• 代表作有《在以马杵斯吃晚餐》 (1601,,伦敦国家画廊)、 《埋葬基督》(1604,梵蒂冈 美术馆)、《水果篮》(静物, 1596,46×64.5cm,米兰,谙 布罗西阿纳美术馆)、《酒神》 (1597,佛罗伦萨乌菲兹美术 馆)。个性狂野、暴躁、易怒, 命短,他要脱离陈规,重新思考 艺术,风格上被称为“自然主义 者”。
• 除以上罗马地区外,意大利北部的 杜林(Turin)地区也有相当发展, 瓜里尼(G. Guarini,1624~83) 建的《圣布小教堂》(1668~94) 圆顶,表现天堂的穹窿,给人一种 飘渺无尽永恒的幽思。
• 西欧诸国的巴洛克建筑又结 合各地的特点而各有所长, 如英﹑法等国带有较严谨的 色彩,例如巴黎凡尔赛宫 (1669~85),德国南部 则华丽辉煌达于极致,西班 牙及其统治下的拉丁美洲也 是巴洛克的沃土之一。
• 普桑(Poussin,1593~1665), 法国近代绘画之祖。考古与怀古,对 于罗马废墟和郊外景色,以及古代建 筑﹑希腊雕刻都曾加以细心研究。他 喜用强烈的光线效果,色彩比拉婓尔 更深沈丰富,并且具有空气的氛围感, 重视形状、线条与知性。代表作《萨 宾女人被劫》(1636,纽约大都会 博物馆)、《福西昂Phocion葬礼的 风景图》(1648,英国韦尔斯国立 美术馆)、《阿卡迪亚的牧人》 (1638-40,巴黎罗浮宫)。
• 巴拉迪欧(Palladio,1508~1580), 以《罗东达(Rotonda)别墅》(另图, 1567~70),最能代表古典型作风的 意义,中间是一座方形建筑,上面有圆 顶,四面有相同形式的门廊,有一种平 静庄严的气氛,和欢欣的优雅感。这种 风格受到民间模仿,影响英国的建筑, 美国电影《飘(乱世佳人)》里的建筑 也是这种风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